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元语言冲突给符号主体带来的自我和身份意识的困惑不仅仅是中国当代文化的普遍现象,也是世界文化所无法避免的现象.文章以电影<青红>、<红河>为例,探讨在意识形态的元元语言冲突中,个体生存所面临的自我与身份选择的困惑以及由此而来的爱情悲剧.意识形态的元元语言冲突造成的正是个人选择的困惑、能指与所指的分离、身份的迷失以及欲望能指的不确定性,给主体与欲望对象的结合造成一定困难,这个困难是个人意志元语言无法超越的,从而产生了爱情悲剧.  相似文献   

2.
毕飞宇的小说文本<玉米>、<玉秀>、<玉秧>系列给我们展示了共同的女性命运造成的三个女子不同的悲剧遭遇.作品以呈现生活原态的叙事,不动声色地触及女性悲剧的生活本质和社会本质.作品穿越世俗生活和男权伦理的小说系列叙述,揭示了中国伦理文化的黑暗和人类文明发展背后的偏见.  相似文献   

3.
<琵琶记>是一部典型的"大团圆"作品.分析并论证其悲剧性质,对于深入认识这一经典作品十分必要.<琵琶记>悲剧性质的确定当中还蕴涵着重要的理论价值.这对于认识悲剧特质,正确理解悲剧作品等,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司马迁在<史记>中写作了一系列主题集中、结构完整、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的人物传记悲剧.并深入挖掘了<史记>人物传记悲剧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内容及矛盾冲突的性质.司马迁对上述悲剧人物的推崇,反映了他世界观中的进步因素已经达到了那个时代所能达到的稀有的高度.也正因为这样,他才能在<史记>人物传记悲剧中表现出"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塑造出一系列生动感人的悲剧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5.
<还乡>与<卡斯特桥市长>在人物格局、人物关系模式以及人物性格类型等方面都表现出相同之处.作家思想上的发展与变化则主要表现为:悲剧观的变化--两部小说分别代表了哈代的命运悲剧和性格悲剧;对威塞克斯农村社会命运的认识与态度之不同--<还乡>主要表现农村生活恢复生机的力量,表现农村生活内在的生命力比现代生活的生命力强大.而<卡斯特桥市长>则是威塞克斯农村社会的一首挽歌;<卡斯特桥市长>还加深了对人生和社会的哲学思考,并在这种思考中流露出更多的悲观思想.  相似文献   

6.
<哈姆雷特>与<赵氏孤儿>是中西方两大戏曲名剧,都是描写复仇悲剧的文学作品,但在主人公形象、悲剧思想和故事冲突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反映了中西方文化的不同特色.  相似文献   

7.
<家>中的高觉新,一个清楚地认识自己悲剧命运却又怯于反抗的人,旧礼教的毒害和新思潮的撞击,形成其矛盾的性格,有理想、有抱负,却一味顺从封建家长,造成其婚姻命运的悲剧,其命运是当时社会的一面镜子,其形象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8.
"反公共地悲剧"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综述黑勒"反公共地悲剧"基本理论、J.M.布坎南的数理分析和寇宗来的"捕鱼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反公共地悲剧造成社会福利直接损失的另外三种情况,针对反公共地悲剧在我国的表现形式,结合我国<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等政策文件,用博弈论等工具分析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作为中国话剧艺术真正诞生的标志,<雷雨>一直是众多方家研究和讨论的重点.从<雷雨>特异于民族传统的情节内容到动作化、性格化的戏剧语言,从人物形象的塑造到作品中所隐含的宗教意识,从戏剧时间构成上对三一律的遵从到精神分析,都有较为详尽的论述.但是,对于<雷雨>具有的"民族风格",有定论却没有相应的具体论析,这与<雷雨>民族风格的隐含有关.这种隐含在话剧时空结构中的民族风格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悲剧性因素,也正是因此,它超越了俄底普斯悲剧中的命运悲剧因素,呈现出具有"民族风格"的悲剧特征.  相似文献   

10.
老舍的<骆驼祥子>和苏童的<米>刻画了祥子和五龙的形象,这两个异乡流浪者带着各自的梦想闯入城市,演绎了一场相似的绝望与毁灭的人生悲剧.祥子和五龙的思想观念、行为特征以及思维模式等主体因素主导了他们的悲剧生活.揭示祥子和五龙城中沉沦的过程、表象及原因,这会给后来者以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11.
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宁娜>以主人公安娜的死亡作为了最终结局.造成安娜这种悲剧的根源主要是上流社会维系贵族统治的道德法律和宗教条文,同时安娜自身因素及其性格走向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传统基督教的天意观认为,上帝是干预世事的神,世界的进程受上帝赏善罚恶的意志(天意)控制.文艺复兴时期,新教神学以及以伊壁鸠鲁主义为代表的复兴的异教哲学对这种观念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以<哈姆莱特>和<李尔王>等为代表的莎士比亚悲剧展现了传统天意观所面临的危机,以及由此给生命个体带来了信仰上的困惑和失落.  相似文献   

13.
<赵氏孤儿>是中国古典十大悲剧之一.这个剧本很早就传入欧洲,是我国传统戏曲中最早被翻译介绍到国外的古代戏剧作品,<赵氏孤儿>从此也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的著名东方悲剧之一.所以本文拟从流传学的角度.根据多元系统理论对于<赵氏孤儿>在法国的译介与传播,从边缘到中心的经典化过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鲁迅的<伤逝>和巴金的<寒夜>,讲述的都是关于个体自我拯救和弱者无助牺牲的故事,披露了个人主义的伦理革命在中国所遭遇的两难处境,即它在证明自己的合理性的同时又在证明着自身的不合乎社会正义.在西方有效的个人主义伦理原则到中国没能发展出一套成熟的方法,表明了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力的绵延,它使中国现代作家对悲剧的个性因素不抱太高的热情,相反喜欢把悲剧引向对社会的控诉.跟于连式悲剧中的个人激情要猛烈地突破社会规范不同,中国式的悲剧总是保持了一种情感内敛的温和风格.这表明作家采取了一种在个人本位和集体本位之间游移不定的伦理立场.但<伤逝>和<寒夜>毕竞是有所不同的,两者的差异反映出随着社会革命的展开文学对社会控诉的力度加强了,同时也可见出一些其它的变动,比如在新的时代性别的地位发生了逆转.  相似文献   

15.
<金锁记>是张爱玲最为成功的一部小说,从它问世以来,便引起诸多关注.许多评论家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作品的审美特征,如参差对照的艺术手法、人物形象的塑造、悲剧氛围的烘托等等,可谓见仁见智.而关于主人公曹七巧的悲剧成因这一问题,还需要作进一步的分析.运用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引论>中提出的某些观点,分析"情欲"在曹七巧悲剧中起的作用,会进一步认识其悲剧的成因.  相似文献   

16.
1917年,在北京广德楼戏院上演了一出悲剧--<自由宝鉴>,引起了社会轰动,李大钊观后发表了有独到见解的文章,题为<不自由之悲剧>,登载在<甲寅>日刊上.  相似文献   

17.
黄湘金 《云梦学刊》2008,29(5):31-35
1925年10月至11月,<晨报>、<晨报副刊>和<京报副刊>展开了对俄关系大讨论.<晨报>馆因其反俄论调,在群众运动中被烧毁.梁启超也在此次讨论中发表了数篇文章,表现出明显的"仇俄"倾向,并招致了众多反击.梁启超在政治舞台上留下的是一个悲剧形象.  相似文献   

18.
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中的悲剧和问题很多,为了探索未来的道路,任何批判的知识分子不应该掩盖、掩饰、回避这个过程所导致的悲剧.任何回避和掩饰不但在道德上和政治上是不诚实的,而且也等于葬送了这个历史过程中多少代人用生命做出的探索.——汪晖:<历史可能性:想象与实践>  相似文献   

19.
女性的个性解放以及由此而造成的命运问题,是现代中国许多作家关注的一个焦点.尽管<阿毛姑娘>、<雷雨>、<寒夜>、<魔女>的体裁不尽相同,但它们在选材、人物关系的设置、人物命运的安排等方面,却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丁玲、曹禺、巴金、欧阳子等作家对相似题材所作出的同中有异的艺术处理,明显可看出作家们创作观念和审美方式的同构和差异.将这几篇作品组合起来,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现代作家对女性个性解放和命运问题的连续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林亦农 《理论界》2009,(5):152-154
<红楼梦>的美主要是大观园孕育的.大观园是众多美丽女性和男性主人公贾宝玉的主要活动舞台,这里显示了封建末世的年轻一代在黑暗与光明交替之际对理想的追求光辉.大观园内的理想世界无时不在承受着园外一切肮脏力量的冲击,<红楼梦>生动地描绘了这一理想世界的产生、发展和幻灭,揭示了它无比丰富深刻的理想美和悲剧美.始自理想美,终于悲剧美,是大观园的美学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