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5 毫秒
1.
新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农民工越来越多地走向了沿海城市,成为沿海地区城市社会建设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新疆少数民族农民工有其特殊性,他们的权益保障问题兼具有民族关系问题和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的双重性,正确处理少数民族农民工问题对我国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分析了走向沿海城市的新疆农民工权益保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民工选举权利保障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举权利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农民工选举权利的行使在现实中存在许多问题,这直接影响到我国法治国家的建设和民主政治的进步。本文从农民工的选举现状出发,深入分析农民工选举权利保障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研究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保障农民工选举权利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农民工作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权益保障现状与其作出的贡献明显不相适应,因此为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要将建筑行业农民工的权益保障机制建设问题纳入到整个建筑行业甚至是全社会的重点关注问题当中。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农民工权益保障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半城镇化作为我国当前亟需解决的社会经济问题,其影响因素集中在制度、土地、劳动力和资本4个维度。其中,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城乡二元管理制度是农民工半城镇化的制度根源,导致农民工与城镇居民享受福利失衡;农村土地的财产功能和保障功能强化了农民工对土地的依赖,土地的财政功能加剧了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文化程度偏低和职业技能匮乏使农民工难以在城镇实现稳定就业,其增长缓慢的收入水平与不断增长的农民工市民化成本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在当前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背景下,对农民工半城镇化问题进行多维审视,通过保障和提高农民工的收益和工资待遇,完善农民工市民化成本的多元分担机制,来解决农民工半城镇化问题。  相似文献   

5.
少数民族农民工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特殊群体,少数民族农民工权利保护问题兼有民族问题和农民工问题的双重性,正确处理少数民族农民工问题对我国的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济南市为例,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介绍了济南市的少数民族农民工工作的现状,总结了济南市的经验,提出了少数民族农民工权利保障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建设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问题是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个十分棘手的社会问题.问题的焦点是保障农民工的权益和农民工的社会保险制度的构建问题.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建设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针对农民工社会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借鉴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制度的经验,采取"统账结合"的模式,实行"小统筹大账户",根据农民工的现实需要确定保险项目、保障水平、管理方式等,并且要注意与现有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协调与统一.  相似文献   

7.
以2003年为界,对近年来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农民工权益保障研究包括农民工的平等就业权、工作报酬权、社会保障权和职业培训权等.研究者同时关注农民工权益受损的原因和保障农民工权益的措施与思路.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研究正向多视角、多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8.
国际劳工标准与农民工人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国际劳工标准相比,我国农民工人权保障在工会组织权利问题、平等就业权问题、集体谈判问题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些对农民工权益的保护形成了障碍。因此,完善有关人权和劳工权利方面的法律,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不仅是国际人权公约所要求的,也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临社会条款问题,我们事先作好法律准备所必须的。  相似文献   

9.
农民工法律地位初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由于我国当前相关法律制度的缺陷,对农民工的法律地位和相关权益的保障不够,导致了农民工歧视等大量法律问题的出现,为解决农民工问题,必须从法律上确立农民工的合法的主体地位,并对其予以相应的法律保障,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问题,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推动法制进程.  相似文献   

10.
论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法制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目前对弱势群体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法律保障,是一大薄弱环节,使我国农民工合法权益遭到严重侵犯,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农民工是弱势群体,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愈演愈烈,因此,需要依法治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现代社会治理的根本问题在于建立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间的良性关系。因此,现代化的社会治理必须以法治为基本方式。然而,在面对日益严峻的社会治理问题时,作为法治社会主流话语的权利话语却遭遇了许多质疑。对权利话语的西方背景和中国语境的分析可以表明,权利话语在西方社会遭到的批评并不足以证成其在中国的困境;相反,以特殊主义和功利主义为特点的关系话语才是该问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农民工社会政策作为政府回应农民工群体流动的重要制度措施, 在不同的时期遵循着不同的建构逻辑。通过对1978—201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政策公报中关于农民工的社会政策文本进行内容分析, 发现农民工社会政策的建构逻辑经历了从流动控制向制度吸纳的转向。在西方社会权利理论和本土社会现实的双重启发下, 中国农民工社会政策未来的建构将遵循社会权利逻辑, 注重社会公平, 强化农民工的主体性, 建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政策。  相似文献   

13.
传统意义上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基本依赖于政治权力自上而下的推动。在以保障民生、重视民权的今天,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也应从确保公民社会保障权利的实现为切入点,通过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互动来予以实现。现以我国公民社会保障权利的实现为视角,探讨社会保障权利的实现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并提出通过建构公权力管理和私权利自治相结合的思路来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设想。  相似文献   

14.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阶段,弱势群体是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产物,在我国弱势群体的公民权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维护。基于行政伦理的视角,研究我国在转型期的弱势群体公民权问题,从外在维度和内在维度来分析我国弱势群体公民权的障碍因素,并从行政伦理的制度伦理与个人伦理角度探求了实现弱势群体公民权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从1949年到2009年,一些重要年份记录了中国人权建设的伟大成就,站在这些历史节点上,可以看到中国从争主权、国权,到维护人民整体生存权、发展权,再到"以人为本"、保护每个人的自由与尊严的发展历程。中国逐步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特色人权之路,并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主动地把握人权话语权,向世界展示中国人权状况的同时,已把人权作为中国社会发展、对外合作交流的重要主题。  相似文献   

16.
发展权是首要人权,对于中国特殊弱势群体的农民工来说,在解决其生存权的同时,应该关注他们的发展权。农民工发展权主要是指农民工在城镇就业基础上生存与发展的权利。在建构和谐社会与社会建设背景下,发展权的实现是农民工与国家社会发展的协调器。农民工的发展权具有深刻的内涵,其体系建构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建设与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正义问题凸显的当代中国,从当代西方正义理论范式中寻求建构正义社会的基本元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罗尔斯等人分配正义观的解析得出,分配正义内在于权利平等自由,权利自由、过程平等是罗尔斯等人分配正义理论共同坚守的底线。分配正义理论范式之争本质上是自由、民主、平等、正义在政治基本价值体系中排序及其正义与善关系之争,争论背后的焦点则是对国家权力正当性的追问。  相似文献   

18.
文本·结构·实践:中国宪法权利二重属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中国法学学者对宪法权利或基本权利已展开了较为丰富的学术讨论,但从既有研究模式来看,还鲜有对中国宪法权利基本属性的揭示与阐发。从中国宪法(典)文本、中国主权结构与中国宪法权利实践三个维度可以发现,中国宪法权利具有二重属性:在权利主体上,阶层与公民并存;在权利性质上,政治性与治理性并存;在权利实践方式上,政治化方式与治理性方式并存。在二重属性关系中,阶层地位优于公民地位,政治性优于治理性,政治化实施方式优于治理性实施方式。  相似文献   

19.
社会权作为基本权利,不仅具有主观权属性,也具有客观法属性,这为社会权可诉性的"司法与准司法"路径提供了宪法依据。宪法诉讼是社会权在宪法层面可诉性的本源路径,我国宪法诉讼应采用"最低限度主义",通过运用宪法明示性条款直接保护社会权、通过审判发现宪法中的默示性社会权等方式缓慢稳妥地促进社会权的司法保护。宪法解释是中国语境下社会权可诉性的路径,我国宪法解释宜采用"原旨主义"解释方式。在宪法层面,通过对宪法条文涵义与国家政策的宪法解释来保护社会权;在民法层面,通过对基本权利的第三人效力的解释来保护社会权;在行政诉讼法层面,通过肯定性行政救济手段与扩大行政诉讼法的受案范围来保护社会权。  相似文献   

20.
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民土地权益保障路径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民的土地权益是层次分明、结构有序的权利束,是农民作为农村集体成员的经济、政治、社会等权利的综合体现。随着近年来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农民土地权益不断受到损害,农民土地权益的大量流失导致社会矛盾加剧。我国农民的失地问题,本质上就是农民依法享有的多种土地权益遭受不同程度限制。通过改革完善相关农民土地权益保障制度,赋予农民永久的农地使用权,统一城乡土地市场,培育农民合作组织,改变农民权益在经济发展进程中受到的不公平待遇,才能真正对农民的土地权益起到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