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国家是外交决策的主体,朝鲜的外交近代化并不纯粹是一个"刺激—反应"的被动过程;朝鲜对清朝关系的亲近抑或疏远,始终服从于朝鲜内政的现实需要。从"藩臣无外交"到"以夷制华"、"脱清独立",朝鲜对清朝的政策延续了现实主义的外交传统;其变化过程反映了朝鲜政治的风云变化,也体现了朝鲜民族意识的觉醒和国权观念的增强,是"开港"之后朝鲜主动适应近代条约体制、积极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结果。然而,一个缺乏统合性的政权,其外交政策难以保证连续性和有效性;一个国家没有强大的国力,它在国际社会上也不会拥有真正的外交权力。当朝鲜统治层还在为权力而争斗、朝鲜上下还在为"脱清、自主"而纠结的时候,朝鲜已经无法扭转日渐沦亡的命运。  相似文献   

2.
李鸿章的洋务外交活动中,对朝鲜外交是一项重要内容,留下了重要的经验和教训。李鸿章十分重视与朝鲜的外交。在坚持传统的中朝宗藩关系的前提下,李鸿章积极帮助朝鲜抵御列强的侵略;敦促朝鲜政府,顺应历史潮流,改革内政,开放对外贸易。中国被迫卷入中日甲午战争的一个重要原因,即是清廷顾及维护朝鲜的权益。这反应了李鸿章洋务外交的若干特点。  相似文献   

3.
朝鲜实施经济改革的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朝鲜半岛气象万千,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接连发生一些令人始料不及的大事,再次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 一、经济因素成为朝鲜推行全方位外交战略的强劲动力 朝鲜在世界外交舞台上沉寂了近10年后,自1999年以来,开始大幅度地调整对外政策,从以往推行对美“一边倒”政策,转为实施全方位外交战略,并取得了显著成效。2000年,朝鲜先后与意大利、澳大利亚、菲律宾、加拿大、英国、荷兰、比利时建交,德国、西班牙也决定与朝鲜建交。与东南亚各国改善关系,同俄罗斯签署新条约,出席第13届不结盟外长会议,参加 7…  相似文献   

4.
沈馆陪臣郑雷卿欲借清廷之手惩处贪赃枉法、作恶于朝鲜的清朝译官郑命寿,却遭案情逆转,终以诬陷罪被处极刑。郑案的发生有其偶然性,但却是郑命寿与朝鲜、特别是与朝鲜关西士族之间长期矛盾的集中反映。在审理该案过程中,清朝关注的根本问题在于朝鲜本国的军政动向和政治态度。只要案情性质无关重大军政问题,清廷则尽力依法裁决、谨慎对待。不过,在明清战争的特殊背景下,专管朝鲜事务的清朝外交官员被赋予了更多裁决权力,也是毋庸置疑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增添了郑案的悲剧性。郑案发生后,朝鲜方面未能积极展开营救,反映了其弱国无外交的现实,但郑雷卿的忠义精神仍得到朝鲜上下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5.
朴柔拏 《理论界》2009,(9):197-198
朝鲜核问题关系到东北亚地区乃至世界的稳定与发展,中国在此次危机中展现了其更加务实、更加理性、更加创新、更加成熟的外交策略.本文着重发现和研究朝鲜核危机的过程和实质,考察中国在朝核问题上外交政策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6.
朝鲜半岛局势事关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关系到周边国家的地缘政治和国家利益。自2002年新一轮朝核危机爆发以来,围绕解决这一危机的六方会谈一直在继续,并一波三折。“核牌”是朝鲜金正日外交战略的表现手段之一,其目的绝不仅仅在于核武器本身。因此,深刻认识金正日外交战略的调整,认识这一调整的原因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六方会谈,正确分析美国及周边国家在此次危机中的表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黄宇蓝 《学术论坛》2007,3(2):60-63
国家利益一词历来是理解政府目标和政策的关键,每个政府在面对他国的情况下都要为维护和增强本国的利益而采取行动[1](P70)。积极参与第二次朝鲜核危机的国际管理是中国外交史上一次有转折意义的事件。因为对2002年10月以来爆发的第二次朝鲜核危机,中国突破常规,采取了积极介入姿态,发起并推动朝核问题六方会谈,为朝鲜半岛无核化作出了积极的外交努力。文章试图就和平解决朝核问题——六方会谈中的中国国家利益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8.
朝鲜媒体外交具有独特的运行模式与特征,通过领导人新年贺词、播音员对外声明、领导人现场指导、大国首脑会晤、大型文体宣传片等极具朝鲜特色的模式来实现朝鲜外交的战略目标.朝鲜媒体外交表现为政府绝对主导、传统媒体优势久盛不衰、突出媒体外交舆论斗争、巧用海外媒体取长补短、新媒体外交发展滞后等特征.  相似文献   

9.
苏苑 《江苏社会科学》2001,49(2):144-149
从 1 9世纪 80年代开始 ,清政府对朝鲜采取了积极干预、强化清韩宗藩关系的政策。本文论述了这一政策的历史背景、具体做法、失败原因 ,认为这一政策是清朝此间政治、外交上的一个积极举措 ;这一政策的失败 ,是近代中国政治外交失败的一个重要环节 ,与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历史进程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0.
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把“征服邻国”作为长期战略。19世纪70年代中日之间周边问题主要针对琉球,另外则通过征韩论觊觎朝鲜。当时清政府官员在琉球交涉问题上有三种意见,它反映出中国在外交方面的处境。日本吞并琉球、入侵台湾所带来的后患是朝鲜、台湾相继被日本占有,接着就是逐步去实现其大陆政策。需要我们反思的还有中国半殖民地化和日本殖民主义化。  相似文献   

11.
王家胤 《理论界》2014,(1):154-158
朝鲜的三次核试验一直以来遭到国际社会的一致谴责。但是从国际法角度,朝鲜的核试验行为是否违反了国际法,一直以来在国际法学界备受争议。从国际条约、国际习惯、国际法判例等国际法渊源进行探讨,很难确定朝鲜核试验的违法性。但联合国安理会针对朝鲜的核试验行为在《联合国宪章》第7章项下,为"维持国际和平和安全"作出的决议是有法律约束力的,因此,朝鲜有义务遵守安理会的决议,朝鲜的核试验行为是违反国际法的。  相似文献   

12.
朝鲜主体思想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创造性地运用于朝鲜现实而创立的思想理论,是朝鲜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随着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巨变,国际共运步入低谷时期和“无中心”时代,各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正在努力探索适合自己的国际共运发展道路。本文站在国际共运理论的视野上,对朝鲜主体思想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提出主体思想是国际共运理论的一个部分、一种探索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中国宋代的朱淑真和朝鲜宣祖时期的许兰雪轩是两位才华横溢而又命运多舛的女作家。相似的生活经历使她们的诗词都表现出诗人对爱情的大胆向往和追求、婚姻不幸的离愁凄怨、对封建礼教的大胆反叛及对民生疾苦的关怀等共同点。但对理想追求的差异却又使她们的作品在表达方式和表现风格上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14.
汉字词是韩国语词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韩国和朝鲜对汉字词的研究各有特点.  相似文献   

15.
在朝鲜咸镜北道和中国图们江沿岸朝鲜族民族传说中与满族人有关的故事或形象出现的频率颇高。综合史实从语言学、历史文献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分析 ,可以认定清朝最重要的始祖努尔哈赤一族的发祥地是在包括朝鲜咸镜北道六镇在内的图们江沿岸一带和中国延边地区 ,朝鲜王朝王室的祖先同努尔哈赤的先祖有着密切关系。传说中也表现了朝鲜人因“华夷之辨”思想而对女真人怀有的偏见。  相似文献   

16.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中日韩区域经济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一项重大的区域发展战略。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 就必须立足现实基础, 发挥原有优势, 加大开放力度, 综合运用结构调整、技术改造、制度创新等多种手段。其中, 大力推进与周边国家, 特别是与日韩两国的区域经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 为充分发挥东北地区与日韩的互补优势和地缘优势, 加强与日韩企业的经济贸易往来创造了新的机遇, 为中日韩经济合作筑起了新的平台。同时, 日韩企业参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一方面有助于中国东北经济的振兴, 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日韩两国本身的经济发展———推动日韩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 促进其国际化进程; 缩小日韩两国国内各地区间的经济差距, 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增强竞争优势, 拓展中国市场。  相似文献   

17.
互派留学是古代东亚各国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中韩教育史和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内容。韩国在古代曾多次派遣留学生到中国学习,这些留学生在汉文化向朝鲜半岛传播的过程中起到了桥梁和中介作用。通过对各个历史时期韩国入华留学生进行考察,可以勾勒出留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在古代中韩文化交流史上的风貌。  相似文献   

18.
美朝双方在安全与战略利益以及目标诉求上存在的尖锐矛盾,最终使朝鲜走上了发展核武器之路.朝鲜拥有核武器不仅违背中国及周边大国对朝鲜半岛的基本原则,还为日本发展军事力量提供了借口,同时也为美国军事打击朝鲜创造了可能性.这对与朝鲜咫尺相邻的中国而言,国家安全利益受到严重威胁,因此中国坚决反对朝鲜拥有核武器,并投票赞成联合国安理会对朝鲜的有关决议,中朝关系开始出现一些微妙的变化.为和平解决朝核问题,中国始终积极推动六方会谈持续进行,承担起了国际社会所期望的负责任的大国重任.毋庸置疑,未来中朝两国还会继续保持和发展传统友谊.  相似文献   

19.
我国动漫产业链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有庞大的动漫市场,然而和美国、日本、韩国等动漫大国相比还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没有形成有效的产业链。通过研究并借鉴美国、日本、韩国的动漫产业链发展,来探讨我国动漫产业链发展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将中国的对朝鲜政策走向置于2012年朝鲜新领导人上任后,朝鲜新形势对中国影响的背景下进行分析,通过中国目前对朝鲜政策背景、基本内容梳理,从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来探讨中国对朝鲜政策走向。新现实主义主导中国对朝鲜政策的国家利益关系,新自由主义主导中国对朝政策的国际合作。未来中国通过国家利益、国际合作机制使其在中朝关系中占有影响力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