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俄友好是中俄两国对东亚和平与稳定的巨大贡献。1992-2002年是冷战后中俄关系发展的奠基性阶段,《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是中俄关系史上的里程碑。东亚因素在中俄关系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在东亚因素中,既有多边合作组织的发展,又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涉东亚多边合作组织的发展为中俄战略协作关系的发展提供了舞台。上海合作组织是中俄两国共同推动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中国明确支持俄罗斯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东亚地区的不稳定因素体现出东亚和平格局的脆弱性,需要发挥中俄两国的建设性作用。中俄两国在朝核问题上的立场相近,为和平解决朝核问题做出了努力。在日美强化军事同盟的历史背景下,强化中俄战略协作是有效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2.
鲁培新 《今日南国》2006,(12):40-41
在外交活动中,到位的礼宾,会给外交活动增色不少,而欠妥的礼仪,也会给双方带来尴尬。外交礼仪既代表国家的形象,又是体现国与国之间外交关系的一面镜子。第一印象十分重要第一印象在外交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992年12月,时任俄罗斯总统的叶利钦将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叶利钦作为俄罗斯总统后的第一次访华,对两国关系具有重要影响。为使接待工作做得网满,外交部礼宾司早早就做了周密的准备。  相似文献   

3.
《源流》2007,(7)
1996年4月,时任俄罗斯总统的叶利钦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他这次访华是在其“心脏搭桥”手术不久后进行的,但他仍显得很精神。几次宴会上叶利钦  相似文献   

4.
放眼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的时代潮流,面对后金融危机时期即将到来的现实机遇,梅德韦杰夫总统首次明确提出俄罗斯国家现代化的战略构想,其主旨就是要经过长期努力,使俄罗斯在全新的现代化的基础上成为世界强国;而在俄罗斯实现国家现代化进程的起点上,需要充实和深化中俄两国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以求到21世纪中期共同达到理想境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2010年9月28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访华时表示愿意"并肩携手,开拓进取,努力把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提高到新的水平"。为此,大力加强两国的务实合作,尤其是俄罗斯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与中国东北地区的跨国战略对接,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13年来,中俄关系在这个新世纪两国关系发展纲领性文件的指导下顺利前行,各领域合作都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中俄政治互信进一步加强。两国政界、学界赞声一片。本文通过对中俄关系的历史和现实进行剖析,探寻中俄关系健康发展的源动力,试析《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6.
中俄关系是当今世界大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 ,中俄关系中却出现了经贸关系与政治关系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本文从分析中俄政治、经贸关系的现状入手 ,探寻中俄经贸关系与政治关系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中俄经贸关系与政治关系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最后预测中俄经贸关系与政治关系发展背离的未来走势。  相似文献   

7.
近8年来,中俄关系发展迅速,两国最高领导人会晤经常,高级官员会谈频繁,中俄贸易到2000年已猛增至200亿美元,双方都宣称将进一步发展在多极世界中的两国战略伙伴关系,而且可以预料,在今后10年中,中俄关系将会变得更为密切和牢固。中俄关系的这种密切发展状况引起了不少美国人的深深担忧,他们甚至认为这两国又重新出现了具有“敌人”形象的“持强硬路线者”。但我们认为,  相似文献   

8.
友好八千里     
去年11月9日晚.在柴可夫斯基交响乐团的激扬乐声中,中国“俄罗斯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缓缓落下帷幕。今年.俄罗斯将迎来“中国年”。中俄关系近年来的迅速发展.带动了中俄双向合作和交流。更推动了中俄经济文化诸领域的合作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中俄关系研究会于九月二十六日在我院正式成立。来自全省有关高等学校、科研、图书、考古等方面的二十多位代表,认真地讨论了研究会的章程。与会同志认为,中俄关系研究会成立的宗旨,在于推动全省中俄、中苏关系的研究,提高本学科科学水平,促进吉林省中俄、中苏关系研究队伍的成长,加强与兄弟省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为祖国历史科学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比较中苏两国在1950年和中俄两国在2001年签定的两个条约,人们可以进一步了解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内涵、特点及宗旨.中俄关系的发展前景还是看好的.  相似文献   

11.
在美国总统选举期间,布什先生从克林顿政府的对华友好关系(可用“战略伙伴”一词概括)中捞取了许多政治资本。这个概念于1997年在华盛顿会议上由比尔·克林顿和中国主席江泽民第一次提出,1年后克林顿访华时又得到了发展。这是自1989年天安门风波之后美国总统首次访华。布什先生反对这种提法,他说中国是“战略竞争者”。  相似文献   

12.
中俄关系目前可谓进入了历史最佳时期,无论在双边关系还是在国际问题上的合作都较融洽,以致被普遍视为事实"盟友"。中俄亲如盟友的原因既是两国相互利益关系的现实需要,又是联合应对美国打压的结果,某种程度上后者甚至比前者更重要。中俄特殊战略关系不仅攸关双方利益,而且成为当前及今后国际格局演变动力。中俄密切关系的未来发展既取决于各自需求,又深受国际格局变动影响。中俄互为最大邻国,稳定的中俄关系对双方都不可少,为免受外因变化影响,中俄必须深挖双边关系发展的潜力。  相似文献   

13.
冷战后的中国与俄罗斯关系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是地区公共产品缺乏促使两国形成良好关系。在两国的交往中,中俄共同创造双方需要的公共产品并将其产品扩展到两国所在的地区之内。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就是中俄共同创造出来的最大地区公共产品,中俄利用上合组织为平台,继续创造两国所在地区所需的公共产品。在创造并获取地区公共产品之时,中俄关系也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14.
1998年3月23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突然宣布,解散以切尔诺梅尔金为总理的政府,任命35岁的基里延科为代总理。突如其来的“换血”术,引起人们纷纷猜测:叶利钦为什么要匆忙解散政府?它对俄罗斯政局将产生什么影响? 这天,叶利钦一早来到克里姆林宫上班,随后,便签署了解散政府的命令。在这之前的一个多星期里,叶利钦因病在莫斯科郊区的总统官邸休息。作为一个大国的总统,永远不可能像普通人那样单纯地休息。看来,解散政  相似文献   

15.
资源的互补性和利益的互动性构成中俄能源合作的现实基础。中俄开展石油天然气开发与贸易合作,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但是,目前中俄能源合作仍然面临许多障碍和不确定因素。两国必须共同努力,扩大交流,增强互信,消除疑虑,在发展稳定、健康、持久的中俄关系的基础上,使能源合作成为中俄经贸合作最有力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6.
中俄关系是中国与其他大国关系中非常重要的关系之一,目前,中俄关系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俄罗斯是中国和平崛起时代的重要战略伙伴。其主要表现为:中俄关系具有重要的地缘政治因素、能源和安全因素、国际多边因素,两国关系不断发展对欧亚和世界的和平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当前中俄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中俄友好睦邻关系将持续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17.
[编者按]今年6月25日到7月3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对中国进行了长达9天的国事访问。这次访问是继美国总统布什1989年2月访华后9年来又一位在任美国总统访华。克林顿总统此次访华与去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江泽民主席访美一起揭开了中美关系史上的新篇章。在此期间,本刊记者采访了6位美国人士,他们中有著名的美国电视主持人兼白宫记者,有白宫摄影师,有美国资深记者,还有美国外交官及美国公司总裁。美国人对中国的了解很大一部分是从这些人的眼中得来,因此,他们对中美关系的看法,对中国的看法就显得至关重要。我们把他们的看法如实地呈现给读者…  相似文献   

18.
在中日关系因胡主席暖春之旅而变得分外明艳之际,中韩关系却出现了相对于卢武铉执政时期的倒春寒现象。2008年4月27日,当奥运火炬传递至韩国境内时,迎接火炬的中国留学生与游行集会的韩国人权团体和朝鲜逃亡者在首尔奥林匹克公园爆发肢体冲突,成为毒化中韩关系的一股寒流,直接影响到李明博总统访华的行程安排。不客气地说,中韩关系正面临着1992年建交以来最严重的危机。  相似文献   

19.
普京连任俄罗斯总统,令人关注。尽管人们对他前四年的执政有所了解,但仍有许多不解之谜;对他连任后的安邦治国方略、对外政策取向等缺乏完整、严谨的见解。尤其是中俄关系,尽管框架已定,但仍存在变数。纵观普京连任,其治国的“三套车”未必奏效,振兴俄罗斯经济目标难以在短期內兑现,对外政策中的中国因素有待释放,中俄关系中的深层次问题亟待解决。在国际关系中,平等、互利、双赢、互谅、互信是至关重要的。中俄双方应在建立互信机制、推动战略关系等方面,针对双方敏感性问题和具有战略意义的领域,主动提出可行性举措,诸如建立中俄相互通报机制、扩大交流等,以推进双边关系。  相似文献   

20.
叶利钦传奇     
佚名 《今日南国》2006,(4):49-51
1999年12月31日,叶利钦宣布辞去俄罗斯总统职务。这位世界政坛上的重量级人物站在现实与历史交叉点上,打破了一个旧时代, 但却无法开创一个新时代——刚强少年 1931年2月1日,俄罗斯的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一个祖祖辈辈没人做过高官或商贾的普通农户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