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开东 《职业》2007,(18):56
构建农村发展银行(简称农发行)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其核心和根本目标是大力提高农发行员工的综合素质,凝聚共同的农发行精神、价值观念、管理理念,激发员工的创新精神,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构建高效的管理机制,树立良好的文明形象,是打造现代银行、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职业精神在企业招聘中的砝码有多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在乎员工是否具备职业精神吗?企业在招聘、选拔员工时会将职业精神放在什么位置上?  相似文献   

3.
《中国扶贫》2016,(20):38-39
西藏是全国唯一省级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也是全国贫困发生率最高的地区.作为西藏唯一一家农业政策性银行,农发行西藏分行始终扎根西藏这片高天厚土,秉承家国情怀和富民兴藏原则,全力支持脱贫攻坚.作为该行党委书记、行长,胡世财始终按照总行党委统一布署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周密指挥,紧紧依靠各级政府和人民银行、银监等部门支持,带领全行员工全力支持西藏脱贫攻坚工作.  相似文献   

4.
工作人员自杀是个人精神健康问题和工作、生活压力过重相互作用的结果。自杀以及导致自杀的精神健康问题,对员工的生命健康和生产效率造成巨大损失。研究表明,一旦有一名员工自杀,他周围的10~20名员工将产生自杀倾向,同时会造成巨大的社会影响。尽管不是每件自杀或自杀尝试都可以防止,但如果及时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能够减少员工自杀的频率。  相似文献   

5.
脱贫攻坚事关人民福祉,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役.到2020年要实现党中央提出的脱贫目标,特别是在当前经济下行、财政困难的情况下,必须借助金融来助力脱贫攻坚.农发行是我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是国家的银行、支农的银行、补短板的银行,服务脱贫攻坚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农发行的明确要求,是农发行履行支农职责的重中之重.通过近年尤其是去年以来在政策性金融扶贫方面的实践和探索,农发行在金融扶贫中已经初步发挥出了骨干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6.
西方国家企业社会工作大发展是在企业社会责任制度已健全的背景下进行的,企业社会工作重点是EAP(员工援助计划),着重解决员工精神健康问题,如酗酒、吸毒、工作责任心不强等。而我国引进企业社会工作时,企业社会责任还不健全,社工入驻企业后,遇到的不仅仅是员工精神层面的问题,还会遇到许多有关员工工资、劳动时间与福利待遇等涉及劳资关系的问题,此时社工应当怎样对待?社工是否可以回避这些问题,转而解决诸如员工关系、恋爱与婚姻等问题呢?  相似文献   

7.
杨勇  颜炳辉 《职业》2011,(21):18-19
对于企业而言,要激发员工全力以赴、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仅仅依靠单一的物质激励难以实现,还要结合员工的心理特点,充分发挥精神激励的作用。因此,心理契约的研究将成为员工激励手段和管理方法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实际工作中,考虑到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党的十八大确定了今后一个时期全党的工作重点和奋斗目标.基层党组织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全体员工的素质,结合十八大精神对员工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理想信念、法制道德、廉洁自律等方面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企业在乎员工是否具备职业精神吗?企业在招聘、选拔员工时会将职业精神放在什么位置上?有什么指标或标准去评估这个人是否具备企业需要的职业精神?就上述疑问,《职业》记者采访了柏安基业咨询总监、职业规划师及资深测评专家苏尚华先生,国内首家单身女性网创办者/CEO、玫瑰科技文化公司总裁、心理咨询师陶思璇女士知名企业人力资源实战家王峥女士。  相似文献   

10.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解决员工思想问题,使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积极的姿态投入工作,实现企业全面发展的思想保证,是企业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企业经营提供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1.
工作人员自杀是个人精神健康问题和工作、生活压力过重相互作用的结果.自杀以及导致自杀的精神健康问题,对员工的生命健康和生产效率造成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12.
知识员工(Knowledgeworker)是相对于传统工业经济时代以操作工人为主体的员工类型而提出的员工新概念。知识员工主要是指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组织员工,是追求个人成长、工作自主、职业成就和金钱财富的、富有创新精神的组织群体。他们从事的工作是创造性的,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团队合作,非常个性化,依靠自己的知识禀赋、灵感和自身的实践经验积累为组织创造价值。由于知识员工的特殊性,知识经济时代的任何组织只有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来满足知识员工内在的需求和动机,才能使他们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满足自身内在需要的同时为实现组…  相似文献   

13.
尚可 《职业时空》2005,(13):1-1
公司文化理论自80年代初传人我国以来,很快就在国内业界掀起了公司文化建设的热潮,并成为从精神层面上统御员工的工具。20多年过去了,公司文化的热潮似乎还很热,但人们却也冷静地发现,这一理论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都大有反思的必要。反思一:工具理性张扬,价值理性窒息。不少企业把公司文化当作从精神层面上统御员工的工具,只着眼于规范员工的思想和行为,而对于员工自身成长发展及其人生意义的价值诉求却缺乏实实在在的关照。员工成了戴着文化面具的新工具人。和传统制度主义管理方式不同的是,它并非赤裸裸  相似文献   

14.
对核心员工的忠诚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在深化经济体制和加入WTO的背景下,我国企业人才的流动性大大提高。一方面,员工的合理流动可以促进社会和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员工尤其是核心员工的高流失率往往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直接与间接成本,极大地影响企业员工的士气,降低企业的整体绩效水平。为此,企业都试图加强对核心员工的忠诚管理。核心员工一般具有以下特征:创造、发展企业的核心技术;建立和推动企业的技术和管理升级;扩大企业的市场占有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务实、忠诚、积极和有牺牲精神。核心员工的确定可以采用“因素综合法”(又称…  相似文献   

15.
核心员工加盟--中小民企用人的有效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洋 《职业》2005,(1):28-29
中小民企的"四座大山"和两大优势 为什么中小型民营企业留不住人,特别是核心员工呢? 首先要从核心员工的定义说起.近年来核心员工的定义更多倾向于"知识型员工",知识型员工的概念是美国学者彼得·德鲁克首先提出的,指的是那些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在今天,知识型员工实际上已经被扩大到大多数白领.企业之间的竞争,知识的创造、利用与增值,资源的合理配置,最终都要靠知识型的员工来实现,这20%的群体创造了企业80%的财富.其特点,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追求自主性、个性化、多样化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创建有效的组织文化,是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可通过物质文化的建设,在精神层面上激励员工,提升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以此增强企业凝聚力。现代企业需要高度重视文化制度的建立,为员工创设和谐环境,使内部和谐发展。实践活动能增加企业对员工的了解,企业可以定期组织员工开展特色文化活动,使企业全员上下一心,共同努力,以此营造良好的企业环境,树立企业形象,实现组织文化的有效创建。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富士康跳楼、血汗工厂的案例不断出现在公众的视野,这与我国传统文化中对社会管理的疏忽与契约精神的薄弱是分不开的。传统的企业员工管理及康乐活动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员工的需求。伴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社会工作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扶贫》2016,(16):10-11
“在定点扶贫中,农发行要从信贷支持、项目助推、产业拉动、机制保障等多方面,为助推定点县脱贫攻坚精准助力。”6月15日至17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下简称“农发行”)总行行长祝树民深入定点扶贫县云南省马关县调研指导定点扶贫工作时,这样表示。  相似文献   

19.
李玲 《职业》2004,(9):57
在市场经济改革过程中,计划经济时代的意识形态被打破,传统的宣传手段在逐渐淡出历史舞台,劳动力结构性的大量过剩给所有劳动者带来了巨大的生存压力,下岗、失业……使得劳动者面临这样的困惑--是为生活而工作还是为工作而生活?在生存的重压下,理想、职业精神和工作创新成为奢侈的字眼.而对于中国日趋成熟的企业家群体来说,没有日趋成熟的员工群体和日趋成型的员工精神与之配套,就如同才华横溢的将军手中只有一支流动的雇佣军.  相似文献   

20.
张继军  王守涛  王延青 《职业》2020,(11):38-39
一、实施背景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行业企业、用人单位、学生家长三方深度参与的德育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创新、创造、创业”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企业对就业的中职毕业生的要求来看,企业需要有吃苦敬业精神、强烈的责任精神、学习创新精神、精益求精的技能精神的员工。而现在的中职生独生子女多,做事常常以个人为中心,缺乏的恰恰是吃苦精神、合作精神,学习目的不明确,创新精神差,因此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往往不能适用企业的要求,更不可能成功创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