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方哲学传统本体论的根本特征在于从主客二分的思维结构去探讨存在问题,这在就造成了关于主体与客体无法统一的认识论难题。从而引发了经验论和唯理论之间不可调和的对立和争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人的实践活动及其历史发展出发去看待人的认识问题,以实践为中介将主体与客体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在批判性和否定性的辨证逻辑中使主体与客体不断地达到历史的具体的统一。在对感性与理性相互关系的辩证理解中,超越了经验论与唯理论的片面性。这种实践的认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认识论中的革命性变革,也是重构传统本体论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道德认识论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认识理论,长期以来被研究者们所忽视。然而,道德认识论与其他认识理论如自然认识论、社会认识论、文化认识论等共同构成一般认识论的丰富内容。本文对道德认识的发展过程和阶段作了初步探讨,认为道德认识在遵循一般认识发展过程的基本规律的同时,表现出其不同于自然认识、社会认识等认识形式的特殊内涵,就是说,不论在道德认识的感性阶段还是道德认识的理性阶段,道德认识的发展过程都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文章还对道德认识的感性阶段和理性阶段的关系进行了论述,指出在道德认识发展过程问题上的唯理论和经验论都是片面的。  相似文献   

3.
16世纪末至18世纪初,西欧各派哲学家对于认识论的研究特别关注,他们围绕认识的本性和构成、认识世界的正确途径和方法,展开了激烈的论争,逐步形成了唯理论和经验论两大哲学思潮。由于唯理论和经验论对世界各国近现代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深远的影响,所以很自然地引起了我国哲学界的广泛研讨。由于这个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在研讨中涉及到的诸多同题,如划分唯理论和经验论的标准是什么?在唯理论和经验论内部区分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标准是什么?对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涉及唯理论和经验论的论述应如何正确理解?等等,尚未形成共识。本文拟对以上三个问题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4.
近代哲学对科学知识确定性的辩护及其后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哲学是在接受科学知识具有确定性这一前提下寻求为科学知识确定性辩护的。经验论以感觉经验为原则并坚决地贯彻这一原则 ,不但没有达到辩护的目的 ,反而导致休谟的怀疑主义和不可知论 ;唯理论从理性的“自明”性和推理即理性自身寻求为科学知识确定性辩护 ,也遇到无法克服的困境 ;二者的发展 ,越到后来越对科学知识的确定性持更多的怀疑 ,更多地接受经验知识的偶然性。康德哲学的主题也是为科学知识的确实可靠性辩护 ,但他的辩护是牵强的并导致“物自体”的不可知和“二律背反”。黑格尔在批判经验论和先验论的基础上 ,第一次明确阐述了认识是主客体的双向互动的观点 ,为后来知识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传统看法认为:其一,确认经验知识更可靠,是经验论与唯理论区别的基本标准之一;其二,经验论是一种可知论;其三,经验论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分。这是仅按历史方法的分析历史的结果。我们采用与历史相一致的逻辑方法考察经验论哲学的历史,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经验论肯定感觉是一切知识的起源,但并不因此肯定感觉和以感觉事实为直接对象的经验知识是确实可靠的;第二,经验论否定先天理论知识的确实性,但并不否定后天理论知识的确实性;第三,经验论最终摧毁了人类一切知识的客观基础,从根本上否定了其确实可靠性,走到了感性和理性的怀疑主义;第四,从理论的性质上看,经验论是一种主观主义的认识论;第五,经验论的历史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它的机械论性质。  相似文献   

6.
康德从"先天综合判断是如何可能的"入手,提出了"图型说"."图型说",一方面调和了经验论和唯理论的不足,另一方面说明和解决了认识过程中的能动飞跃和主体价值实现方式等问题,从而突破了在他之前的一切认识论的局限,奠定了现代认识论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实用主义是唯心主义经验论的一个流派。哲学家对人的认识的起源有两派对立的不同的主张,一派认为人的认识是起源于理性的思维作用,绝不依赖感官知觉,这就是哲学史上的唯理论派;另一派认为感性经验是认识的唯一泉源,绝不是什么理性的活动,这就是哲学史上经验论派。经验论又分两派,一派是唯物主义的经验论,一派是唯心主义的经验论。唯物主义的经验论承认感性经验是认识的泉源,并认为这种感性经验是从物质自然界的事物中产生的。唯心主义经验论一方面承认感性经验是认识的泉源,一方  相似文献   

8.
在人类认识史上 ,人们并不是一开始就认识到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近代西方哲学可分为经验论和唯理论两大派别 ,无论是经验论者还是唯理论者都探讨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两大派别争论的结果是人们对物质和意识关系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逐渐认识到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相似文献   

9.
列宁说:“毫无疑问,,在黑格尔那里,在分析认识过程中,实践是一个环节,并且也就是向客观真理的过渡。”①那么,在黑格尔那里,实践这个环节在整个认识论的链条上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呢?黑格尔作为一个唯心主义者,没有也不可能“把实践作为全部认识论的基础”吗?②是否肯定了这种“基础”作用,就会抹煞黑格尔认识论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呢?本文依据黑格尔的原著,对这个问题试作解答。 (一)在黑格尔那里,逻辑学和认识论是一致的,但是,黑格尔专门论述认识的发生、发展以及认识和实践的关系问题,见于主观逻辑的“观念”论中。不是断章取义,而是通观整个思想,我们必须承认,在实践观上,黑格尔有以下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10.
康德为完成“保卫理性和道德”的理论使命,以其道德实践原理,“扬弃”先前一切以经验“他律”为基础的伦理观:批判了经验论否定理性道德法则对感性情欲需要具有制约作用的错误,又肯定了经验论强调感性情欲需要必然存在的合理性;克服了唯理论忽视人的感性情欲需要的缺陷,又保留了唯理论主张理性道德法则至上性的价值准则。康德在坚持理性道德法则制约、支配感性情欲需要的伦理原则下,将道德基础从经验外在对象,移植到人的内心世界之中,独具匠心构建起先验自律的道德哲学体系,从而使西方近代伦理学史又一次得到升华,对现时代伦理思想的发展也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同志《实践论》的主题,就是要解决“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问题。他在详细地分析认识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得出这样一个明确的结论:“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1卷272页)我们认为,这个结论是对《实践论》基本思想的高度概括,也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原则。它以自己的独特的形式,唯物而又辩证地解决了哲学的根本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相似文献   

12.
胡塞尔的主体建构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塞尔的主体建构论陈嘉明一、胡塞尔“建构”学说的理论来源众所周知,近代西方哲学史上存在着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前者强调经验作为认识的来源与基础,认为真实的认识在于观念与对象的符合。唯理论则强调理性作为认识的确实性的根据,认为必然性的认识只能从心灵中演...  相似文献   

13.
《纯粹理性批判》是在对近代哲学唯理论与经验论批判基础上进行的理论构建。康德批判了近代以来唯理论与经验论的片面性于其哲学体系之中,依照“知识产生于对象”还是“对象依照知识”的哲学追问,以“先天综合批判如何可能”的批判中揭露了近代唯理论者与经验论者之间的争论状况,最终创造性地批判和继承各自的理论成就及其缺陷,建立了其主体性的批判哲学体系,把近代哲学发展和走向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4.
在时空观问题上历来有先验论和机械反映论之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时空问题进行了科学的概括和论述,本文试图对此问题作一探讨。 18世纪的哲学家康德在认识论上持折衷主义的立场,既肯定经验论原则:认识开始于经验,又肯定唯理论原则:理性的知识具有普遍性、必然性的特性,而这种普遍性,必然性来自人类的先天认识能力,即感性、知性、理性,其中先天感性直观形式为时间和空间,康德认为,人们的时空经验之所以成为可能,正是由于具有先天感性的时空直观形式,他否认了时空的客观实在性,至少是否认了客体时空的可知性。那么主体时空特性岂不成了无源之水?  相似文献   

15.
康德认识论中的主客体概念有三层含义:(1) 人与外物(物自体);(2) 能思主体与自在客体;(3) 人的先天认识形式与作为现象总和的自然界。对康德哲学可以从主客体问题的角度进行诠释,从而看出它与前辈哲学的关系。在康德那里,科学知识具有两大成分,一个前提,这体现出康德对经验论和唯理论所具有的一种能动综合的哲学意识。  相似文献   

16.
从现代心理科学的观点来看,黑格尔《精神哲学》的“主观精神”部分的确有很多想象的、非科学的、牵强附会的东西,但它在整个黑格尔哲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说明黑格尔不是抹杀而是重视人的经验认识的哲学家,说明黑格尔的逻辑学不是只讲空洞的外壳的学说,而是以经验认识为基础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不懂得“主观精神”,就不能真正理解黑格尔的逻辑学。  相似文献   

17.
康德在研究和总结近代哲学时指出,莱布尼茨的唯理论和休漠的经验论都是片面的,都不能正确解决认识问题。他在批判唯理论和经验论,深入考察人的理性认识能力的基础上提出了二律背反学说。  相似文献   

18.
本文旨在如实描述恩格斯不来梅时期(1838年7月-1841年3月)的思想进程。笔者认为:恩格斯以反虔诚主义开始其社会思想斗争,其实他倾向于'唯理论',又在实际斗争中站在与唯理论有历史联系的'青年德意志'一方。经过反虔诚主义,他达到了思辨神学的水平,走向了施特劳斯主义和黑格尔主义,由此彻底摆脱唯理论和青年德意志的影响,成了一个青年黑格尔派。但他立即迈出了超越黑格尔的步子,理论上努力抛开黑格尔对历史本质所作的唯心主义解释;政治上成为革命的民主主义和民族主义者;还基本确立了革命的实践观。本文还探讨了这一进程的内在趋动力问题,揭示出恩格斯的理性品质、实际研究精神和革命的价值观对他思想发展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事实”范畴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重要范畴。作为认识基础和出发点的只能在意识领域内 ,这就是事实。事实是客观事物的直接呈现 ;事实在内容上与客观事物直接同一。哲学史上的经验论与唯理论关于认识到底是从经验出发还是从理念出发之争 ,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史上就表现为 ,认识到底是从事实出发还是从教条或“本本”出发的争论。如果说“尊重事实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对事实的态度 ,那么“从事实中求是”就是认识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事实包括客体事实和价值事实 ,从事实中求是的认识活动就包括认知活动和评价活动。从事实中求是本身具有解放思想的作用。从事实中求是内含着创新  相似文献   

20.
康德的认识论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围绕康德通过批判“旧形而上学”的误区而为未来科学的形而上学指明方向的思路,探讨了康德的认识论思想,并联系唯理论、经验论的认识论思想和从费希特到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思想,指出了西方近代认识论思想的发展轨迹,以及康德的认识论思想在这个发展轨迹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