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游小贴士     
春光明媚,登山踏青,知道以下注意事项能更好地融入自然,过一个真正的绿色假期。1.别忘了深呼吸空气负离子浓度达每立方厘米1000个以上时,对人体十分有利,自然生态完好的景区空气负离子含量高,在森林、溪边、瀑布旁等负离子浓度较高的地区,别忘了多做几次深呼吸。  相似文献   

2.
《中华魂》2014,(14):61-61
深呼吸为什么可以减肥 看似简堆的深呼吸动作,除了耗费热鞋增多之外,深呼吸帮助人体吸入更多的氧气。而氧气是增加人体活性的主导物质。深呼吸消耗脂肪 当血液中氧气含量增多,更多的能量从吃进来的食物中分解出来,供给生理活动。这时的我们,除了更加精神矍铄之外,还消耗了更多的ATP,阻止脂肪沉积。有专家相信,运动减肥也是利用了增加耗氧量来增加人体热量消耗的。  相似文献   

3.
现代社会中,抽油烟机已经成了各个家庭厨房的必备用品。正是因为它能抽走厨房油烟,使得不少家庭主妇在使用过程中,忽略了同时开窗通风的习惯。对此,北京市建筑装饰协会环保委员会副秘书长王璐提醒大家,抽油烟机虽然能抽走油烟,但并不能抽走燃气燃烧时产生的废气。比起油烟,这种看不见的废气对人体的危害更大。因此,主妇在家中做饭时,最好给窗户留个缝。在日常生活中,厨房是居室空气污染的主要源头,尤其是灶具排放出的废气。研究表明,无论是燃煤灶、石油液化气灶还是电灶,都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可吸入尘粒等空气污染物。室…  相似文献   

4.
史亮  孙旭日 《山西老年》2013,(11):62-62
天气渐渐寒冷,北方很多家庭为了保暖,都门窗紧闭,却不知这对健康非常不利。有调查发现,影响室内空气质量的因素很多,通风不良占48%,家庭装修占18%,建筑物构件占3.5%。一个人在正常情况下每小时要呼出22升二氧化碳。如果室内通风不良,人体呼出的这些二氧化碳就会聚集在室内,从而影响人体健康。而打开窗户,让室外的新鲜空气进入室内,则可以将室内的污染物稀释掉,所以应经常打开窗户让室内空气流动。  相似文献   

5.
王二为 《社区》2008,(9):58-58
1.做深呼吸。深呼吸可以减慢心跳的速度,减少神经张力,降低血压。每天应做10~15次深呼吸练习。另外,任何时候,当你感觉紧张或压力很大时,就做做深呼吸。让空气充满你的胸部和腹部,然后再慢慢地呼出。建议每分钟呼吸12~16次。  相似文献   

6.
绿色的真相     
《阅读与作文》2011,(1):31-31
小树无法清洁空气 树木只有在生长20年后才能开始吸收二氧化碳。在此之前释放的二氧化碳比吸收的要多得多。 生态奶牛造成的污染大 联合国环境计划署指出,在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中,地球自身产生的占95%,其余5%中就包括我们温顺的反刍动物朋友们在打嗝时释放的气体。  相似文献   

7.
《中华魂》2013,(14):56-57
晨练时间适当 夏天天亮比较早,很多有晨练习惯的人都是天一亮就出门锻炼。事实上,早晨太阳出来之前,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较高,难以呼吸到新鲜氧气。另外,经过夜间睡眠,早晨人体的血液黏度比较大,流动不畅,再加上天热,身体内的水分蒸发较多,过早进行晨练,容易导致心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8.
《新天地》2006,(3)
保护肺部别伤脑肺部保护是春季保健的首要任务,要想让肺部时刻保持清洁,日常生活中有个最简单易行的办法:就是在空气清新的环境中,进行深呼吸和主动咳嗽,能达到洗肺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老友》2007,(10)
深呼吸锻炼是目前比较流行的健身法,例如在健身操的开始或结束,一般都有深呼吸动作。现在还有专门的深呼吸锻炼法,即通过有意  相似文献   

10.
1.做深呼吸深呼吸可以减慢心跳的速度,减少神经张力,降低血压。每天做10~15的深呼吸练习,另外,任何时候,当你感觉紧张或压力很大时,就做做深呼吸。让空气充满你的胸部和腹部,然后再慢慢地呼出。保健专家建议每分钟呼吸12~16次。2.沉思人们常常通过沉思来放松自己,而沉思确实可以帮助人们解除疲劳。找一个安静的地方,然后舒舒服服地坐着、放松,闭上眼睛,想象一个像“一”那样简单的字。当其他想法侵入时,集中精力,再去想先前的那个字。3.慢慢地做一些伸展运动做伸展运动的效果跟做深呼吸差不多。它可以减轻肌肉张力,加速血液在体内的循环,…  相似文献   

11.
韩冬 《阅读与作文》2009,(10):41-41
树木的叶片在阳光的照射下,能放出大量的氧气,吸收二氧化碳和一些有害气体,使空气变得更新鲜。  相似文献   

12.
《源流》2007,(9)
1秒钟全球排放的二氧化碳达39万立方米,相当于32栋体育馆的容积因大量使用煤和石油等石化燃料,1秒钟内会有762吨(即39万立方米)二氧化碳气体被排放到空气中。其中的384吨因无法被吸收而不断地被储蓄起来,致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这便是使地球产生温室效应的最大原因。  相似文献   

13.
必需微量元素在人体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引言 人体的元素组成有很多种,据目前所知,地壳表层存在的90多种元素,几乎在人体都能找到。但它们在体内含量差距很大,凡占人体总重量的1/10.000以上者,称宏量元素;而占人体总重量1/10.000以下者,称微量元素。微量元素有40多种,如铁、钢、锌等,它们的总重量只占体重的0.05%左右。根据人体对这些微量元素的需要与否,将它们分为必需微量元素及非必需微量元素两大类。到目  相似文献   

14.
大气中二氮化碳含量为0.03%,而冬季温室处于封闭状态、远远不能满足黄瓜、西红柿等对二氧化碳的需求。因此有必要补充二氧化碳。据实验:黄瓜苗期或定植后补充二氧化碳,可分别增产10%—30%和20%—25%,以黄瓜苗期到  相似文献   

15.
方华 《社区》2011,(10):45
日本大地震引发的核电站爆炸,引起民众的核辐射恐慌,并盲目地抢购含碘盐及海带等食品,造成不必要的紧张。其实,简单地了解一下核辐射,会有助于缓解我们的紧张心理。核辐射,通常称之为放射性,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中,包括水和空气中。核辐射不是现代科技的产物,它是客观存在,亘古有之,是正常现象。只是在一定条件下,放射性过高,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即便是偶尔受偏高的放射性伤害,但不是长久处在偏高的辐射中,也基本对人体健康无  相似文献   

16.
《人生与伴侣》2007,(3):35-35
所谓“人味污染”,就是人体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物,这些物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人体是一个制造垃圾的大工厂,仅从人体新陈代谢的废气而言,对空气的污染程度也是触目惊心的。法国的环保专家法莱希教授研究表明: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人体会产生500余种化学物质;健康人每天通过咳嗽、打喷嚏等,会排出400亿个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弥散在空气中造成污染。因此,做好自身清洁工作对保护环境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肥胖,是指人体脂肪积聚过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者日渐增多。肥胖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一般以40岁以上多见,女性略高于男性,尤在女性绝经期以后。以正常体重公式推算:[体重(公斤)≈本人身高(厘米)—105(女性再减2.5)]一般以超过标准体重10%为超重,超过20%为肥胖。肥胖可加重机体的负担,氧耗量较正常体重增加30—40%,肥胖者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对20名经过训练的男大学生分别在常氧和低氧(PO2=15~18)下使用MetaMaxⅡ心肺功能仪进行安静和运动时的呼吸商(RER)测试实验,发现呼吸商值与文献报道不一致;并发现低氧的摄氧量(VO2)比常氧的摄氧量(VO2)的值高,都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而二氧化碳排出量(VCO2)变化不大.分析原因是MetaMaxⅡ心肺功能仪定标时输入的混合气体中的氧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与测试环境不一致所致.  相似文献   

19.
人体里的废物主要指二氧化碳、尿素、水以及身体不需要的盐。血液中的二氧化碳经过肺的呼吸运动,排出体外。肝脏有解毒作用。食物被小肠吸收后,由血液运送到肝脏,  相似文献   

20.
在八十年代,石油的形势将会更加暗淡和不可捉摸。对日本经济来说,由于它对初级能源的需求量中约有75%是石油,而石油的99.8%又要依靠进口,所以它必须优先考虑如何采取对策,以防事态恶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