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刍议会计计量属性在我国新准则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计量是会计的核心问题,传统的会计模式以历史成本计量为基础,但是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和经济的发展,会计信息使用者要求会计能够提供决策相关信息,各国普遍采用了混合的计量模式。我国的会计计量模式也是以历史成本计量为主的混合计量模式。笔者分析了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中五种计量属性的运用情况及其存在的优缺点,以有助于我们理解我国会计计量模式并在实务中对其恰当运用。  相似文献   

2.
会计计量在财务会计运行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决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相关性.随着经济的发展,影响会计计量的因素会越来越复杂,历史成本不可能成为财务会计唯一的计量属性,多种会计计量模式并存必将取代单一的会计计量模式.  相似文献   

3.
2006年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此次新准则是在1992年制定和颁布的基本准则的基础重新修订的,其中在会计计量上公允价值等计量属性的引用,成为了新准则的一项重要突破。本文通过对各种会计计量属性的内涵分析以及通过对新引入计量属性的应用分析,说明了以历史成本为主。多种计量属性并存为主要特征新的会计计量模式的意义和新准则不同计量属性的实际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4.
会计目标的多元化要求会计计量属性的多元化,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并存要求公允价值计量与历史成本计量(含摊余成本计量)并存。金融危机的启示是,历史成本计量与公允价值计量各有优劣,谁也不能取代另一方而独立存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会计计量模式必然是历史成本计量与公允价值计量相融合的双重计量模式,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理性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在知识型企业占主导地位的知识经济中,经济环境的变化和知识型企业的本质特征使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必将发生动摇,以现行价值计量模式为主的多种计量属性并存是知识型企业的会计计量特点。对于人力资产可以采用行为价值计量模式,使人力资源的价值创造能力货币化,为人力资源计量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全面收益理论及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会计目标由报告受托责任向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的转移 ,传统会计收益确定模式面临挑战 ,全面收益理论应运而生。全面收益理论既克服了经济学收益不符合会计确认、计量要求的缺陷 ,又使传统会计收益具备了经济意义 ,保证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同时 ,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对全面收益的计量却无能为力。所以 ,全面收益理论选择了现实成本计量模式。  相似文献   

7.
成本计量跨越于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领域。传统成本计量模式是嫁接在会计账户系统之上的。八十年前,会计师和工程师们将成本记录与会计账户系统结合起来,创立了成本会计。而今,信息化浪潮使得企业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突破以账户系统为基础的传统成本会计系统已成为必然,构建跨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成本计量理论与方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生物资产会计计量模式选择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资产计量是一个充满争议的领域,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虽提出了公允价值这个计量属性,但基本上还是以历史成本作为主要计量属性的。从长远来看生物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取代历史成本计量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以我国目前条件还不能急于求成,复合型计量模式是适应我国当前经济状况的。待资本市场等条件完全成熟后再全面实行公允价值计量,以促进我国农业会计进一步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  相似文献   

9.
森林生态资产是从未人账核算的资产。随着当今人们对生态问题前所未有的关注及会计信息披露的需要,森林生态资产的作用与价值也成为会计界研究的前沿与热点问题,有关它的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与确定等问题亟待解决。从森林生态资产的特殊性出发,认为森林生态资产的初始及后续的会计计量均比较适合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其公允价值的获取途径应更多地考虑非市场价值的评估技术,而其估价技术方法应充分借鉴现行成熟的经济学及生态学价值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0.
基于价值链会计的成本管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经济网络化、知识化和全球化,企业竞争范围扩大到整个价值链,这对传统成本管理系统提出了新挑战,因此必须构建新的系统。价值链会计理论为新型成本管理系统的建设提供了方向,在该理论指导下,新系统以企业所在的整个价值链为考察对象,以作业成本法为核算基础,价值链战略扩展到完整的价值链计划、预算和控制,并建立起会计信息一体化计量模式。新成本管理系统能对企业成本信息进行更为全面和准确的反映,适应了现代企业竞争形势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合作研究、协调成本与知识增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已有的文献在研究学术合作的影响因素时,大都忽略了协调成本的重要作用。本文详细地研究了知识生产中的协调成本问题,通过建立经济模型研究了学术研究最优的合作水平及其与协调成本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动态的两部门模型研究了知识增长和经济增长的问题。研究表明:协调成本的增加会降低均衡的知识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反之亦然。最后,本文为降低中国学术合作的协调成本提出了初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型员工成为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文章在阐述知识型员工含义及国内外知识型员工激励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知识型员工激励成本最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即知识型员工激励的原因分析、知识型员工激励的理论分析和知识型员工激励成本模型分析,为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提供了新的视角,展现一个新的分析思路。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结合知识溢出对区域和国家经济增长影响进行的相关研究已经成为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研究的趋势和热点。其中,知识溢出的测度问题一直是该领域的难点,而模型的成功选取决定着实证研究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从知识溢出的内涵出发,对目前国际国内知识溢出的主要测度方法——知识生产函数法、全要素生产率法、极值边界分析法、成本函数法、技术流量法和文献跟踪法及其模型进行了总结归纳,对各种模型主要研究的问题、适用条件,以及优、缺点等进行了评价,希望为知识溢出领域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上的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4.
从知识经济与会计环境变化入手 ,讨论了知识经济对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成本原则、资产概念的冲击 ,重点分析了知识经济对会计管理职能和人员素质的创新要求及措施  相似文献   

15.
管理激励的发展趋向——基于信任的激励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优势在于经营的相互连接 ,优势的发挥需要相互之间的信任与合作 ,因而企业的核心问题是重塑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对交易费用与社会资本关系的比较 ,可知信任产生的三种机制 ,由声誉产生信任 ;由社会相似性产生信任 ;由法制产生信任。企业之间复杂的合作关系应建立在高度信任的基础之上。相互信任是对职业道德的高度维护。基于信任降低市场体制交易费用的模式将成为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向。在我国面临知识经济挑战时 ,更需要建立基于信任的管理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6.
知识经济发展指标及综合分析模型对促进知识经济发展具有引导性和规范性的作用。辽宁知识经济发展的总体状况与全国其他现代化实现程度较高的省市比较,其经济发展基础仍然以资源消耗为主,知识对经济的贡献率不高,知识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的空间很大。辽宁省政府在促进知识经济发展方面应该发挥的职能是:制定促进知识市场化的地方规章和政策;建立完善的知识市场化机制;加大对研发及教育的资金投入;提高区域社会的知识能力,为全社会提供知识方面的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17.
知识经济条件下管理要素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经济时代管理重心将不再限于传统的三大生产要素即劳动力、土地和资本,而在于时间、知识、情商等三大新要素。时间作为一种刚性稀缺资源,将成为衡量成本的基本单位,在不同的管理层面上显现出重要的基础意义。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将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因此,对知识资源进行综合决策、全面管理、创新应用,形成有机组织的优化整体是知识管理的核心。现代管理以人为本,通过情商管理能综合修炼企业的情绪智商,充分发挥企业潜能。  相似文献   

18.
在现行制度和准则中,对无形资产的计价均遵循历史成本原则,即按取得无形资产时所发生的实际成本计价.这一原则对于自创无形资产价值的确认、计量存在诸多不足,这种不足,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产生的矛盾愈加突出.本文探讨了自创无形资产的确认及计量模式.  相似文献   

19.
从知识经济与传统经济的根本区别出发,提出在知识经济新的经济形态中,应建立生态农业和推行农业产业化,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推行清洁生产和减少物耗,实现工业可持续发展;发展信息工业、信息服务业和信息开发业,使信息产业成为知识经济的支柱  相似文献   

20.
人类最近几个世纪所进行的现代化事业是取得辉煌成就的,但人类这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片面追求物质财富的现代化努力是付出沉重代价的。现在人类已经到了必须反思自己的现代化选择,重新确定自己的未来和发展方向的时候。现代化的弊端和灾难性后果虽不能说明后现代对人类来说是必然的,但却可以说明后现代是有价值的,可供人类选择的。从后现代的视角看,知识经济具有二重性。知识经济的到来,为人类走向后现代提供了契机和可能。知识分子包括科技知识分子和人文知识分子在知识经济时代与后现代,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社会的主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