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时,跟父亲去下田,在田边一小块草甸子上玩。父亲怕我待不住,就教我去捅一种有趣的小虫……这种小虫约二三厘米长,筷头宽,身扁有鞘(qiao),灰褐色带暗黑斑点,跑动迅速,但不会飞,只在草棵下的腐叶、石块间钻来钻去。按父亲教我的办法,拿一根草棍去捅小虫,只要碰到它身体,它便会“砰”的一声,从尾部放出一小朵雾状的屁。连  相似文献   

2.
我面前摆着各式各样的硬币,但我却对一枚面值5分的中国硬币情有独钟。这枚硬币就像红日一样圆。它的直径约23毫米,厚度约2毫米,是铝质的,用手掂一掂,轻极了。别看它又薄又轻,可是,它也有着中国人民的性格,顽强又坚韧!  相似文献   

3.
怎么办     
小虫爬上书桌 它向我点点头 表示想和我玩  相似文献   

4.
狮子与牛虻     
"滚蛋!你这不足挂齿的小虫!"这一天,狮子发怒地对着牛虻吼道。牛虻被激怒了,向它发起了袭击。"你以为你号称是百兽之王我就会怕你吗?蛮牛比  相似文献   

5.
句群是语言单位。它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意义上前后衔接连贯,有一个明晰的中心意思,结构上各自独立的句子,用一定的方式构成,具有几个语音标志的语言单位。句群也可以叫句组,或者语段。下面的语言单位都是句群: (1)在出门的时候,她又叫住了我。她揭起衣裳,把衣袋里子撕开,掏出了一个纸包,纸包里面是一张党证,已经磨损得很旧了,可那上面印的镰刀斧头和县委的印章都还鲜红鲜红的。打开党证,里面夹着两块银洋,她把银洋拿在手里掂了掂,递给我说:“程同  相似文献   

6.
守住一颗心     
小镇上有个瓜摊,卖瓜的王老汉技艺出色,任何一个瓜,只要他托在手里掂一掂,就能一口报出瓜的重量,并且丝毫不差。  相似文献   

7.
中年之收获     
《北方人》2008,(7)
桌上落下只小虫,伸腿弹脚地向窗外爬。我伸手将欲碾它时,忽然心有所动,便多看了它一眼。是只黑乎乎半粒米大,我叫不上名来的小家伙。两根短短的触须小心地试探下我的手指,旋即掉头,似乎感受到了威胁,更快地爬开  相似文献   

8.
在我家,有三条快乐、幸福的"小虫",那就是爸爸、妈妈和我。先说说爸爸——"网虫"。一听这名,大家肯定猜到了,我爸爸爱上网。随着时代发展,电脑被请进千家万户,当  相似文献   

9.
《阅读与作文》2010,(8):4-5
奇怪的噩梦 美国心脏治疗中心的一位专家芬尼科斯描述了自己的一段经历:我12岁的那年,曾经有一次独自在一条街道上闲逛,突然看见一个穿着格子衬衫,蓝色牛仔裤,手里掂着一根大棒的人朝着我走来,我不知怎么了,感到异常害怕:全身一阵阵冒冷汗,我的双脚好像被钉住了,动不了.  相似文献   

10.
小笑话     
酒徒本色 一个医生为了要说明饮酒的害处,他指着两只杯子向人们说:“这个杯子里装的是酒,这个杯子里装的是水。”说着就把两条小虫分别放入两个杯子里。放在酒里的那条小虫不久就死了,而水里的那条小虫依然活着。一个酒徒认真地说:“噢,我明白了,多喝点酒,就不怕肚子里生这种虫子了。”  相似文献   

11.
梦里水乡     
学习母鸡妈妈:"小明,你吃糖为什么不分给小妹妹呢?你看老母鸡找到小虫,都给小鸡吃,你应该学学母鸡呀!" 小明:"我如果找到小虫,会统统给小妹妹吃的。"  相似文献   

12.
那是一双怎样的手呵!娇小却布满裂痕。掂过锄头,攥过玻璃球,端过乞讨的洋瓷罐儿,握过被施舍的铅笔头。岁月何以在十年的光景沧桑到如此,又何以眷顾这双本应捧着课本的小手?当你掂着高出你几个脑袋的锄头在那片祖祖辈辈耕作过的贫瘠土地上笨拙地扭动,我想握住你的手,拉起你粘着泥土的小手,带你去看祖国的花朵们弹钢琴、操作电脑、移动鼠标,带你去看这个世界,看看这个世界有没有活在你的梦想里。当你用那双小手接过我们募集到的长长的铅笔头,当你席地而跪,吃力地用最后一粒铅笔头写完作业,我多想握住你的手,告诉你,我那里还有,我那里还有。当…  相似文献   

13.
环球博览     
鸟“钟”在南美洲的危地马拉,有一种第纳鸟,它每过30分钟就“叽叽喳喳”地叫上一阵子,而且误差只有15秒。因此,那里的居民就用它们的叫声推算时间。 虫“钟”在非洲的密林里,有一种报时虫,它每过1小时就变换一种颜色。在那里生活的家家户户就把这种小虫捉回家,看它变色以推算时间。  相似文献   

14.
广州方言的口语词"掂",本义是"直","妥当"是它的引申义.根据西方传教士留下来的广州方言历史资料和近代出版的广州方言词典的比较分析,结合当代方言口语的实际,"掂"在近两个世纪里的变化主要有二词语的替换和词义的变化,表现出词义演变的复杂性.此外,粤语区记录这个方言词有四种不同的字形,反映了粤语方言用字随意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最近,笔者听了本校一位青年老师执教的(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认识轻重》一课。老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了学生喜闻乐见的问题情境,诱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通过参与和经历“看一看、掂一掂、称一称”等数学活动,体验到物体有轻有重,逐步加深了对轻重的感受和理解。最后,在练习活动环节有这么一个片断——  相似文献   

16.
赵星 《可乐》2010,(11):49-49
陈焕昌有个响亮的名号——音乐人小虫。他为任贤齐写过一首《心太软》,那首歌改变了任贤齐的人生。 现在,据说任贤齐忙于电影宣传时,小虫会在家做麻辣牛蛙犒劳徒弟。当初是小虫捧红小齐,现在小齐到哪儿都带着师父。这两个人,如果没有最初的相遇,如今或许会是另一番景象。  相似文献   

17.
在菜市场门口,一群人围着一个卖枣摊位挑选,摊主是个小伙子,见一下来了这么多的顾客,有点手忙脚乱。一位老伯挑好了一袋枣,那小伙儿接过称了:5斤。5斤?那大爷狐疑地掂了掂袋子问一句:年轻人没看错秤?小  相似文献   

18.
《阅读与作文》2010,(2):14-15
有趣的生物钟现象 许多生物都存在着有趣的生物钟现象。例如,在南美洲的危地马拉有一种第纳鸟,它每过30分钟就会"叽叽喳喳"地叫上一阵子,而且误差只有15秒,因此那里的居民就用它们的叫声来推算时间,称为"鸟钟"。在非洲的密林里有一种报时虫,它每过一小时就变换一种颜色,在那里生活的家家户户就把这种小虫捉回家,看它变色以推算时间,称为"虫钟"。  相似文献   

19.
井底之蛙     
“井底之蛙”这一成语,人们用它讽喻那些见识狭窄、短浅,而又盲目自大、不接受新事物、不识大局的人。庄子有一次给人讲故事:有一只青蛙,生长在一口井底。他从来没见过外面的世界,没见过春天花开,夏天的虫儿,没欣赏过秋天的天高气爽,也没见过冬天的冰天雪地,他能看到的,只是井口的一角天空。有一天,青蛙在井边看见一只从东海来的大鳖。青蛙对海鳖说:“你看我在这多好呀!高兴的时候,就在井边上跳跃,累了,就到井洞里休息。我有时把身子舒服地泡在水里,你看那些小虫,谁能比上我呢?我自己占据了这一坑水,多自在呀。你怎么不到这井里玩一玩呀?”…  相似文献   

20.
鸟“钟”在中美洲的危地马拉,有一种第纳鸟,它每过30分钟就“唧唧喳喳”地叫上一阵子,而且误差只有15秒。因此,那里的居民就用它们的叫声推算时间。虫“钟”在非洲的密林里,有一种报时虫,它每过一小时就变换一种颜色。在那儿生活的家家户户就把这种小虫捉回家,看它变色以推算时间。驴“钟”我国黄海中有一小岛,那里的驴能报时,它每隔一小时就“嗷嗷”地叫一次,误差只有3分钟。树“钟”南非有一种大叶树,它的叶子每隔两小时就翻动一次。因此,当地居民给它取名为“活树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