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农村合作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农村信用社存在的问题日益暴露出来,直接影响着农村金融改革顺利进行,所以,人行强化对农村合作金融特别是边远山区农村信用社的监管,这对于防范和化解农村金融风险,更好地发挥农村信用社支农服务的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  相似文献   

2.
当前,广西农村信用社支农服务取得了长足发展,表现为业务持续快速发展、服务广西农村经济的力度持续加强、普惠农村金融不断增强等,但同时也面临着利率市场化、农村金融市场变革、资金供需等方面的挑战。可考虑从创新支农服务方式、积极主动融入本地区新农村建设、继续推进产权改革、完善经营机制等方面创新广西农村信用社支农服务。  相似文献   

3.
农村信用社作为网点最多、覆盖面最广、历史最久的农村金融机构,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机遇中,要充分发挥点多面广的优势,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进一步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积极服务"三农",增加支农资金投放,改进支农服务,努力提高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4.
王志毅 《天府新论》2004,(Z2):69-70
农村信用社应广泛开展优质文明服务,采取多种手段和方法,广泛吸收农村闲置资金,壮大自身资金实力.农户贷款具有明显的政策性支农性质,比其他贷款成本高、收益低,它的利率应略高于市场均衡利率.  相似文献   

5.
高风险农村信用社往往面临着资金短缺,历史包袱沉重,信用环境差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地困扰着高风险农村信用社的自身发展,阻碍支农工作开展.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摆脱困境,在支持三农工作中实现自身经营的改善,是各级农村信用社管理部门必须面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近几年,同样是高风险的大庆市肇源县茂兴农村信用社以支持"三农"为己任,在支持"三农"工作中改善经营的成功实践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既往有关农村合作金融改革的研究,多从分析农村信用社存在问题的角度入手研究如何开展农村合作金融改革,本文则以研究农户金融合作需求与偏好为视角,希望从整体上把握农户、特别是落后地区农户的金融合作意愿和偏好,以期为我国落后地区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政策选择提供新的经验性结果.根据调查和计量分析发现,落后地区农村信用社支农力度不足;广大农户具有广泛的金融合作意愿;与农村信用社相比,农户更偏好于以互助合作的方式参与金融合作.  相似文献   

7.
支农信贷是影响农业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就农村信用社存在的支农信贷问题及其对策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8.
农村信用社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支持国家经济建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近年来其自身的经营出现了较大的风险。本文对农村信用社的风险种类进行了划分 ,对当前农村信用社所面临的风险做了分析。据此 ,对于如何防范和化解其风险提出了若干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
农村信用社应广泛开展优质文明服务 ,采取多种手段和方法 ,广泛吸收农村闲置资金 ,壮大自身资金实力。农户贷款具有明显的政策性支农性质 ,比其他贷款成本高、收益低 ,它的利率应略高于市场均衡利率。  相似文献   

10.
本文围绕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现状和改革前后的变化进行分析,充分肯定了农村信用社改革以来取得的成绩,并利用Dea模型从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方面以山东省为例对农村信用社的改革绩效进行了实证评价,研究分析了农村信用社经营发展状况和改革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进一步加大农村信用社金融支农力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农村信用社对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是其他金融机构所不能取代的,其作用毋庸置疑.近几年来显现的快速发展、迅速壮大的成绩和形势是不可低估的,这正是进一步改革和发展农村信用社的重要基础.但是,也应该看到,长期积累的历史包袱及原有体制与新的形势不相适应的矛盾,制约着农村信用社的进一步发展.要进一步发挥农村信用社的作用,使之成为解决并服务于"三农"更加有力的杠杆,就必须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12.
农村信用社改革要求信用社成为自我发展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另一方面,又必须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方向。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承担政策性业务会带来道德风险与预算软约束问题。因此,改制后的信用社不应继续承担政策性负担,而应以市场经济主体的身份服务三农。国家的支农政策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13.
农村信用社增资扩股的关键是引进优质法人股东,第一大股东法人类型的变化与承担社会责任的"使命漂移"二者共生同长.基于2014-2019年福建省农村信用社的面板数据,建立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第一大股东易主对农村信用社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大股东由民有法人易主为国有法人显著提高农村信用社经营绩效,第一大股东类型不变但实际控制人易主,财务绩效受到显著性正向影响,此外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的代理成本对社会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对财务绩效有显著负向影响.结果 表明,基于巩固农村信用社支农扶小品牌形象目标,必须重视第一大股东易主为国有法人的效应,进而助力乡村振兴计划;基于优化农村信用社公司治理机制目标,应适度增加国有法人股东比例,以强化社会绩效,巩固财务绩效,进而提高农村信用社经营绩效.  相似文献   

14.
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和全国十届人大一次会议将解决“三农”问题摆到了重要位置,今后若干年内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村。农村信用社要充分发挥农村经济的桥梁与纽带作用,一方面,农村信用社必须不断加强经营管理,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拓市场,实现经营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的提高;另一方面,农村信用社必须抓住新形势下的机遇,因地制宜,调整经营战略,加快业务创新步伐,深入挖掘自身潜力,加大支持“三农”服务力度,真正发挥  相似文献   

15.
农村信用社信用站是在几十年经营管理中发展的一支活跃在农村的支农主力军,对方便农民、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由于农村信用社信用站代办员队伍庞杂,业务及思想政治素质参差不齐,加上监督管理不严,导致农村信用社信用代办员违规违章以及经济犯罪现象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6.
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1978 ~2006年财政支农支出总量及结构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业基本建设支出是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有利因素,而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却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救济费支出也未产生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预期效果.为此,要发挥财政支农支出积极作用,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应建立长期稳定的财政支农资金增长机制,坚持对财政支农资金结构实行动态调整的原则,加强对财政支农资金的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17.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推行乡村振兴战略必须首先解决"钱从何来"的问题。由于"三农"问题的重要性与特殊性,政府公共财政支农资金须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撬动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中来。但学界对公共财政支农支出对于私人部门投资的影响作用的观点分歧较大。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政府公共财政支农支出对于私人部门投资的影响,然后基于2007-201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分别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动态面板系统GMM模型和分位数回归对地方政府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住户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从整体上看,考察期间地方政府财政支农支出对于农村住户固定资产投资具有显著的"挤入效应",但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和非对称性等特点;结构性财政视角下地方政府财政的三类支农支出发挥"挤入效应"的机理大致相同,但效应大小有别且各有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进一步发挥地方政府财政支农支出"挤入效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财政支农政策减贫效应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长期看,财政用于农业的各项支出与农村贫困人口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但各项支出的减贫效应差异较大.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有利于农村贫困人口的减少,但是支出结构有待优化.当前,支农支出结构主要存在着农业科技投入比重过低、财政支农支出使用效率有待提高及农村救济费的使用效率低下等问题.其中,支农支出、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对农村减贫的效果显著,而农村救济费并未发挥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文章针对我省当前财政支农资金缺乏稳定的增长机制、投向与农民的愿望背离、对农民的农业生产性投入的带动效果不明显等问题,认为财政支农虽然是国家行政机制的作用,但必须通过发挥市场机制来放大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并相应地提出政策建议,以提高我省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20.
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发挥审计工作在服务我市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本文试作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