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第五讲 辨伪与缀合 剔除甲骨文中的伪片,可以使材料的科学性增强。而将断折或分置异处的散碎甲骨缀合复原,能使材料更加完整。因此,甲骨的辨伪和缀合是出版著录书和进行研究的必要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2.
甲骨缀合是甲骨资料整理的一项基础工作,十分重要。然而,“甲骨脆弱易碎”的特点,给出土甲骨的缀合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很多勤勉的学者做出了大量的工作成果显著。但是,现存的甲骨中尚有研究和探索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通过甲骨形态辨识甲骨部位,是进行甲骨缀合的方法之一。对甲骨形态的研究,肇始于董作宾《商代龟卜之推测》,之后学者关注渐多,主要从甲骨学、生物学两个角度对不同属种龟甲的特征、结构及各部位名称进行了界定,为我们缀合龟甲或验证缀合的正确性提供了便利。随着甲骨形态学的深入发展,关于龟甲称名系统、甲桥范围、胛骨左右判定等问题仍需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4.
在殷代的甲骨卜辞中有很多条关于“衆”和“衆人”的記载。而且他们大都是作为殷代的主要生產的担当者而出现的,因此,解决股代社会中的“衆”和“衆人”的身分問題,无疑是解决殷代社会性質的重要問題之一。  相似文献   

5.
为了共享卷帙浩繁的甲骨文研究资料,借助信息技术改善甲骨文研究的传统方式,建设了服务甲骨学研究的文献资源数字化平台。该平台包括"三库一平台",一期工程已完成,甲骨文字形库收录172个部首和4049个甲骨文单字;甲骨著录库(含甲骨缀合库)收录46部著录,共112517片甲骨的信息,缀合库存储了已缀合的甲骨片信息;甲骨文献库完成29426篇文献和282部专书的数字化;数字化服务平台将三库集为一体,是一个专业的甲骨学研究资料获取的互联网搜索平台,以期为甲骨学专家研究殷商史、考释甲骨文字、开展甲骨缀合等提供快捷、全面的资源服务。  相似文献   

6.
韩江苏 《殷都学刊》2013,34(3):118-120
1986年与1989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工作队刘一曼先生主持发掘的小屯村中甲骨,缀合后291片(293个编号);2002年,岳洪彬、岳占伟主持发掘的小屯村南甲骨,缀合后207片(221个编号);小屯村北地、花园庄东地、大司空村、苗圃北地出土的共15片零散甲骨,经过科学著录成《殷墟小屯村中村南甲骨》一书,分上下两册,2012年4月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自1950年以来中国甲学史上第三次科学发掘材料的刊布.  相似文献   

7.
综合利用拓片、照片试缀何组腹甲九则,展现了甲骨照片在甲骨缀合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这九则新缀为甲骨学和殷商史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  相似文献   

8.
目前学术界一般认为殷代的书写材料以甲骨为主,辅以竹木和青铜。我们认为,在殷代,使用广泛的书写材料是简牍。而且,至少在武丁时期之前就已有简牍的存在。下面试就这两个问题谈谈我们的一点看法。 首先,在殷代,简牍的大量存在是有其材料基础的。据研究,当时殷人生活的地带气候温暖,雨量比较丰沛,适宜竹木的大量生长。甲骨文中有延雨、缉雨的记载。如有武丁甲骨云:“辛未卜,争贞:兹八月帝令多雨?贞:兹八月帝不其令多雨?丁酉雨,至于甲寅又八  相似文献   

9.
殷代是目前我国古代历史上有文字记载可考的最早的一个朝代,是在我国古代文化发展中有着奠基作用的重要时期。殷代不仅以高度发展的光辉的青铜文化闻名于世,而且有大量珍贵而可靠的甲骨卜辞可供研究,还有做工精细的工艺品及用途各异的生产工具、武器和礼乐器物。通过对这些历史资料和实物的研究,可以窥视到丰富的殷代科学技术史信息,从而可以帮助我们对中国物理学起萌时期的概况有所了解。这里必须指出,在中国古代虽然还没  相似文献   

10.
子组卜辞缀合两例常耀华《甲骨文合集》(以下简称《合集》)“总计拼合不下两千余版,单《殷虚文字》甲、乙两编,就拼合了一千版以上”。在甲骨缀合复原方面,做出重大的贡献。然而,甲骨拼合工作并没有做尽,近段研究子组卜辞,发现至少有两例还可拼合。第一例:《合集...  相似文献   

11.
甲骨缀合新补常玉芝笔者近年陆续缀合了二十五版黄组卜辞和一版自组卜辞,后查其中有一版(属黄组)已为其他学者先我而缀,今将余下的十六版描摹发表,以供同道们参考。一、缀合版摹本(见后)二、著录号及说明(1)A:《合集》37364(《掇·二》216,《续存·...  相似文献   

12.
贞旬卜辞在甲骨卜辞中是比较常见的一类卜辞,数量众多.传世文献中有关殷王朝年代的记载现在看来是不可靠的,应该通过统计与研究甲骨文贞旬卜辞的数目,求得甲骨文的总年数,由此得出殷王朝总年的下限.笔者的研究结果证明,最早的有关记载殷王朝年代的历史文献是有很大问题的,而甲骨卜辞才是可信的研究殷代史的第一手史料.  相似文献   

13.
董延寿 《中州学刊》2005,(6):189-191
加拿大传教士明义士,在河南安阳的传教过程中,因地利之便,对殷墟进行了科学考察.因其深知甲骨文的价值,故不遗余力地大量收集甲骨.是他以十分执着的精神,对甲骨文进行研究,在甲骨的著录、辨伪、缀合、断代等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还培养了一批甲骨考古及研究方面的人才,扩大了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所自1928年至1937年,进行了十五次殷墟发掘,共掘得甲骨近二万五千片。这一阶段的发掘报告,近年来,石璋如先生在台湾重新予以整理,撰写《殷虚小屯发掘报告——甲骨坑位——部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于1973年在安阳小屯南地发掘出殷代甲骨七千多片,1977年在陕西周原地区发现一万七千余片周初甲  相似文献   

15.
这里对甲骨资料的缀合共十组,其中前九组为作者缀合,最后一组已见于前人缀合成果,但未能引起注意,故作者在此特为指出。摹本之后是对相关卜辞含义的阐释。  相似文献   

16.
小屯殷墟有没有殷代最后一世帝辛的卜辞?帝乙、帝辛卜辞怎么断代?这是学术界长期争论、迄今仍未得到解决的难题。本文试图运用甲骨材料中的称谓来说明小屯殷墟有帝辛卜辞,并对帝乙、帝辛卜辞的断代作一些初步研究。首先来讨论第五期卜辞中的称谓关系。(一)文武帝、文武丁、文武、文通过对甲骨卜辞的考察和分析,发现对“文武帝”的祭日都在丁日,而卜日则无规律可  相似文献   

17.
殷墟甲骨历组、出组、无名组、何组卜辞中存在一种现象:同版部分或全部卜辞内容相关、服务于同一占卜主题,可称为"成组卜辞";其语辞格式大体固定,可据以对文辞残缺的卜辞进行校勘、验证甲骨缀合、考察卜辞字词的意思等。  相似文献   

18.
商代的四风与四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殷墟甲骨中的四方风名,系统见于刘体智旧藏的《京津》520胛骨刻辞及YH127坑所出卜甲《殷墟文字缀合》261。首先研究这个课题的是胡厚宣同志,他在一九四一年撰写了《甲骨文四方风名考》。随后丁声树、杨树达等不少学者有所论述。YH127坑该版卜甲到五十年代基本缀合复原,在一九五六年胡厚宣同志又发表了《释殷代求年于四方和四方风的祭祀》一文,所论更为详尽。此后,又有一些国内外学者讨论到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我对於陆侃如冯沅君两用生所著中国文学史稿,现在只提出两点意见: (一)中国文学史稿讲商代文学只讲甲骨卜辞和殷代金文,而不讲尚书巾盘庚等篇。他们的理由是“尚书中的……商书事实上还是後代人写的或追记的。”(文史哲1954年7期)抱有这种看法的,不只陆冯两位先生,还有些人认为甲骨卜辞和殷代金文篇幅都很短,最多不过几十个字,而盘庚三为每篇都有几百个字(盘庚上篇578字),因而怀疑盘庚是後人追记或修改。我认为这种看法是大有问题。1.卜辞是刻在甲  相似文献   

20.
殷代积年与各王在位年数一直是殷史研究中的难点。史籍中有关各王在位年数之记载互有异同,而积年总数也不相同,有251年、264年、271年、273年等不同说法。殷史年代学中的难点是在对文了、帝乙、帝辛在位年数的推断上。根据周文王在位年数和殷代甲骨卜辞、金文之研究,发现此三王在位年数之和的最低值为65年或66年;对史籍的研究,发现三王在位之和的最高值为 73年或 74年,帝乙、帝辛在位之和为 52年;据“黄组”周祭卜辞研究,确定帝辛在位 31年或32年(含武王伐纣之年)。据此,分别得出了文丁在位22年、帝乙在位20年、帝辛在位31年或32年,殷代积年为273年或274年(含武王代纣之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