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7 毫秒
1.
由湖南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主编,刘自齐、赵丽明选译的湘西《板塘苗歌选》一书,已于1992年下半年在长沙岳麓书社出版发行。《板塘苗歌选》是湘西苗族歌谣大师石板塘先生使用其创制的方块苗文,进行创作传播的苗族诗歌作品的一部分,由刘、赵二位副教授翻译成汉文,它为研究湘西苗族的社会历  相似文献   

2.
<正> 苗歌是苗语极为生动的部分,是苗族人民用以表达思想感情重要的语言方式,是苗族人民论理、叙事、抒情的重要手段之一.苗族人民一段悲痛的经历、一次深刻的记忆、一个美好的祝愿、一记理想的追求、一念新颖的向往,往往都可通过苗歌来表现;她集苗语语法、修辞、逻辑思维于一体,是苗族语言词汇的海洋.  相似文献   

3.
原本存显干苗族传统生活空间中的湘西苗歌,受制于社会、文化、资本和传媒等多重文化逻辑力量的影响,一改其传统的文化功能意义,去除其本身浓厚的文化习俗色彩,从而置身于象征现代文化力量的都市广场中,于广场空间中进行展演的湘西苗歌,在抒情格式、演述程式、演述内容等方面都发生了异于传统样式的改变,呈现出舞台化表演特征和大众审美文化特征,湘西苗歌因此获得了广场娱乐的文化意义,同时,湘西苗歌也因此重塑一种新的主体意识,实现了一种文化和审美的统一,也在传统和现代的时空压缩式的置换中实现一种现代性幻想。  相似文献   

4.
作为苗族话语的苗歌一直是用汉诗话语去解构的,这是历史的误会也是历史的必然。随着世界文化发展的进程,多元文化状态逐渐被大一统化,因此各种少数民族文化的消亡只是时间问题。于是认清苗歌文化的现状和走向,如何在收集整理苗歌文献中更好地去解构、融汇和传承苗族文化的精髓,成为苗歌文献整理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湘西苗族人民生活中保留着许多崇拜祖先的风俗,这些风俗对研究湘西苗族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现就湘西苗民的“阿普苟尤”、“奶滚妈苟”的风俗略述如后,以引起研究湘西苗族的专家们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湘西苗族鼓舞,作为流传于湘西苗族人民中最为普遍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其文化艺术价值也开始变得愈发不可估量。其在表演形式、基本动作、步伐、鼓点节奏和打法等方面均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湘西苗族鼓舞发展至今,其种类已经多达数十种。苗族鼓舞在展现自己独特魅力的同时,正从生活逐渐走上舞台。  相似文献   

7.
湘西苗族鼓舞集鼓乐、舞蹈、表演于一体,是湘西苗族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活动中为适应大自然和社会环境而长期凝练出来的文化产物。从鼓舞的起源、载体变迁、内容与形式的演绎流变等方面多角度审视湘西这一独特的舞蹈艺术,其表达的原始族群精神、族群生存智慧和宗教观念、文化赋义和艺术韵意等,较典型地揭示了湘西苗族丰富而深刻的民族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8.
湘西苗族鼓舞集鼓乐、舞蹈、表演于一体,是湘西苗族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活动中为适应大自然和社会环境而长期凝练出来的文化产物。从鼓舞的起源、载体变迁、内容与形式的演绎流变等方面多角度审视湘西这一独特的舞蹈艺术,其表达的原始族群精神、族群生存智慧和宗教观念、文化赋义和艺术韵意等,较典型地揭示了湘西苗族丰富而深刻的民族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9.
湘西苗族传统殡葬文化深深嵌入苗族人民的社会生活中,成为湘西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湘西苗族传统殡葬文化有其特殊的仪式流程、文化内容与内涵。从现代视角透视,可见其尊重自然和维护生态安全的生态价值、推动湘西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的文化价值、增进生死观念的认识和推动社会关系整合的社会价值、弘扬孝道和树立文化自信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0.
苗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现有人口5,030,897人(一九八二年统计)。苗族人民的体育活动在长期生产、生活及军事活动中,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民族特色。 (一)苗拳 在湘西一带的苗族人民,通俗称技击操练武术为“舞拳舞棍”、“舞吉保”即武  相似文献   

11.
沈从文先生的作品独具湘西苗族风格.尤其是他的中篇小说《边城》问世之后,曾震动了中外文坛,先后被译为多种外文,并有从边城走向世界之誉。为什么沈从文的许多作品,特别是《边城》会受到国内外众多读者的喜爱,能在读者中产生共鸣,能受到国内外许多文学研究者的关注?其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因为作者以独特的苗族风格和个人风格,为文苑提供了别人所未曾提供的反映湘西苗族人民生活的艺术珍品。作者怀着对湘西  相似文献   

12.
“议榔”是苗族人民集议重大事情的会议。各地苗族对“议榔”的称谓有所不同:黔东南苗族称为“构榔”;广西融水苗族称为“埋岩会议”,湘西苗族称为“合款”;云南金平苗族称为“里社会议”。“议榔”所订的公约被称为“榔规”  相似文献   

13.
建设湘西、开发湘西是湘西人民议论的中心.但从何处着手?说法不一。笔者也很关心这件事,特作此文,参加讨论。一、大力开发畜牧新产业是振兴湘西农业的一个重要门径1、发展畜牧业是湘西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湘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适宜于多种动植物生长。因此,湘西农民要富裕起来,必须开展多种经营,鼓励兼业生产。但在兼业生产中要以什么为主?笔者对土家族、苗族聚居的保靖县和龙山县部分地区的致  相似文献   

14.
清代湘西苗族地区屯田的兴起及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清乾嘉苗民起义失败后,统治者在湘西苗族地区开展了大规模的屯田.屯田、练勇和边墙碉卡结合,成为此后清政府加强对苗区统治的基本方略之一,对后来的历史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本文拟就湘西苗疆此种“均屯”的起因和土地所有制关系作一初步分析.一、湘西苗疆屯田兴起的原因湘西苗区均屯,乾嘉苗民起义高潮过后,嘉庆元年即开始酝酿,嘉庆二年至五年在几个厅县初步开展,至嘉庆四到八年,苗族人民大起义平息,屯田在湘西凤凰、乾州、  相似文献   

15.
绥宁苗族龙灯会及其社会功能浅析龙运荣位于湘西南巫水中游的绥宁县,旧时有“苗疆要区”之称,历代为苗民族繁衍生息之地。在绥宁苗族传统文化中,龙灯会是一朵摧灿的奇葩。龙灯会流行于各地,体现了苗族人民对龙的崇拜和喜爱。本文拟就绥宁苗族龙灯会及其社会功能发表自...  相似文献   

16.
<正> 现在湘西的苗族多属吴、龙、廖、石、麻;田、杨、贺、包、唐;熊、龚、李、向、阳;张、童、谢、罗、秧;符、陈、满、秦、姚;席、易、余、潘、章等四十八姓组成。其实这些“姓”都是历代王朝给苗族人民的赐姓,而不是他们的原姓。这些赐汉字姓大概起源于秦,直到雍正十三年以后,苗族人民才全部有赐汉字姓。现在湘西苗族还有一部分群众保持自己的苗姓;一部分被同化较早的已失去了自己的苗姓。其中吴、龙、廖、石、麻、田、杨、熊、隆、唐还保留自己的苗姓,同一亩姓的一般不开亲。至于赐的汉字姓,也可以作他们的族谱。苗族人民的苗姓分有尊称和谦称,  相似文献   

17.
民族服饰是各区域民族所在的自然环境、社会生活、传统文化的直观体现。苗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苗族服饰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本文以湘西苗族服饰为研究对象,试分析其服饰中所表达的审美文化以及民族艺术中所传承的美的思想,这有助于民族地区艺术发展,也能使人们更好地解读湘西,了解湘西苗族艺术文化。  相似文献   

18.
《阅读与作文》2011,(8):20-22
在外界,人们往往只以为湘西女人才会放蛊,也只以为湘西苗族才会放蛊。实际上,湘西的土家族、苗族,湘西的男人女人都有会放蛊的。由于外界的一些民俗专家,根本不懂湘西的民风民俗与人情世故,把湘西的放蛊说成是装神弄鬼的迷信,描写得极为阴森恐怖,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促进湘西苗族地区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央政府采取了许多有力措施,包括兴建学校、培训师资、扶助学生及因材施教等.在这些政策的支持下,湘西苗族地区的学校教育事业取得了较大成效.学校教育的发展对湘西苗族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跳香”是桂北龙胜各族自治县、湘西南城步苗族自治县及湘西吉首、泸溪、古丈、沅陵等市县苗族人民庆祝丰收、酬谢神灵的祭祀活动。笔者曾对龙胜、城步等县苗族“跳香”活动进行过调查。现结合有关民族学材料,就“跳香”活动概况、实质与苗族族源的关系作一探讨,以求教于专家学者。 1 “跳香”一般在秋后十月举行,个别地方在十一月举行,少则一天一夜,多则三天三夜。由于居住地方不同,“跳香”活动又有差异。吉首、沅陵、沪溪、古丈等地的苗族的跳香,一年一度,自农历十月初一至十五日,各寨轮流举行,一寨一次,故称“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