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司法界存在的最严重的问题是执法不公、司法腐败问题。执法不公和司法腐败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2.
南京国民政府后期(主要指1946年至1949年),司法腐败与政治腐败如影相随,司法腐败源于政治腐败,并加剧政治腐败;司法腐败引起民众法律信仰危机,致使社会秩序难以维系,民心丧失殆尽,加速了政治失控,进而导致社会失控。前车之鉴,后事之师。通过对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司法腐败加剧社会失控的关系分析,值得我们反思的不仅仅是如何防治司法腐败的问题,更多的应该是先进的司法体系应该附属于什么样的政治体制,政治体制需要什么样的社会土壤,才能杜绝司法腐败,使司法体制真正发挥作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建设法治国家必须司法公正.司法腐败的猖獗必然要毁灭司法公正.文章分析了司法腐败的五种主要表现形式及其存在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制止司法腐败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张小丽 《阴山学刊》2003,16(3):88-91
在中国向法治社会迈进的过程中,对司法腐败现象必须高度警惕,彻底根治。面对现实,预防和制止司法腐败比制定相关法律更重要。提高司法官员的素质,实现司法权的真正独立,加强对司法权的监督,是预防和制止司法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有关司法腐败的深层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玮 《理论界》2004,(2):78-79
司法是避免权力乱用,保障健全的社会秩序的安全阀,整个社会的公正在很大程度上要寄希望于司法的公正,它作为保障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尤为重要,如果司法出现腐败,则民众将会降低和丧失对社会正义的信心,整个社会将会缺乏凝聚力。近年来,我国司法腐败越发严重,司法不公愈演愈烈,腐败现象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和蔓延。部分法官、检察官已成为腐败的污染源。可见,司法腐败不仅仅是行业腐败问题,而是关系到国家和社会安定的大问题。笔者拟对此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以求得同行的共识。一、司法腐败及其原因司法腐败是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背离了公…  相似文献   

6.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是近世以来司法腐败比较严重的时期 ,尽管设置了较为完备的司法腐败防治机制 ,如扩大审判权、缩小检察权 ,加强司法行政监督 ,设置惩戒机关 ,发挥监察功能 ,奖励举报 ,等等 ,然而其防腐功能却没有得到很好发挥。司法腐败防治机制功能的弱化 ,加剧了政治腐败 ,加速了南京国民政府衰亡步伐。良好的政治机制 ,是防腐机制良性运转的根本保证 ,缺乏良好的政治环境 ,再好的防腐机制也难以发挥效用。这一点 ,南京国民政府的教训是深刻的。  相似文献   

7.
随着“依法治国”治国基本方略的提出,加强司法廉正建设成为当务之急。目前我国司法腐败、司法不公正现象比较严重,群众反响强烈。如果不能及时缓解,将严重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进程。本文力图从司法独立制度完善角度阐述司法腐败、司法不公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8.
目前,相比于其他领域,司法腐败更甚。湖北黄石一伙犯罪分子将公、检、法等机关执法、司法人员一路拉下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基层司法腐败的广度和严重程度〔。1〕究其原因,人们当然可以无穷罗列,但作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个人产权制度的缺位和公民自律机制的缺乏,严重削  相似文献   

9.
司法公正是人们对司法机关依法进行诉讼活动的最基本要求,而司法文书是体现司法公正的重要依据。现行文书格式中存在不少缺陷,均影响着司法公正的充分实现。本文针对司法文书存在的缺陷进行论证,并提出对策,以确保司法活动公正进行,有效预防和控制司法腐败  相似文献   

10.
任绍辉 《理论界》2006,(1):97-98
本文针对当前司法界的腐败现象,揭示了腐败的成因,并提出了预防和惩治司法腐败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没有高素质的法官,就不能保障裁判的统一和公正,也不可能将司法腐败控制在社会能够容忍的限度内,使得司法的公正徒为一个空幻的理念。最高法院作为我国住阶最高的裁判机关.在社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而其功能的实现必须有高素质的法官来保障。  相似文献   

12.
法官惩戒制度是防治司法不公、遏制司法腐败、提高司法公信力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然而,司法腐败屡禁不绝、司法不公时有发生的现状不禁会让人们质疑法官惩戒制度的现实功能。针对我国现行法官惩戒制度中存在的独立惩戒机构缺失、惩戒事由不完善、惩戒程序不规范以及惩戒措施过于行政化等弊端,应当在尊重法官职业特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完善,实现法官惩戒的专业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13.
郭晓岚 《阴山学刊》2007,20(2):88-92
个案监督是近几年法学界和司法实务界探讨的热门话题,其宗旨在于抑制司法腐败的发生,促进司法公正,保障宪法和法律的正确实施。但在实践中由于一些认识的不足和法律上的缺憾,使得人大的个案监督刚性不够。所以,人大应充分发挥其权力机关的作用,对存在问题的有些方面进行明确和完善,才能更有效地加强对司法机关的监督,制约和缓解司法腐败,保证司法工作符合国家根本利益和人民意愿。  相似文献   

14.
诚信原则作为一项古老的道德规范,在上升为法律原则后,除有着重大的意义和强大的社会功能外,同时也显示了一些必要的无奈与退让。为此,对其功能进行了反思,认为诚信原则存在的必要代价应包括:司法成本的投入与司法腐败的产生,对一定程度上谎言盛行和道德淡漠的诱发与合法化等。  相似文献   

15.
北洋政府时期法官群体的物质待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法官的物质待遇主要体现为官俸。基于司法独立的考虑,北洋政府制定了专门的法官官俸法规,然而,法官的官俸既无法与国外法官相比,也不及国内行政官优越,加之近代中国恶劣的政治经济环境,法官薪俸常常被拖欠数月之久,正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物质待遇的缺乏造成了司法人才的大量流失.导致了司法威信的缺失、法官职业认同感和敬业精神的阙如,也间接导致了司法腐败行为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余钊飞 《理论界》2010,(2):72-74
中国传统司法文化渊源流长,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并存,其中积极方面主要有司法统一主义、司法和谐主义和司法灵活主义,消极方面主要有司法行政化、司法专横化、司法特务化和司法腐败化。  相似文献   

17.
警察利用职务之便实施违法犯罪行为,是公安机关执法过程中存在的严重问题。从犯罪构成理论入手研究警察职务犯罪的构成特征,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警察职务犯罪的本质,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有效遏制和预防这一司法腐败现象。  相似文献   

18.
杨通纲 《中文信息》2013,(9):195-197
司法公正是社会公正的重要前提,也是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重要表征。在民主和法治日益推进和完善的今天,司法公正已成为衡量政治文明进程的一把至关重要的标尺。现阶段,我国正处在经济、政治和人文社会全面转型的时期,随着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我国原来的一些司法制度与司法公正的精神的悖离和冲突明显暴露,甚至尖锐,制度设置上的漏洞、不合理性、显失公正性使得司法腐败衍生,当事人权益不能有效保护和救济的事件频繁发生,要实现法治社会目标的转型,司法体制改革事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影响司法公正的先天性因素有:立法者认识能力的有限性、法律语言的概括性、法律规定的稳定性及法律规则不能兼顾一般正义与个别正义;影响司法公正的后天性因素有:权力的滥用、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司法腐败的盛行、执法人员的素质不高等.  相似文献   

20.
通过实证分析,醉驾入刑不能有效遏制醉驾,且存在查获不均、处罚不均、罪责刑不相适应、法律的公平价值受损等诸多弊端,并有造成司法资源浪费、滋生新的司法腐败、不利于和谐社会构建的现实风险。因此,对醉驾入刑的合理性有必要进行重新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