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序》体现了刘勰创作《文心雕龙》的历史视野。"崇替在选"揭示了政治教化、社会风尚,统治者好恶对于文学的影响。《时序》集中体现了刘勰文学史叙述的他律论的文学史线索观以及其以经典价值为主的,又讲求新变的、肯定创新的文学史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学术界通常认为<总术>是创作论的总论,总括了创作论前18篇的内容.其实,总论五篇论述了写文章的总原则,文体论篇阐明了各体文章的写作规范,创作论指出了文章的一般写作方法,所以<总术>总括了总论、文体论、创作论,与一般的看法不同.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对"归化"和"异化"观照下杨国斌和王佐良的两种<文心雕龙·才略>英译本的译例进行对比分析,旨在说明如何运用这两个翻译原则,作出更有生命力的译品.  相似文献   

4.
先秦这个历史时期,是中国散文发展的第一个阶段.从殷商、西周,到春秋、战国,文章由简而繁,由质而文,由简单记事到长篇大论,由官府独占到百家争鸣,这是一次飞跃的发展.散文的产生,始于文字记事.从现有的材料看,中国的文字记事,到了商代,已经发展到一定的水平了.这时不仅有了甲骨刻辞,而且有了铜器铭文.《尚书·盘庚》  相似文献   

5.
学术界通常认为《总术》是创作论的总论,总括了创作论前18篇的内容。其实,总论五篇论述了写文章的总原则,文体论篇阐明了各体文章的写作规范,创作论指出了文章的一般写作方法,所以《总术》总括了总论、文体论、创作论,与一般的看法不同。  相似文献   

6.
刘勰在《序志》篇中提到“执丹漆之礼器,随仲尼而南行”的目的在于揭示《文心雕龙》的主旨是解决文质关系的,具体到六朝文学就是质不胜文、文质不协调的问题,而“文体解散”则是它的主要表现形式。同时《文心雕龙》在写作体例上又不同于子书、“近代文论”和经学家的注经著作,它融“弥纶群言”和“研精一理”于一体,实现了理论的概括性和针对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8.
<文心雕龙>书名是刘勰文学观点的集中体现,它强调的是精妙的艺术构思与精美的文学语言的有机结合;而<文选>的选文标准"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则是萧统文学观点的典型反映.其"沉思"之想与"文心"之思,"翰藻"之文与"雕龙"之采,名异而实同,都体现了他们注重内容与形式相结合的文学观点.<文心>所论文体34种,<文选>39种,两书基本相同的文体选目近20种.其渊源有自,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9.
以"自然"论文学,汉朝<淮南子>已有记载,但只言片语,语焉不详,直到魏晋鸿篇<文心雕龙>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自然"论文学观.刘勰以"自然之道"来阐释文学创作的根本原则,从哲学本体论高度论证"文"之产生与存在的必然性、"文"与"质"的本质统一关系,并以此为核心探讨了文学创作之发生、文学风格之生成、创作自由之实现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建立了相当系统化的"文道自然"观.  相似文献   

10.
由吴志达主编,陈文新、阳海清、蔡靖泉、余传棚等任副主编的国家重大文化工程《中华大典.明清文学分典》,于2005年9月由凤凰出版社(原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该分典包含明文学部一、明文学部二、清文学部一、清文学部二、清文学部三,共5个分卷,计1 200万字。其编纂始于1994年,集30余位学者之力,整整用了11年时间,才告完成。这是一部系统汇辑明清文学研究资料的大型类书,本文就其文献使用等情形作了抽样分析。  相似文献   

11.
<文心雕龙>文学理论各个组成部分和整个理论的体系是如何被组织和统摄起来,又是如何如同"三十辐共一毂"那样发挥各自的具体作用,这是应该深入分析和研究的重要问题.文章认为,刘勰的定势理论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它是刘勰针对创作进行谋划的集中反映.包括作家如何进行思想和学术修养以完善伦理人格,如何了解自身的体性特点,如何了解文体特点,如何学习掌握一定的文术和创作技巧,如何培植合理雅正的文学情感和便于临文的良好精神状态.在这样周密确定的谋划中,创作过程就会进展得格外顺畅并且达到目的性和规律性的趋同与结合.在从创作谋划到创作完成的整个过程中,定势理论实际起着中枢和核心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文心雕龙>思想的复杂性早有共识,但儒学、佛学和玄学究竟哪种学说在其中占主导地位一直难有定论.通过对<文心雕龙>中概念、结构、论证方法和体现出的文学观的分析,并辅之以思想史的考察,可以发现:刘勰虽继承了大量的儒家思想,但影响<文心雕龙>的主要思维方式主要来源于魏晋时期盛行学界的玄学和佛学.而善于化外来思潮的冲击为自身改造的有利因素,正是儒学历千年而不衰的根本.  相似文献   

13.
《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文章学巨擘,桐城派是近代文章学大宗,作为一位心系中国文学命脉的现代新儒家,徐复观与两者都颇有渊源,并对桐城派文论和《文心雕龙》之关系做了深入研究,认为它们有许多暗合之处。特别是在文体论和文气论两个方面,桐城派文论对《文心雕龙》都有继承和超越。通过对桐城派和《文心雕龙》关系的细致考察和疏通条贯,徐复观希望展现古今文学发展的轨迹,沟通中西文学理论,为建立中国现代文体论作奠基尝试。  相似文献   

14.
《汉书.西域传》所载西域各国户口资料的系年史无明文,但有线索可循。从西域一些国家状况分析,可知《汉书.西域传》中所载西域各国的户口资料应是汉成帝时期的数据,确切的系年应为成帝永始二年(前15年)或永始三年(前14年)。  相似文献   

15.
祭祀诗是附丽于宗教祭祀活动的一种文学形式,作为一种宗教文学,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时代特征和地域性,是我们借以窥测自己民族文明发展的一个窗口.<诗经>与<楚辞>是中国诗歌的两大源头,是南北文学的代表,两书收集了许多祭祀诗歌.文章拟从<诗经·周颂>与<楚辞·九歌>祭祀诗祭祀对象的不同,来看南北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刘勰从“通变”和“时序”两方面研究:艾学发展变化的原因及其规律,构成了《文心雕龙》文学通变论的理论框架。“通变”即文学的继承与发展,此为文学发展变化的内部规律;“时序”即时代社会的政治状况,是影响文学发展变化的外部因素。刘勰对文学发展内部规律和外部因素的探索,都受经学的思想影响。  相似文献   

17.
生态问题是21世纪人们关注的焦点。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在小说《浮现》中对生态困境进行了思考,本文从自然边缘化的位置、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回归自然的使命感三方面阐释了作家对生态困境的困惑与反思。  相似文献   

18.
论说文体广大,几乎无所不包,而且诸多文体亦往往兼具论说之特性。《文心雕龙》置论说于史传、诸子之后,足见其重要性和特殊性。刘勰详论而略说,探讨其发展演变,建构其体制,而后世论与说合流,重在以阐述、论证的方式,摆事实,讲道理,发抒一己之见解,指陈利病得失,使人信服。文体由详分类别,细加研阅,而趋于归类合并,求同存异,得其大体,使之具有涵盖性与包容性,正是文体发展演进的规律。揆之于实际,论说文之文学性主要体现在建构篇章、经营步骤的形式审美,论事叙理的思维之严密性与一致性,形成文势与境界;要约明畅、颇具形象感的论事说理之方式;以及心与理合、辞共心密、以情感人的语言文辞。论说文的文学性,正是传统泛文学观念的文学之美的体现。  相似文献   

19.
唐代集大成的书论家张怀瓘,对于唐代书论体系的建立厥功至伟。张怀瓘书论体系的建立主要受前代文学理论著作的影响,其中主要来自齐梁之际以体系完备著称于世的文学理论名著《文心雕龙》。对比《书断序》与《文心雕龙·序志》可发现,二者在创作动机、体系建构、评论方法、论述逻辑、语言等方面都有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章句释义出发,结合《文心雕龙·章句》文本细读,提炼出文学创作安章造句过程中所要面对的7个基本问题,围绕章句的情位形声的整体性问题,就章句的基本功能、性质、方法与特征分别加以论述,力求全面而准确地揭示刘勰对文学创作中安章造句问题的理论思考及其历史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