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后的御医     
中国最后一位御医手稿的发现,拉近了这个近乎传说的职业和今天的距离他们是古装宫廷剧里永远不可或缺的配角,后宫阴谋的实施者,宫廷阴暗面的构成者,对善良男女主角的重大威胁。他们就是御医,民间传说中近乎有神仙本事的一个存在,只是他们的医术越高,危险越大,常常随着皇帝的新旧交替而成为殉葬者。中国最后的御医之一,清末最后一任太医院掌印御医任锡庚的手稿,于8月被收藏界陆续公布,全部20多卷的日记体手稿,拉近了这个古老职业和21世纪的今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罗鸣 《中华魂》2014,(15):42-42
何谓“皇帝心理”?末代皇帝溥仪在“文革”期间“劳动改造”时曾对人说:“一个人在当权的时候容易独断专行。”他举例说:他当年做皇帝时,宫里有个姓黄的小太监,黄姓令他不爽,硬把人家改姓黑。由此观之,所谓“皇帝心理”,其实就是“独裁心理”。在封建制度下的皇帝,一言九鼎,至高无上,拥有“生杀予夺”的特权。一旦拥有这种特权,就很容易产生唯我独尊、独断专行的“皇帝心理”。有了这种“皇帝心理”,再经过人的“吹”“拍”“抬”“捧”,就越发肆无忌惮、狂妄至极。  相似文献   

3.
生活,是一条万里奔流的大河,有急流险滩.也有漾漾碧波:有中断楚江的天门.也有“杨柳岸晓风残月”。古往今来。多少人为生活所累,昼夜劳作.东西漂泊?多少人争名夺利,揭竿逐鹿,心焦神瘁,流汗流血?即使少数人在竞争中成为胜利者,也难免荷戟彷徨。怅惘寂寞。沛县那个刘老汉的儿子当了皇帝.不也是忧心忡忡,唱着“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歌吗?简而言之.拥有了富贵荣华.未必就拥有了充实的生活!生活,不是权势名利的奴仆!有一种生活叫读书。读书的生活原本就是一种享受:或者说.读书本身就是享受生活。书是森林,可以栖息疲惫的心灵:  相似文献   

4.
韩旭 《北京纪事》2018,(4):40-47
祖上是宫廷御医 "王氏脊椎疗法"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近400年前的清代顺治年间,而且这绝不是空口无凭.国家文物局前局长、现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彭青云,就曾为了给长期伏案颈腰椎不好的文物研究者们解除病痛,邀请王兴治施展医术.王兴治说他家祖上在宫廷做过御医.彭会长听了笑着说:"我让专门研究宫廷御医的研究员去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查查,你祖上有没有做过御医."  相似文献   

5.
人参炭     
从前有个皇帝,一日忽然受风寒,上朝的时候连打喷嚏,鼻头水直流。皇帝生病,勿得了,一边两个太监搀着他回寝宫,一边连忙召太医院御医来诊治。御医急忙忙赶来了,搭脉,看舌苔,又详详细细问了病情。  相似文献   

6.
营城子汉代壁画墓 ,位于大连市甘井子区营城子镇沙岗子村南 ,大连至旅顺公路北侧。 1954年为了保护该墓 ,在外面修建了保护套房。 196 3年被列为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相传在东汉年间 ,有一个皇帝要在民间挑选美女做皇妃 ,派大臣选了成千上万个美女进宫 ,皇帝一个也没相中 ,整天吃饭不香 ,吃菜没味 ,睡觉不甜。这一天 ,皇帝在昏睡中做了一个梦 ,梦见一个白胡子老人 ,来到皇帝身边 ,告诉皇帝说 :“在沓津 (今旅顺口 )以东 50里的海边 ,有一位漂亮姑娘 ,她就是要选的皇妃。”皇帝醒来 ,梦里的事还记得一清二楚 ,这事他对谁也没说 ,只是传下圣旨…  相似文献   

7.
《水浒》这部古典小说,虽然是以北宋末年的农民起义为题材,但却从根本上歪曲了农民起义的反封建性质。正如伟大领袖毛主席最近所指出的那样:“《水浒》只反贪官,不反皇帝”。这就深刻地揭露了《水浒》宣扬的是投降主义路线,不是农民起义的革命路线,那个被吹捧为农民起义领袖的宋江是个投降派的典型。《水浒》这部书极力让人们产生这样的印象。这就是:北宋王朝的皇帝们,一个个都是“明睿圣君”。在他们统治之下,“天下太平,五谷丰登,万民乐业,路不拾遗,户不夜闭”。直到宋徽宗“登基之后,一向无事”。为什么在这样的国家里不断地爆发农民造反的事情呢?原来不是别的,只因“奸臣当道,谗佞专权”,有高俅、蔡京、童贯这帮乱臣贼子蒙蔽了天子,残害“忠良”,才逼得宋江等人走上梁山。因此,《水浒》中把宋朝皇帝写得好象是真正的真龙天子,在“八方共域,异姓一家”的赵氏天下,他们“爱民如子”,是人民的“救世主”,贪官污吏的一切罪恶都和他没有关系。农民造反,不是反对皇帝,只是反对高俅、蔡京、童贯等这种乱臣贼子就够了。于是那个被作者安插到梁山起义农民第一把交椅上的宋江就无比地忠于皇帝了,无比地忠于封建国家了。你看他怎样一再表  相似文献   

8.
御“御”,原意为驾御车马者,“御人”指赶马车的人。“御”后来引申为统治者,御史为封建王朝中央机构中的高级官员。昔时皇帝的衣食住行都和御有关。如御膳、御医、御札、御仗、御宇(统治的国土)、御戎(帝王的兵权)、御驾、御容(皇帝画像)、御门、御窑(为皇帝烧磁器的窑)、御瞽  相似文献   

9.
任海杰 《可乐》2010,(3):69-69
当年,卡拉扬如日中天,被指挥界奉为“指挥皇帝”。有个人却不买他的账,公开对媒体说:“卡拉扬?可口可乐是也。”这个人就是传奇指挥大师切利比达克。他的这句点评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卡拉扬的音乐媚俗,只会迎合大众;二是指卡拉扬是靠录音唱片来推销包装自己的。  相似文献   

10.
晒太阳是福     
视晒太阳为福,中外都有传说可鉴。《列子》一书中记载,宋国一农夫,觉得冬日之阳光特别温暖舒适,并以为此事“人莫知之”,便想告知国君,以求重赏。这便是典故“负暄思献”。其原义虽是嘲笑农夫的浅陋无知,但晒太阳确是辛劳终日的农夫的奢望。民间笑话中也说,一位农民苦苦耕作,不得闲暇,憧憬着日后当了皇帝,不管三七二十一,先靠在墙根下,好好晒会儿太阳。古希腊有位圣人,正身披破衣在大街上晒大阳,恰值亚历山大皇帝走来,问他有何请求,圣人客气地说:请皇帝稍站开点,不要挡住太阳,便感恩不尽了。”细想想,福,比比皆是,就看你“识福”否。比如这…  相似文献   

11.
论宫廷文人在初唐诗歌艺术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所谓“宫廷文人”,其实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唐代的宫廷文职官员,几乎人人都必须具备写作应诏诗的技能。只是有些以文学进身的官吏尤其擅长应制奉和,并留下了较多的作品,于是这些人便被笼统地称为“宫廷文人”了。长期以来,研究初盛唐诗歌大多只着眼于革新派这一方面,很少考察宫廷文学的内容及其与革新派之间的联系,并往往过分强调宫廷文学与革新派之间的对峙关系。这就很难对宫廷文人在初唐诗歌发展中的地位作出客观的评价。为此,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太宗贞观至中宗景龙年间宫廷文学的演变过程,对这一问题再作细致的探究。  相似文献   

12.
和珅的末日     
宫廷之变公元1799年,即清仁宗己未四年,高宗皇帝驾崩。好在四年以前,他已经将皇位移交给了仁宗皇帝嘉庆,不会导致皇位的青黄不接。宫廷内外,朝野之间,秩序一片井然。高宗皇帝的丧葬大礼举行之后的一天,仁宗召集文武百官,齐集故宫太和殿议事。文武百官一一朝见君王,山呼万岁。和珅也恭恭敬敬地走到仁宗皇帝面前,口中说着“文华殿大学士、一等公和珅,恭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就要行参拜大礼时,仁宗皇帝突然一拍龙椅,大声喝道:“给我拿下!”事出仓促,和珅还在一头雾水之中已经被宫廷侍卫按倒在地,五花大绑起来。“和珅,你可知罪?”仁宗铁青着…  相似文献   

13.
吹牛的皇帝     
古时候有一个皇帝,在全国各地到处张贴布告说“:谁要是用说谎话的办法叫我说出一个‘谎’字来,我就把国家送给他一半。”一个裁缝看了布告,走到皇帝那里说“:皇帝呀,我早就想来看您啦,只因昨天打雷,把天打破了,下了倾盆大雨,我不得不去把天补上呀。”皇帝说“:你做了一件好事,不过没补结实,今早又下了一场大雨!”裁缝见皇帝没上当,只好走了。接着,又来了一个木匠。皇帝问他“:你来干什么?”木匠说“:你欠了我们一斗金子的工钱。”皇帝忙问“:我什么时候欠你们工钱?”“你若不欠,我怎么会来要呢?你住的宫殿就是我们给盖的呀!”“你在扯谎!”…  相似文献   

14.
Ⅹ.96.小普林尼致图拉真皇帝陛下:将我全部的疑点向您请示,这是我坚定不移地遵循的一条规则;因为有谁比您更能指引我解决疑团或教给我为我所不明白的事呢?由于从来未曾出席过对基督徒的任何审判,我对于那些在审问中或是在惩办他们时所要遵循的方法和限度是陌生的。究竟是因年龄不同而加以某种区分,抑或是让最年轻的人与成年人之间没有区别;究竟是因其悔改而给与宽恕,抑或是如果一个人曾一度做过基督徒则反悔对于他也没有什么好处;究竟是虽然无罪而仅仅因其信仰基督教而惩罚他们,抑或只是对那些同时有罪过的人才  相似文献   

15.
在约翰福音中,耶稣曾对他的信徒说:“信我的人,就如经上所说,从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来。”“源头活水”之说,在我国宋代诗人朱熹笔下得到了更好的诠释:“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圣经》——《新旧约全书》就是英国文学重要的一泓“源头活水。”“这部书在中世纪欧洲蛮族的开化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它不只是宗教的书,也不  相似文献   

16.
巴金说,“‘十年牛棚’的一笔账让下一代的历史家去算”,一代宗师季羡林说不。他把他在“文革”的血泪经历如实记录下来,这就是《牛棚杂忆》。书的封面上是一幅季老朴实而慈祥的半身像,还有两行醒目的文字,“这是一本用血换来的和泪写成的文字,这是一代宗师留给后代的最佳礼品”。未曾打开书页,便有一种沉重感注满胸膛。  相似文献   

17.
乐书     
宗璞 《社区》2012,(14):7-7
多年以前,读过一首《四时读书乐》,现在只记得四句:“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熏风。”这是春夏的情景,也是读书的乐境。“绿满窗前草不除”一句,是形容生意盎然的自由自在的情趣。“瑶琴一曲来熏风”一句,是形容炎炎夏日中书会给人一个清凉世界。这种乐境只有在读书时才会有。 作者写书总是把他这个人最有价值的一面放进书里,他在写书的时候,对自己已经进行了过滤。经常读书。接触的都是别人的精华。读书本身就是一件聪明的事,也是一件快乐的事。陶渊明说:“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金圣叹读到《西厢记》“不瞅人待怎生”一句,感动得三日卧床不食不语。这都是读书的至高境界。不只是书本身的力量,也需要读者的会心。  相似文献   

18.
他的名字所代表的不只是一个人,而是整整一个时代。他被人们称为“科学和艺术共和国的无冕皇帝”。弗朗索瓦·玛丽·阿鲁埃是法国启蒙运动的先驱者,他的笔名伏尔泰则被更多的人知晓。伏尔泰是诗人、剧作家、作家、小说家、历史学家和哲学家,更是思想解放的鼓吹者。他一生都在反  相似文献   

19.
防患未燃     
“防患未燃”这一成语,比喻在火灾未发生之前,消除产生火灾的因素,与“曲突徙薪”意思相同,也扩展为“防患未然”,比喻在危险未发生之前,消除隐患。西汉时候,大司马将军霍光,权势极大,甚至都不把皇帝放在眼中。汉宣帝为此很不放心。徐福劝告汉宣帝赶快采取措施,限制霍光的权力,否则霍氏家族终有一天要谋反。霍光死后,他的族人果然谋反,汉宣帝便将霍氏一族诛灭,并对告发人大加赏赐。然而那位事先劝告皇帝采取措施的徐福却被忘掉了。朝廷中有人为徐福感到不平,就向宣帝上书。上书时,先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人盖了一座新房,客人们都来观赏称赞。…  相似文献   

20.
云海 《社区》2014,(20):42-43
“往左,右,右!好,踢得好!”越过雕梁画栋的宫殿,一场激烈的宫廷蹴鞠比赛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传旨下去,赢的赏银50两,输的,黄白涂脸,领鞭201”看球的是皇帝陛下,他不但看得兴致勃勃,连指挥都显得十分投入,颇有几分金牌教练的架势。这样的情形在中国古代的宫廷里或许并不鲜见,但如果这位皇帝名叫赵估,多少会让人觉得讶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