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阐析了目前影响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提出应树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观,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强调以就业为导向,增强学科专业设置的职业针对性,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改革,突出人才培养特色,打造一支了解市场需求的专业教师队伍,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就业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2.
高校人才培养过程本质上是专业、人才、社会三方需求的叠加过程.文章通过对网络工程专业的专业需求、人才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分析和研究,探讨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中如何建立和完善教育良性循环模型,有效地调节这三方的主体需求,形成专业、人才、社会互助互利、资源共享的良性耦合,优化教育体系中主体需求结构,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有效性、适应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3.
当前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着一定差异,导致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落后,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着差异的根本原因,包括教育观念因素、人才培养过程因素、教育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高校特色专业建设存在效益与特色培育两方面的问题,具体表现在:特色专业建设与社会需求脱节,人才培养的效益不够显著;特色专业建设未能反映社会需求、结合学校办学实际条件,片面模仿和移植重点高校,在人才培养的目标、模式、课程设置等大同小异,特色优势不明显,造成不同高校同一专业培养的人才差异性小,相互替代性强.加强特色专业建设的战略规划、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完善特色专业评价与监控体系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吴娜 《南都学坛》2012,32(4):110-111
地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境包括毕业生数量与就业岗位间的矛盾,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间的矛盾,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岗位需求规格间的矛盾,毕业生就业预期与就业现实间的矛盾,就业市场信息与就业指导工作模式间的矛盾。增强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效性的应对策略,要充分利用国家政策支持和保障性资源,科学编制招生计划,调整专业设置,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转变毕业生就业观念,改革就业指导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等院校在招生体制、人才培养、就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使目前国内各省普遍招生形势逆转现象凸显,不仅造成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加剧高校发展过程中的结构性矛盾,不利于我省高等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在高校现有招生体制及课程设置、能力训练等人才培养体系基础上,本文以增设多方高等教育需求信息征询系统、增强高校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意识及加大教育主管部门监管力度为核心,创设高校人才培养及就业信息反馈动态模型,以期根除目前高校人才培养与现实用人单位需求脱节之弊端,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几种主要模式及存在的弊端,认为只有在遵循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原则的基础上,调整改革具体课程设置,构建科学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才能实现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应用型商务人才的目标。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的矛盾,有必要探索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为了提升专业建设能力,本文通过调研分析,找出了制约重庆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有针对性改革培养方案,率先尝试"6.5+1.5"的培养新模式.经过多年实践,人才培养成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推动江苏区域发展拓展了新的空间,也为江苏沿海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分析沿海开发对人才的需求、沿海高校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江苏沿海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接轨的几点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0.
高校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实施是高等教育思想变革的必然选择,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的必然产物。我国高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高等教育理念滞后、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组织形式单一、教学方法不当、教学评价体系偏颇等问题。高校应更新高等教育理念、完善课程设置体系、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评价制度和创新教育管理运行机制,构建合理完善的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提供具有敏锐观察力和分析力、善于创造和合理应用新知识与技能的创新人才,为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1.
高校学风建设是一项引人关注的重要课题 ,是培养人才的关键。通过本次学风调查 ,笔者分析了师范生目前的学风状况和成因 ,认为学校应从学生、教师、教育教学管理和社会用人机制的变革等方面入手 ,加强学风建设 ,形成良好的学风。  相似文献   

12.
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快速发展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着力实现四个转变:专业及其课程的设置,应由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脱节转变为紧密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人才培养和教学方式的组织,应由过去无差别培养转变为注重差异和差别;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处理,应由重科研轻教学转变为以教学为中心,统筹教学与科研;实践教学问题上,应由理论与实践、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相割裂转变为统筹考虑和安排。  相似文献   

13.
根据湖北省经济发展速度与目标 ,从人才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出发 ,对 2 0 0 1年~ 2 0 1 0年湖北省高级人才需求总量与各产业需求量进行了预测 ,并从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角度分析了教育培养能力和财政承受能力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顺应中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需求,满足社会对人才的新要求,符合教育部2000出台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实现"复合型英语人才"的培养目标,更好地建设商务英语课程,将会给英语人才提供一个坚实可靠的就业平台。针对目前商务英语课程中的设置模式,为商务英语学生打造符合社会需求的课程设置是真正解决就业之道。  相似文献   

15.
高校是女性人才聚集的地方 ,也是培育包括女性人才在内的各种人才的重要基地 ,让《女性人才学》进入课堂 ,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是落实我国政府向世人的承诺 ,是宣传强化正确的性别观念的重要途径 ,是完成高等师范院校培养目标之需要。加强对女性的成才教育 ,重视知识女性的地位和现状 ,关注女性成才 ,营造有利于知识女性发展的社会环境 ,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创新实验教学,培养创新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手段,是以教学形式培养科学技术后备力量的重要途径。本文就实验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特殊作用,对实际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了实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和考核的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应用型人才心理素质教育是应用型人才素质教育整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高等院校重视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占核心位置,应用型人才心理素质培养的重心应该是以人际交往能力、抗挫折力、进取精神、竞争力、合作精神为核心,兼顾规则意识、文化融合能力的培养。其培养模式主要是重视教师和学生的心理教育培训,转化育人观念。  相似文献   

18.
从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培养制度、培养过程及教育评价方面描述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并从完善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实习基地建设和教学手段等方面提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设想。  相似文献   

19.
针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逐年下降这一现实社会问题,本文着重分析了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和环境,即:1.中国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并未达到饱和度;2.中国人才培养总量并未超标;3.症结在于人才供需结构换衡。那种以消极无力的态度任其恶化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为了促进人才供需之间的契合,除了提高高校毕业生的职业适应能力之外,当务之急是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健全人才配置机制和机构。具体措施包括:重构高校培养目标,确立知识型和知识兼技能型(两栖型)人才培养的恰当比例;试行东西部地区人才联合培养,尽快培养"双师型"教师等九项措施。   相似文献   

20.
分析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的背景和现状,结合现代服务业概念发展的内涵界定来探讨现代服务业人才需求,并结合天津的实际情况,探索高校相关专业应用型特色人才培养体系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