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人口学研究工作的深入,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口迁移问题也引起政府有关部门及专家学者们的极大关注。为了搞清楚人口迁移活动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增长中所起的作用,我们在内蒙古自治区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于1984年在内蒙古自治区进行了一次计划生育与迁移的抽样调查。本文将通过对这次调查中迁移资料的分析,来研究和探讨自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以来的人口迁移特征。  相似文献   

2.
人口迁移矩阵用以反映地区间的人口流向。它一方面是研究人口地区间迁移的基础,又可进一步提取信息以预测多地区人口趋势等。完整的人口迁移矩阵需要地区间人口流向的完整资料,对n个地区,意味着必须提供n~2个数据。中国省区人口迁移矩阵,直到1987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完成,才可能得出。本文即根据1987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求出1982—1987年全国省区人口迁移矩阵。 1987年的人口抽样调查,对各地的迁入人口及其迁出省区进行了调查,迁入人口不仅包括有户口改变的迁移,也包括无户口改变的迁移即自流迁移等,因而较全面地反映了人口迁移的状况。人口迁移矩阵的一般形式为: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人口迁移的地理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我国于1987年进行的1%人口抽样调查,第一次提供了有关人口迁移的较为系统、详尽的资料。据此,并参考其它材料,我们可以对当代中国人口迁移的地理特征作出一个初步总结。一、关于迁移量和迁移率我国人口迁移的规模有所增大,但总的看来,仍然是一个人口分布相对凝固的国家。据1%抽样调查资料推算,从1982年7月至1987年6月的5年中,我国人口迁移总量约为3,050万人。若以迁移4~5年的人口数量为100,则3~4年的为142.1,2~3年的为191.8,1~2年的为217.9,不足1年的为190,这反映出我国人口迁移的规模正  相似文献   

4.
人口迁移是人口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人口的迁出活动通常是指一个特定社区内的人口向该社区以外的变动过程。与人口迁入活动相对应,人口迁出活动是人口迁移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 为研究北京地区迁出人口的社会经济特征,探讨人口迁出的主客观原因,估测这种迁移活动的发展趋势和方向,进而探索我国特大城市人口迁移规律,我们对北京1980年至1982年非农业常住人口的迁出情况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  相似文献   

5.
作为“中国城镇人口迁移与城镇化”课题参加协作单位之一,我们于一九八六年下半年对陕西省的西安市、铜川市、汉中市和宝鸡县城虢镇镇的人口迁移流动情况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主要目的是取得建国以来四城镇人口迁移和流动的基本资料,总结城镇人口迁移经验,探索人口迁移和城镇化规律,为决策提供依据。这次调查的总体目标包括家庭户和集体  相似文献   

6.
<正> 一、导言由于历史和传统的原因,男性和女性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家庭和社会角色具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也必然反映在人口迁移领域,特别是人口迁移的选择性方面。早在19世纪末期,E.G.雷文斯坦就在迁移规律中指出,女性以短距离迁移为主,而且女性比男性更具有迁移性。而已有的有关中国人口迁移选择性的研究,说明男性和女性在迁移方面确实存在一定的差异。随着80年代中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人口迁移也日益活跃;而1987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和1990年人口普查,第一次提供了中国人口迁移的详细数据,使我们能够分析中国人口迁移的基本状况。因此,本文将以省为基本单位,对中国人口迁移  相似文献   

7.
中国80年代的区域经济发展和人口迁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引言 人口迁移是人口和社会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它的影响因素也很多,客观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和心理状态(包括社会心理、个人心理)都是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但在影响人口迁移尤其是自发性人口迁移的众多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是最重要的因素。随着80年代中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区域经济水平差距的扩大,中国人口迁移也日益活跃,自发性迁移在人口迁移中的比重不断增加;而1987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和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第一次全面提供了中国人口迁移的详细数据,使我们能够分析中国人口迁移的基本状况。本文将以省区为基本单位,对中国80年代的区域经济发展,主要是区域的经济水平、结构的变化和人口迁移之间的关系作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正> 1990年7月,我们在浙江宁波进行了改革开放以来市区人口迁移的抽样调查,在调查中发现,70年代中后期以来宁波作为国家在浙江省的重点投资城市,大规模的建设投资并没有使人口迁移率发生令人瞩目的上升,而乡村区域民间的非农产业投资却推动了农业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产生了城镇化的潜流,这促使我们去寻找重点投资与非重点投资、中心城市产业的政府投资和乡村区域非农产业的民间投资对城镇化所产生的不同效  相似文献   

9.
从乡村向城市的人口迁移(以下称乡—城人口迁移)是一种重要的人口迁移形式,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乡—城人口迁移规模的增大,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利与弊,使乡—城人口迁移成为我国政府及学术界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因而对我国乡—城人口迁移规模的发展过程及形成因素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关于迁移人口的定义很多,本文中的迁移人口既包括户籍所在地未发生变化,仅改变了居住地的流动人口。迁移人口离开居住地的时间为半年。1.乡—城人口迁移规模的发展过程一般说来,一国的城市化水平在没有达到较高水平前,人口由乡村向城市的迁移…  相似文献   

10.
为深入研究城市计划生育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明确城市开展计生优质服务的工作方向,最近我们对湖南省株洲市城市妇女生殖服务需求的情况,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通过这次调查,基本上摸清了株洲市城区妇女在生殖健康方面的需求,从而为城市开展计生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11.
省际间人口迁移对吉林省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省际间人口迁移对吉林省经济发展的影响范力达一、引言从建国初期到经济体制改革以前,中国的人口迁移一直是在政府的控制下进行的。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巩固时期(1966—1978),人口迁移,特别是乡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受到更严格的限制。经济体制改革以后,一方面沿...  相似文献   

12.
从中国城市化的本质———人口迁移网络出发,考虑所有城市空间单元以及城市间人口迁移联系在内,开展人口迁移和城市体系的综合性研究,探讨中国城市体系演化机理,将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拓展到多区域,引入地理空间异质性,构建空间参考明确、全域均衡、空间单元之间存在明确人口迁移机理的城市体系模型。通过实证检验,该模型的模拟结果较为接近实际情况,模型拟合精度较高,可以用于城市体系演化预测。根据目前中国实际国情和国家政策导向,本文在三种大的城市化情景下根据中国各城市间人口迁移来预测中国未来城市体系的演化,即把整个城市体系视作一个通过人口迁移相互联系的网络整体来预测城市人口变化情况,从而为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流动人口管理、公共服务改进和城市等级体系规划等方面的政策制定提供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城市迁移人口及管理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人口增长的最主要来源是人口的迁移增长 ,因此城市人口管理体制的重要一环是城市人口迁移的管理。本文根据城市人口迁移管理体制及其相关的问题进行分析 ,提出了要科学地依据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测定城市的人口承载力 ,对人口迁移增长的控制有科学的根据 ,对人口迁移增长有目标、有规划 ,并对城市人口迁移进行科学管理的创见  相似文献   

14.
在城市化意义上的人口迁移,一般都是在不同层次的地域之间进行和完成的。从一定层次的地域出发,探析不同地域层次之间的人口迁移规律,无疑是城市化和人口迁移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小城镇是界于城乡之间并连接城市和乡村两类地域的中间层次,近些年来又一直  相似文献   

15.
为了分析研究在改革不断深化的形势下人口迁移的特点、规律及发展趋势,进一步完善人口迁移管理制度,以求得城市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武汉市人民政府、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课题组分别对解放以来,重点是“六五”期间武汉市城区人口迁移变动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第一次调查是在1986年7月,由市政府主持成立了人口调查组,对全市“六五”期间的迁移人口进行普查。调查对象包括在“六五”期间迁入、迁出武汉城区的全部人口。第二次调查是在1987年上半年,由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和武汉市统计局联合成立调查组,对武汉解放37年来的迁移人口进行抽样调查,调查采取分层抽样方法,在迁移人口中抽取了1千个家庭作为样本。在本文中,对第二次调查的结果,我们只选用“六五”期间的数据。  相似文献   

16.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继1985年开展侨乡开平县和恩平县两镇两区人口迁移与城镇化问卷调查之后,又于1986年完成广州市,珠海市、肇庆市和德庆县德城镇人口迁移与城镇化抽样调查。此项调查,是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向决策机关和有关部门提供入口迁移与流动的信息、数据,为指导今后人口迁移和流动作参考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长三角地区人口迁移空间模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主要从长三角地区各城市人口迁移量的分布、长三角区外省际迁入人口对区内迁入目的地的选择以及长三角区内城际人口迁移流向形态等几个方面,系统地考察了长三角地区人口迁移的空间模式及其特征,从一个视角对长三角地区城市群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在城市化意义上的人口迁移,一般都是在不同层次的地域之间进行和完成的,从一定层次的地域出发,探析不同地域层次之间的人口迁移规律,无疑是城市化和人口迁移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小城镇,是界于城乡之间并连接城市和乡村两类地域的中间层次,近些年来又一直是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城乡人口迁移的“聚焦点”。汇聚到这里的迁移人流,明显地表现出来自城市、城镇和乡村等各类不同层次的地域。因此,小城镇是探析不同地域层次之间人口迁移规律的理想“剖面”。作者曾以上海地区为例,从中心城和乡村两类地域出发,对我国大城市地区城市化过程中汇聚到郊区城镇的城乡两股人流进行了一些调查研究。本文将仍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农村人口逐步城市化是人口迁移中的主要趋势。控制农村人口迁往城市,控制城市人口增长和贯彻城市发展方针是我国当前控制城市人口迁移的重要内容和目标。 本文所讲城市是指经国务院批准设置城市建制的城市,不包括市辖县和县辖镇。城市人口迁移是以每个城市的行政区划为界,凡迁出或迁入某个城市行政区域并迁转常住户口的即为城市人口迁移。迁出与迁入是相对应发生的。这种跨越了城市行政区划界限的迁移包括国际间、省际间、城市际间、市区与县际间的多种迁移。各个城市行政区域内的移动以及未迁转常住户口而长期来某城市居住或离开某城市外出居住的均不属本文所讲的城市人口迁移。 本文着重概述建国以来我国城市人口迁移情况、特点以及个人的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加速了中国人口的迁移流动。人口迁移作为人口变动的三个重要过程之一,愈来愈被中国人口学界和社会各界所重视。1987年国家统计局进行的1%人口抽样调查中包括人口迁移的项目。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又被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