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多年来的县级政府机构改革始终未能跳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其深层原因是:"全能政府"使政府职能无限扩大;政府职能存在错位、越位问题;干部人事制度不甚合理;监督机制不健全;政绩评价机制不科学.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有限责任政府;理顺党政、政府之间以及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科学确定机构设置和人员定编的依据;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做好机构改革的人员流动工作.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国政府机构改革与职能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进行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进行的第四次政府机构改革。前三次政府机构改革,同以往的政府机构改革一样,都没有跳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造成这样结果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正确认识、科学处理政府机构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的关系,抓住职能转变这个关键。第四次政府机构改革,将这个问题提到了议事日程,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新的一轮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即将推行,要积极启妥。有效地推进这一轮改革,就必须认真探索。科学处理当代中国政府机构改革与职能转变的关系。一、正确认识机构改革与职能…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建立到20世纪末,政府已经实行了六次大的行政机构改革,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机构改革只是在量上做调整,总是在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合并--分开--再合并--再分开,权力上收--下放--再上收--再下放三个历史循环中运动.理论和实践均表明政府机构改革必须与政治体制改革相配合;必须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配套;必须与政府职能转变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建国以来,我们已经有了七次名之为“机构改革”的行政改革,有人称之为“七次革命”。第七次革命,亦即正在进行的新一轮机构改革是本世纪最后一次,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改革,几百万政府公务员将被从政府机关分离出来,这无疑会有助于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减轻财政负担等。但是,此次改革能否根本解决我国公共行政领域中存在的种种痼疾,摆脱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将一个廉洁、廉价而又高效的政府带入21世纪,显然是值得忧虑的。因为此次改革与以往历次改革,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三次改革选择的是同一模…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曾多次对政府机构进行改革,但每次改革以后不久又会重新出现机构膨胀,其根本原因在于拥有巨大惯性的原经济体制的制约。即政府管理机构的设置并不是人们主观意向的结果,而是由经济体制决定的。虽然说,政府机构改革的成功有赖于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职能的转变又有赖于市场和社会质量的提高;但市场和社会质量的提高最终仍有赖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问题是目前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严重滞后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呼唤着政府机构的改革。  相似文献   

6.
市场质量:政府职能转换的深层次阻力曾峻,范伟峰新的经济体制必须有新的行政体制与之相适应,中国的改革从一开始就选择了一条经济、政治、行政整体推进的道路。十多年来,中国行政改革取得一些成绩,但始终没有走出膨胀、精简、再膨胀、再精简的怪圈,行政改革的初始目...  相似文献   

7.
建国以来,我国政府进行了数次机构改革,但历次机构改革始终没能走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原因何在?如何突破?我个人认为:机构改革要突破“精简—膨胀”的循环的怪圈,必须从人口抓起。  相似文献   

8.
建国以来,我国已进行过数十次政府机构改革,其中规模较大的机构改革或调整也有六次之多,但这些改革均未能走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时下,我国正进行着自1949年以来规模最大、力度最大、决心也最大的、被称作“一场革命”的政府机构改革。那么,它的...  相似文献   

9.
吴根平 《理论界》2000,(1):13-14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 ,迫切要求政府进行机构改革。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召开掀开了新一轮机构改革的序幕。时至今日 ,中央政府机构改革已初战告捷 ,如何稳步地推进地方机构改革 ,避免再次陷入“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 ,是当前社会各界所普遍关心的问题 ,笔者拟就此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一、难点分析此前 ,我国先后进行过六次大的机构改革 ,特别是地方政府机构改革 ,实质上只是机构规模和人员数量的增减 ,均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政治体制中存在的诸如机构臃肿、人浮于事以及干部人事制度中所存在的一系…  相似文献   

10.
职责同构是当代中国纵向政府间的主要关系模式。纵向的、不同层级的政府在职能、职责和机构设置上形成了高度统一和雷同。相对于政府的经济、社会职能转变的不到位而言,纵向政府间的“职责同构”关系模式已成为中国政府机构改革陷入“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困境的另一主要症结所在。因此,打破职责同构成为当前中国政府机构改革的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从管制发展史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变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西方管制的实践和理论发展脉络为线索,通过分析近几百年来自然垄断产业管制改革的主要经验以及理论发展的历史逻辑,揭示政府管制和市场竞争关系的演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要提高高校共外资料室书刊资料的利用率 ,需精选书刊资料 ,按国家标准分类、编目 ,并编制专题目录等 ,使其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3.
崔瑞萍 《晋阳学刊》2011,(4):130-133
汉代碑铭文兴盛,是当时盛行的各文类中的显学,历来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但是,汉代碑铭序文中出现的大量变体、破体现象,却一直没有在文学研究中得到应有的关注。其主要表现是:碑诔文体功能的接近引发以诔文笔法作序;非事功化带来的志怪传奇体渗入;碑铭形制变化影响——碑传文私人化增强,叙述方式由单一描述加入对话;文人的逞才显能心理使赋体、诗歌体流入序文。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期刊是靠特色存在的,拥有特色是期刊成熟的重要标志。期刊的特色意识在于锁定读者市场,体现自己的思想和价值导向,为读者提供独到内容的刊物和服务。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一种物本主义形态的唯物论,还是一种超越物本主义形态、从实践理解世界的本质相关问题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唯物论?这是一个我们必须搞清楚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本质规定性和精神实质的重大问题。在考察物本主义的唯物论及其思维方式的局限性的基础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现代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并重点研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关于从实践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和自然世界的先在性的原理,以期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进一步阐明人类世界的实践性原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文体革命不仅直接导致了文体的生成 ,还间接影响着文体的形态甚至文体的价值。文体革命通常不是纯粹的文体内部的变革 ,总是与人和社会休戚相关。散文诗是诗与散文异质同构的新的抒情性文体。散文诗文体从无到有 ,从自发到自觉的发展过程和人类追求自由的发展进程大约同步 ,是人类社会和艺术世界自由发展的结果 ,具有独特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散文诗的出现和发展不仅与人追求自由的天性和社会追求自由的本性有关 ,还与艺术自身具有的革命潜能引发的文体革命相关。因此与诗 ,特别是与抒情诗相比 ,散文诗具有更自由的文体形态和更偏向于社会价值的文体特征。研究散文诗的文体起源与价值 ,有助于理解文体革命的真正原因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媒体担负着重要责任,媒体是公民认同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媒体及其工作者要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准确把握其丰富内涵和基本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贯穿到宣传报道之中,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马英华 《北方论丛》2003,4(1):24-26
对于国情的认识对党的方针政策的制定起着决定性作用。翻开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历史我们不难看到,正确认识国情是党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的根本保证,党史上的重大失误又都与对国情的错误认识有重要关系。总结这些历史经验,深刻理解我国现今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适时调整政策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执政组织文化是政党政治条件下执政党与国家机关以及社会组织互动关系中形成的一种体系文化.执政组织文化鲜明的政治性和使命性的文化特质,是构成执政组织文化价值的核心要素,而文化内涵是文化价值的重要变量,发展文化内涵,保持文化的先进性,是提升文化价值的关键.执政环境和执政使命变化后,需要进一步加强执政文化内涵建设,增加新的文化元素.当前中国共产党执政组织文化建设中,急需再造学习文化、发展创新文化、重塑服务文化,以进一步提升组织文化价值.增强组织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