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从历史的角度审视中国学术界自20世纪80年代起开展的关于纳粹屠犹问题的研究,考察了中国学术界对纳粹屠犹事件的认识,分析了纳粹屠犹教育在中国的开展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如何再现纳粹屠犹事件上,海登·怀特的相对主义思想不是一种绝对的相对主义,而是以历史事件的客观性与人类的道德判断、主流意识形态为边界。一方面,设定一个边界有助于我们认识真相;但另一方面,边界是把双刃剑,它在揭示一部分真相的同时也会遮蔽另一部分真相。正因如此,才会有汉娜·阿伦特的"越界",超越自己的民族身份、公众的道德评判标准、意识形态,重新去追问纳粹屠犹的真相。从"边界"到"越界"的转变本身就需要也在证明着一种人类的独立思考能力。  相似文献   

3.
二战后,德国人及犹太人的创作题材中出现了“奥斯维辛”,这种由于历史缘故造成的影响促使了双方共同思考。纳粹屠犹的结果是,人们开始关注自身并对心灵深处进行探讨;犹太人的传奇经历,对他们驾驭政治的能力提出了挑战。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这种“奥斯维辛”留下的心灵创伤不仅波及了犹太民族,而且也对德国民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如何对纳粹屠犹进行历史阐释,存在争议。绝对主义认为存在某种普遍的真理和标准,相对主义则强调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标准,不存在普遍的判断标准和道德规则。多元主义的特征在于,既反对绝对主义的单一论解释,承认其它解释、标准的合理性;又反对极端的相对主义。美国历史哲学家海登·怀特在纳粹屠犹问题上的立场转变表明,相对主义在价值评价层面存在边界。多元主义和相对主义有其进步性,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再现灾难性历史事件时,阿特·斯皮格曼将受害者的生命形式作为主要的刻画内容.在以纳粹屠犹为主题的绘画小说《鼠族》中,通过弗拉德克对大屠杀经历的叙述,斯皮格曼以文本与绘画相结合的方式从多个层面描述了大屠杀受害者个体生命的政治化状态.本文以莱维与阿甘本解析奥斯维辛囚犯的生命形式为视角,从见证者、被淹没的穆斯林、耻辱感与罪恶感等层面,解读《鼠族》中大屠杀受害者表现出的生命政治形式.  相似文献   

6.
从“理性的机巧”到历史的自觉创造魏敦友一、历史与人:千古之谜自古以来,人类都在以不同的形式不断地探索历史内在本性问题,从而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历史哲学,构成了人类对历史过程的认识史,它无疑是现代人回答这些问题的理论前提。本文拟从对人类精神产生了巨大影响的...  相似文献   

7.
二战后 ,盟国为永久消除德国对世界和平的威胁 ,对德国实行了一场强制性的民主化改造 ,它包括“非军事化”、“非工业化”、“非纳粹化”和“民主化” ,亦即著名的“四化”。其中最为重要 ,也是最遭非议的就是西方盟国对西占区的非纳粹化。“非纳粹化”是战后西德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它对德国政治发展趋向产生了重大影响。文章将对这一问题的缘起、西占区“非纳粹化”运动的开展以及实施的效果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这则公益广告是西班牙一家广告公司为一家名为“非洲向导”的慈善机构所创作的。在一张广告中,这些蚊子惟妙惟肖地组成了纳粹头子希特勒的照片。该广告的目的是为了让公众重视疟疾对人类的危害。  相似文献   

9.
陆机的“诗缘情而绮靡”说从诗歌的内质和形式两个方面强调了诗歌的个体抒情性和文体审美性,更准确地表述了诗歌的本质特征。这一诗说影响了六朝及以后的诗歌理论和创作。在历史的发展中,人们对这一诗说的接受与误读、欣赏与贬斥是并存的。但在明清两代,受时代语境所限,误读与贬斥之风犹为严重。然而,“诗缘情而绮靡”说作为中国古典诗学具有创意性的一个“新语”,其生命之树是长青的,陆机对中国诗学的贡献是任何人也无法磨灭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诗六义”出发,把“赋比兴”放到人类学理论框架中,探索了赋、比、兴与人类精神起源的关系,以及各自的历史积淀过程,以历史积淀界定其内在结构,对中国诗学的“赋比兴”说进行了全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历史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地向前发展的,社会进步不仅表现在社会的渐变过程中,而且更主要地体现在社会突变过程中也即社会革命之中.社会革命是在危机这一历史“拐点”上由历史主体——人能动地实现的.但不同的人基于对危机本质把握的不同,他们对危机在观念上和实践上的超越也就不同.而不同的超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2.
人类在创建人工自然的过程中,由于过度地开发、利用自然,产生了超额熵增,自然环境本身提供的负熵却不足以抵消与平衡,从而引起了生态危机。本文试图运用熵理论来解读这一现象,认为人类在积极寻找诸如“能源负熵”、“科技负熵”的同时,更应该在认识系统中引进“文化负熵”———生态文化来指导、规范人类的实践活动,促进人、自然、社会的协调和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侠文化流变试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侠文化迄今为止经历了神话原型、历史实存与文人“幻设”三个发展阶段,伴随着与各时代历史特点相适应之复杂演变。在这一过程中逐渐积淀形成了“侠性”的三大“板块”。本文对侠文化所作的脉络整理与内蕴探究,有助于我们更深地了解这一“中国民间信仰”。  相似文献   

14.
以“嘉定三屠”“江阴之屠”为代表的明清之际江南地区屠城事件广为人知,但学界探讨较少。经考订,明清之际江南地区至少有十座府县治所城市遭到屠城,接近总数的四成。清廷奉行“抗拒者诛”的屠城政策,有意将屠城作为政治、军事策略使用,是导致此时屠城频发的重要原因。其将屠城归于刑诛之列的做法,则是实现政权合法化的策略之一。屠城的具体过程与组织手段也能体现屠城作为政治、军事策略的内涵,彰显了清朝政权与前线将卒围绕屠城的“合谋”关系。清初各地盛行的屠城谣言则反映了普通民众对屠城的认知,应被视为民众在社会危机时的自我保护手段,具有反权力的性质,由此可窥见明清国家与民众的微妙关系。总之,江南屠城具有明确的政治、军事属性,与社会心态、谣言传播、官民关系等社会文化现象也有关联。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助于增进对明清之际时代环境的认识,亦可更为深入地理解中国历史上长期延续的屠城现象。  相似文献   

15.
人在萨特哲学中占有核心的位置,也是萨特哲学论题展开的基点。“匮乏”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由于“匮乏’的存在,人类进行生产、进行社会交往,并产生敌对关系。“匮乏”表现着人类追求自由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6.
文化是在人类活动的过程中历史地生成的生存方式与思维方式。中华民族史前先民“美”“善”观念,就蕴涵在“史前”原始文化之中。而中华民族史前文化独特的存在方式、体现形式就是图腾崇拜以及巫术礼仪与原始歌舞,这也就是中华民族史前先民的一种特定的生存方式与思维方式。因此,中华民族史前先民的“美”“善”观念正是从图腾崇拜以及巫术礼仪与原始歌舞中萌发出来的。  相似文献   

17.
对“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化利用”的涵意,应该可以从两个层面去加以理解。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历史文化遗产”定义为有形文化的角度而言,它显然远不止是所谓“历史遗存工业化(industrializationofhistoricalrelics)”的经济行为,而是旨在充分地实现一个民族乃至全人类对有形历史遗产的资源共享的文化事业。而如果从更广泛的角度看问题,那么我们现在或许正处于一个很重要的时期,需要在将有形文化和无形文化两相观照的过程中对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全方位的再认识。在这个意义上,能否对中国考古发掘和研究的惊人成果作出充分的反应…  相似文献   

18.
重视对“广义政治”理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广义政治”是我们对“政治”这一概念进行重新探索时所得出的重要结论。它与“狭义政治”相对称,意指所有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共同特征和最一般本质。其基本含义是:社会的政治主体及其历史惯例或法律规范的社会利益全局关系所支配的公共权力活动和过程。根据广义政治论,政治与人类社会同生共存;政治生活如同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一样,存在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始终;阶级政治是人类社会特定的政治生活形式。广义政治理论为理解整个人类社会政治现象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9.
虚词“与、及、并、和”的历史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虚词“与、及、并、和”的历史发展于江“与、及、并、和”是一组意义相近的虚词,它们分别在汉语的各个历史阶段被频繁地使用,直至现代。本文从历史语法的角度,对这四个虚词在30多种文献中的发展演变逐个加以考察,并对“与”和“及”、“并”和“和”略加辨析,说明...  相似文献   

20.
“生育文明”,仅有4个字,内涵却颇为丰富。“生育”二字,不难理解,通俗地说,就是生孩子。而“文明”的含义则不像“生育”这样一目了然,此二字在现代汉语中属多义词。《辞海》有关“文明”的义项共有5个:犹言文化;指人类社会进步状态,与“野蛮”相对;光明,有文采;唐睿宗年号(公元684年);日本后丈御门天皇年号(1469-1487)。《现代汉语词典》有关“文明”的义项有3个:文化,即: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和具有较高文化的;旧时指有西方现代色彩的(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