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适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公认的"诗界革命领袖",具有开一代诗风之功。胡适又是从旧的传统文化里脱胎的,无论是他的新诗理论,还是创作实践都自然地折射出了中国新诗从诞生、发展到成熟过程中的种种复杂性和矛盾性。从诗的内容、语言和体裁等几个方面探讨胡适在新诗发展中的贡献及其历史局限性也就有了必要。  相似文献   

2.
朱英诞新诗讲义是在废名《谈新诗》基础上的改写和续写。在认同废名讲义中宣扬的新诗是分行自由诗的基础上,朱英诞坚持“纯杂兼收”的诗体观,在诗语、诗形、诗趣上开放融通,在修辞和格律上打开了自由诗的空间。在讲义编排上,朱英诞重“论”轻“史”,他并不严格依照时间的顺序叙述新诗之发展,而是以近期个人阅读的新诗集为重点,评价诗人诗作之优劣。在他看来,新诗不是一种线性发展的必然,他对新诗历史的想象不是一种“聚焦式”的新诗进步想象,而是一种“离散式”的新诗多元发展想象。从讲义中具体的新诗品鉴来看,朱英诞更欣赏那种以散文化写法表达完整诗意的新诗,他心目中的新诗经典是具有古典作风但又“与古为新”的自由诗。朱英诞编写讲义的目的不重历史的评判,而意在通过选诗和评诗呈现自己的新诗观念,建构自己的新诗想象和个人的新诗经典。朱英诞的新诗讲义在某种程度上再现了新诗传播接受的历史现场,有助于打破业已固化的新诗历史想象,具有积极的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新诗是一种不同于旧诗的诗歌形态,在其百年发展史上,名称很多,名称是一种指认,一种特征概括,更是对新诗发展思路的确认,对新诗未来图景的想象。"无韵诗"是新诗诞生之初的一个重要概念,时人称"无韵诗"为新诗,将其纳入新诗论说的话语场中,赋予自由押韵的新诗以合法性。本文考察20世纪20~40年代出版的文学史著中"无韵诗"概念使用、创作指认的情况,努力还原这一概念从走进文学史著,到被叙述为"新诗的黄金时代"直至逐渐淡出文学史叙述的过程,论析了文学史著作对"无韵诗"的兴衰史所起的作用,进而对新诗发展历史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4.
通过梳理1920年代以降数十部文学史著作,可以围绕新诗首创问题,考察、研究胡适形象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演变.民国文学史大都从晚清“诗界革命”与白话新诗的联系角度,阐释胡适新诗的价值与意义,将胡适定位为新诗首创者;1949年之后,文学史从新型话语生产需要出发,以“阶级论”和“题材决定论”为策略对胡适形象进行反向塑造;改革开放之后,文学史书写日渐回归学术立场,多在诗歌史意义上肯定胡适新诗倡导与实验的价值,其形象开始被矫正,尤其是1990年代以后,得到了更富历史性与学理性的言说.  相似文献   

5.
<正> 朱自清是五四时期新诗运动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郑振铎说他的诗“功力的深厚,已决不是‘尝试’之作,而是用了全力来写着的”(《五四以来文学上的论争》)。他的诗大都收在《雪朝》(一九二二年六月出版的文学研究会丛书之一,内收朱十七首诗)和《踪迹》(一九二四年十月出版的诗文集)里。后来文学史家多依据这两本集子来评论他的诗作。其实朱自清的诗不只这些。他从事诗歌创作的时问究竟有多长,众说不一。一九二八年他在  相似文献   

6.
关于《新青年》最早发表的新诗,现有的一些现代文学史及论文中,一般都沿用朱自清先生《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中的说法:《新诗第一次出现在《新青年》四卷一号上,作者三人,胡氏之外,有沈尹默刘半农二氏;诗九首,……”因此往往把四卷一号(1918年,1月)“三巨头”的诗作为中国新诗的始作,新近出版的唐弢先生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中也是如此以为,而且特地作了这样的说明:“1917年《新青年》第3卷第4期上虽已有  相似文献   

7.
论南社诗人辛亥烈士周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实(1885-1911)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的先进分子,是南社早期的杰出的爱国诗人,是为“恢复中华,建立民国”而战斗,为响应武昌起义、光复淮安而牺牲的革命烈士。但,几十年来,周实其人其事其诗,却几被湮没了。从一九六二年开始,某些报刊、诗选、文学史和其他论著,才先后有所论述和选录,然尚远远未足。笔者生长周实诞生、战斗之地,自幼闻其遗事,读其遗集,敬仰其为人,值此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之际,特撰此文,希望引起对周实的进一步研究,使之在中国近代史和近代文学史上得到应有的评价和地位。  相似文献   

8.
近半个世纪以来 ,当代古典诗词 (即“旧体诗词”)大致经历了“政治诗———感伤诗———人生诗”三个主要发展阶段。在格律、主体、意境上 ,对古代诗词有继承也有发展。 2 0世纪 90年代以后 ,古典诗出现了黄金时代 ,恰好弥补了白话新诗衰落的不足。现当代文学史应正式将古典诗词纳入进来  相似文献   

9.
郭沫若是中国新诗最重要的奠基人,他的《女神》是中国新诗最重要的奠基作.如果从他自己记忆的"最早的新诗"——写于1918年的《死的诱惑》算起,到1965年写的《红领巾的宣誓》为止,他足足写了将近半个世纪的新诗,出版了十几个诗歌结集和选集,计收新诗五百多首.他的这些新诗对中国新诗发展的影响是很大的.我这里所谓的"影响",是包含着好、坏两个方面.平心而论,郭沫若的新诗创作,是有得也有失,有成也有败的.这本来是很正常的事情,问题在于:建国以来,我们的新文学史家、新诗批评家、郭沫若研究家们,几乎众口一辞地颂扬他的成就.能够象张光年在《论郭沫若早期的诗》、何其芳在《诗歌欣赏》中那样,尽管是委婉地、却也是尖锐地指出郭沫若新诗创作的缺陷的,还是不多  相似文献   

10.
新诗越来越难读懂,这几乎成了老一代诗人和诗歌读者的普遍抱怨。我认为,新诗发展至今七十多年的历史,先后经历了几种表现形态,最终摆脱了诗歌创作的表象化倾向,并朝着诗美的纵深领域急速地开进。在新时期到来之前,现代新诗的审美倾向基本上是推崇社会美的特质。这种审美的心理社会因素使诗歌不得不日益远离诗的本质,从七十年代  相似文献   

11.
<正> 郭沫若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他一生出版了十几本诗集。关于他的诗作在我国新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思想意义、对后世的影响,几十年来已有不少文章和专著论及,但从诗美的角度探讨其美学意义及艺术特征,却不多见,本文试图在这方面做一尝试。郭沫若早期的诗,主要指他二十年代分别出版的《女神》、《星空》、《瓶》、《前茅》、《恢复》等诗集,这一时期是他诗歌创作的顶峰  相似文献   

12.
郭沫若同志的《女神》,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影响最大的一部诗集,它开一代诗风,为我国新诗发展开辟了道路,在新文学史上占有突出的显著的地位。《女神》中部分诗篇,曾于一九一九——一九二○年刊登于上海《时事新报》文艺副刊《学灯》上。作者编集成书时,取名《女神》,并写了《序诗》。初版于一九二一年八月,由上海泰东书局发行,列为创造社丛书之第一种。初版本《女神》,分三辑:第一辑收《女神之再生》等三部诗剧;第二辑下分“凤凰涅槃之什”、“泛神论者之什”、“太阳礼赞之什”,各收诗十篇;第三辑下分“爱神之什”(收诗十篇)、“春蚕之什”(收诗八篇)、“归国吟”(收诗五篇) ;连同《序诗》,全书共五十七篇。  相似文献   

13.
<正> 五四前夕,紧跟着文学革命的兴起,中国的诗歌发生了一个伟大的历史变化。旧诗一跃而变为新诗,成为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艺武器,这是一场意义非凡的重大变革。然而,几十年来,五四前夕的新诗运动却一直受到种种非议。现代文学史著作几乎都以“形式主义”和“改良主义”作评。直到最近出版的几本文学史,也说它“毕竟只是形式上的改良”,“胡适的主张本身也有形式主义的倾向。所谓‘八事’和稍后改称的‘八不主义’,大多着眼于形式上的名符其实的改良,没有真正接触到文学内容的革命。”这似乎只是对胡适的批评和否定,然而,却直接影响着整个新诗运动早期的评价。因此,本文想就新诗运动初期是否形式主义的改良问题谈一点看法,以就正于大家。  相似文献   

14.
在新诗研究史上,新诗和歌谣的关系一直是倍受争议的问题。五四后关于新诗歌谣化的争议,实际上是白话入诗所带来的关于诗标准的争议。诗标准的变动决定着歌谣修辞体式的自觉、歌谣与诗的辨析以及歌谣的文学化。对歌谣的文体身份和诗标准变动之间密切关系的揭示,有助于推进对于新诗发展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正>新诗研究是伴随着新诗的尝试和创作同时开始的,1917年是它们共同的起点。建国前的新诗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1917至1927大革命失败;1927至1937抗战爆发前;1937至1949建国前。相当于通常所说的现代文学史上的三个“十年”。在这三个阶段中,新诗研究格局始终处于多种视角(审美的、社会的、政治的等等)并存的良好态势,虽然政治视角的地位口趋显赫,但并没有形成压倒之势;新诗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在总体上逐渐提高,尽管战争和社会动荡给学人们带来了重重困难,但并没有挫伤他们探索的韧性和力度。  相似文献   

16.
距离审美与深度模式─-九叶诗派流派特征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诗是以颠覆旧诗,并与西诗接轨,而走向现代化、世界化的。颠覆既全面又彻底,包括语言形式、内容精神。在诗形诗质、诗学策略、语码系统等诗学领域都发生了一次强度地震,震坍了旧诗及其价值体系,几乎就在废墟上建立起新诗及其价值体系。这种价值体系基本上效法西方,而后逐步本土化,形成自己的"独立性"。新诗自诞生之日起,就广泛接受了西方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的影响,形成自己的传统。新诗传统应当是综合的、涵容上述三种诗潮的传统。那种把新诗传统,仅仅视为现实主义传统的看法,显然失之片面。新诗在短短30年内把西方二…  相似文献   

17.
刘复生 《河北学刊》2005,25(1):133-136
一新诗与传统的关系以及新诗自身的现代性问题,一直是个纠缠新诗诗学及实践的老话题,传统与现代也一直是新诗研究的关键词.通过这种二元对立式的表述,高度复杂的文学史问题被极大地简化了.在惯常的理解中,传统成为纯净的中国古典诗歌传统,一个自足的实体性的存在.  相似文献   

18.
俞兆平近著《诗美解悟》(海峡文艺出版社1991年11月版)是一部颇有份量的诗学理论著作,其中凝聚着作者的一种真诚的执着和追求。作为一部新诗理论研究专著,该书的特点首先表现在对新诗理论特殊的观照视角上。近些年出版的诗歌理论著作,似乎更多地把注意力指向整体的把握上,对诗的内容、形式、立意、构思、手法、种类、欣赏等作面面俱到的论述。而《诗美解悟》则把注意力投向新诗理  相似文献   

19.
废名在回望古典诗传统时发现新诗之为诗的根本质素在于新诗必须有“诗的内容”,而古典诗词中以“温李”为代表的晚唐诗词及其同一脉系诗词亦有这种“诗的内容”,是旧诗中的“例外”,潜藏着新诗发展的根据.这是废名对古典诗传统的再发现,也是对新诗自身的发现.“诗的内容”在废名个人的话语系统中指“诗”的内容,从内容维度将“新诗”之“诗”的重要性提上了日程,对新诗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废名对“诗的内容”赋予了特定内涵,即“当下完全”、“完整天然”等特征,并将此作为判断是否新诗的标准,存在偏颇之处.  相似文献   

20.
汉语韵律文体学理论的提出意在解释中国文学史上有关文体发展的问题。本文将根据该理论中的整齐律、悬差律以及自然音步等规则来探讨文学史上的一个具体问题:何以六言诗及骈文六言句同为六音节一句,但六言诗不见兴盛而骈文却大行其道?本文先分析六言诗及骈文六言句于韵律及句法之特点,指出“文”“诗”两种文学体裁有不同之韵律要求。六言诗之所以依然为诗,全因其诗行齐整、音步自然,满足了诗律要求。然而违反了汉语诗歌结构的最佳条件,即一个诗行两个音步,此其所以不见盛于中国文学史之故。骈文则不然,六言为句,既有诗味又合文律,故畅而无碍,得其发展者必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