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8 毫秒
1.
语文教学应将情感熏陶贯穿于日常教学过程中。行之有效的方法有:教之以情,激起共鸣;启迪想象,引入意境等,采用这些方法以达到发展智力,塑造灵魂,培养创造美的能力的目的。情感;熏陶;睿智。语文新课标,把语文定位在"培养高尚的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2.
金珍波 《科学咨询》2008,(12):16-17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以提高课堂效益来提升教学质量是教学改革的核心.为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注重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高、思维的训练、思想的启迪、情感的熏陶以及人文精神的培养,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全面而健康地发展.为此,对语文课堂教学作如下思考: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引导学生穿越时空,入情入境地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进行更为有效的学习.教学时,引导学生走近作者,了解写作背景,再情感引领,架起文学桥梁,并在反复诵读中入境入情,最后潜移默化,培养学习能力,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教师用心用情地导、学生入情入境地学自然地交融,真正实现古今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4.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体验。情感一旦产生,便渗透到人的一切活动之中,使活动染上情感的色彩。"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笔者在这几年的课改教学中,也越来越体会到情感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新课标指出: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应该注重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应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贯穿于  相似文献   

5.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以提高课堂效益来提升教学质量是教学改革的核心。为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注重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高、思维的训练、思想的启迪、情感的熏陶以及人文精神的培养,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全面而健康地发展。为此,对语文课堂教学作如下思考:  相似文献   

6.
纵观现在的语文教学,传统的教学方法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语文实际水平的提高,我个人认为语文教学中,应该情感教学,创设情境,注重朗读训练,让学生感知形象,引起感情上的共鸣,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创设课文需要的情境,引导学生感知形象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通常能激发学生获得审美愉悦的心理期盼 教师可抓住这个契机,通过生动形象的语文渲染,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使学生感知所获得的形象造型是具体的、鲜明的、活生生的,进而理解文中之“神”.  相似文献   

7.
情感是人对现实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认知活动发展和维持的动力,是构成心理素质的重要成分.情感教育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语言,行为和暗示等手段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使学生产生亲近.尊敬和爱戴以及憎恨的感情体验."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很多中外教育名家都十分重视情感教育."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伪君子."所以语文教学要注入"情"突出"情",使之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  相似文献   

8.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在智力活动中,情感推动和维持着智力活动的进行,通过信号功能调节和控制着师生的双方活动.在情感的相互感染中,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师生之间以情染情,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学生从而自觉地把教师的要求转化为自身的需要.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智力的发展,同时也要重视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我们只有对学生进行情感投入,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讲究一定的方法,进行心理疏导,让学生心悦诚服地主动接受我们的教育,我们思想教育的"灵丹"才灵.  相似文献   

9.
语文新课标,把语文定位在"培养高尚的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陶冶情操,感悟人生,升华精神境界"。这就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质,不再是老师教语文基  相似文献   

10.
汉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和重心,它贯穿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目前,中高段的识字教学是一个薄弱环节.老师们对课文中出现的生字,或者不教,或者向低段那样一个一个地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生字教学基本没有体现出中高段教学的特点.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中高段的识字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认识汉字意义的丰富性,并感受汉字表达的意境美、情感美.如果老师们关注中高段的识字教学并上出特色,不仅可以达成识字教学的目标,还会大大提升学生阅读理解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11.
要想成功地上好每一堂语文课,需要语文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熟练掌握语文教学语言的运用技巧和艺术。一位出色的语文教师,能用优美语言渲染创设课文美好的意境,用真情激起学生心灵的震撼,用启迪拨开文本的重重迷雾,用诱  相似文献   

12.
袁菊萍 《经营管理者》2013,(28):361-361
语文的性质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语文教学与之相应又是德智美的统一,人文性注重的学生情感的挖掘、熏陶、感染,这与德育美育目标相统一。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在语文教学中,情境渲染很显然是人文性的体现。一定的情境产生一定的情感,教者动情,学者方能动容。教师引导学生进入语言所蕴含的情境,让他们沉浸于教师所创设的艺术氛围里领悟语言所体现的人文精神的丰韵。  相似文献   

13.
教师对话文本的核心要务就是梳理出文本的情感脉络。贯穿文本的情感就是文本的"根",文本的"魂"。有了它,文本就有了生气和灵气。教师对话文本,走进的是"心",走出的是"情"。情感审美,既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也是语文教学预设的前提,更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本。教师对话文本,务必要找到共振人物情感的着力点和凭借。这是教师教学预设在教学实践中获得成功的关键和保证。教学中,引领学生对话文本,定要贴紧作者的心,共鸣作者的情,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4.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在智力活动中,情感推动和维持着智力活动的进行,通过信号功能调节和控制着师生的双方活动。在情感的相互感染中,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师生之间以情染情,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学生从而自觉地把教师的要求转化为自身的需要。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智力的发展,同时也要重视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我们只有对学生进行情感投入,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讲究一定的方法,进行心理疏导,让学生心悦诚服地主动接受我们的教育,我们思想教育的“灵丹”才灵。  相似文献   

15.
情感是语文学习中理解和表达的基础,情感是语文教学自身的特点之一.教师要努力促使学生实现良好的情感体验,使之有利于语文教学.教师讲课必须带着激情,进入角色,以情动情,以情感人.  相似文献   

16.
陶冶情操提升审美情趣是小语语文课程的目标之一,小语语文课堂更是一个情感熏陶的主阵地,教学中可通过以情熏陶抓好导入、以情入境重视朗读、挖掘情感感染学生等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孕育、生发、升华情感,构建学生鲜活的精神领地。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语文教育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德育渗透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富有魅力的一个表征。没有了德育渗透的语文教学,就等于没有了灵魂。将德育内容贯穿于日常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去,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取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音乐情感、音乐感知、想象思维能力、欣赏能力等角度出发,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强调歌曲教学中的听赏作用,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在充分感受音乐、理解音乐的基础上进一步来表现音乐。  相似文献   

19.
未成曲调先有情,适时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努力地开发教学中的情感效能,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之得到情感上的感染,情操上的陶冶,从而开阔视野,启迪智慧,激发求知欲和上进心。新课标提倡让学生在学习中感知、感悟。情感态度价值观被列为课堂教学要落实的三个维度之一。
  小学语文教材每一篇文章都是有“情”之物,或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品读好文章,总能让人如痴如醉。语文教材正是培养学生情感的好材料。  相似文献   

20.
情,是语文教学的灵魂.刘勰曾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人情.""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们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中,不会无动于衷,冷若冰霜,而常常是情动于衷,形乎于外的.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说:"情感为纽带是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师生的情感随着课文情感的起伏而推进、延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