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2 毫秒
1.
许力生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3(1):135-143
为话语研究带来批判向度的批评话语分析(CDA)在其发展过程中却常常受到批评,还因此引发了激烈争论。深入思考这些批评及其争议,对话语分析和相关研究来说很有必要。这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探明CDA招致批评的根源,还可以更好地认识话语分析在任务、方法、目的等方面的问题及其错综复杂的发展格局和趋向。随着研究重心逐渐从“作为文本的语言”转移到“使用中的语言”,话语分析的任务越来越多地从描写推进到阐释,这为包括CDA在内各类目的不同的话语分析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同时还向在文本分析基础上进行充分有效的语境分析提出了更大挑战,对相应的研究方法和工具有了更高要求,话语分析也日益成为多视角、多维度、不同范式共存并相互混杂与冲突的跨学科和超学科研究。 相似文献
2.
吴星梅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2):190-191,201
批评隐喻分析运用批评话语分析和语料库分析方法,从语义学、语用学和认知语言学角度综合分析隐喻。本文采用概念隐喻理论以及批评隐喻分析的研究方法,选取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几篇重要演讲为语料,揭示政治人物在概念隐喻类型选择背后隐藏的政治意图与动机,进而更加全面地分析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的关系,了解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形势,从而采取正确的态度与行为对待国家与世界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4.
张一玮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8(4):129-131
当代散文批评是批评者对当代散文的阅读经验的反思。批评者在散文话语批评的角度上可以推进当代散文批评,并使当代散文理论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5.
隐喻场景把系列转喻链和隐喻链整合成虚拟的叙事场景,用故事逻辑激活与场景相关的概念、评价和假定,实现对目标域基于既定立场和意识形态的概念化识解。文章以《经济学人》中涉华政治漫画为例,重点分析频繁使用的“冲突/战斗”多模态隐喻场景的结构特征和运作机制,揭示该类语篇的政治性或意识形态性本质——带有明显的国家立场、偏见和刻板印象。文章倡议解读者在解读该类语篇时,应该清醒认识生产者的政治、意识形态或国家立场,批判地认识它所建构的概念。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过去15年间(1995-2009)刊登在国内13种常用外语类核心期刊上有关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的论文进行检索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呈上升趋势;2)研究内容主要是介绍引进国外研究成果与综述类;3)理论性研究占主导,但应用性研究在增加.本文同时对国内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拙见,以期对国内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隐喻已经成为批评话语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认知隐喻理论的最新发展成果,概念整合理论同样可以和批评话语分析进行融合。Charteris-Black提出的批评隐喻分析理论主要是以概念隐喻理论为分析工具,忽视宏观语境,无法解释新奇隐喻,然而概念整合理论能够弥补这些缺点。提倡建立以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为基础的连贯的全面的批评隐喻分析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8.
周红英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0(1):19-25
将意识形态研究从语言层面深入到话语幕后,从认知层面解构或重构话语生产者如何通过操纵话语受众的概念化认知来对其意识形态进行合法化的过程,是认知语言学取向的批评话语分析实践。话语是特定意识形态的产物。作为话语的构成,话语中的概念化表征方式如隐喻、转喻、注意、构式及观察者的主体性处置承载了话语中不平等的社会权力关系而表现出同话语意识形态的连贯性特征。 相似文献
9.
张淑静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130-133
批评话语分析旨在揭示语言、意识形态和权力之间的复杂关系,其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对单篇或少量文本的定性研究。基于语料库的定量研究方法,对《纽约时报》中的金正日逝世报道进行语篇分析,通过生成主题词表、检索高频词、观察索引行等技术手段,可实现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有机结合,并揭示在新闻语篇中意识形态对语言使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时代周刊》中国人权新闻报道的隐喻类型及其表征,揭示《时代周刊》以消极、冲突、专制和不平等的态度看待中国的人权问题,旨在探究该媒体报道背后隐含的意识形态以及利益关系,引导读者做出正确的判断与解读。 相似文献
11.
多模态隐喻是是平面广告创意的重要特征,也是多模态语篇分析的重要研究内容。然而,纵观国内外广告图像隐喻研究,大多都是基于对几个例子定性分析的理论探讨,而很少有研究对某一类型广告的大量语料进行定量分析,对其语篇特征得出具有说服力的结论。鉴于此,本文通过一定量的广告图片分析,建立隐喻系统,阐释广告意义建构的多模态语篇机制。 相似文献
12.
李向勤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4):50-52,71
批评性语篇分析源于批评语言学,是一种语言分析工具。其方法论主要建立在系统功能语言学基础上。批评性语篇分析通过解析大众语篇来揭示语篇中所隐含的意识形态或权势关系。文章旨在介绍批评性语篇分析方法及其在语篇分析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3.
颜学金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3):70-72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而对语言的理解则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如:社会、文化、历史、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等各方面,特别是在跨文化方面。因此,对于话语的理解要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4.
李晓红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0(2):62-65
长期以来,语言一直被视作是用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一个简单、透明的工具,然而在批判话语分析理论中,语言同政治、社会规范、文化价值及信仰有着复杂的建构性的联系。本文从批判话语分析的定义和主要原则出发,举例说明了及物性、隐喻、词语意义、互文性、预设、能指和所指等批判话语分析理论中的语言形式在批判性语篇阅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赵林静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8):65-67
社会性别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始越来越受到学术界重视的一个概念,是体现权力关系的一种基本途径。比较关注权力关系研究的批评话语分析自然也关注有关社会性别话语的研究,其理论的批判性和反思性为社会性别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本文将在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对有关社会性别话语的研究进行简要述评。 相似文献
17.
王冬梅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29(1):90-92
批评性语篇分析旨在透过表面的语言形式,从语言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揭示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的关系.语篇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以及两者是如何源于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又是如何为之服务的。批评性语篇分析的主要理论渊源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分析方法上主要采用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 相似文献
18.
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纪玉华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149-155
批评性话语分析已有30年的发展历史。其基本理论渊源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宗旨是揭露不平等的权力关系,其主要方法有系统功能语法分析、语篇体裁交织性分析和话语历史背景分析。这三种方法各有侧重,互为补充,它们使批评性话语分析成为传统的社会和文化分析的重要补充,使其变为一种社会行动,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9.
批评话语分析理论主要以语言学理论作为工具来研究社会、意识形态和权力问题,而语言学研究的重点是语言本身的特点,所以需要对批评语言学的理论框架进行改进,在语篇分析程序中增加一个反向研究步骤,从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因素如何在语言中体现出发,解析词汇语法特征和某些特殊语篇特征在体现语篇的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基本规律,发现了通过在概念意义上以一定的语法模式对整体内容进行取舍,在人际意义上以一定词汇模式表现明确的和隐含的态度意义来实现意识形态的特点,对语言学理论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