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职业》2009,(9):77-77
偷老板的“菜” 老板年轻幽默,平时和员工打成一片,关系都很不错。所以员工们在开心网里,加了他做好友。一日,员工小陈看到老板菜园里的菜都熟了,一激动就狠狠地“偷”了一把。  相似文献   

2.
文化宫     
《老年人》2002,(12)
妻子留言冰箱门上贴着一张条子,是愤怒的妻子留给天天晚归的丈夫的,上面写道:“你的肉饼在狗的肚子里!”(文科)祝英台寻人某人泡网吧上了瘾。一天家里有急事,妻子呼他回家,他就是不回。儿子知道父亲的网名叫“梁山伯”,急忙到附近的网吧上网发出一条信息:“梁山伯注意,××巷×号(家庭地址)祝英台有急事找。”不一会,父亲果然赶回家来。(林峰)买书儿媳妇进城,公爹让她到书店买一本《艾青诗选》,儿媳妇没好气地说:“这么大年纪了,还谈情说爱,也不怕人家笑话?还是买本《牛虻》,研究研究养牛吧!”(张金海)走前走后丈…  相似文献   

3.
谁敢与老板谈判?不到万不得已,谁会冒这个风险?事实上,在职场的实际工作中,每位员工都有“顶风作案”的机会,随时都有可能要面临一场与老板的“较量”。老板面前,你会是赢家吗?我们的老板是出了名的脾气暴躁,公司里的每一位员工几乎都挨过骂。直到现在,大家都安慰自己:被骂是幸运,被骂代表我和老板熟!事实上,我们的老板也并非大家想象  相似文献   

4.
阴影     
有一个小姑娘,不能吃苹果。原因是,有一天她吃苹果时,吃出来一根长长黑黑的头发,她“哇”地吐了,哭喊着“苹果里有头发”。爸妈劝慰她,苹果里不可能有头发的,一定是  相似文献   

5.
辛杰  徐波 《职业时空》2004,(1):36-37
民营企业在人才使用上的误区1.把“人才”等同为“能人”。民营企业老板一旦感到需要人才时,首先就想到找一个或几个“能人”来,希望靠这几个“能人”给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辉煌,因而四处挖人。但由于忽视企业基础骨干队伍的培养和建设,结果事与愿违。如果没有团体人才实力,就算找到的“能人”真有本事,也难奏效;一旦成效短时间内体现不明显,则对人才的急功近利观念就会表露无遗,导致员工流失。2.人才评价的“老板标准化”。民营企业的“老板”大都是在市场经济的摔打和磨炼中成长起来的,是大大小小的成功者。成功使“老板”高高在上,难以超…  相似文献   

6.
北京后海的羊房胡同里,有一家特殊的菜馆,叫厉家菜馆。一家门脸不显眼的小院里,“厉家菜”的招牌挂在墙上,题字的是末代皇帝溥仪的弟弟溥杰。很小的一个地方,大概就能摆那么三四桌,一天就做这么三四桌菜,而且只做晚饭。到厉家菜馆,你不能点菜,也没有菜单,老板说做什么,你就吃什么。  相似文献   

7.
自北京闹“非典”以来20多天里,笔者楼下小区的门口就日益热闹起来,操着各种口音的爷们、大嫂、小妞脚跟前的菜,绿生生地叫人,红扑扑地留客。虽然这热闹让进出的住户稍嫌麻烦,但“非典”时期,老百姓能在家门口买到便宜的菜,大家还是乐意。“非典”之前是不许随意摆摊卖菜的。有菜市固然好,买卖双方都喜欢,但市容就难看了,于是市容管理人员就只顾容不顾市了,三天两头奔袭。卖菜的爷们、大嫂、小妞也成精了,嘴里和顾客讨价还价,耳朵支楞着,一有风吹草动,卷起菜就跑。往往跑出几步,把菜往草丛中一丢,接着跑。他们期望着市容人员百密一疏,事后还能捡回自己的菜,把损失减少到最小。  相似文献   

8.
如今求职几乎都要面试。面试不光要有智慧才学支撑的“锦心”,也要有侃侃而谈的“绣口”。面试中,就有一些确有真才实学或一技之长的人,因为语言表达的失误而败下阵来。为此,我们总结出以下8种面试表达的误区,并提出一些改正建议,供大家参考。一、滔滔不绝 东拉西扯面试时有些人平时口才不错,说话滔滔不绝,如果处理得好,本该是个优点。可是,这类人往往会犯“闸门”一旦打开便一发而不可收的毛病,信口开河,漫无边际,不能掌握适度原则。本以为多多表现一下自己会给面试官一个好感,殊不知:只有准确、简练地回答对方的问题,才是赢得别人好感的最佳选择。比如对方问你:“你为什么对本公司感兴趣?”这个问题的要害是考查你对该公司的历史、业绩、现状了解的程度。回答的中心应围绕以上几个要点展开?。面试中不少人却“跑题”,诸如:“我的朋友×××曾热情介绍贵公  相似文献   

9.
前一阵子出于好奇,我上了三天的培训课程。老师在课上问了一个大家都想知道答案的问题:“在座各位,请问,谁觉得自己已经很成功了?”只有一位先生举起手来。那位先生的绰号是“武汉”,看起来吊儿郎当的,他是一家公司的老板,有着自己的一摊事业。“噢,看来老板的成就感还是比较大。”老师说“,其他同学为什么不举手?是不是觉得自己现在还没有自己的公司?没有多大成就?所以不成功,不够资格举手?”问题到此为止,也就结束了。大家相互看看,笑笑,不知道各自肚子里的滋味是什么。我也没有举手。老师的问题一抛出来,我就开始想,我成功吗?我的直觉答…  相似文献   

10.
甘宁 《职业》2013,(25):70-70
如果遇到了这些问题:每次有重要工作时你主动请缨老板也不交给你;遇到你分内的工作,老板还要让别的同事来协助;虽然你平时也努力工作,常常加班,但升职加薪都没你的份……就说明你可能正在遭遇职场信任的危机,也说明在职场,你可能“不太靠谱”。
  职场中“不靠谱”的表现
  迟到。公司利用端午节假期去春游,同事们说好早上七点集合,结果七点一刻你才晃悠到集合地点。很显然,你一个人迟到,影响了大家出去玩的心情。  相似文献   

11.
负重     
上世纪70年代,在农村还很少能看到汽车,人们上街赶集都是步行。后来,公社买了一辆大型拖拉机跑运输,顺便带人是很有限的。有时候即使搭上车,也只能坐在拖斗里,“驾驶室”可是有脸面的人才能坐上的!当时,有件事让我好长时间都弄不明白,就是每遇拖拉机载重上坡,驾驶员都要停下来,招呼所有坐在拖斗里的人全部挤到“驾驶室”里去,待上得坡后,大家又重新回到拖斗里。  相似文献   

12.
关于菜的问题,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首选是胡萝卜。我国《本草纲目》里称胡萝卜为养眼蔬菜,有的人晚上看不见东西,尤其是有夜盲症的,吃胡萝卜就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美国人认为胡萝卜是美容菜,能养头发、养皮肤、养粘膜,常吃可以从里往外美容,比抹化妆品的效果好多了。所以,胡萝卜对人体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功效:第一、能养粘膜.不容易感冒;第二、能健美;第三、可以抗癌,而且对养眼特别好。其次是南瓜和苦瓜。南瓜能刺激人体内的维生素细胞,产生胰岛素,所以常吃南瓜的人不容易得糖尿病。苦瓜虽苦,但能分泌胰岛素物质,常吃也不容易得糖尿病。老年人一定要多吃南瓜和苦瓜。  相似文献   

13.
刘波 《现代交际》2003,(11):23-23
小米在这家公司工作有二年了,还有很多人都不认识,每次在电梯里遇到大老板,小米都有礼貌地打招呼,可是每次大老板都问她:“你是哪个部门的?”看来老板永远都不会记住小米了。小米不停地感叹自己貌不出众,不能让人过目不忘。 其实这跟小米的相貌是没有多大关系的。网络的发达,让同公司、甚至同部门的人过着“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生活,见面亦不相识。一个大公司上千人,老板是不可能记住每一个人的,况且老板在28层办公,她在第8层,平时没有工作上的接触,只能在电梯上偶遇,如何让老板在这种情况下记住小米?  相似文献   

14.
文化宫     
《老年人》1998,(2)
文化宫游衡山水帘洞有感夏雪睛雷,涤荡深山污秽;铁栏石径,通往极顶云天。彭智年春节前夕,××局局长的妻子到肉店买肉。老板盛情接待,砍些好肉递上。新来的伙计问明原委,一声惊呼:“今天已经有两个买肉的说是这个局局长的夫人。”新编著名烈士郭亮,小时曾写过一副...  相似文献   

15.
《职业》2009,(25)
偷老板的"菜" 老板年轻幽默,平时和员工打成一片,关系都很不错.所以员工们在开心网里,加了他做好友.一日,员工小陈看到老板菜园里的菜都熟了,一激动就狠狠地"偷"了一把.  相似文献   

16.
正在时尚     
我是一个很不时尚的人。在一个讲究时尚的年代里,我显得很落伍。这需要举例说明一下。大家都“怀旧”的时候,我觉得无事可做。我的青春很平庸,更谈不上无悔,所以对怀旧这种事毫无感觉。就连《老照片》都没读过一册,也没唱过一首文革歌曲。大家开始“洗浴”的时候,我还在自家的卫生间里干搓。后来被人拉着去过两次,觉着跟在我家楼下澡堂里洗差不多,那些有意思的项目我始终不敢尝试。大家纷纷“泡吧”的时候,我一直在我的那间小屋里呆坐着。我很久都不知道那些叫“吧”的地方什么样,也不知道在那里能干些什么。反正我喝不惯咖啡也喝不惯葡萄酒…  相似文献   

17.
情感是人性最活跃的存在。“三资”企业青年在工作中如何处理情感与理性、人情与工作的关系?“三资”企业对青年员工的情感需求又是如何看待的呢?一、工作中的人情与理性1.工作与人情关系LJP是法国某银行广州分行市场推广部员工。他说 :“外企要求员工把工作与私人事务分清 ,不允许员工把私人的事带到工作上来 ,在工作上经理有权决定一切 ,放工后 ,老板便不会过问员工的私事。同事之间 ,上班时大家是工作伙伴关系 ,下班后虽然也有来往 ,但多是谈论工作 ,很少谈论私人的事情 ,因此大家的交流往往只是局限于工作方面 ,在公司很少有同事…  相似文献   

18.
白发     
人生人秋,便开始被友人指着脑袋说:“呀,你怎么也有白发了?” 听罢笑而不答。偶尔笑答一句:“因为头发里的色素都跑到稿纸上去了.”  相似文献   

19.
当今社会,广告作为一种现代文明因子充溢在人们的生活空间,人们在接受购物消费导引的同时,也享受了精神的愉悦。许多广告语因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而为社会公众所喜爱。如雀巢咖啡的“滴滴香浓,意犹未尽”,雪碧的“晶晶亮,透心凉”,太阳神的“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我们的爱天长地久”,都是语句组合、文化意境俱隹、脍炙人口的好广告语。然而也有一些广告语不尽如人意,给人一种“玩语言游戏”的感觉。这里仅评一则冰箱广告语:“广告做得好,没有××冰箱好”。 这则广告语引起了颇多受众的心理反感,广告圈内就此还展开了一场争论。《中国广告》95年第1期曾有人评论:“每当我听到这句广告词,心里就象针扎一样难受”。“广告做好了有  相似文献   

20.
毁灭纯真 《职业》2009,(7):44-44
加班,简简单单的一个词,被职场人演绎出了别样趣味。有顺水推舟的“加班加班,大家聊天”,也有为职业发展奋战在八小时外的加班狂,更有不堪剥削、教训苛刻老板的“起义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