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四、那乃 在赫哲族的一系列民族名称中,“那乃”一称为人们所熟知。对这个名称的含义,一般解释为“本地人”的意思。这是因为满语、赫哲语“地”叫做(na)(那);赫哲语“人”叫做 (nai)(乃),它同满语“人”(ni-ja-l -ma](尼亚勒玛)是同一语词。对于“那乃”为“本地人”的这种解释,为多数人所接受。现在,我们想对那乃一称的其他含义,试作探讨。那乃这个民族名称同该旅其他名称一样,都同这个民族远古时代尊崇日鸟的原始信仰有关,是远古时代的观念形态的反映。下面就从那乃名称与神马和太阳的关系等方面进行讨论。 1.那乃与乌鸦 同赫哲族有共同…  相似文献   

2.
赫哲族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她是一个历史悠久,勤劳勇敢的民族。她和我国其他各兄弟民族共同开发、建设、保卫了祖国的辽阔疆土,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赫哲族历代生息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交汇的三江平原上。这一带江河湖泊密布沼泽草木连绵,完达山蜿蜒伸入三江平原境内。赫哲族人民依靠这种优越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世世代代以渔猎为生。渔业生产是赫哲族由古至今的主要经济活动,在这项经济活动中,桦皮船是必不可少的捕鱼工具。上图就是赫哲族的桦皮快马船,赫哲语叫“乌末日沉”。这是一种较原始的叉鱼和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民族事物委员会最近在哈尔滨市召开《赫哲族简史》审稿讨论会。赫哲族是世代居住在我省松花江、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沿岸的少数民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一个民族。勤劳勇敢的赫哲族人民和汉族及其它民族一起,为开发、保卫祖国东北边疆,为创造和发展东北地区的历史、文化,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解放前,由于历代反动统治者的剥削和压迫,  相似文献   

4.
刘敏 《学术交流》2013,(2):203-206
由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流经所构成的三江区域,自古以来是赫哲族、满族等先民繁衍生息之地,清代至民国时期不断有汉族等民族移居该区域,从而改变了这一区域的人口与民族结构、生态环境与语言环境、生产与生活方式、传统观念与习俗,这是造成赫哲族逐渐汉化的重大外力。特别是在经济结构上,使赫哲族由历史上较为单一的渔猎经济向渔猎、农业及商品交换经济兼容并存的多元经济转化。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流域文明与流人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流域文明是由源与流二者构成的,而流人文化正是这种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流人文化是指历代流人在与自然、社会相互作用中所创造和传播的一切知识的总和,其实质是以中原汉文化为主体的多民族文化相互交融而产生的新质文化,具有中原农耕文化与边疆游牧文化兼备的双重特点。  相似文献   

6.
《学问》2010,(2)
赫哲族是东北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生活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江交汇地区,世代以捕鱼射猎为生。在其生产与生活中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点的习俗,如养狗就是其中之一。狗在赫哲族的生产、生活、宗教信仰等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充分体现了赫哲族传统渔猎文化的特色。  相似文献   

7.
一、我一直确信古代日本人,并不是作为纯粹的日本人而存在的,它是虾夷族及其他原住民与赫哲族及其他通古斯系部族的渡来民,通过多层杂婚才形成的。一般认为一万年前的冰河时代,大陆和日本列岛是陆地相连的。大陆的人类、动物自由往来于日本列岛。这也可以由旧石器类及其它出土品(原始人骨骸、长毛象化石、骨器)为证。即使是在冰河时代之后的古代,这种往来继续进行。我曾在黑龙江沿岸发现细石刃、细石刃核及其它石器(赫哲族石器类),与日本各地出土的石器同种同形,从中也能窥知虾夷族的族源。  相似文献   

8.
最近,日本《北京周报之友会》事务局长、日中友好活动家村上秀信先生致函本刊,提出日本的少数民族阿伊努族与中国赫哲族同属一个民族。他首先引证了日本民族学、遗传人类学、考古学、语言学等有关专家的论述,提出,阿伊努族是最早由古代  相似文献   

9.
国家文明的演进历程是黑龙江流域文明的"骨架",也是深入研究的切入点。黑龙江流域国家文明首先经历了诸多部落的广泛孕育,橐离、肃慎、挹娄等可归入此阶段;在文明薪火传递中,与碰到的、遇到的历史偶然性相合,诞生了酋邦社会,即夫余国、渤海国;女真人汇集东北民族文化、中原文化和自身创造的文化,贡献出国家文明。黑龙江流域文明的特殊性寓于在这一地域出现的国家文明的演进之中。  相似文献   

10.
科学与信仰问题与人类文明史相伴,它们的关系是复杂的、多向度的.从远古到现代,二者的关系经历了以下四个发展阶段:远古时期以宗教为母体的混合共生阶段;中世纪宗教支配科学而又为科学孕育前提的阶段;近代科学起源时期科学与信仰关系的复杂化阶段;科学理性背景下科学的凯旋与信仰的失落阶段.这四个阶段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出科学与信仰的冲突与融合.  相似文献   

11.
赫哲族渔文化的形成及其传承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杰 《学术交流》2012,(3):64-68
渔文化是赫哲族民族文化的核心。它是赫哲族特有的物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所繁衍生息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先民们探索创造的结晶,已融入传统民居、文学艺术和宗教信仰之中,并通过渔业生产、日常生活以及人生习俗得到生动体现。因此,与生产生活实践的结合性、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协调性和兼收并蓄其他民族文化的包容性是渔文化的显著特点。赫哲族历经了沧桑久远的文明演变,创造了不朽的渔文化,其生存的需要、民族民俗学的研究及文物征集和人民政府的保护力度,分别构成了其得以传承的动力机制、长效机制和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2.
“物感说”与“摹仿说”分别为中西古典审美方式。一般来说,“物感说”的形成是以《乐记》为标志;“摹仿说”的形成是以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为标志。由于这两部著作产生的年代十分接近,也就成为中西古典美学寻根溯源予比较的最好样本。 由于人类共同的起源及接近的生理、心理结构,在审美思想上会有一些共同的东西;同时,也由于生活环境、民族习俗、社会形态等诸多因素,会导致审美思想的差异,也包括审美方式的差异。往往,审美思想的差异又反映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和审美特色。“物感说”和“摹仿说”一定程度代表了中西方古代的文…  相似文献   

13.
东北地区作为祖国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在非常遥远的年代里,远古人类就生息和繁衍在这里,在同大自然的艰苦斗争中,不断地把历史推向前进,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考古学资料证明,辽宁本溪山城子后庙山,营口金牛山下层文化遗存,属于旧石器文化遗存,已与北京猿人同时期。喀左县水泉乡石城子村瓦房屯前的鸽子洞遗址,距今约五六万年。在北部的黑龙江地区,哈尔滨市阎家岗发现“哈尔滨人”头骨化石,距今有二万三千年。说明二万多年以前,黑龙江地区已经有了原始人类活动。据此,专家们断定,黑龙江地区的远古人类已有了数万年的历史。至于新石器遗  相似文献   

14.
论伏羲神话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其与天水地区的关系张先堂伏羲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三皇之首,有关伏羲的神话曲折地反映了我国史前传说时代人类社会的一些情况,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在古代的传说中,伏羲与甘肃天水地区有着了密切的联系。考察伏羲神话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其...  相似文献   

15.
汉藏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是中华民族发展史的重要内容,藏族与其他各民族共同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共同缔造了辽阔的疆域,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大量考古证明,在史前时代的青藏高原上就已经有藏族先民生存,不少遗物与中原文明有着密切联系。从汉藏史籍所载内容来看,青藏高原的民族发展史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传说时代、部落联盟时代和王朝时代。在不同发展阶段中,各部族及其所建政权不约而同与中原政权建立互动关系。吐蕃政权的建立,对于青藏高原和中原内地而言都是重要性标志,也是汉藏民族关系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点。梳理并分析历史时期汉藏民族关系,为进一步夯实汉藏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思想,以及更好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和我们伟大祖国一样,黑龙江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古代社会,生活在这里的各族人民不但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而且也创造了包括文学作品在内的极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只是由于这里气候严寒,地处偏僻,在历史上开发较晚,又多经战乱,典籍遭毁,因而古代黑龙江的文学作品流传不多,为世少见,较中原文学远为落后。虽然如此,我们却不能取否定一切的虚无主义态度,以为古代黑龙江为文学的“空白区”。严肃的态度应该是,重视并加强对古代黑龙江文学史料的发掘、整理和研究,认真分析它和祖国古代文学的关系,找出它的源流和发展规律,给它以在我国古代文学…  相似文献   

17.
王坤 《唐都学刊》2013,(6):109-113
文化交流是人类社会和各民族发展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在世界各国对外文化交流的历史中,古代中日文化交流格外引人注目。传播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信息传播规律的科学,人类一切与精神或精神文化有关的历史,其实就是传播的历史。运用传播学的基本原理和传播活动的构成要素分析古代中日间的信息传递,为研究中日文化交流史提供了新的、独特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东北民族的迁徙遵循着南下西进这一规律 ,其中南下是主要的。其南下西进的原因主要是 :畜牧经济的脆弱性 ;人口繁衍增多 ;政治斗争失利者求安全 ;中原物质精神文明的吸引 ;中原皇朝的招迁和强迁 ;大一统思想的推动。古代东北民族的南下西进是向心力和中华一体的表现 ,这一规律性运动加速了古代东北民族自身的发展 ,促进了民族融合  相似文献   

19.
早在17.5万年前黑龙江地区就已有人类活动.居住在黑龙江地区的古代民族可分为东部的肃慎、中部的秽貊和西部的东胡三大族系,他们对开发建设古代黑龙江地区及中华民族的融合与发展都做出过重要贡献.金灭北宋是中华民族内部事务,作为腐朽王朝的北宋是应该灭亡.清代康雍乾时期的抗击沙俄,巩固东北边疆是有功绩的,但对黑龙江地区的封禁,使黑龙江地区的发展受到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庄鸿雁 《学术交流》2012,(9):158-161
萨满教是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普遍崇信的原始宗教,几乎占据了中国北方各民族的古老祭坛,萨满文化的理论根基是万物有灵观念。起源于黑龙江流域大兴安岭的鲜卑先民亦信奉萨满文化,但现有的文献资料对此记述并不多,从最新的田野发现与考古学、文献学相结合的视角,对鲜卑先民的萨满文化崇拜进行探索,以追寻鲜卑先民的文化渊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