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国社会在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中,各种学术评价机构在强大的工具理性主导下,假以不断进步的信息技术手段研制出的各种学术评价结果被异化和泛化使用,由此产生的消极影响也愈演愈烈。而回顾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不难发现,如果仅以国家政治价值理性主导学术评价工作所带来的危害往往比单纯工具理性造成的负面影响更多。因此,在今后的学术评价中应以正确的价值理性为体、工具理性为用,多方参与共同建立主体间性的学术评价场域;政府管理部门应平衡使用定量与定性评价结果;评价机构应细化分类,注重差异性和整体性;评价人文社科期刊不能仅靠"影响因子",应以文评刊。  相似文献   

2.
工具理性在促进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工具理性的越位。家庭作为最为敏感的社会细胞,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冲击在家庭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工具理性的"个人本位"挤压家庭的责任价值;工具理性的"追求物的最大值"侵蚀家庭的情感基础;工具理性的"手段合目的性"驱逐家庭的道德调节机制。而家庭价值理性的回归对家庭抵御外来压力、促进社会和谐和提高国民素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4.
本文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冲突的角度对近年来频繁发生的煤矿安全事故成因进行了社会学思考,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如何使理性的两个维度相互补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浅析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分野与整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都是人类理性的重要组成部分。都能在古希腊找到其源头,但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崛起,出现了工具理性膨胀、价值理性衰微的趋势,使原本和谐的两者关系出现了分野与嬗变。工具理性逐渐摆脱了价值理性的制约,且这种关系越来越显示出其缺陷。如何使两者的关系相协调、相融合、相统一、相和谐,处理好人与自然、科技与人文、科教兴国战略与可持继发展战略的关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成为一种理论事实并承担起重要的解释和载体功能应归功于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学研究。分析马克斯·韦伯的理性二分法及其内在含义,考察其对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社会学应用,无论对于方法论的发展还是对于社会科学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工具理性创造了现代社会的巨大物质文明但也受到诸多非议和批判。回首百年现代管理的演进历史,工具理性在现代管理的核心工作以及管理实践中仍然具有无可取代的位置,工具理性深深地影响着管理的现代发展,也深化了现代管理思想内涵和管理模式并引导了西方现代管理的发展方向。但随着管理实践问题的反思,工具理性思维下的“人性假设”、工具理性主导下的“效率主义”、官僚制组织对人的异化以及工具理性高扬下的价值理性衰落已成为凸显问题。只有在现代管理中深度融入“3p”人本管理理念,强化管理伦理建设,建立有效的管理价值评价体系,才能实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在管理中的融合与统一,找到工具理性更好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选择价值理性还是工具理性——现代医学面临的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是一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经济快速发展,也带来了物欲膨胀后果,体现在现代医学领域,就是工具理性片面发展,而相应的价值理性则大大地被忽略了,带来了严重的现实问题。为了现代医学的健康发展,进而推动和谐社会的实现,就有必要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关系的统一与整合,最终推动整个社会文明的进步。  相似文献   

9.
社会转型与经济转轨的稳步推进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不断碰撞、冲突,引起了公众信仰的迷失与价值的混乱,思想政治教育在这一环境中遭遇了强烈的冲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内容进行详细分析,以便为思想政治教育走出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困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环境治理具有很大的复杂性,单靠制度建构和数量监控难以取得深层次的效果,当前环境治理中普遍存在漠视人文价值的倾向,缺乏对价值观的深入剖析。为此,本文从人类理性的两大维度即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入手,分别论述了环境治理的工具理性取向和价值理性取向,提出划定价值理性最低限度和工具理性最高限度的原则,探析融合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实现环境治理价值跃迁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教育产业化角度出发 ,将市场经济规律与大学物理课程实施过程结合 ,分析了大学物理课程实施过程中与市场经济规律不符的弊端 ,并提出了大学物理课程改革的方略  相似文献   

12.
"人的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要求我们对职业教育的内涵作出新的阐释。以此为基础,可将未来职业教育的创新趋势全面纳入人的可持续发展的视野中,提出未来职业教育创新趋势的个人建构,即以个体生命的发展为出发点,通过职业教育赋予受教育者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和能力,提升其生命质量和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13.
可持续发展现念已被当今社会广泛接受,既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的选择,又是诊断国家健康运行的标准。本文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由来,分析了可持续发展的实事求是观,并探讨了实事求是对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张载心学结构发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横渠学说为"气本论"或"气一元论"的传统观点需要重新思考.从横渠学说的整体来看,他以"气"的升降屈伸论宇宙万物之生成为始,而以"心"统摄会归天下一切万物为终.前者是形下之器的世界的无尽展开,后者则是形上之道的世界的无穷开显,而性气合一或形上与形下合一的归极之所则在于"心".因此,就横渠学说之整体结构来看,乃呈现为一个完整的"心学"构造.而以"气本论"或"气一元论"来概括横渠学说,实际上只注意到了横渠学说中"气"之形下开展的方面,是未必能得横渠学说之真际的.如必欲以某种"主义"来论定横渠之学,则恐不如称之为"性气不二论"为更能得其实情.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自然、社会的相互关系和协调发展以及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思想,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先声,它启迪我们从深层次上理解和把握可持续发展的内蕴,在现代化建设中努力推进社会全面进步,积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唯一选择,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重视和加强生态伦理教育,以唤醒人们的生态意识,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思想保障;约束和规范人们的行为,并为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形成良好的生态伦理道德风尚,为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实施提供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17.
社会的发展是为了人 ,人本身的发展构成社会发展的主体内容。马克思在创立科学共产主义学说时 ,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石 ,确立了科学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把人的全面发展确立为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这对于我们今天正确理解和把握人的全面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推进党和人民的各项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8.
可持续发展战略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实质是人的生存发展的战略。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马克思所提出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形式,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归宿。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是向着人的全面发展的远大目标的推进。  相似文献   

19.
试论国有企业资产流失的成因及法律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明企业资产流失问题相当严重 ,必须采取法律对策 ,强化国有企业资产管理 ,制止国有资产流失。  相似文献   

20.
生态文化热点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对学术界关注的生态文化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1)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人—社会—自然是一个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有机系统整体,自然生态系统的存在状况、发展趋势直接制约着人的生存与发展,它要求从人与自然的本然性联系出发,规范人的认识、实践活动。(2)价值主体问题。人作为主体是自然生态系统进化发展的产物,人的价值的实现离不开自然;生物、生态系统的演化具有自然目的性,是潜在的价值主体。(3)人的主体性问题。在批判继承近现代主体性思想的基础上论述了生态文化主体性思想,强调人作为主体,是生态系统的调控者,文章从主体意识、行为方式、主体活动过程几方面具体论述了生态主体性的内涵和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