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报告第三部分)我国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是根据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战略设想,经过十二大、十三大逐步形成的。十二大确定的奋斗目标是,从1981年到20世纪末的20年,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在此基础上,十三大形成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这就是: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为我们设计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蓝图: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实现温饱;第二步,从1991年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达到小康;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第一步战略目标已经实现,现在我们正在为全面完成第二步战略目标而奋斗。  相似文献   

3.
在人口众多、生产力落后的基础上,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夙愿,也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事业,它肩负着既要完成传统的工业化,又要同时迎头赶上世界新的技术和产业革命的双重任务。完成这个任务,必须经过长期的有步骤分阶段的努力奋斗。邓小平为我们设计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蓝图: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  相似文献   

4.
小资料     
<正> “九五”和2010年的 主要奋斗目标 “九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部署,2000年,在我国人口将比1980年增长3亿左右的情况下,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10年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  相似文献   

5.
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纲要》,提出“九五”期间我国国民生产总产值将由5.76万亿元增加到8.5万亿元,到200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均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并提出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再翻一番,人口控制在14亿以内,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纲要》还提出了进一步改善产业结构,加强科技教育,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等等要求.例如要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和分析了江苏实现现代化第二步战略目标的进展情况,即到一九九三年止,江苏国民生产总值在一九八○年基础上翻两番,人民生活水平基本达到小康水平,提出了江苏全面实施第三步战略目标,即二○一○年基本实现现代化。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必须达到两个具体的短期目标:一是改革目标,用五年左右时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二是发展目标,到本世纪末实现第三个翻番。配套措施有:实行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加快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加速经济国际化进程;实施“科教兴省”战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素质;坚持“两手抓”,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7.
“九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部署,2000年,在我国人口将比1980年增长3亿左右的情况下,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10年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实现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最大国情仍将在中国长期存在。本阶段可以分为上下两个半场,"上半场"(即20世纪后半叶)又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绝对贫困阶段,在极贫水平下打基础的阶段,即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第二阶段是改革开放之后的温饱阶段,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三阶段是小康水平阶段,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下半场"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四阶段是前二十年小康社会阶段,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即基本实现工业化目标;第五阶段是后三十年共同富裕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即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通过首次从十一个方面详细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过程与转型特征,再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使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理论"随着"中国实践""中国创新"由虚变实、由粗变细、由浅变深,更具前瞻性、指导性。  相似文献   

9.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总体构想最早是邓小平同志提出来的。后来他在1987年4月30日,会见一位西班牙客人时谈到:从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算起,第一步在80年代人均产值翻一番,以1980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250美元,翻一番,人均达到500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1000美元,进入小康社会,第三步是在下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再翻两番,目标大体上是人均达到4000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的提出,不仅是邓小平同志的深谋远虑,同时它也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一战略目标的形成和实现,无疑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经产生并将继续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农产品生产波动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孙梅君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与提高农民收入是我国政府农村经济工作的两大目标,是实现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人民生活基本达到小康水平的重要保证。由于这两个目标涉及到国家利益与农民利益两个方面,农民行为是...  相似文献   

11.
一、力争九十年代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中有更大的部分靠节约挖潜、降低消耗来实现正当全国人民胜利完成第七个五年计划,阔步跨入本世纪最后十年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十三届七中全会非常及时地提出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建议》在总结80年代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90年代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任务和方针政策,是指导我国实现经济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的纲领性文献。我国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正确反映了在我国这样一个比较落后的国家逐步实现现代化的客观进程。今后十年的任务是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从温饱走向小康。这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极其重要、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2.
《金陵瞭望》2007,(19):61-62
2002年 确立南京“两个率先”发展目标(2002年11月) 11月23日,中共南京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召开第五次全体会议,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贯彻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的部署,提出了南京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奋斗目标。第一步,到200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争取超过4000美元。基本达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目标要求,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  相似文献   

13.
政治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长期以来孜孜追求的理想。1979年以来,我国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使这个理想正在逐步变成现实。80年代初期,我党制定了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部署,要求到21世纪中叶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建成现代化社会。由于现代化政治是现代化社会中必备的一个基本特征,因而现代化社会的建成意味着政治现代化的基本实现。一、政治现代化的基本特征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经过一个长过程的发展后必然战胜资本主义”[1],“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未来的十五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历史时期。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为此制定了一个令人鼓舞的远景目标,那就是:2000年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再翻一番。前一目标,人们多持乐观态度,而后一目标,有人则表示怀疑,认为受农  相似文献   

15.
人们的生存首要的是吃、穿、住、行。在八十年代初,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经过十年的经济改革,基本解决农民的温饱既吃穿问题,完成了第一步战略目标。九十年代到本世纪末,全国人民生活以温饱达到小康,是第二步经济建设的总目标。没有八亿农民的小康,就很难实现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全面系统的描绘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蓝图,对小康社会的产业结构、经济效益、国内生产总值、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工业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系、城镇人口、缩小三大差别、社会保障体系、社会就业、家庭财产、人民生活、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人民权益、基层民主、社会秩序、可持续发展能力、生态环境、资源利用效率、人与自然的和谐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而切实可行的目标和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要不断向终点迈进的过程,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4000美元,基本实现现代化。可以动员社会力量提供帮助,社会力量集资,但是一定要使全民实现12年免费教育。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头 1 0年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基础的十年 ,头 2 0年是为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历史发展阶段。煤炭工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长期以来 ,煤炭在我国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构成中均占 2 /3以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目标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人民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 ,能源消费量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为了保障我国能源的供应安全 ,保证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煤炭企业生产必须得到较快发展 ,而煤炭企业生产的发展又仰仗着煤炭企业教育的发展 ,因此处于“科教兴国”、“科教兴…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总结了什么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明确了今后十年的奋斗目标,重申到本世纪末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人民生活要达到小康水平,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要胜利实现这一奋斗目标,任务是很艰巨的,需要作出一系列科学的重大抉择,而提高经济效益则是其中首要的和根本的环节。只有  相似文献   

19.
从现在到2000年,农业继续作为基础产业,要支撑国民生产总产值在1990的基础上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在我国未来的经济生活中,农业担负着十分艰巨的历史使命。本文根据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现状、基本观点和技术体系,参照国内外农业发展的新动向、新理论、新方法、阐明了中国农业走向21世纪存在的十五个问题,根据中国的国情,分析了现代化农业发展的特点、途径和模式,为中国农业道路的正确选择提供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0.
云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能否达到或者接近小康标准(1200元)是关系到我省农民本世纪末能否奔小康的关键和难点。为保证“九五”期间我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基本实现本世纪末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宏伟目标,我们从剖析三中全会以来云南农民收入和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