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迄今为止,“选出来”加“考出来”的官员产生制度是最为公正的。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责任主官,靠“选出来”,其他公务员则是靠“考出来”。这种模式必须建立在民主与法治的制度之下。  相似文献   

2.
<正>权力问题是政治的核心。如何对公权力加强监督,有效预防和克服其运行中的异化问题,是一个社会政治实践课题。自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提出坚持"苍蝇""老虎"一起打,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以来,如何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探讨建立"不敢腐""不能腐""不易腐"的预防和惩治腐败机制,成为我国社会公众热议的话题。官员腐败问题,本质上是公权力的私用或滥用,是公权力的异化。克服公权力异化,  相似文献   

3.
王公  张博颖 《领导科学》2023,(6):115-118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公权力的监督与制约逐步加强,然而异体监督主客体目标的差异、同体监督下人际信任的冲击、单一监督主体能力相对有限,致使存在低效、形式主义、特权现象等监督难题。区块链可将多维度政务内容上链以供检查,以“技术管人”来辅助“人管人”,从而赋能公权力监督。当前,区块链赋能公权力监督落地还需应对区块链铺设、数据上链和跨链联通三项挑战,应扩大人才储备并加强顶层设计、明确数据上链规范和维护数据安全、精简监督主体与数据并推动跨链互通工作,进而实现区块链在公权力监督层面的强大效能。  相似文献   

4.
被问责官员复出存在制度软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松 《领导文萃》2009,(4):83-87
官员问责体现的是官员任免机制上的完善性和科学性,让有能力的“问题官员”复出,则更多地体现出政治理念与制度的理性。  相似文献   

5.
官员固然应比普通人显得"更有道德",但"更有道德"应体现在什么方面,却值得推敲。对于握有公权力的官员来说,其道德感体现在"公德"和"私德"两方面,两者兼顾当然很好,但很多情况下不一定能兼顾,因为"私德"靠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社会舆论来调整,而  相似文献   

6.
加强高校干部廉政档案的管理,重要的是对高校干部廉政档案的内容予以明确,将其特点把握住,进而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保证此制度可以将监督和约束领导干部公权力的应有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对此,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经验,对加强高校干部廉政档案管理的措施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王戡 《决策探索》2014,(16):85-87
“巡视组”是当今热门名词,中央每开展一轮巡视工作,都有一批省部级高官落马。在河南,还出现了当地官员在中央巡视组外“截访”的新闻,可见民众和官员都认为巡视工作的效果非同寻常。 官方媒体指出“建立巡视制度并开展巡视工作,是实施党内监督的一项创举”,网络舆论中更有人认为巡视组是现代版的监察御史,视其为解决贪腐的灵丹妙药。  相似文献   

8.
“官员”流动是配置领导人才资源的一种方式和活动,对于规避“官员”本土化、打破裙带关系、加强对“官员”的监督、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这不仅仅是自然规律,而且也是治吏规律。“官员”流动,表面上是人的流动,其实是“官员”行使权力的流  相似文献   

9.
我国古代的督查制度,简言之,可以理解为就是“台谏”制度。所谓“台”,即“御史台”,而“谏”,则是“谏官”。前者是监督百官的,后者则是对皇帝进言,也可以说就是监督皇帝,甚至是专挑皇帝的毛病的。当然,古代的督查(“台谏”)制度同时还带有明显的监察痕迹。  相似文献   

10.
<正>政治权力,一般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通过契约形式授予某些人,它具有法律和强制的性质,所以又叫"公权力"。经济权力则不然,它通过自由的市场交换和竞争而自然生长出来(继承和世袭例外),不需要公众授予,也不必然要靠暴力夺取。  相似文献   

11.
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说,由于官员直接掌握着国家机器,改革要靠官员执行,不少官员还在旧体制中享有某些特殊的“既得利益”,因此,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官员。他说,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2.
苏洁 《决策》2008,(8):60-61
在制度化管理中适当地引进亲情、友情、温情的内容,来一点人情味,“淡化”一下规则,“软化”一下制度,员工的潜能有时就是靠人情味激励出来的。无情的制度,有情的管理,情理交融,刚柔相济,应该是领导者追求的境界。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代中国,对于既得利益集团的理性认识是一个逐步系统、深化的过程.在深入推进改革的新时期,围绕公权力滋生的腐败是既得利益形成、膨胀的重要内因.摆脱唯制度论的迷误,重新审视并加强官员道德建设,是防治既得利益集团的理性思路.  相似文献   

14.
社论社评     
正把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最根本的要靠科学有效的制度机制。选人用人越是重要,就越要用制度来保证;干部工作越是复杂敏感,就越要用制度来规范。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2014年1月16日《选拔好干部的制度保证》社论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15.
成功的品牌不仅仅是靠资本和技巧“打造”出来的,更重要的是靠苦心经营、勤奋努力而“精炼”出来的。人们对成功“品牌”的信任感大都是通过消费者的传颂而建立起来的。  相似文献   

16.
据《望》第50期报道,继黑龙江原省长田凤山和原省政协主席韩桂芝案之后,不久前,黑龙江省又有5位副省级和一批地市、厅局级干部纷纷落马,引发黑龙江省“政坛地震”。根据我国现行的干部管理制度,副省长、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等须由省人大代表选举表决方能通过。而令人费解的是,一些“问题官员”为何都能在人大获得高票通过?接受采访的一些人大代表说,本来有些人可以在人大划票阶段被选下去,可是在韩桂芝等“问题官员”坐镇进行“权力监督”之下,“民主监督”也就形同虚设了。据一位人大代表说,此次落马的一位副省级干部在…  相似文献   

17.
王晓杰 《领导文萃》2008,(11):25-27
官员“八小时之外”的休闲是否也需要监督?官员的休闲属于个人生活范畴,具有私密性,监督介入私人空间,把官员的休闲生活纳入监督范畴,是否妥当?  相似文献   

18.
谢宪 《领导文萃》2009,(1):98-102
退休制度在中国是自古有之。而由于中国长期以来是“官本位”之国,各项政治制度的设置,基本上是围绕各级官员进行,所以古代退休制度主要也就是官员的退休制度。  相似文献   

19.
宿迁市作为江苏省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综合试点市已声名远播。市委、市政府曾相继推出过任前公示、竞争上岗、公推公选、公推直选等做法。去年7月,宿迁市委、市政府又实施了领导干部勤政廉政公示制度。如果说以前的改革是解决干部的“入口”问题,而这次推行的“勤政廉政公示”制度,则是解决干部的“出口”途径,对领导干部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监督,凡在勤廉方面不合格者将被坚决淘汰出局。勤廉公示的实质是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拓宽监督渠道,形成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的合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这项制度实行时间虽然不长,但在干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的震动,有人称之为“廉政风暴”。  相似文献   

20.
官员腐败是世界各国难以避免的问题,在我国官员腐败问题上也正日益凸显,政府的形象受到了官员腐败的影响,不仅在党群中关系更加恶化更是危害到我国合法性政府形象,国家就目前政府官员状况推出了公积金制度对政府官员严格的进行监督,文章将对廉政公积金制度实施、问题、策略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