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在国际经济领域,中国对外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遭受反倾销诉讼有增无减,呈上升势头.一个重要原因是西方发达国家将中国认定为"非市场经济体"国家,随意使用"替代国制度",频频发起对中国的反倾销,使中国企业蒙受重大损失.西方国家针对"非市场经济体"的出口商品计价实行的所谓替代国计价法,往往在替代国的选择上随意或恶意选择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市场经济国家,甚至用发达国家来做所谓的"替代国",将中国具有比较优势产品的真实低成本人为认定为虚拟的高成本,从而将反倾销设定到出口企业无法承担的程度,使中国企业失去正常的国际市场机会.  相似文献   

2.
中国加入WTO后,15年内其他成员方在对华反倾销调查中仍可视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继续采用"替代国"办法,这将直接导致高额反倾销税.但若中国被诉企业能够证明自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经营,获得"市场经济"地位,则其实际价格和生产成本将被采信为"正常价值",从而得到相对公平的待遇.本文结合两个案例,讨论在反倾销应诉中,中国企业应该如何争取"市场经济"地位待遇,以及应诉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析替代国制度及我国的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国际贸易中,反倾销成为世界各国对付不公平贸易最重要的手段之一。然而,一些发达国家在反倾销法案中针对非市场经济国家提出替代国制度,借机利用这一工具构筑起贸易壁垒,推行单方贸易保护主义。由于替代国制度存在不可类比性、不可预测性、不公平性和不确定性,我国政府应深化改革,加强外交,尽快改变“非市场经济国家”的角色,充分利用世贸组织反倾销协议及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解决贸易争端。此外,我国企业应争取市场经济待遇或个案待遇,争取分别税率,选择并提供好替代国信息。  相似文献   

4.
在阐述近年来中国出口产品遭受的欧美反倾销立案次数频繁、产品范围扩大、税收幅度增加等特点的基础上,以相关的数据和事实为例,从中国出口结构、应对机制、市场经济地位等角度对欧美对华反倾销的原因进行分析,指出加入WTO后中国应当利用WTO有关规则来应对不公正的对华反倾销。最后论述中国针对欧美反倾销应采取的对策,如通过政府间谈判促使欧美尽早给予中国永久性市场经济国家地位,中国企业选择最有利于中方的替代国,利用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维护中国企业正当利益等。  相似文献   

5.
入世后的中国与替代国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遭遇反倾销最多的国家 ,其主要原因是外国视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 ,对我国出口产品采用替代国制度。本文以中国入世为背景 ,分析了替代国制度存在的法律依据、各国关于替代国制度的立法和实践等。在此基础上 ,对入世后中国如何应对替代国制度提出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国对外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遭受反倾销诉讼有增无减,呈上升势头.一个重要原因是西方发达国家将中国认定为"非市场经济体"国家.本文拟就西方国家对"非市场经济体"认定的概念、本质、及其"替代国制度"的歧视性危害,中国应对之策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7.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第15条,自2016年12月11日起,在对我国企业发起反倾销调查时,任何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不得使用"替代国"做法,但以欧美为代表的一些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却执意不执行该条款。2016年11月,欧盟提出了"市场扭曲"以变相延续"替代国"做法,2017年11月,欧洲议会通过了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新方法修正规章,引入了"市场扭曲"概念和标准,欧盟还公布了首份《市场扭曲报告》。本文将梳理欧盟在中国"入世十五条问题"及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上态度的演变始末,并从经济、政治、法律角度来分析影响欧盟态度变化的因素。对于欧盟对华反倾销中的"替代国"做法,中国目前已提出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的磋商请求。与此同时,中国还应进一步推进自身经济贸易结构转型,以应对欧盟可能继续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8.
应对欧美反倾销中对我国实施的"替代国"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美(欧盟与美国)反倾销实践中对我国实施的"替代国"政策是我国企业屡屡成为欧美反倾销措施牺牲品的根本原因之一.我国是在全球被诉倾销最多的国家.利用"替代国"政策实践中的不合理性是欧美诉中国企业出口产品倾销的"杀手锏".扼制欧美滥用反倾销措施,对其"替代国"政策实践中的不公正和不合理之处据理力争,提出质疑和抗议,直至要求世贸组织最终废除"替代国"政策,以从根本上减轻其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危害,是中国企业摆脱反倾销困扰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由于《反倾销协议》立法的模糊而直接衍生出来的替代国制度一直是理论界批评的重点。但是,尽管替代国制度存在种种缺陷,短期内完全废除该制度却是不可能的。《反倾销协议》应该吸收其他国家反倾销立法的经验并加以创造,以尽可能减少替代国制度的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WTO)以来,产品出口量以此为契机大幅度上升。与此同时,WTO其他成员国提起的对华反倾销案件也大量增加;针对中国企业产品低价可能构成倾销,其他成员国根据《中国加入WTO议定书》相关规定使用第三国的成本价作为替代国,否认中国企业进入该国市场的“市场经济”地位。因此,中国企业应当加大海外直接投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高中国各类经济主体在市场准入及市场机会上的公平性,使相关企业和行业真正形成市场导向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