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掌故”原是一种官职,从汉朝开始,“掌故”就是太常所属太史公的官。专门管理国家历史的故事,所以叫“掌故”。 《旧唐书·职官志》中载:有“内侍掌故”与“州郡掌故” 的官职。分掌宫廷及各地流传的故事、轶闻、考证等。唐代的翰林学士有  相似文献   

2.
清代顾彩所著《容美纪游》是一部反映容美土司地理山川、风土民情诗文并茂的旅游日记,但有关土家先民之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习俗均有涉及,实际为一部价值较高的地方历史文化典籍。李书诚先生在湖北省馆藏抄本序中即云:“此稿虽游记体,而于容美兵刑礼乐制度,甄述綦详,足备掌故。至轶闻琐记,亦足资劝诫”。新近湖北人民出版社以独特的视觉,为弘扬地方历史文化,推出了吴柏森教授的《容美纪游》校注本(清·顾彩著,《容美纪游》,吴柏森校注,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8月。以下简称《校注》),确实是一件有利学术和社会的事情。通览《校注》全书,给…  相似文献   

3.
鲁迅在随感录《四十三》中说:“近来看见上海什么报的增刊《泼克》上,有几张讽刺画。他的画法,倒也模仿西洋;可是我很疑惑,何以思想如此顽固,人格如此卑劣,竟同没有教育的孩子只会在好好的白粉墙上写几个‘某某是我而子’一样。”接着,他又在随感录《四十六》、《五十三》中,对增刊《泼克》及另一种单行的《泼克》上的一些讽刺画,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可是,鲁迅所批评的两种《泼克》究竟是什么样的画刊?其增刊一种又刊行在什么报纸上?这些问题人们虽然早有结论,但实际上并未弄清。关于后一个问题,鲁迅当初可能出于批评的需要,只说《泼克》是“上海什么报的增刊”,或“上海一种什么报的星期增刊”,而将  相似文献   

4.
《江邻几杂志》是宋代江休复所写的一部史料价值较高的笔记体著作,该书所记皆为杂事,内容多涉及宋代的朝野掌故、逸事轶闻、礼仪、饮食、服饰、丧葬等方面,少量涉及前代。鉴于此,《宋史·艺文志》将其列为小说家类,但此书绝非委巷俗谈可比也,多为作者所见所闻,具有补史证史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据“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委托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所做的《2 0 0 1年高校文科学报摘转率统计表》 ,《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 )在全国70 0余家高校文科学报中名列第二。我国高校文科学报的质量评估的首项指标是摘转率。今年摘转率统计方式是 ,该刊论文被国内三大文摘刊物———《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校文科学报文摘》所摘转的篇数与发表论文的总数的比率。前五名排名次序如下 :北京大学学报、厦门大学学报、文史哲、南开学报、复旦学报本刊2001年摘转率名列全国文科学报第二名  相似文献   

6.
掌故小说大家——许指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在民国通俗作家中,如果说张恨水以言情小说见长,李涵秋以社会小说取胜,程小青以侦探小说知名,不肖生以武侠小说赢得时誉,而徐忱亚则因《玉梨魂》等小说被人们目为衷情小说巨子……那么,许指严则是一位十足的掌故小说大家。许指严(?——1923年),名国英,字志毅,别署砚耕庐主,又字弹花阁主,江苏武进人。他的小说大都以“许指严”为笔名,取“志毅”之谐音。1919年,在上海《小说新报》发表长篇小说《京华新梦》时,则又以“指严”署名。他生平著述小说约40余种,什九属于掌故性质。因此,他逝世时,有人这样认为:“指严死,掌故小说与之俱死。”①。确是反映了部分实情。  相似文献   

7.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改良主义政治家、思想家和卓越的宣传家。从1898年戊戌变法至1928年国民党宣告“统一”的三十年中,梁氏几乎参与了在中国所发生的一切政治活动,各种重大政治事件无不在他的头脑里引起强烈的反映,或者在他的笔下留有记录。 在梁氏的笔舌生涯中曾经有过两次大的闪光:一是维新运动高涨时,他因在上海办《时务报》而“名重天下”;二是戊戌变法失败后,他因在日本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而成为“舆论界之娇子”。本文主要是就他在这两个时期的思想言论略加评述。  相似文献   

8.
一 学术界应重视对《图书集成》的整理 《古今图书集成》是我国现存最大,收罗最广博,内容最丰富的一部类书,外国人誉之为“康熙百科全书”。此书始编者是康熙时人陈梦雷,书名《汇编》。雍正间蒋廷锡等奉敕重辑,改称《钦定古今图书集成》(以下简称《集成》),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编成。它集古书之大成,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历史、地理,以及天文、气象、地质、矿产、农业、牧业、渔业、手工业、工程技术、数学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根据《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三大信息刊物统计 ,2 0 0 2年国内高校学报被《新华文摘》摘录 114种 2 99篇 ,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摘录 89种 2 2 0篇 ,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摘录 2 4 3种 1197篇。三种文摘共摘录学报 2 79种 1716篇次 ,平均摘转率 7 72 % ,大于平均摘转率的学报有4 8种。摘转数≥ 4的有 12 8种学报 ,占被摘转学报总数的 4 5 88% ,摘转文章 14 6 7篇次 ,占被摘转篇数的88 0 0 %。现根据摘转率排序如下 :序号学报名称         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校文科学报文摘…  相似文献   

10.
萨空了、恽逸群和《立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5年9月20日在上海创办的《立报》,是我国新闻事业史上的一朵奇葩。这张四开四版的日报,政治上高举抗日的旗帜,新闻业务上也有不少独创,最高发行量达二十万份,创当时全国报纸销售量的最高纪录,是最著名的抗日救亡报刊之一。 1932年以后,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已经无法公开独立出版自己的报刊。一些共产党员利用记者的身份,进入不同政治态度的新闻机构,曲折地宣传党的主张.恽逸群和徐迈进就是在《立报》工作的共产党员.恽逸群主编国际新闻版兼写社论,徐迈进主编社会新闻版。虽然《立报》是由成舍我集资创办的,但实际上由萨空了、恽逸群等进步报人和共产党员主持编辑  相似文献   

11.
近读一些报刊史著和词典,见对《北华捷报》的记述,多语焉不详,且有小误。特略述其始末,以正之。 《北华捷报》(NOrth-China Herald)因无自定的中文名称,又被译为《北华捷报》、《华北先躯周报》等。由英商奚安门(?—1856,希尔曼·享利,Shearman Henry)所创办,为英国人在上海的第一份英文周报。1850年(道光三十年)8月3日出创刊号,报型为对开四版,逢周六发刊。着重刊登广告、行情和船期等商业性材料。亦有言论和中外新闻(一周要闻)。 逮至1864年(同治三年)7月1日,该周报馆增出英文日报——《字林西报》(North-China Daily News)。此后,《北华捷报》在报头加注“字林(西)报星期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初年,中国学界曾经发生过一场关于中国是否“有学”的讨论.讨论由《新民丛报》发起,《新世界学报》《大陆》报回应.参与各方均欲以“科学”为标准振兴中学.由于夹杂着不同的政治理想,他们表现出对“科学”概念不同程度的迎拒取舍,以及在“智”与“德”之间反复的斟酌与考量.由此表明,近代中国的学术转型与政治变革无可避免地成为一个整体,“科学”概念在理解与运用中的差异,反映了现实语境下学术思想向政治层面延伸与渗透的必然性与多样性,也折射出不同救国理念背后,近代学人无分轩轾的爱国主义情怀.  相似文献   

13.
“政治”这个概念,自古以来,有过各种解释。我国最早一部历史文献《尚书》,就说过“政事懋哉懋哉”。儒家认为,“政者正也”,或曰“政以正民”,其作用是“正人之不正”。治者“理也”,就是治理人民。《论语·为政》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说苑·敬慎》:“<晋>政治内定,则举兵而伐卫。”在我国古人看来,政治含有国事、政事以及集体生活中的事务等多种含义。据此,后来孙中山先生对政治下过这样一个定义:“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孙中山的这个定义,包含着一定道理,即指出了政治的社会性,同时也有一个  相似文献   

14.
议会政治和政党内阁曾是民初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政治梦想,从国外回来的宋教仁和章士钊便极力倡行这种制度。相似的成长背景和经历决定了两人政治理念的共性,他们以《民立报》为阵地,努力构建中国民主共和的蓝图,使《民立报》成为上海轰动一时的报纸。但由于当时中国民主基础的薄弱,民主与对抗民主力量对比的悬殊,倡行者对民主思想解读的有限以及实际斗争经验的不足等原因,他们所构建的政治蓝图最终在实践中宣告流产。  相似文献   

15.
供与求     
《十五万元高新科技大奉献》(续集扩大版)专家指导、跟踪服务、拥有一册、建厂不愁自本所“十五万元高新科技大奉献”一、二、三集经《环球之萃报》《市场报》《中国信息报》《青年科学》等报刊向社会宣传推广以来,引起强烈反响。江苏学员李磊来信说:我自邮购你们的“大奉献”资料后,先后生产出“雨阳罩、刚玉涂料、新型白乳胶三种产品,销路很好,今特去信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16.
泰安英雄山中学,坐落在泰山南麓,紧邻世界文化名人孔子的故乡。学校秉承传统文化的精华,弘扬现代教育理念,紧跟时代步伐,已成为赫赫有名的岱下名校。泰安英雄山中学“红枫”文学社,于2004年金秋成立,出版社刊(一名“校刊”)——《红枫》文学社创办两年来,生机勃勃,硕果累累,有20多篇文章在《作文报》、《作文评点报》《语文学习报》、《中学语文》、《创新作文》、《中学生》、《阅读与作文》、《优秀作文选评》等报刊上发表;文学社指导教师张凤山也相继被《考试报》、《语文周报》、《读写月报》、《高中生》、《中学语文》、《创新作文》…  相似文献   

17.
《金瓶梅》是封建社会政治腐败、黑暗这一特定历史情况下社会风情的画卷。它所揭示的社会现象是多方面的、复杂的,所展示的思想内容也是丰富的。《万历野获编》认为《金瓶梅》“指斥时事,如蔡京父子则指分宜,林灵素则指陶仲文,朱勔则指陆炳,其他各有所属。”近人更详加考索,指出《金瓶梅》中提到的历史事实如“太仆寺马价银”、“书帕”、皇庄等和明代嘉靖朝的诸多史实是相同的,肯定《金瓶梅》所揭示的是明末嘉靖朝严嵩父子当政时的社会政治风情。也有人认为是指万历中期的政治的(吴晗)。虽然有分歧,但都肯定《金瓶梅》所描写的社会生活现象是有现实根据的。  相似文献   

18.
“燕”和“报”指中国古代男子与母辈,或辈分较高女性的私通。《左传·桓公》十六年“卫宣公燕与夷姜,生急子”。注:“夷姜,宣公之庶母也”。同样,《左传·宣公》三年还记有“(郑>文公报郑子之妃曰陈妫”,注“汉律,淫季父之妻曰报”。所以后来把男女间不分长幼辈分的淫乱,称作“烝报”。近来,有些学者却把“烝”、“报”说成是转房婚,认为这是一种群婚制的残余,是父终子妻其庶母,兄终弟妻其嫂,叔终侄妻其婶,甚至认为烝报制后人称为转房制,这是欠妥的。  相似文献   

19.
(一)宁波近代新闻事业的简要勾稽宁波近代具有大众传播意义的报刊,最早要算是《中外新报》。王韬在《论日报渐行中土》中称:“咸丰三年,始有《遐迩贯珍》刻于香港,理学士雅格、麦领事华陀主其事。七年,《六合丛谈》刻于上海,非烈亚力主其事,采搜颇广。同时,有《中外新报》刻于宁波,玛高温、应思理迭主其事。”其后,《中外新报》却在一些专文中消失了。1901年《清议报》第一百期上发表梁启超《中国各报存佚表》,列“吾国有报以来”日报80家,期刊40家,宁波报刊付阙。他在文末说“右表所  相似文献   

20.
在整理馆藏旧报刊过程中,发现有署称《小日报》者一种。此报十六开本,每份四版,创刊于1919年4月1日,终刊于同年5月10日(中缺4月30日一期),整整发行了四十期;编辑发行地址是上海望平街257号。但是1957年1月上海新闻图书馆编印的《上海各圕藏报调查录》却未见记载,在张静庐《中国出版史料》各编中也未查到。看来这份六十多年前的社会小报,似属稀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