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你知道吗?”那天,同事Vivian很神秘地对我说.“你喜欢的班德瑞乐队其实并不存在,他们只是一个由发行商炮制出来的美丽谎言。”  相似文献   

2.
何西 《东西南北》2014,(9):40-41
在这个用谎言搭建的戏台上,不管花招耍得多么出神入化,利用的无非就是人心的浮躁与贪婪。闹剧中,逐利者们你方唱罢我登场,谁是帮凶,谁又是受害者?  相似文献   

3.
成长的烦恼     
面对孩子刨根究底的发问,为人父母者,你是否经常感到捉襟见肘,陷入窘境?你是否和孩子一样也经历着──一位作家写道:她给孩子讲“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孩子问:什么是缸?做什么用的?一个家里怎么会有那么大的缸?现在砸缸的话,家里怎么去寻找得到那么大的石头?无奈,改讲“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孩子又发问了:老太婆为什么那么浪费时间?怎么不动脑筋搞科学研究,用机器把铁棒制造成针?这位作家两眼瞪着孩子,哑口无言。的确,不少人说,现在,管教孩子恐怕是世界上最困难的事情之一了。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内心有许多的疑…  相似文献   

4.
伏维阁 《东西南北》2012,(17):80-80
你是否渴望获得看穿谎言的能力? 在维护治安和刑事诉讼的过程中,辨别出谎言和说谎者至为关键,但又极为困难。英国朴次茅斯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阿尔德·维吉,致力于运用一个重要理论来改良审讯方法:无论人类大脑能处理的信息量是多么巨大,它在任一时间点只能进行有限量的思考。所以,如果在一般思维过程之外增加额外“思考”,也就是“认知负载”,将会妨害一般的信息处理。相对于说真话来讲,说谎的认知负载更大。这种妨害作用在言行举止中应该有迹可循。  相似文献   

5.
柏拉图在讨论"正义"和"理想国"时,专门离题去讨论"谎言",并认为有三种谎言,即真正的谎言、言辞中的谎言和高贵的谎言.高贵的谎言旨在利人利己,但因其微妙而利害参半,故需特别小心.在柏拉图看来,"高贵的谎言"之所以是正当的,就在于城邦与哲人之间存在着永恒的冲突:哲人与城邦趣味相异,而且哲人的彻底性或"神圣的疯狂"对城邦也有潜在的危害,如何充分利用哲学的教化功能,而又不至于为哲学的疯狂所伤害,就是柏拉图式政治哲学的主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西方进行谎言研究已经超过30年.为了揭示说谎的心理过程、谎言识别技巧、影响谎言识别的因素等,西方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并提出了若干理论假设和理论模型.本文介绍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泄露理论、信息操控理论、真实监控理论、人际欺骗理论、谎言过程模型、激发一决定一建构模型.  相似文献   

7.
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考古谎言1998年,考古工人李金培利用工作之便倒卖文物,被判刑7年。清醒过来的李金培后悔不已,他不想让面临初考的女儿知道此事。女儿茵茵最喜欢历史,对埃及金字塔很感兴趣。李金培对妻子说:"告诉茵茵,我在埃及考古。能瞒多久瞒多久,我宁愿孩子将来恨我也不愿意在这  相似文献   

8.
魏蔻蔻 《东西南北》2014,(24):68-69
以“小国大业”而闻名的荷兰,其举国文化就是“通商和赚钱”,荷兰人绝不掩饰自己的爱财之心,赚钱之道。那么,在荷兰父母的耳濡目染中,在整个社会的影响下,荷兰的孩子的金钱观念是怎样的呢? “再给你42欧元?对不起,我做不到。” 中国有不少父母,只要自己力所能及,决不让孩子吃苦,甚至孩子闯祸了,也不惜用金钱和自己的关系网,以确保孩子的人生能一帆风顺。可在荷兰,父母都不刻意避免让自己的孩子受挫折,也少有父母会用钱来帮孩子摆平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遥远的国度有一个无名小镇,一个产妇抱着刚刚出生的孩子,她刚刚忍受了分娩的剧痛把婴孩带到人世。她把婴孩的嘴唇紧压到自己的胸脯上,婴孩却一动不动。“他死了呀!”接生婆说。“没有,”产妇说,“我觉着他在吸奶呢。”她的谎言像是一个魔咒——这个已经死去的婴儿睁开他紧闭的眼睛,踢着他僵直的双腿。  相似文献   

10.
宽容与理解     
约翰受到了妻子苏珊的指责,说他对孩子太粗鲁。但约翰认为这种批评是不公平的,他只不过是想就孩子的不正当行为进行适当的教导。以前,他父亲也很粗鲁地约束过自己,难道这不是为自己好吗?自己不就是很好的证明?但苏珊认为,约翰给孩子的教导太多了,并且一点也不奏效。  相似文献   

11.
以前评判一个孩子是不是好孩子,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重这个孩子乖不乖,在家长的眼中,乖巧伶俐总好过调皮捣蛋。可是,最近一个惊人的说法却不胫而走:太过乖巧沉默的孩子,容易患儿童抑郁症。那么,家长对这样的问题是如何看待的呢?  相似文献   

12.
说谎是不对的.这我们都知道,我们小的时候都被父母教育不要说谎话,但是在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选择不说出事实,为什么呢?虽然我们对自己说,有些谎言是善意的,也有的谎言是因为迫不得已,所以说谎无可厚非。这也是真心话大冒险游戏的魅力所在。好奇害死猫,那既然打开这个题目,请尝试48小时的无谎言生活吧。也许你会觉得,那有什么难的,那是因为你没有意识到我们的生活中已经揉入了多少谎言(虽然有很多是善意的)。是什么让我们不能说真话?如果只有真话,这个世界会怎样? 48小时的体验游戏,让我们更好地检视自己……请发誓,以下我所说的都是真话。就像上庭作证时手要放在圣经上宣誓.无谎言的生活是什么样的?让我们看到真话的影响以及真相的魅力。  相似文献   

13.
简单的母亲     
王玉 《东西南北》2009,(1):50-51
两个孩子出生不久就被医院诊断为“婴儿型脊髓萎缩”,终生只能与轮椅为伴。更要命的是,在孩子分别才四、五岁大的时候,她们的爸爸又在一次意外中突然离开了人世。那一年,她才三十岁不到。两个瘫孩子和一个女人,接下来的日子会是什么样?  相似文献   

14.
冯微 《东西南北》2009,(10):80-80
云云这两天特别愁.女儿要上幼儿园了,可是天天接送确实是麻烦,而且带着那么小的孩子挤公交车也确实是让孩子遭罪。要不就是天天打车,可天天打车终究也不是长久这计啊!为了孩子她开始考车票,要是买了车不就一切问题都解决了吗。可又一想,其实她和她老公的单位离家都很近,走路都不超过十五分钟,就是孩子的幼儿园远。难道就单为了孩子上幼儿园买辆车?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末,王尔德提出"谎言"说,反对写实,推崇想象,要求作家"讲述美而不真实的故事".王尔德的"谎言"说虽然存在割裂艺术与生活、自然关系的弊端,但对矫正当时小说创作的不良风气,维护文学艺术的独立性都不乏作用,对当今的文学创作与批评仍富有启迪.  相似文献   

16.
母亲真的老了,变得孩子般缠人,每次打电话来,总是满怀热诚地问:“你什么时候回家?”  相似文献   

17.
资讯 原声带     
《东西南北》2013,(4):6-6
或者,他选择了美国国籍,去了美国生活,但是却发现,自己无法融入美国的主流社会,他觉得沮丧,觉得自己没有了根。这个时候,父母是不是应该问问自己,当初到底是为了孩子的将来,还是把孩子作为自己未来多一种选择的投资呢?——媒体人闾丘露薇在文章《美国的护照,中国的孩子》里如是说。  相似文献   

18.
马力 《东西南北》2012,(20):78-79
近几年,各式各样的夏令营产品渐渐多起来,成为家长们议论的话题。暑假怎么过?一些中国父母开始选择让孩子到国外参加夏令营。  相似文献   

19.
学会家务劳动,还学会生存,学会关心;“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是古人给予我们的深刻警示;但愿勤劳能干的孩子多些,再多些!在素质教育中,劳动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劳动观念的培养、劳动技能的掌握,是孩子成材的必要条件。那么,我们当今的孩子是否具备这种条件?我们父母是否把对孩子的劳动教育摆在了应有的位置上呢?家务劳动亮出了黄牌!在“中国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状况与教育调查”中,我们对10-14岁)L童从事家务劳动的状况作了了秆。结果之一:相当多的jj竟不干或很少干家务。在调查所列的5项劳动种类中,只有15.5%的孩子经…  相似文献   

20.
刘墉 《东西南北》2010,(4):37-37
到西安参加大陆的全国书市,一个老朋友跑来请我吃饭,还临时把他太太从办公室叫了出来。"你们临时赶来,家里怎么办?孩子谁管?"我不安地问,却见老友已经拨通手机,对着话筒喊:"爸爸,我们不回去了,你做饭,先吃了吧!""爸爸?"我问,"你那位退休的将军老岳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