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著名西部史家韦布的《大平原》,是一部在美国西部史学发展中承前启后的划时代史学名著。本文从研究视角的转换、研究方法的更新、研究观点的突破、研究内容的丰富等层面,剖析了该书在美国西部史学由“西进史观”向“西部史观”发展过程中所起的转折性作用,揭示了该书在美国西部史学发展中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半瓶威士忌     
多行不义必自毙。贾德森·韦布是美国商人,他在纽约拥有一幢舒适的公寓,每当夏季来临,他总要离开灰蒙蒙的都市到乡下去。他有套乡间小别墅,别墅里还有一个放猎枪、鱼杆、酒等东西的大壁橱。这壁橱他自己用,连他太太都没有钥匙。贾德森·韦布珍爱自  相似文献   

3.
当代美国历史学者认为美国西部史学有两个概念:即以特纳为首的边疆学派强调研究西部开拓进程的西进史学和后来历史学者侧重探讨西部本身的发展变化的西部史学。根据历史论著探讨不同的主要内容,20世纪以来美国西部史学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即(一)本世纪头30年为持续探讨西进运动时期,(二)从30年代初到50年代后期为西部史学初创时期,(三)从60年代初到目前为西部史学发展时期。为说明每个时期史学的主要情况,本文分别选择了一些有影响的代表作加以评述。  相似文献   

4.
丰纳教授谈美国现代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1年,著名美国老左派史学家Philip·S·丰纳教授在山东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学院讲学期间,作了关于现代美国史学流派的报告。他在报告中多次强调历史科学的社会性。他说:“从古到今的史学都不是在真空中产生的,而是社会现实的反映。因此对任何一个史学流派的分析和评价都必须同研究当时的历史现实结合起来。”他在报告中对各个史学流派的分析和评价就是从这个原则出发的,很有参考价值。兹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5.
中国公众史学学科体系的形成,有着自己的史学资源与实践活动,有自身的探索过程.当然,受到了美国公共史学学科建设思维的影响.这个探索过程,大体上可分为四个阶段:中国通俗史学、应用史学与美国公共史学的并立,以“大众史学”替代“通俗史学”,按“公共史学”模式建设中国的“大众史学”或“公众史学”,建设名实相符的中国公众史学.中国公众史学学科的形成,是典型的立足中土、借鉴西洋.中国公众史学是中国物种,不是外来的,我们要建设的是有中国特色的公众史学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6.
序言     
众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史学已发生了两次变化。第一次变化发生在40年代末、50年代初。美国史学界在保守思潮影响下,对“进步学派”的史学观进行了攻击,结果产生了新保守派、新自由派占统治地位的“一致论”史学,其特征是围绕美国史的连续性和美利坚民族的特殊性展开广泛的综合。第二次变化发生在60年代中期。在学生运动、民权运动、妇女运动、反战运动等民主运动洪流的冲击下,“一致论”史学宣告破产,激进派史学家异常活跃,“由下而上”的历史学应运而生。与此同时,在相邻的社会科学、计算机技术以及国外史学界的影响下,以新经济史、新政治史、新社会史为主体的“社会科学派”成长起来。至此,“一致论”史学让位于“多元论”史学,后者的特征是反对综合,强调专业化和各自为政。但近年来,“多元论”史学已引起许多不满,要求恢复综合的叙事史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这预示着美国史学面临着新的变化。美国历史学家组织(Organization of American Historians)是美国最大的学术团体之一,它的机关刊物《美国历史杂志》堪称美国史学的晴雨表。这家杂志最近进行了改组,并革新了版面。它抓住美国史学的最新趋势,于1986年登载了本德的《整体与局部:美国史需要综合》的文章,引起了史学界的强烈关注。去年,它又开辟了“论坛”专栏,试图把这一讨论引向深入。通过下面的一组文章,我们可以大致看出美国史学的现状和动向,也可以看出美国史学家在历史综合的目的、意义、方法、内容、前景等问题上的分歧。无庸置疑,这些争论既反映了美国史学家自我批评意识和历史科学意识的增长,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史学的弱点和困境。  相似文献   

7.
美国西部史学家厄尔·波默罗伊的名著《太平洋斜坡》,是一部20世纪美国西部史研究的奠基之作。作者以独特的视角,考察了加利福尼亚等西部六州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发展变迁,特别强调城市及城市化在塑造西部历程中的重要作用,揭示出东部与西部政治、经济发展中的连续性,并将研究重点置于20世纪,摆脱了传统西部史学的羁绊。本文着重就波氏的城市史观、移民史观以及经济发展论述,对该书进行研究介绍。  相似文献   

8.
美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是随着马克思主义在美国的传播和美国工人运动的发展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萌生于19世纪晚期,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马克思主义史学在美国被称为“老左派”。  相似文献   

9.
读《近代中国灾荒纪年续编》温乐群“史学危机”的话题,已经议论许多年了。现在大概不是在喊“狼来了”,而是“狼已经来了”。“史学危机”所引发的史学界的困惑,恐怕不仅仅是人们对史学“市场”萎缩的感P胃,而是某些史学工作者对现实关怀的减弱和迷失。历史学的“现...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兴起于美国外交史学中的"文化转向",存在着无视传统外交史学与文化转向的关系、夸大文化转向的革命性的倾向。回顾传统美国外交史学可发现,现实主义传统在方法论上忽视了文化因素和文化分析,但进步主义传统的修正派史学家威廉·A·威廉斯却为外交史学提出了文化分析的框架,并深刻影响了后来者,为文化转向打开了最初的大门。美国外交史学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调和传统范式和新兴文化转向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近三十五年来,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美国的史学确实经历了很大的变化。美国史学界最明显的变化无疑是历史学家本身的变化。四十年代时,各种史学会议上很少见到黑人学者。三十年代中期以来,“美国史学家组织”和“美国历史协会”的情况也是如此。直到六十年代初,美国南方还没有一个城市允许黑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史学在美国史研究方面突飞猛进,取得了丰硕成果,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周钢教授的《牧畜王国的兴衰———美国西部开放牧区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一书,便是其中之一。该书是作者在眼病严重、几近失明的情况下,历经十余年完成的,令人十分感佩。我国  相似文献   

13.
当前学界对美国教育史学的早期发展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读。美国教育史学萌芽于殖民地时期的历史书写之中,在经历了殖民地时期的基督教历史写作、建国初期的民族主义历史写作之后,美国教育的历史写作已经基本形成了一种以宽泛的文明叙事为主流的“辉格派”历史写作风格。但在19世纪晚期德国历史主义和美国实用主义观念的影响下,在美国历史学科学化和美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两股浪潮之中,产生了美国教育史写作的两条路径:一条路径杂糅了德国历史主义,继续沿着美国教育史写作的文明叙事道路前进;而另一条则开启了美国教育史写作的教科书模式,这虽然反映了教师教育专业化对美国教育史教科书编写的迫切需要,但导致了美国教育史学中的工具主义,是对美国教育史写作传统的反叛。这一反叛在20世纪50—60年代职业史学家的系统反思之后被抛弃,“温和修正派”对历史写作的实用主义的批评使得美国教育史学重回宽泛的文明叙事形态,同时正式完成美国教育史学的专业化。  相似文献   

14.
在西方文论修辞转向的大背景下,沃尔特·翁汲取古典修辞思想养分,借鉴马歇尔·麦克卢汉媒介理论和肯尼斯·伯克修辞思想,创新性地提出“虚构的受众”理论。沃尔特·翁区分口语与书面文本中受众身份和功能的差异,强调受众的“虚构”属性,凸显技术对修辞情境和话语实践者意识的重塑。“虚构的受众”理论秉持新修辞学理路,促进对传统修辞学的受众属性认知的转变,推动修辞与传播研究视域和方法的融合,构建以媒介技术影响话语实践为核心的修辞传播学范式,影响广泛而深远。  相似文献   

15.
法国年鉴学派已经走完六十多年的历程。当它于1929年草创之时,还只是西方史坛中“一只小小的玩具船”,然而经过三代学者不断的探索和奋斗,它已成为当代西方史学中最有影响的史学流派。其影响所及,不仅推动了西方各国史学的发展,而且极大地改变了世界历史学的方向。正如美国著名史学家斯托扬诺维奇所言:“显然,年鉴学派对史学研究和历史方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二十世纪任何一个国家,没有一个学者团体能望其项背。”如果说实证主义史学是十九世纪西方史学发展主流的话,那么年鉴学派的史学理论和史学方法应当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以来法国史学乃至整个西方史学发展的主流。全面了解这种新史学,以期给中国史学的发展注入新的学科动因,是中国史学走向世界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在美国历史上,“西部”是一个很不确定的概念。它最初是指从阿巴拉契亚山到密西西比河之间的地带,也就是习惯上常说的“旧西部”;后随著美国领土向西的扩张,又把密西西比河到落基山脉之间的地带称之为“新西部”;到19世纪末,美国领土进一步越过落基山脉向西扩展到太平洋沿岸,因此把落基山脉到太平洋沿岸之间的地带称之为“远西部”。通常意义上讲的美国西部泛指从阿巴拉契亚山地到太平洋沿岸之间广阔的地区。美国开发西部的过程在美国历史上称作“西进运动”(Westward-Movement),始于18世纪80年代,止于2…  相似文献   

17.
本文所述为过去学术界较少触及的问题。作者对美国殖民地时期史学的开端、分期及特点提出了初步看法,认为该时期史学开端应从传统的1607年前推到16世纪末,并以1700年为界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史学特点为史学的狭窄性、孤立性;史学中心在新英格兰;史学著作多出自清教徒之手,浸透了浓厚的宗教思想。第二个时期是其重要发展阶段,史学突破了“小国寡民”的局限,反映了殖民地联合的趋势;世俗史学家成为史坛主力;史学著作内容开始世俗化,对神学和宗教专制主义提出质疑,逐步由神本向人本过渡。殖民地经济进步是本阶段史学发展的基础,欧洲启蒙运动则起了重要促进作用。此时期史家在政治立场上多属亲英的托利党人,但其著作则成为美国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8.
本文所述为过去学术界较少触及的问题。作者对美国殖民地时期史学的开端、分期及特点提出了初步看法,认为该时期史学开端应从传统的1607年前推到16世纪末,并以1700年为界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史学特点为史学的狭窄性、孤立性;史学中心在新英格兰;史学著作多出自清教徒之手,浸透了浓厚的宗教思想。第二个时期是其重要发展阶段,史学突破了“小国寡民”的局限,反映了殖民地联合的趋势;世俗史学家成为史坛主力;史学著作内容开始世俗化,对神学和宗教专制主义提出质疑,逐步由神本向人本过渡。殖民地经济进步是本阶段史学发展的基础,欧洲启蒙运动则起了重要促进作用。此时期史家在政治立场上多属亲英的托利党人,但其著作则成为美国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9.
按照美国史学发展脉络,以美国学者对美国宪法的评价为个案,通过对“帝国学派”、“进步史学”、“和谐论”、“共和修正学派”等典型学者及其有关宪法论著的研究和评价,认为历史解释的特性、时代变迁、历史解释者的文化背景等诸多因素导致了美国历史解释框架的变化、美国历史解释的多样性和不同历史学派的产生,从而形成了对百余年来美国学者研究《美利坚合众国宪法》成果的述评。  相似文献   

20.
《汉书·艺文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史志目录,也是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在学术界对《汉书·艺文志》史学史思想和史学史意识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汉书·艺文志》史学学科的构建、史书的分类、两汉时期的经史关系、班固的史学思想等四个方面的分析,得出《汉书·艺文志》未给史部单独设类的文化背景和学术缘由.并以此为切入点,对我国古代历史学学科的发微,以及先秦两汉时期历史学的发展脉络都做了更进一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