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重点提出要建立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保障三个体系和以目标导向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自教自律机制和协调机制为主要内容的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四个运行机制,并分别从涵义、实施两个方面对各个机制进行了阐述。新体系、新内容、新载体、新机制,构成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等教育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规模快速发展,质量不断提高,高校的教职工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背景的转换和人的思想观念的更易,高校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逐渐步入了不被重视的尴尬境地,高校部分教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等方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滑坡现象。为了加强和改进当前高校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就需要用务实的行动对"谁来抓、抓什么、怎么抓"这三个问题作出适时的回答。  相似文献   

3.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促进广大青年健康成长成才具有时代意义。在新时代开展地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在教育内容上要"接地气",在教育形式上聚"有人气",在教育成果上要持续"冒热气"。  相似文献   

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向大学生传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面对全球化形势的需要,我们应努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不断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和方式.  相似文献   

5.
林国志 《理论界》2005,(3):144-145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从价值取向、主体与客体的定位、思维方式及方法论上赋予了它新的内容和活力,并提出了新的要求,成为搞好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契机和切入点.  相似文献   

6.
从代际上看,"95后"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主体。与以往大学生比较而言,"95后"大学生具有典型的"网络原住民"特点,其价值观更加趋于个性化和多样化。奈德·赫曼博士提出的全脑优势理论,以个体思维偏好研究为基础,对提升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具体而言,包括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科学研究、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接受问题、优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方式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韩丹 《河南社会科学》2011,19(6):139-141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变革中呈现出"路径依赖"现象,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人们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空间,降低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影响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是联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桥梁和中介。因此,消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变革中的"路径依赖"现象,必须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入手。正确处理政策中存在的"一"、"多"关系,是消解路径依赖现象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8.
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心问题,是要提高其教育效果.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教改革的深化,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遇到了新问题、新情况.将思想政治教育变成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贴近学生,显得十分关键.思想政治教育"三近"的内容需要补充,形式需要更新.  相似文献   

9.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冀骋 《云梦学刊》2001,22(1):70-73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正确理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如何处理思想政治工作与素质教育、心理教育、学科教育等有关方面的关系,这是从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所必须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高校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才能奏效。在此项工作中,工会应担当什么角色,履行什么职能,有哪些优势和怎样发挥作用,笔者在此谈点粗浅看法。 一、工会在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角色 思想政治工作,是对人的思想、心理施加影响的一种活动。高校教工思想工作,其特殊性在于:它的工作对象本身是具有高等文化水平的知识分子;高校有较为完善的组织教育机构,这些机构都是做人的思想工作的。面对这种情况,工会有必要统一认识,明确工会在高校教工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角色位置。  相似文献   

11.
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审美化改造 ,对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体现了“真、善、美”的和谐统一 ,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 ,克服了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化、抽象化、单一化的弊端 ,使教职工在美的形象的感染中受到熏陶和教育 ,从而促进教职工的自我完善 ,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激发教职工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历经30多年的快速发展,取得了重大理论成就,但也存在着研究及结论比较宏观、抽象,与实践脱节较大的问题,应结合实践予以细化和拓展。高校辅导员实施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可以细化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专门开展高校辅导员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高校辅导员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可以从界定基本内涵、确定研究对象、筑定结构体系、框定研究内容等四个步骤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3.
大众文化的蓬勃发展,一方面使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话语主体的双重化、话语符号的狂欢化、话语内容的复杂化等;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根本性质却保持着相对稳定,如合法性、科学性、主导性等。应正确认识大众文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变"与"不变",既准确把握"变"中之"不变",又坚持以"不变"应"万变",与时俱进、创新求变。  相似文献   

14.
论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问题.因此,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大的价值,其价值性要求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如何走出当前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误区,努力探索提高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效益的方法,成为一个具有现实和实践意义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面对新常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发挥好全方位育人的作用,就要海纳百川,尽可能地吸收一切有益的教育元素。少数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同胞在长期的日常生活、生产实践中不断发展和积累起来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总称,其中蕴含着许多优秀的教育理念,要将少数民族文化中具有教育价值的元素更好地运用于当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路径选择就变得非常重要。文章拟从搭建好少数民族文化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实施校园"民族文化角",深化"思政课"实践教学等方面,就少数民族文化如何更好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和有关政策导向上受到高度重视与实际上受到学生冷遇形成悖论,实际效果与预期目标存在较大差距。文章从多方面探析思想政治理论课陷入困境的原因,提出了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要全员化参与、终身化学习、通俗化解释、社会化普及的"四化"措施,旨在开创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7.
"圈层化"割裂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的有效关联.如何应对网络"圈层化"挑战,揭示"圈层化"背景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特征的逻辑生成、风险的问题构成、应对的策略形成,探索实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要素、过程、结果的有效性,最终实现识圈、融圈、破圈、扩圈,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邢晓红 《学术论坛》2012,35(7):45-48
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教学方法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关键因素。借助结构方程模型,通过理论假设、运用探索性因子和验证性因子来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性,结果表明: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性与"自主探究式"创新教学方法偏好有直接正向的影响,对传统教学方法偏好影响不显著。这启发当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要"顶天立地",满足现实需求,彰显主体性,体现实践价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采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自主的、主动的、多样化教学模式,从而增强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微博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浅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时代与技术的不断发展,一种全新的网络社交服务方式——"微博"应运而生。大学生知识水平较高、思维活跃、接受力强,是微博群体的主力军。微博的快速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很大的启示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认识到运用"微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有利于拓展现有的思想教育工作领域,提升思想教育工作影响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微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主体、传播方式以及传播内容的解构,指出传统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传播主体话语权受到威胁、课堂思政教育内容未能与"微"信息结合,以及传播方式与接受偏好相脱节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需要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以及传播方式三个方面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微环境相结合,提高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包括搭建多元对话平台、借助微环境传播主体;提高思政教育素质、熟练掌握教育微技术;丰富思政教育内容、实现思政教育微结合;与微传播内容相结合、引导大学生价值追求;丰富思政教育方式、增加学生接受度;紧密与微传播结合、增加教育的互动性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