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精心组织、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创新性的学习活动,获得主动发展过程.它是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的基础.由此可见,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结合学生的自主学习机会,使学生智力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高,使教学得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2.
"师爱"小议     
21世纪教育的主要功能是为未来社会培养合格人才.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未来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教师素养和能力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的成败和人才质量的高低.教师的肩上一头挑着民族的希望和未来,一头挑着亿万家庭的幸福和前途.因此,作为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而育好人最重要的是要有爱心.  相似文献   

3.
养成教育是国家提倡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的一种有效途径.养成教育主要是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它是以各种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自身体验,在活动中吸取教训,从而在生活中自觉养成良好的思想首先品质和行为习惯.它是一个人能否成为祖国栋梁之才的关键,是评价人才的重要标志,是人的首要素质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乔幼轩 《决策探索》2006,(11):83-84
俗话说:"浇树浇根,教人教心."教人要从教心开始,教育人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有心,培养学生做个有心人.有心才能成人,有心才能成才,成人与成才合一就是人才.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进,我们注重了对学生"五心"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特别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从国内外的比较看,中国培养的学生往往书本知识掌握得很好,但是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还比较缺乏.这应该引起我们深入的思考,也就是说我们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比较重视认知教育和应试的教学方法,而相对忽视对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全国各地进一步加大了人才工作力度,纷纷采取各种措施吸引高层次人才,初步形成了尊重人才、重用人才的社会风气。但有的地方在引进人才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这些现象是人才工作的大忌,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一、切忌陷入“高学历人才则为官”的误区。最近几年,不少地方在引进人才的时候,采用戴“官帽”的方法吸引、挽留高学历人才。提高党政领导干部的文化层次和素质是大势所趋,是无可非议的,但靠“封官”引进硕士、博士的做法是否科学尚值得商榷。其实,博士、硕士的学问、知识之所以被冠以博和硕,是指本专业而言的,离…  相似文献   

7.
项目教学法是提高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通过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能够让学生的知识体系与职业能力更接近企业人才要求.  相似文献   

8.
古语云:“非得贤难,用之难;非用之难,任之难。”用好人才是一项重要的领导能力,用人方法得当,就能成就事业。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事情的关键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任用人才。”因此,能用人才、敢用人才、会用人才,对领导者来说十分关键。要用好人才,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领导者除了要掌握基本的用人原则和方法外,还要做到“四不可”。对“千里马”型人才不可亏待,让开拓者无忧。“千里马”型人才是集才智、胆识、魄力于一身的优秀人才,他们思想解放,头脑灵活,敢想敢干,勇于开拓进取。这种全能型人才虽然有才,但也会出现“不逢大匠材难…  相似文献   

9.
刘明 《领导科学》2006,(7):36-37
真正的千里马,只有在纵横驰骋中才能显示出卓尔不凡的风采;真正的人才,只有在现实的磨砺中才能表现出与众不同的魅力。实践显才干,实践出人才。科学选用人才,一定要坚持实践本位,运用实践眼光,把握实践标准。着眼实践,拓宽选用人才的视野。有些领导干部常常感叹“门前没有风景”、身边没有人才,那往往是他们没有深入实践,选用人才的视野受到局限所致。第一,选用人才,要有宽广的眼界。求眼界之宽,“衡才”须不拘一格。从实践来看,人才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人才素养、能力也是峰谷并存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拘一格”而求全责备必然导致“…  相似文献   

10.
芜湖"出圈"     
吴明华 《决策》2021,379(12):12-15
"5年引进30万大学生""整座城市就是一个'HR'". 受疫情影响,原本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平静了不少.然而,有一座城市却重磅出击,强势推动人才招引,引领了新一轮区域人才发展风潮.出人意料的是,这座城市是芜湖!  相似文献   

11.
张彤 《科学咨询》2007,(18):61-62
归纳法和演绎法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它们各有所长.归纳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更适应现代社会对创新性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读-思-练"课堂教学模式是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强调自主创新学习,培养创新型人才.该模式不但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本文以高中生物学复习教学为例,简单介绍了本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13.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兴、人才兴、社会兴.当"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钱学森之问"刺痛国人内心的同时,中国现行教育何去何从再度成为全社会的焦点.日前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就指出,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人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4.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才成长的沃土.生态好、环境优,则人才聚、事业兴.实践充分证明,正确的导向是优化人才生态环境的重要法宝.在新的形势下,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笔者认为,要营造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必须坚持用好"五个导向".  相似文献   

15.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务必注重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对资产评估人才的需求。本文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对"计算机在资产评估中的应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最重要的已不再是土地、劳力、资本,而是知识.知识是企业最稀缺的资源,是企业最大的资产.于是作为知识载体的人才,成为企业争夺的焦点,一个企业辛辛苦苦培养的技术骨干、管理精英一夜之间可能被人以几倍甚至十几倍的薪水挖走.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谁赢得人才谁就赢得成功,这已成为企业的共识.那么在这个人才流动频繁的社会,企业怎样才能留住自己需要的人才呢?  相似文献   

17.
转化差生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也是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一个热点、难点问题.差生,主要是指在思想品德、学业成绩、遵守纪律等方面表现落后的学生.这部分学生虽然为数不多,但是如果教育转化不力,就会影响到整个班级甚至学校.当前,不少教师对待差生的做法是:力争其转化,转化不好就甩手不管,任其发展.所以多数差生都被当作"包袱"甩掉了.其结果是带来了诸多的社会问题.只有我们找到了原因并将其逐步转化,才能鼓起他们的学习信心,激发其学习兴趣,充分利用优越的学习条件,发愤学习,成为对祖国对人民有用的人才.  相似文献   

18.
领导者识人用人要注意六个"相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廷海 《领导科学》2007,(14):24-25
人才是事业成功的保证,识人用人是领导者的主要职责。领导者能不能发现人才、使用好人才,既取决于领导者是否有识人用人的诚意,也取决于其对人才的理解与使  相似文献   

19.
推行"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制度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村官计划"是当前我国为建设新农村而实施的一项重大举措.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担任村支书助理或村主任助理等"村官",是解决农村人才匮乏,搭建农村人才"高地",促进城乡人才双向流动,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20.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关键在于建设 一支善于治国理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实 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党政人才、企业经 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一 起抓,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 家的各项事业中来"。2003年底《中共中 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 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第一次明确提 出:"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 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 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