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息含量表示会计盈余与股票回报之间的关系。本文利用事件研究法检验1995—2000年间中国A、B股会计盈余的信息含量,结果发现中国A、B股市间盈余数字的信息含量存在很大差异,其中B股市场明显高于A股市场。我们认为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在于我国股市的“硬分割”阻碍了投资者对信息的传递、评价和反应,进而导致A、B股市场出现“软分割”现象。  相似文献   

2.
公司治理理论的一个重要观点是上市公司的治理质量越高,会计盈余对投资者的决策有用性越强.使用会计盈余的信息含量作为衡量盈余质量高低的判断标准,基于南开大学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将样本公司分为公司治理好的公司和公司治理差的公司,使用盈余一报酬模型,选取我国深、沪市2005年、2006年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描述性统计、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公司治理与盈余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统计结果表明,公司治理好的公司与公司治理差的公司的盈余信息含量确实存在显著差异:公司治理越好,盈余变化的反应系数越大,即盈余信息含量越高.  相似文献   

3.
会计盈余有用性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会计盈余以及会计盈余有用性的研究已经历经了近40年的风风雨雨。本文围绕会计盈余的决策有用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回顾,具体的又分别从会计盈余是否有用,以及会计盈余有用性不高的原因出发回顾了现有的主要研究成果,尤其是对盈余管理的研究。最后,作者拓展了会计盈余有用性的研究,即对其他信息的决策有用性进行了回顾。  相似文献   

4.
论盈余管理     
信息的不对称及会计的不确定性是客观存在的,理性的企业必然对盈余信息加以管理。盈余管理是中性的,不同于利润操作。盈余管理能适度弥补契约的刚性和不完备性,有助于提高会计盈余的信息含量,并前瞻性地引导资源配置。但盈余管理仍然是一种会计信息失真。而改进证券市场监管制度,有助于减少盈余管理的政策诱因;加强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建设,则会缩小盈余管理的操作空间;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提高注册会计师执业水平,可以健全盈余管理的内外部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5.
信息的不对称及会计的不确定性是客观存在的,理性的企业必然对盈余信息加以管理.中立的盈余管理能适度弥补契约的刚性和不完备性,有助于提高会计盈余的信息含量,并前瞻性地引导资源配置.但充斥着机会主义的盈余管理使之背离中立原则继而导致恶劣的经济后果.而改进证券市场监管制度.有助于减少盈余管理的政策诱因;加强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建设,则会缩小盈余管理的操作空间;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提高注册会计师执业水平,可以健全盈余管理的内外部约束机制;积极倡导"德治",有助于增强管理层的自我约束能力和自律能力,令其自觉减少机会主义地利用盈余管理的行为.  相似文献   

6.
作为财务分析师预测盈余的一种内在属性,盈余预测准确性于资本市场有何信号作用?根据2007-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数据检验,结果表明: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性内含了公司盈余质量信息,较高的盈余预测准确性表示了较高的会计盈余质量,MBE溢酬会受到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性的影响,并且仅存在于分析师预测准确性较差的情形中.进一步检验结果显示,MBE溢酬来自于市场对较高会计业绩的反应.这一结论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一种较为经济的判断公司盈余质量的工具.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理论上阐明盈余与现金流量两者的差异,进而提出作者自己的观点:企业经营业绩评价应以盈余为主,现金流量作为必要补充。并加以实证检验,得出结论:我国上市公司所公布的会计盈余能向投资者传递决策信息,现金流量也能向投资者传递决策信息。但与现金流量相比,会计盈余对投资者决策行为解释力更强。可见,在实际操作中,投资者也是较多地根据会计盈余来决定他的决策,而现金流量信息作为必要的补充。  相似文献   

8.
利用股票价格模型对大样本及按照盈余管理分组后的样本进行实证检验,分析应纳税所得额的相对解释力和增量解释力,即所提供公司真实业绩的信息含量.检验结果表明,应纳税所得额可以提供公司业绩的增量信息;在盈余管理程度很高的情况下,它的解释力明显高于会计损益的解释力,即应纳税所得额提供的相对信息含量更多.  相似文献   

9.
现金流量分析方法可以检验会计盈余的质量,为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提供增量信息。对我国证券市场上ST类上市公司现金流量信息功能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投资者在对ST类公司作投资分析和决策时,并没有考虑到公司现金流量信息;投资者的累计非正常报酬率与会计盈余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ST类上市公司的经营现金流量对公司的财务失败具有较好的预警功能。  相似文献   

10.
信息观、计价观、契约观三种不同会计盈余功用理论对会计盈余质量内涵有不同的分析和解读,同时,也产生了不同的会计盈余质量评价标准。三种理论观点与占主导地位的经济收益观相互结合和补充,才能客观评价会计盈余质量。  相似文献   

11.
从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看亏损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盈余管理是现代会计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以仅仅亏损一年的上市公司(除ST、PT公司之外)1999年度盈余管理的数据为研究基础,对其盈余管理行为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为了在来年顺利实现盈利,亏损公司存在明显地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调高收益避免亏损的现象,亏损年度的非经常性损益显著表现为负.1999年度的数据支持公司通过调控非经常性损益获取配股资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会计准则等会计法规的不完善和会计信息的不对称是盈余管理产生的客观条件。从公司首次募股过程中的盈余管理、已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上市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收益最大化的动机以及节约税收等费用方面的考虑等角度具体分析了了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结合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主要方式,提出规范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应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企业的会计准则,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和加强证券市场监管和修正现有制度关于IPO、配股、ST和PT等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13.
现金流量分析方法可以检验会计盈余的质量,为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提供增量信息。对我国证券市场上ST类上市公司现金流量信息功能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投资者在对ST类公司作投资分析和决策时,并没有考虑到公司现金流量信息;投资者的累计非正常报酬率与会计盈余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ST类上市公司的经营现金流量对公司的财务失败具有较好的预警功能。  相似文献   

14.
公司治理因素对盈余信息含量产生的影响近年来备受关注,董事会作为公司治理的核心,其结构、行为、激励和人员特征也会对盈余信息含量产生影响.以深交所部分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其结果表明:董事会规模与盈余信息含量负相关;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兼任的公司,盈余信息含量更低;董事会成员持股比例与盈余信息含量正相关;董事会中财务专业背景的人员比例与盈余信息含量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从决策有用性的角度看,盈余信息的有用性应从收益和风险两个角度进行考察。本文重点对盈余质量的风险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考察盈余信息的风险含量。通过拓展CAPM模型,构建了公司超额回报对公司特有风险溢价的敏感系数R-loading,从而考察了公司盈余信息中的风险含量。进一步对R-loading与盈余质量、盈余质量替代变量和投资者行为即盈余反应系数ERC的关系进行检验,证实了R-loading的合理性。本文研究拓展了现有对盈余质量的研究内容,为公司盈余信息含量研究提供了风险研究思路,有利于投资者更加全面地理解公司盈余信息及其风险后果。  相似文献   

16.
采用事件研究的方法, 选取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季度财务报告, 研究了公告前后的订单流不平衡与盈余信息的关系。研究发现:盈余宣告前, 市场上存在盈余信息提前泄漏的现象, 订单流不平衡与盈余信息基本表现为显著正相关;盈余宣告日, 订单流不平衡与盈余信息基本显著正相关;盈余宣告后, 盈余信息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够融入到交易价格中, 表明中国股票市场尚未达到半强有效市场程度, 之后盈余信息对订单流不平衡不再产生显著影响。同时, 还发现订单流不平衡和盈余信息的关系一定程度上受到订单流不平衡序列自相关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国外资本市场会计研究起源于对会计盈余与股价回报的关系讨论,这些讨论表明会计盈余能够传递影响股价的信息,但是研究模型的解释力不足导致随后寻求更加精确预测盈余的模型和方法;大量的研究证据表明市场在处理信息过程中可能是非有效的,表现为市场对会计信息的反应不足或反应过度;基于非理性行为假设的行为金融研究成为目前及今后研究的主流方向之一。国外研究成果极大地拓展了我们的视野,不仅为会计准则的制定者以及资本市场的监管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证据,而且极大地促进了新兴资本市场会计研究的迅猛发展。然而,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制度背景以及证券市场迥然有异于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我国资本市场带有明显的转轨经济与新兴市场烙印,因此,国外的研究成果在中国的适用性如何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由于农业行业的特殊性,涉农上市公司的盈余信息质量一直受到投资者和监管者以及准则制定者的关注.尤其是投资者能否辨别涉农上市公司正常盈余与非正常盈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检验了我国涉农上市公司的盈余结构变动的市场反映后发现,投资者对不同盈余信息的持久性反映有所不同,而且农业上市公司盈余信息质量并不高,整体信息含量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9.
会计估计变更公司的盈余管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满足利润管制为目的的盈余管理是我国上市公司最普遍的行为之一,会计估计变更行为通常与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分类比较发现,会计估计变更失当公司的业绩远远低于非失当公司,会计估计变更失当公司存在利用操控性应计项目和线下项目进行盈余管理的明显迹象.这些经验证据意味着,证券监管机构应该强化对绩差公司会计估计变更行为的关注,且要特别注意其盈余报告中的投资收益和补贴收入项目,以确保此类公司盈余信息披露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盈余管理客观存在,其存在的根本原因是信息不对称。适度的盈余管理是相关利益主体利用现有会计政策的弹性来实现自身利益。盈余管理可以维护契约的有效性,降低交易成本。但大量资本市场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过度盈余管理行为。对过度的盈余管理,应通过健全相关法规、加强监督、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等途径加以限制,这样才能保护各利益主体的积极性,实现社会财富公平分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