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必将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选择的必然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综观改革十几年来走过的路程,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的确立,改革总是以市场为取向向前逐步推进的。改革的实践不断开辟者认识真理的道路,理论的不断深化又把人们的认识和实践逐步推向新的高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改革目标的确…  相似文献   

2.
应当重视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观的研究和引导朱廉宝,严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过程不仅是一次重大的经济体制的变革,也是一项巨大的社会变革工程,更是一次深刻的思想革命,它必然会而且正在对我们的思想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我们多少年来...  相似文献   

3.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的社会转型时期。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相适应,要求建立一个新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体系,以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念的变化及其正负效应 价值观念是人们对社会活动在价值上作出的判断和评价,它是人的心理素质的核心,是人们行为方式的精神支柱。近年来,由于中国经济、政治生活的巨大变革,人们的价值观念正发生急剧的、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大学生价值观的困惑与重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时期大学生价值观的困惑与重构王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发展,不仅使我国经济领域发生巨大变化,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生活方式等意识形态领域也随之发生变化。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重要阵地,大学生们的价值观念如何,对未来社会发...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模式的确立,总结了我国14年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经验,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深化。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实践发展的新阶段。为尽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本文提出发展市场经济的两点思考。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与文化社会功能的开发董鸿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当代经济体制改革的总目标。走向市场经济必将对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深刻的影响,也会冲击着神圣的文化殿堂。文化能否适应市场经济?文化如何走向市场?文化对于市场经济具有哪些功能?文化自身...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股份制改革,在以往试点基础上,正在由扩大试点走向逐步推开的阶段。在业已明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的今天,把股份制改革同确立市场经济体制联系起来,对研究股份制和推进股份制改革,都将具有重要的意义。一、股份制改革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是与培育市场体系以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转换企业机制以搞活企业,转变政府职能以改善宏观调控等多方面的变革相联系的。而股份制改革,则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从股份制改革与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关联来看,其将从以下几方面促成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1.股份制对于重塑社会主义企业的运行机制,从而为再造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具有活力的微  相似文献   

8.
试论乡镇政府的职能转换与机构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明忠 《探求》2000,(2):43-45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正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从短缺经济转向过剩经济,从集体所有制为主转向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整个社会经济的市场化速度在不断加快。但农村的一级基层政府──乡镇政府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设置的政府机构模式和管理方式还没有改变,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制约了农村改革的深化和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本文拟对乡镇政府的职能转换与机构改革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乡镇政府当前面临着农村经济市场化、现代化等新课题的外在压力和自身臃肿,经费不足,体制不顺,管理效率低下的内在压力。自身改革不到位使政府…  相似文献   

9.
试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思想政治工作邵春晓,刘春玲,王杰梅党的十四大确立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无疑对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与此同时,也给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那就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  相似文献   

10.
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文艺走向穆文荣党的十四大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这是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这一变革.不仅对经济,而且对社会各个领域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就文艺来说,市场经济大潮冲击并打破了原有的相对稳定的结构和平衡的态势。这种对...  相似文献   

11.
论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适度干预姜忠林,刘瑞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市场机制以强劲的冲击力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发挥其对经济系统的自组织功能,但是,引入市场机制并不意味着政府干预在经济发展中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相反,政府的适度干预...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新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这一转变,将对我国旅游业今后的发展产生什么影响?旅游界应加强哪些与之相适应的新型观念?它将使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呈现哪些可能的变化?本文试图对这三个问题进行粗浅的分析。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对我国旅游的影响众所周知,现代旅游业产生于5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而这些国家均实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现代旅游业从一开始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出现就与市场经济体制相联系。现代旅游业在我国的诞生始于本世纪70年代末,虽然从时间上看比发达国家的现代旅游业要落后30年左右,而且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因而不具备现代旅游业产生的体制条件。1978年开始的市场取向的改革开放逐步为我国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英明决策。它既标志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也是对我国14年改革开放经验的深刻总结。  相似文献   

14.
优化与放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监管大市场的职能韩枫,任守增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模式是要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使市场调节方式成为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使计划调节方式去修正市场调节方式的误差与弱点,并引导市场调节的方向,从而...  相似文献   

15.
论构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王金平自从党的十四大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问题,理论界众说纷坛。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勾画了我国社会主...  相似文献   

16.
10多年来,我国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渐进过程,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其主要标志是,理论上构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实践上开始了全面推进的伟大飞跃。改革的目标:由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转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针对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种种弊端,我们党逐步确立了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目标…  相似文献   

17.
由原有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有一系列问题需要认真研究解决。因此,一些专家学者倡导建立一门“过渡学”,来研究原有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一系列问题。本文拟就市场经济的模式确定、市场经济的过渡成本、市场经济的企业改革这三个重要的问题作简要阐述。一、模式确定论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  相似文献   

18.
社会转型期道德观念的变化及导控刘文,赵卓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发展,使我国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结构也在逐步发生变化,与之相应,传统的思想文化观念也在发生全面的、深刻的变化。其中,道德观念的变化及作用显得尤为突出,传统的道德观念与市场经济产生了巨大...  相似文献   

19.
社会变革实质上是一个制度变迁过程,近现代社会区别于传统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其确立的经济自由制度。经济自由是市场经济的一个不言而喻的前提,其中,自由企业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自由企业制度也应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我国企业制度必须从“政府控制型”的传统企业制度转向“非政府控制型”的现代企业制度,并最终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自由企业制度。这是我国企业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彻底改革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走向现代市场经济新体制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我国的生产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绝非是提出之后便可在近期轻易实现,它的最终确立和完善需要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一、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是一个历史过程1.从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认识的完整过程出发,迄今为止,我们的认识已经经历过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当时曾对未来社会作过一些原则性的设想。他们认为,随着生产资料公有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