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一位老人,一生靠修鞋维持生活。他的修鞋摊安置在当时美国的波士顿法院门外的大街上。老人在法院门外修鞋,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到法院开庭,他总是收起鞋摊,随着人流进入法院,去旁听各种案件的审判。  相似文献   

2.
人生在世,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谁也抗拒不了。生前谈论自己的后事,似乎是一件犯忌讳的事。其实老年人妥善处理好自己的后事,是应尽的责任。耳闻目睹不少老人逝世后家丑外扬的事情:有家属争吵打架的,有后人打官司上法院的。如果老人健在的  相似文献   

3.
自古以来,尊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国家为了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颁布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然而曲沃县史村镇东宁村村民卫娇娃却视国家法律于不顾,对老人拒不尽赡养义务被绳之以法。 1995年卫娇娃将给公婆吃的小麦上洒了农药,致使老人无粮可吃,被起诉到法院。曲沃县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法官先予执行,要求卫娇娃立即给付其公婆小麦500斤,生活费  相似文献   

4.
林靖 《百姓生活》2008,(9):14-15
这两年来,为避免子女因遗产继承问题产生矛盾,许多老人通过订立遗嘱的方式,力图在生前将财产分割清楚。但在法院审判实践中,时常发生这种情况:因遗嘱人对法律规定不了解,存在4大误区,从而最终导致遗嘱被法院确认为无效。北京市海淀法院山后法庭助理法官冯雯雯经过调研,对4大误区进行了总结评析,对遗嘱人尤其是老年人一一作出提示。  相似文献   

5.
由于法院强制执行,刚刚从受冻的鸭舍里搬回好房子一个多月的济南市槐荫区段店镇一对七旬老夫妇,又遭到其长子一家人的“袭击”,75岁的老汉胡世镇被打成脑震荡住进了医院。 记者在市立五院见到正在吸氧的老人时,他痛不欲生。从他断断续续的介绍里得知,老人膝下有八个子女,原来住着的三间房子落在长子名下。1997年长子以翻盖房子为由,让老两口搬到菜园的房子里住。1999年6月,5间新房建成后,长子却拒绝老人搬回。据了解,老人住的菜园的房子是以前养鸭子的房子,而其长子也另有住  相似文献   

6.
1979年,张万明老人因双目失明失去了劳动能力及生活来源,北京市第四福利院收养了他,尽管有兄妹,但老人一直在福利院生活,直至去年4月去世。张万明的父亲、叔叔和爷爷3人曾共同购买了7间房产,产权人是其叔叔。叔叔去世后,产权全部赠给了张万明的妹妹。张万明在福利院去世后,福利院要求其妹将属于张万明的那部分房产分割出来归福利院所有,但其妹认为福利院与她们张家毫不沾亲,拒绝了这个要求。福利院为此告上法院。法院认为,张家的房产由张万明兄妹三人共同继承。鉴于张万明在福利院收养期间的一切费用均由福利院支付,张死…  相似文献   

7.
赵兴武  李侠 《金陵瞭望》2007,(20):23-24
前不久,笔者到地处秦淮河源头的南京市溧水县人民法院采访.正碰上一位老人给法院送锦旗。一打听,方知这位姓袁的老汉是代表他行动不便的女儿专程从镇江句容赶来.感谢法官为他的女儿追回了治病的救命钱。  相似文献   

8.
佳木 《新天地》2012,(8):17
公堂突现两份遗嘱不久前,6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在无锡南长法院对簿公堂。仅有3个席位的被告席上,坐着5个老人,法警特意多加了几把椅子。大姐阿衡,已经71岁,最小的妹妹也有六十多岁了。在原告席上的,是他们的弟媳大春,今年55岁。一家人为何对簿公堂?起因是一套一百多平米的老宅子。2008年,他们的老父母都去世后,他们5个子女和老六的遗孀大春  相似文献   

9.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很多害怕孤独的空巢老人渴望告别空巢生活,希望"老有所伴"。但老年婚姻遇到的困难较多,于是一些老人选择"搭伴养老",即未办理结婚登记便同居生活。近年来,法院受理了一些"搭伴养老"引发的民事诉讼。现将几种情况举例如下,希望引起老年人注意,以避免司法纠纷。一般同居关系随时自行解除案例:今年65岁的退休工程师老王,2009年秋天在晨练点上认识了与自己同岁的陈大妈,两人决定一起生活。  相似文献   

10.
案例:2012年5月,年近七旬的陈老伯与老伴居住的平房被拆迁改造,考虑自己与老伴都已是年近七旬的人了,两人去世后房子也得归唯一的儿子,所以,在选择安置房时,两位老人决定将安置房直接登记到儿子陈某与儿媳妇刘某名下。他们口头说好,安置房继续由两位老人居住,一直到他们去世。2016年秋,陈某与刘某因感情问题经法院调解离婚,双方约定他们的孩子小陈随母亲刘某生活。  相似文献   

11.
尤文 《新天地》2012,(10):24-25
房屋所有权仍归两位老人所有——前不久,拿到法院的审判结果,老丁夫妇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为了孙儿能上学家住杭州某小区的老丁(化名)今年76岁,他现在居住的房屋只有五十多平方米,但市场价值一百二十多万元,这也是他们最重要的财产。为了能上孙子读上好学校,  相似文献   

12.
陈伟昌  单鹏凌 《老友》2008,(11):39-39
案情:郑某与杨某是邻居,老伴都去世得早,儿女大学毕业后都在外地工作。平时,两位老人互相关心,特别是郑某腿摔断后,杨某日夜照顾。1997年,两位61岁的老人为了更好地互相照顾,意欲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双方老人的子女都竭力反对,未能去领取结婚证。虽然未能领取结婚证,但阻挡不了他们相互关爱、相伴相依的决心,举办了简单的结婚仪式就同居了。2008年元月,郑某因车祸身亡,获得死亡赔偿金14.6万元。另留下8万元存款单在杨某处。郑某儿子将存单挂失并取走存款。杨某将郑某儿子告上法院,要求继承死亡赔偿金和存款。郑某的死亡赔偿金和存款杨某能继承吗?  相似文献   

13.
前不久,听人讲了这样一件事:有一对老夫妇退休后,不听亲友的劝告,在儿子儿媳的甜言蜜语下,把每月的养老金连同一生的全部积蓄,毫无保留地交了出来。老人非常自信地认为,如此慷慨一定能换取孩子的持久孝心。不料,几年后,当老俩口的原工作单位破产、领不到养老金时,儿子儿媳的甜言逐渐被恶言所代替。继而,便提出与其哥轮流赡养,哥则以父母平素偏心弟弟为由拒绝。在后悔和愤怒之下,这对老人找法院才讨回了公道。  相似文献   

14.
近闻八十高龄的张老太太,十多年未能与在外地工作的儿子见面,常思成疾竟不瞑而去。此事不免使我联想到老年人的“精神赡养”问题。 时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大部分老人的物质赡养基本到位,但“精神赡养”缺口较大。据调查,一法院今年审理了38起赡养案件,  相似文献   

15.
《新天地》2007,(4)
一个月期间,就有三对老夫妻到法院闹离婚,要求帮他们解决离婚后财产分配等问题。这三对老夫妻均是再婚老人。引起他们离婚的原因多是财产问题。如今,无论是农村老年人或是居住城市的离退休的老年人,他们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储蓄和财产,如何在享受幸福晚年的同时保护自己的财产呢?  相似文献   

16.
都江堰青城山镇人刘兵迁居到温江,因无法赡养母亲,便和妹妹刘凤签订了一份《关于转让房屋及赡养老人的协议》。协议约定:刘兵将自己的房产转让给妹妹刘凤,由妹妹负责供养母亲,其母对此表示同意。此后,刘兵就将房屋交给了妹妹,而刘凤也依约独自承担起赡养母亲的义务。后来,刘凤对该房屋进行了改建,刘兵夫妇当时均在场而且并未提出任何异议。但她没想到的是,哥嫂不知何故,将她告到了法院,并称当时所签的转让协议无效。刘氏兄妹对协议的真实性及签订协议时的意思均表示系真实、自愿,对协议的履行情况也无异议。经审理,法院首先肯定了该协议的性…  相似文献   

17.
"我还不想死,因为我是证人。"这就是84岁的万爱花目前最大的健康心愿。万爱花是中国第一个站出来脱下衣服,用身体和心灵的伤痕,来指证日军性暴力侵害的"慰安妇"。从1992年到现在20年期间,她曾七次赴日维权,在日本高级法院和各个地方法院申诉几十次之多,并出庭作证。虽然法院每次以失去时效和个人不能起诉政府为由,将其驳回,但老人并不甘心。如今病痛中的她还想坚强地活下去,期望有朝一日以证人的身份指证侵华日军性暴力的罪行。万爱花出生在内蒙古和林格尔县,8岁时被卖到山西盂县阳泉村做童养媳。13岁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秘密  相似文献   

18.
强占母亲住房拒不退还,法院判决后仍不执行,宝鸡市一不孝女此前被送进了拘留所。 今年72岁的袁老太原在宝鸡市中山东路有一间私房。1997年,其四女儿温宝凤在未与老人协商的情况下,私下与一房地产公司签订了《拆迁补偿安置协议书》,将该公司拆迁偿还的位于市区金陵巷的一套住房据为己有,并出租给他人,从中牟利。袁老太得知此事后,多次要求女儿把房子还给她居  相似文献   

19.
法院文化是从文化维度对法院进行研究,而中西法院的发展历程不同决定了中西法院文化的差异,研究这种差异不仅能为完善我国法院文化的现状提供理论指导,也能对法律思维体系的建设有所帮助。本文将从法院文化概念、法院图腾和法院制度发展的角度进行中西法院文化的比较。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法院权威严重缺乏,树立法院权威也面临诸多困境:一是法院审判受权力机关、党政机关影响;二是司法腐败严重;三是法院效率低下;四是法院裁判的终局性受挑战;五是法院裁判执行难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法院权威的树立,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观念陈旧;制度上的缺陷以及司法不独立的影响。因此,为树立起我国法院的权威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更新观念:从意识形态上保障法院权威的树立;完善制度:从规范意义上确保法院权威树立;独立审判:建造良好司法环境以保障法院权威的树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