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城下町是日本封建城市中较有代表性的城市类型。从战国后期到江户时代,它遍布日本,垄断大部分的工商业活动,排挤其它类型的城市,形成了日本城市发展史上的城下町时代。一、城下町的形成和发展城下町是以领主城馆为中心,主要包括武士集居区域和工商业区域的封建城市。它起源于地方领主对基层市场的控制。在濑户内海地区,集中了家臣的领主居馆与周围市场的结合,大致是在十四十五世纪。但当时它们还未形成为一个整体,是一种具有松散联系的城下  相似文献   

2.
我国历史上的监察制度一般都认为是在秦汉以后随着中央集权制的逐步确立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但自上而下的监察现象则并不是在秦汉以后才开始出现。杨宽先生在《战国秦汉的监察和视察地方制度》一文①中提出战国时代是我国历史上监察制度创始时期。这一时期已开始在中央和地方设置监察官,御史等已带有监察性质;与此并行的还有视察地方的“巡行”、“行县”制度。而这种“巡行”、“行县”制度是把过去奴隶制时期的“巡狩”制度改革而成的。其中虽有值得商榷之处,但不失为一个有启示性的论点。此外,以往还有以《周礼》所载之“小宰”视为我国…  相似文献   

3.
日本国属于单一制国家,由北海道、九州、四国和本州等地区组成。全国共划分为一都一道二府四十三县、642个市、1982个町、630个村。日本地方政权采取地方自治的形式,统称为“地方自治体”。一、日本地方自治体的变迁日本地方自治制度源于欧美的“居民自治”和“团体自治”制度,始于明治政府进行的行政体制与国家机构的改革,战后又得到了重新确立。在《日本国宪法》中,对于地方自治问题专门列为一章,把地方自治机构作为中央政府委派的地方行政机构加以确认。  相似文献   

4.
“井田制”社区管理体制日本是个岛国。条块结合,以块为主,是日本社区管理体制的鲜明特色。从条上看,总理府下设文部省、厚生省、运输省等14个省厅,统辖全国各项事务。块分三个层次:国家政府;地方政府,称都、道、府、县,全国47个;基层政府,全国有市、町、村3239个,分属各都、道、府、县管辖。市、町、村相当于我国的乡、镇、街道,是同一级基层组织。但在日本,市、町、村可以确定社区建设规划,同时具体抓落实,责、权、利相当明确。我们把日本这种三级管理,以块为主的行政管理体制称为“井田制”模式。同时,把市、町、村界定…  相似文献   

5.
文化遗产科学是一门覆盖许多学科领域的新型交叉学科。其中,历史地理学研究是认识历史文化遗迹形成和分布规律的一项重要基础,可分为历史自然地理、历史经济地理和历史人文地理三大领域。历史自然地理学研究人类历史时期的自然环境以及在人类活动影响下自然环境所发生的变化:历史经济地理学涉及所有经济活动的空间布局问题,包括许多具体的经济部门和领域;历史人文地理学研究人文活动的地理特征问题。此外,历史地理学文献对历史文化遗存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日本史学界十分活跃.据《日本历史研究总览》统计,日本全国现有历史研究团体一千九百零八个.这些团体出版的刊物达三百零九种.博物馆、资料馆、文史档案馆一千五百四十二个.日本的县、郡、市、町、村史编纂委员会有七百七十五个.另外开设史学课的大学和各种历史研究所有一百八十六个.历史方面的出版社有二百二十八家.日本史学界近年来有一种倾向,就是动员许多研究人员为某  相似文献   

7.
刘进 《社会》2001,(7):25-27
人们一般将由若干血缘相近的氏族结合而成的群体称之为“部落”。本文所讨论的“部落” ,是特指那些坐落于都市的边缘地带 ,以高校为载体 ,以血缘或“学缘”、业缘等为纽带的群体。这是特殊的历史时期都市中颇为独特的人文景观  相似文献   

8.
空间化:一种新的叙事和理论转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空间成为一种新的理论关注之前,历史决定论成功地对空间进行堵塞、贬低和去政治化,这是一段空间沉寂的历史,从马克思的人文地理学到城市的政治经济学,再到后现代地理学、都市社会空间经验的发端,以及随之出现的一种向日常生活实践的社会空间的转向,空间问题似乎正在形成当今学术研究的一个新的热点,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一种新的视角、一种新的理论转向、一种新的叙事或有效理解社会的范式.  相似文献   

9.
1983年10月,美国密苏里—堪萨斯城大学社会学系菲列普·沃尔森教授应邀到北京大学、上海大学、中山大学等校社会学系访问。他在上海市社会学学会作了关于西方都市社会学理论的报告。沃尔森教授在报告中指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结构”的一门学科,而都市社会学历研究的,则是都市内部的社会结构。在阐述都市和都市特性的概念时,他引用了美国社会学家路易斯·沃尔思所下的定义:“城市是规模较大、人口密度较高、集结了不同种族的社会性个人的一个永久性聚居地……至于都市特性,可以从三个相互关联的方面来加以考察:1.可以将都市看作是一个包括人口聚集基地、技术情况及生态秩序的有形结构;2.可  相似文献   

10.
韩光辉教授积多年学术之功撰写的《北京历史人口地理》一书,被学术界誉为“城市人口史的典范之作”。其在历史人口地理领域的学术成就得到学界的充分肯定。他治学勤谨,博览广征,眼光独到,研究领域宽阔。除了历史人口地理,他在城市历史地理、应用历史地理与历史地理学研究方法等  相似文献   

11.
町内会的内涵和特征町内会(Chonaikai)是当今日本最重要的基层社区组织。在包括地方居民组织、妇女组织、老年组织、儿童组织及地方寺庙的社区居民组织等在内的各种各样的基层社区组织中 ,町内会几乎遍及日本每一个社区 ,其影响和作用最大。町内会是一种由社区居民选举委员会选举产生的社区性自愿社团 ,它既不是常规意义上的行政组织的最小单位 ,也不是由政府建立的下属组织。目前 ,日本大约有30万个町内会。每个町内会的范围相当小 ,有67%的町内会不到100户。大部分町内会有组织章程。居民选举委员会的成员 ,每月交纳2…  相似文献   

12.
晚清以降,“北京”作为一个学术对象经历了从野史轶闻到资料整理到笔记考辨再到博士论文的逐步演进,其趋势越来越学院化.二十年来,笔者一直关注以北京为代表的都市建设、都市生活、都市文化以及都市书写,探索由“北京文化”起步逐渐走向“都市研究”的北京研究之路.具体做法是倡导人文学者走出书斋,从历史与文学角度兼及对这座城市的真实感受出发,以“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为中心,先后举办了五场学术会议,四轮大学课程,出版了十种“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丛书,并指导了十位博士生撰写相关论文等.  相似文献   

13.
潘明娟 《唐都学刊》2006,22(5):132-136
对历史地理学学科属性的认识有四种观点:属于历史学、属于地理学、是边缘学科、是独立的综合性学科。历史地理学学科属性是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不断发展的,其目前的发展趋势是独立的综合性学科,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时空结合的理念和人地关系的研究切入点。因此,历史地理学在思维方法、研究手段、思维理念等方面与历史学和地理学都不相同。当然,历史地理学能否成为独立的综合学科,还取决于其研究成果和研究实力等因素。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世界各地历史地理学研究主题的回顾和展望,作者以宏阔的视野、高屋建瓴地指出,过去地理的重建和地理变迁的研究,是历史地理学两大正统研究主题;新近发展的研究主题是地理变迁的过程、对过去地理的回顾与识觉以及历史地理模式等。作者还尖锐地指出,现在学术界将历史地理学二分为历史自然地理学和历史人文地理学,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应予以纠正。  相似文献   

15.
简论区域历史地理学研究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圣钟 《唐都学刊》2003,19(3):87-89
区域历史地理学的区域是一个具时空特性的四维空间实体,在进行区域划分时必须遵循自然性、历史性、完整性、现实性和人文性五个原则;区域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为历史时期特定地区内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地理环境,它具有区域性、环境性和历史性等特点;区域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区域历史自然地理、区域历史人文地理、区域历史地理专题研究和区域历史地理综合研究;进行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必须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和采用得当的方法;区域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6.
顾颉刚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奠基者。早在二十年代初,他在考订古代史料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形成了“古史辨”学派,为国内外学术界所瞩目。由顾颉刚先生的助手、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王煦华辑录整理的《苏州史志笔记》,集中反映了顾颉刚先生对吴越地区历史、经济、城坊、山川、园林、古迹、方言、歌谣、风俗、民间传说、地方文献等方面的研究成就和独特见解。它的出版,有助于吴越文化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17.
日本都市农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都市农业研究上海市农委方志权“都市农业”,这个词在日本最早出自于二战之后。六十年代后半期首先由学术界提出了“都市农业”这个概念,之后被正式采用并广泛使用。应该说,都市农业是伴随着六、七十年代日本经济的高速度发展而来的。在“都市农业”之前,日本则一...  相似文献   

18.
杨玉荣  王维 《社科纵横》2009,24(10):134-137
尸祭礼俗是先秦社会的一道独特风景,但它却在后代消亡了。它亡于何时?历史上“战国说”、“秦汉说”众说纷纭。笔者考证认为它应亡于战国末期至秦初。这种礼俗的亡伙不是孤立的文化现象,它有着深层的社会根源和丰厚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9.
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变化、发展及其规律的学科。作为一种基础理论性学科,首先是客观、真实地恢复各地理要素在历史时期的本来面貌,其次是探索整个历史时期某一地理要素或某一区域综合地理要素变化和发展规律。但是,由于我们生活在与历史时期同一个地理环境之下,而今天的地理环境又是历史时期发展而来的,因此,对今天地理环境的认识、适应、保护和利用,就必须要了解其历史过程和规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历史地理学又是与当代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基础应用性学科。无论从基础理论研究角度,还是为当代社会服务需要出发,历史地理学领域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20.
魏伟 《社会》2008,28(1):77-77
在西方学术语境中,都市运动(或称都市社会运动)代表了和主流社会运动研究截然不同的学术和理论传统。都市运动成为近年中国社会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但没有被置于一个系统的理论框架之中。本文从批判性地考察中国学者对“都市运动”这一术语的“借用”开始,然后对西方的都市运动研究的理论脉络进行梳理,突出揭示都市运动研究和主流社会运动在理论观点和研究旨趣方面的差异。文章认为,西方都市运动研究注重学者参与和立足社区的传统,对今天中国的实证研究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