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本文通过考察《大唐云居寺故寺主律大德神道碑铭并序》(简称《真性大德神道碑》),拓展分析了安史之乱和会昌法难对唐幽州佛教的影响,揭示出中晚唐幽州—卢龙镇佛教之特性。幽州地区律宗繁盛,出现了学问修行都很高的代表人物真性大德。安史之乱对北方佛教造成巨大冲击,但幽州的经济条件仍然十分优越,云居寺在战乱后仍很兴盛,得到众多富裕施主的供养。这为精深佛学研究的持续繁荣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中晚唐以降,朝廷屡次下诏禁止私度僧尼。但幽州节度使却毫无顾忌地在自己的辖区内邀请高僧开设戒坛度僧。这与安史之乱后,幽州—卢龙镇在政治、军事、经济方面俨然成为"独立王国"密切相关。幽州与唐廷在政治上的隔阂和争斗并不影响幽州与长安在佛教文化方面的互动。在会昌毁佛期间,幽州地区受自然条件、手工业门类限制,佛教功德事业受到影响,与河东地区的佛教文化交流暂时受阻。  相似文献   

2.
<正> 会同元年 (938年),辽升幽州为陪都南京,又称燕京.尔后,金、元、明、清,相继在燕京建都,其宫殿苑囿颇具民族特色.本文的旨趣在于:探讨燕京宫殿苑囿的民族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3.
刘济墓的发掘将唐史学界的目光聚焦于幽州.唐幽州卢龙节度使刘济的“最务恭顺”有复杂的历史背景.刘济的“恭顺”只是确认了幽州镇对唐廷的臣属关系,尚未触及到幽州镇以及节度使的基本利益,但其背后包含了贞元时期唐廷和藩镇之间的良性互动;刘济之死的原因之一可能在于唐廷与幽州之间良好关系的破坏.唐宪宗即位以来,唐廷步步收紧的削藩政策让刘济失去了对谣言进行冷静思考、做出正确判断的空间.归根结底,“河朔故事”才是刘济对唐廷“最务恭顺”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4.
许辉 《唐都学刊》2008,24(6):20-24
玄宗朝对契丹、奚两蕃采取羁縻怀柔政策,以稳定东北防御局势.在长期的羁縻怀柔政策下,蕃族势力不断被吸收参与到幽州的军事防御中.随着蕃族势力的扩大,逐渐影响了幽州节度地方势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贞观之初,民族关系比较复杂,民族矛盾也比较尖锐。魏徵吸取隋朝国力强盛却仅历二代而亡的教训,结合当时民生凋敝的现实状况,抓住唐初民族关系的主要方面,提出了以偃武修文、勿劳弊中国、以道御之等为主要内容的民族思想。这些思想大多为唐太宗所吸取,开创了经过魏晋南北朝之后我国历史上各民族之间和睦相处的崭新局面。  相似文献   

6.
李久昌 《学术交流》2007,(7):172-175
北魏洛阳城里坊制度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特点。里坊布局环绕宫城,益发棋盘格状化,里坊分区益发等级化,里坊形制益发规整化,里坊管理益发严格化,里坊与市场结合益发紧密化。尤其是内城、外郭城形制的创建,使外郭城得以大规模地辟为规整的里坊区,按里坊制度布局与管理,是北魏洛阳城的创举,这也是中国古代都城建设史上第一次有计划地把都城居民的里整齐地建成。里坊制度自周代形成以来,至此基本定型。隋唐长安城、洛阳东都城都直接继承了北魏洛阳的里坊制度。  相似文献   

7.
宋卿  程尼娜 《求是学刊》2016,(4):166-172
营州都督府是唐前期东北边疆的最高军政机构,其所领城傍羁縻州数量随少数部族的归附与东北边疆的动荡存在着动态变化,营州都督府的级别也随着这一变化而经历了从上都督府到下都督府的变动。在唐王朝统御东北边疆诸族、管辖与控制东北边疆过程中,营州都督府的职官具有较强的军事特点。契丹叛唐后,营州都督府移治幽州的时间,应在神龙元年(705)。玄宗开元二十八年(740),营州都督府最后被平卢节度使府所取代。  相似文献   

8.
唐太宗为何竭诚纳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太宗的求谏、纳谏,一向被传为美谈。论者无不肯定他这方面的高尚品质,这没有不对之处。可是,唐太宗为何如此卑躬屈膝地听取巨下意见,论者多归之于他对“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深刻理解和认识。我们认为这是不全面的,没有点出其要害,唐太宗那样做是有其深刻的内在原因的。那就是,他的行动是和他面临的处境有着密切关系的。唐太宗于武德九年六月四日在玄武门亲手射杀长兄李建成,夺得帝位,制造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  相似文献   

9.
韩国精神文化研究院的院址在南朝鲜京畿道城南市中院区云中洞。研究环境优雅清丽,是做学问的好地方。1978年由政府创建的韩国精神文化研究院的建立宗旨是:“研究民族文化的精髓;坚定主体的历史观和健康的价值观;探索未来发展的座标;弘扬民族振兴的国民精神,  相似文献   

10.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契丹之乱以来,唐朝先后尝试了组织行军、设置团结兵、增置军镇等多种方式,皆未能改变唐朝在东北防御方面的被动局面。营州陷落之后,并州一度成为幽州的后援,与朔州、幽州共同构成跨区域联合防御模式,其防御对象不仅包括契丹、奚,也包括突厥,这是防线被迫后移西撤的一种无奈应对。直到开元年间,借由突厥内部权力过渡之机,并通过和亲两蕃等手段,才实现了营州的复置。与此同时,河北五军相继设立。开元二十年左右,河北三层防御体系形成,东北边地便捷报频传。但幽州节度使统领河北二十四州府的全境防御模式也导致了地方军事化的加深,这成为天宝之乱的一大诱因,也是安史之乱后河北分裂割据的一大事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青岛画报》2021,(3):34-37
在中国新疆有一个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八卦城,神秘又壮观的设计堪称人类城市建设史上的杰作.它是一座神奇的城市,没有红绿灯,也不堵车,整个城市的布局犹如八卦阵.它就是新疆伊犁的特克斯,特克斯县城布局按照易经八卦的形制建造,因此也被叫做特克斯八卦城. 城市布局 特克斯八卦城地处新疆天山北麓西隅的特(克斯)昭(苏)盆地,坐落在中...  相似文献   

12.
上古明堂形制与中国上古文化有一种十分有趣而奇妙的同构关系.随着“明堂──暗室──铁屋子”的发展演化,中国文化也经过了由上古文化向近代文化发展演化的过程。可以说,上古明堂形制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原型表象,中国古代文化是对上古明堂形制的扩展演化。这是一个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新视角,也是一种新的中国古代文化观。  相似文献   

13.
本篇调查以实地调研为基础,结合文献资料、历史遗迹,对明代"贵德十屯"的历史、边墙分布、堡寨形制等进行了系统的考证,并对以贵德城为中心、十屯为据点的防御体系做了初步的分析,由此勾勒出在明代大历史背景下"贵德十屯"的历史轮廓。  相似文献   

14.
<正>唐高宗征辽后不久,至武后初年,东突厥复起,东北边族奚、契丹孕育强大,桴鼓南下,“燕赵黎氓,略无宁岁”,而突厥、吐蕃联合之势,更成为唐帝国的严重威胁。巨镇幽洲,担负“匈奴断臂,山戎扼喉”的重任,并日渐发展为战火策源地,爆发决定历史大局的变乱。兹就武则天、唐玄宗时期幽州这段历史的发展,试做探讨。  相似文献   

15.
房玄龄,别名房乔,公元578年生,山东淄博人,进士学历,初任隋朝末年县处级的羽骑尉、隰城尉。李世民秦王府县处级的记室参军,唐朝建立后,历任副国家级的中书令、尚书左仆射、司空等职位,受封梁国公爵位。唐太宗东征高句丽时。他留守京师总理国政。  相似文献   

16.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考论黄朴民《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又称《李卫公问对》、《唐李问对》、《李靖问对》,或简称《问对》,是中国古代的一部著名兵书,内容相传为记录唐太宗和李靖关于军事问题的问答。在宋代神宗元丰年间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关于《唐太宗李卫公问...  相似文献   

17.
唐初人才盛极一时,王夫之说:“唐多能臣,前有汉,后有宋,皆所不逮”,高度评价了贞观时期人才济济的盛况。究其原因,唐太宗卓越的人才观是个重大的推进因素。归结起来,兼明善恶、捨短取长,广开才路、善于驱驾;才行俱兼,任贤致治,大体上是唐太宗人才观的集中表现?探讨唐太宗的人才观,吸取其成功的用人经验,我们可以从中获得重要的历史启示。兼明善恶舍短取长人才能否得以施展才能,关键在于选用者的识拔能力,世称唐太宗明于知人、善于用人,征诸史实,殆非虚语。贞观晚年,他总结了自己的用人经验,深刻地指出:“用人主道,尤为未易。已之所谓贤,未必尽善;众之所谓毁,未必全恶。知能不举,则为失材;知恶不黜,则为祸始。又人才有长短,不必兼通。是以公绰优于大国之志,子产善为小邦之相。绛侯木讷卒安刘氏之宗,啬夫利口不任上林之令。捨短取长,然后为美。”唐太宗的“用人之道”归纳起来主要是:知人要兼  相似文献   

18.
政治上的唐太宗似乎早有定论,而文学上的唐太宗尚悬而未决。假如我们把梁、陈、隋三代帝王的诗作看作一个大背景,并从中探讨唐太宗的诗及其对转变诗风的作用,也许会对文学上的唐太宗作出近乎公允或比较合理的评价。一在这个大背景中,梁、陈作为前景,以萧衍、萧纲、陈后主的诗作为代表,梁、陈两朝是帝王宫体诗产生、发展以至堕落的时代;隋代作为后景,以隋炀帝的诗作为代表,如果套用闻一多先生“以宫体破宫体”的提法,隋朝则是“以山水破宫体”的时代(至于其程度、效果则又当别论)。梁、陈三主皆以宫体诗作见长。但其情况却各异。萧衍的宫体诗除《游女曲》  相似文献   

19.
唐太宗不但在政治方面开创了有名的贞观盛世,更是当时的文坛盟主,在文章方面亦颇多创新之举。他不但以实践者的身份在题材、内容、句式骈偶、用典等方面对六朝骈文旧习有所突破,并且提出了新的文风标准,其个人作品也颇有文采,这些情况均标示了唐初文学的渐变趋势,也表明了唐太宗在骈文发展史上的一席重要地位。李世民的文章题材广泛,内容充实,情感真切自然;为文骈散兼用,事典熟悉,使文章更为通脱流畅;反对六朝绮艳文风,倡导为文要庄和典丽,文章颇富文采。这些都对当时骈文乃至整个文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在位的二十三年(公元627—649年)政绩卓著,历来为史学家所称顷,被誉为“贞观之治”,是我国封建社会里最为突出的太平盛世之一。唐人吴竞编著的《贞观政要》分类编撰了贞观年间唐太宗与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大臣的问答、争议和大臣的奏疏,以及政治上的设施等。它和新旧唐书、《资治通鉴》等有关贞观政事的记载相比较,更为详细,为我们提供了不少有关唐太宗和唐初政治的重要资料。我们认为对于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广大中青年干部来说,这是部很值得一读的史书,是可以从中受到裨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