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7 毫秒
1.
意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和一定的语境紧密联系的,离开了使用语言的时间、地点、场合、使用语言的人以及使用语言的目的等语境因素,便不能确定语言的具体意义.同理,生命的意义在于个体生命与个体生命之间的关系.从语言看社会、看生命也是一种值得尝试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吴越 《兰州学刊》2003,(5):167-168
人类的语言交际是一个认知过程 ,是以相关为前提对认知语境要素不断进行选择而获得理解的动态过程。认知语境是一种区别于传统静态语境观的概念 ,本文拟从认知语境对话语理解的解释力出发探讨它对话语理解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高松 《学术月刊》2023,(11):15-27
从现象学的视角看,动物、人类以及以GPT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在意义理解方面存在区别。动物通过形成类型来理解其环境,这是前语言的意义形态。语言的出现让人类拥有了概念和语境等高级意义形态,通过概念和语境的相互成就,创造了意义更为丰富的世界。GPT拥有建基于数学模型的独特意义理解机制。但由于无法直接连接到作为意义之源的外部世界,目前GPT只能与人类现有的说话方式对齐,尚不能凭借其独特的意义机制独自进行意义的创造与更新。  相似文献   

4.
张再兴 《兰州学刊》2012,(7):111-115
语境异体字是指在具体文献中受上下文语言环境影响而形成的异体字。这一现象在多种文献中都存在。本文探讨金文的语境异体字。根据形成语境的差异,可以分为形体语境异体字、意义语境异体字、形义语境异体字。语境异体字在数量、形体结构、字形发展过程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语言交际中的动态语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交际的成功离不开语境。语境不是一个静态的、凝固的概念,而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交际本身就是一个动态过程,在交际过程中,语境也随之改变。20世纪90年代以前,语言学家们多从静态的角度研究语境的各种构成因素的影响。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语境研究引入“动态”的概念,语境的动态性也逐渐成为语言学家们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6.
论意义及其构造的语境化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意义问题是语言哲学探讨的中心问题之一,它所涉及的主要是语言如何与世界相关联。本文试图通过对意义的结构、意义和语境的关联性进行分析,从而为研究意义的产生和理解提供一个结构框架,为意义的“构成性”和“语境论”提供一个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7.
语言的认知和理解,是意向性自我建构的过程。因此,任何交际中的现实语言都存在着原语言意向性与接受主体的新的语言意向性,它表现为言说者和接受者意识性建构的双重维度。在语言意义的解读过程中,由于受到语境的制约,原意向性与接受主体的意向性存在着等值与错位的关系。等值带来沟通的准确有效性,错位虽然影响了日常交流,但在非日常交际中也有其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语境分析与语言教学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仁峰 《北方论丛》2001,(5):104-106
语言的意义不仅来自于词汇和语法,而且还依赖于一定的语言环境-语境。语境不同,使用的语言和所获得的语境意义也不同,语言形式所表达的意义与是不可分割的,独立于语境之处的语言是不能表达任何意义的。为此,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理解能力必须适当地分析语境含义,才能切实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素质。  相似文献   

9.
何谓语境——对语境本质的批判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杰 《学术论坛》2015,(2):102-108
作为语言哲学核心概念,语境因其具有普遍性、抽象性和易变性,从而使得学者们对其进行正面界定的努力往往陷入无力把握的状态:无论是语境的客观性维度还是语境的关系性维度,抑或是语境的主观心理建构维度,都只是作为局部的语境研究。语境是围绕在文本周围的建构的关联性实在,并以文本为中心动态地连续生成。语境以网络体系的方式与文本相关却不是此文本的组成部分,它普遍性地存在着并具有必然性地赋予文本某种具体特定的意义。但是,仅从纯粹内涵角度研究还不足以将语境与其相近的概念区隔开来。语境与“共文”之间的话语与文本的差异,语境与“互文”的中心凝聚性与无中心性、人本主义与反人本主义倾向、立体空间性与平面性的差异,语境与“生活世界”的动态建构性与预存性、意识性与直觉性、具体性与总体性、文本目的意向性与自我目的意向性,这些语境和周遭外延性范畴的差异性将语境自身更加明晰地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10.
口译是极为复杂、综合的交际活动。在维索尔伦的适应论框架下,译者要在拥有不同文化历史等背景的使用者之间来回斡旋、协商。这一统一连贯的双向语言转换过程必然涉及制约语言使用,影响语言理解的语境各要素。译者需要确认适应性语境成分,并适应动态语境要素,并在语言结构的不同层面上进行变异,做出语言选择。今后的口译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的语境意识,提高口译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英汉语词汇意义完全等同者很少,即使概念意义相等,联想意义也会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差异.在重视概念意义研究的同时,有必要加强对联想意义的研究,从而有助于全面、准确地理解英语词汇的意义.本文从四个方面对英语词汇意义进行对比研究(1)概念意义相同,联想意义不同或相反的词汇;(2)概念意义相同,联想意义部分相同的词汇;(3)概念意义相同,在一种语言中有丰富的联想意义,而在另一种语言中却没有的词汇;(4)各自文化中独有的词汇,即文化中的词汇缺项.  相似文献   

12.
汉英红色词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宇 《云梦学刊》2005,26(3):128-129
汉英语言中表示“红色”这一颜色或色彩的词语都很丰富。应用时不仅要注意观察它们本身的基本意义,更要留心它们含义深广的象征意义,因为它们的象征意义在不同民族语言中往往有不同的特点,有些特点甚至构成了人们对经过引伸、转义以后对红色的崇尚和禁忌。这种不同文化之间红色象征意义的差异是由于各自民族的文化历史背景、审美心理的不同而产生的,是在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沉淀中约定俗成的,是一种永久性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3.
谢序华 《北方论丛》2020,(3):94-101
学界一般认为,汉字的假借是通过借字表达词音("依声托事"或"借字表词")来实现假借的目的,但事实上假借是汉字所兼有的一种表达职能,只有形义统一、以形别(表)义的汉字才具有假借的职能;而汉语单音节词自身不能独立地区别(表达)一定的概念,又不能区别本义、引申义和假借义,因此汉语的词是不具有假借职能的。所以,汉字的假借,既不是"依声托事",也不是"借字表词(音)",而是"依形托事"。  相似文献   

14.
根据Fillmore的格语法和框架语义学理论以及Goldberg的构式语法理论,动词意义和构式意义都有语境因素的参与。Goldberg认为构式意义相对于动词意义有一定强制作用。本文支持另一种看法,认为动词意义本身包含着丰富的语境因素,构式突显了包括语境因素在内的动词意义的某些方面,形成不同的论元结构。因此,论元结构的产生跟语境因素的作用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5.
英汉两个民族文化的差异反映到语言层面上表现为语言差异。英汉词语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但在许多方面存在着不对等现象。本文从词语的概念意义、比喻联想意义及情感意义三方面的不对等,分析其所反映的文化内涵,从而说明深入理解词语的文化内涵对外语教学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构式是一种形式和意义的结合体。构式语法认为,语言的意义是由词汇义和构式义相互作用生成的,句子意义不是单纯的组成句子的词汇意义的相加,句法结构本身也具有某种独立的意义,即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文章主要就"V+起来"结构分析其构式意义。  相似文献   

17.
汉语词的文化义与文化个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社会语言和文化语言学观点透视汉语词的文化义与汉民族文化的特殊性。文章认为文化义是词语本身所隐含的文化色彩或者附加在词语之上超语言的文化意蕴,它负荷着汉民族悠久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透对对汉语例词的文化义的分析,把握语言与文化的内在联系,可以深化语言科学的研究,窥见汉民族绚丽多姿的文化形态。汉语的文化义似应从以下方向发掘:成语与典故义;比喻与比喻义;借代与借代义;附会与象征义;联想与联想义;情态下褒贬义;风格与语体义;形态、色象与形象义等。  相似文献   

18.
刘澍心 《云梦学刊》2006,27(3):139-141
言语交际的过程从实质上是通过话语信息传递与理解交际意图认知过程。说话人话语与意图合作是普遍的语用原则。但由于语言本质上的不确定性以及间接言语行为的使用,话语和意图的关系经常呈现出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合作与分离。听话人在领会意图过程中自然感到的对语境的依赖程度显示着话语与意图之间的距离,也决定着话语所表达的是规约含意还是非规约含意。  相似文献   

19.
朝鲜语"■"系列的颜色词可分为"■"类和"■/■"类,它们包括诸多下位颜色词,并含义丰富。现以"■"系列的颜色词为研究对象,分别考察"■"类和"■/■■"类涉及到的意义范畴,分析这些意义的派生形式。  相似文献   

20.
《庄子》“卮言”考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边家珍 《文史哲》2002,(3):94-97
《庄子》中的“卮言”,是合乎“环中”、“道枢”之言,即合道之言。所谓“寓言”、“重言”,均可统领于“卮言”;“寓言”、“重言”是为“卮言”服务的。“卮言”在语言形态上可以分为悟道之言、体道之言和“言无言”三个层面,成为庄子及其学派的基本言说方式。“卮言”是战国“百家争鸣”的产物,它包含着对言、意、道关系的认识,又与庄子的体道方式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