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培养什么人才、怎样培养人才、为谁培养人才这三个人才培养的根本问题构成了习近平关于人才培养重要论述的清晰主线。这一主线分别从人才培养的目标、实践路径和性质三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人才培养理论进行了创新发展。在“培养什么人才”方面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新的阐发;在“怎样培养人才”方面从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等途径进行了新的论述;在“为谁培养人才”方面提出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2.
高校如何提高教育质量,已是管理者和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确立以项目设计为主线的高校教育模式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实践育人效果的较好途径。这种教育模式以目标导向为动力,促进学生学习行动的阶梯发展;以平台互动为媒介,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全面提升;以项目团队为形式,促进学生个体全面成长。这种教育模式对推动学生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升华思想、推进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分析实践育人的内涵和当代医学教育实践的必要性,反思国内医学院校实践育人中存在的问题。应用服务性学习理论,探析医学院校社会实践育人模式,提出 “以医学生为主体、以项目管理为主线”和“六育人”的医学院校培养学生发展的全新模式,突出医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医学生在实践育人中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作用,从而促进医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大思政课”是学生成长成才的“理论大课”“实践大课”“人生大课”,是以“铸魂育人”为价值导向,以“社会现实”为实践观照,以“教学创新”为关键手段,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新动力。“大思政课”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教学还存在“照本宣科”、教学内容与学生真实需求脱节、教学方法与学生能力发展割裂、教学场景与学生生活世界脱离、协同育人乏力等问题。突破以上困境,需要高校聚焦队伍建设,找准教学规律,搭建协同育人体系。  相似文献   

5.
实践有利于促进德育认知与德育践行的有机统一,实现理论育人与现实育人的良性互动,推动高校育人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传统实践育人侧重的是学生专业能力以及社交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情感认知的培养比较薄弱,与校园主流文化脱节。构建以“五爱”教育为载体的实践育人体系,旨在将“五爱”教育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去,一方面丰富了实践育人的内容,为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提供了更为具体的理论依据和教学方法,另一方面有助于形成优良的“五爱”校风。将“五爱”与实践相结合,凸显实践活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帮助贫困大学生“脱贫”,并逐步由“帮困”转向“育人”,最终达成“帮困扶志”“助学立人”的目标,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责任.这里提出的“四维立体”救助模式,既有助于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相关问题,也有助于实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过程育人,对维护高校稳定团结、构建和谐校园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文章提出了一个以“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即CDIO(Conceive、Design、Implement and Operate)为理念,案例为导向,项目为主线”校企双主体模式的JAVA课程教学改革思路.通过对该课程理论教学内容的改革,整合优化理论教学体系,提高学生计算机语言知识掌握的全面性.在实践教学中,强化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最终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衔接”.  相似文献   

8.
“教学做一体化”职教师资教学模式是职教师范类院校提高学生的职教师资能力的内在要求.传统职教师资教学模式存在教、学、做三者目标不一致;教、学与做的内容常脱节;教-学-做联动途径不畅通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以“做”为基础,由“做”统领“教”与“学”的职教师资教学模式,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按照岗位—能力—课程思路提出了具体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9.
围绕“大学英语读写”课程思政建设实践,从“教师—学生”“线上—线下”“理论—实践”3个层面呈现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原则,从思政内容挖掘及课程设计着手,实现思政目标与语言目标的有机融合;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打造和谐向上的课程思政育人共同体;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完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课程教学实践证明:坚持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教学互长,师生均取得一定程度进步,教学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陶行知先生把“教人求真 ,学做真人”作为培养人的根本目的 ,主张用开放的育人环境 ,按生活的本来样子育人 ,注重培养具有独立思想 ,有真知识、真本领 ,能承担社会责任 ,适应和改造社会的为真理而奋斗的全面发展的“真人”。其核心是“教学做合一” ,要求学生在实践中增强主体意识 ,通过认识和改造社会来提高完善自己 ,强调师生之间的民主关系 ,关注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确立培养“真人”的教育目标 ,从根本上育人、立人 ,改造乡村社会。对陶行知教育理论中蕴含的主体性思想予以解读 ,为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生物科学专业结合吉林西部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构建实践教学新模式,实现"四个走向",既使学生由课堂走向实验室、使学生由课内走向课外、使教学由黑板走向田间、使学生由实验走向研究,解决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脱节、教学活动与科研活动的脱节、学生实习与专业实践的脱节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实践育人教育观不同于教书育人教育观。它以实践哲学视域下的理论与实践关系为哲学基础,打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主从关系,强调实践性是教育的内在本质属性,其核心是确立和保障学生在教育中的实践主体地位。构建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要坚持系统性、目的性、主体性和动态性原则。实践育人长效机制昀基本框絮和构建思路为:构建以学生主体地位为本的目标体系,形成以学生自主发展能力为考核标准的动态考核评价体系,建立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机制。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课程导致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脱节的问题,以“实用主义哲学”和“机能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提出了以“学习者生长”为教育目的、以“经验”为教育内容、以“做中学”为教育方法、以“儿童是中心”为活动主体等具体主张,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具有启迪作用。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目标设计时除考虑促进社会发展的职业教育内在功利性目标外,更应考虑促进学习者个体发展的教育性目标;在课程内容设计时除考虑知识体系外,还应考虑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经验,使学习者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学习行动的积极参与者,而教师则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过程中的咨询者、指导者和促进者。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校第二课堂30多年的发展和时代对人才培养需求的变化,高校第二课堂作为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关注,成为创新教育不可或缺的阵地。它以学生成长为主线,育人过程集合了情感育人、实践育人、知识育人的功能。这些功能的实现,需要设计与经营,需要构建系统的育人机制。其中,就业导向、能力为本的育人目标是育人机制的出发点,保证活动的方向性和整体把握;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合作、探究式育人模式、激励机制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保证第二课堂活动持续运行;评价机制和保障机制则为活动提供物质供应和精神支持,确保育人质量。  相似文献   

15.
确立课程的逻辑主线是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思想道德与法治”课配套教材共出版了9个版本,其逻辑主线的确立和科学表述经历了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综合考虑《思想道德与法治(2021年版)》教材的逻辑主线、“20方案”对本课程提出的新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特质契合新时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新需要等多种因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仍然应是“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逻辑主线。科学认识教材各部分内容与逻辑主线的关系,才能在教学中始终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全部教学安排都紧紧围绕逻辑主线展开,更好完成本课程的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6.
在设计理论课堂中试用“建构主义(理论)为主、行为主义(理论)为辅”项目教学法,以此改变高校课上学生被动学习的情绪.该教学法借室外项目的任务活动,消化室内灌输式的教学内容;以自由开放、实践促理论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好学的兴趣,从而提高设计理论课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在探索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过程中形成了系统完整的社会工程思想,提出了社会主义模式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完成了社会工程的目标设计问题;通过社会改革的路径选择、方法设计和操作逻辑等实践探索,回答出“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及完成了社会工程的过程设计问题。社会主义改革的目标设计和过程设计构成了邓小平社会工程思想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为例,从建构原则、体系框架、内容结构及特点等方面阐述了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情况,建立了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一平台、三模块、四层次、多模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人力资本》2008,(2):8-8
“如果我亲自做,会快得多!”“我怕我忘记告诉他们一些重要的细节了。”……这些话听起来非常熟悉。你也许知道为了发展业务,必须要让你的团队成长。事实上,你不可能亲自完成所有的事情。放权之后,你会拥有更多控制权。控制放权的关键在于将任务下放给某人前,确立任务是什么,他们应当如何完成,其成果应当是什么,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探索高职院校广告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注重深化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探索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创新过程中,强调以职业岗位工作内容为导向,强化实践育人,探索工学结合育人模式;强调以课程思政为引领,强化素质教育培养,探索思政育人模式;强调以技能大赛为路径,激发学习热情,探索以赛促学教学模式。旨在探索教学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创业意识及综合职业素养,从而强化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从根本上解决职业教育课程教学实践与人才培养目标及职业岗位人才需求相脱节这一教育教学关键性问题,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促进学生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