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下网络游戏行为成为青少年学生群体主流行为,为深入了解电子游戏对青少年的影响,课题组在全国范围内组织针对青少年学生和学生家长的问卷调查。考察青少年中作为基准组的非电子游戏玩家群体(占比35.7%)的族群特征、在校特征与家庭因素,研究发现:1.来自中小城市中低收入家庭的女生有更高比例成为非电子游戏玩家;2.学业成绩与游戏行为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负相关关系,成绩优秀的女生非游戏玩家的比例较低;3.师生关系与非游戏玩家比例存在正向相关,控制成绩变量后,师生关系越差,非游戏玩家学生比例越低;4.非游戏玩家同辈朋友数量相对较少,在与朋友的互动模式上存在"紧密小群体"和"松散伙伴关系"两种理想类型;5.非游戏玩家青少年的家庭在社会分层中处于不利地位,在家庭收入、生活水平自评、父母职业、家庭文化资本、家庭居住状况等指标上均表现出劣势;6.家庭生活水平与家长对网络游戏的看法间存在正向相关。非游戏玩家的家长对电子游戏呈现出一种全盘否定态度;7.亲子关系方面,非游戏玩家的家庭带有明显的传统父权家长制色彩,家庭内部亲子互动频率低。  相似文献   

2.
家庭是青少年走向生活的起点,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家长是青少年认识生活和学习生活的启蒙者,是人生的第一任教师,青少年产生违法犯罪行为与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本文着眼于家庭,并从家庭环境、家庭结构、家庭教育及家长素质四个方面阐述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原因。  相似文献   

3.
网络暴力游戏是青少年娱乐生活的又一空间,然而,这些网络暴力游戏已经或正在负化着青少年们的意识形态:他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发生偏离,审美观发生扭曲,社会责任感不断缺失,自由观在异化。这些负化是潜在的,深层次的,精神上的,也是可怕的。家庭、学校、社会和国家,尤其是教育和网络管理部门必须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家庭沉默”现象给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及亲子关系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探究其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青少年自身心理发展特点的影响、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及家庭生活的影响。青少年“家庭沉默”并不全是消极的,只要家长和教师对青少年加以积极引导,完全可以克服其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家庭环境(包括家庭的软环境和硬环境)、家庭结构(主要是单亲家庭、再婚家庭和支离型家庭)和家庭功能(包括家庭的生产功能、消费功能和精神功能).要预防青少年的犯罪,必须在增强青少年犯罪家庭预防观念和提高对家庭预防重要性的认识基础上,改善家庭环境,优化家庭结构,强化家庭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前计算机游戏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青少年游戏成瘾的现状令人堪忧.网络游戏成瘾的原因有:计算机游戏能满足青少年挑战自我、压力的释放与转移的需要,能满足青少年渲泄情绪、逃避现实的需要,能满足青少年自我表现与自我肯定的愿望,以及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缺失等.为此我们要采取加强宏观管理,实施源头控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7.
在灾后青少年的心理重建中引入家庭社会工作, 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家庭内部的经济状况、关系结构以及互动状况, 更能有效地获得家庭之外的社会支持, 最终促进青少年的心理康复与重建。具体来说, 家庭社会工作介入灾后青少年心理重建的运用策略包括:(1)利用积极心理学技巧促进家庭个别成员的正向心理作用; (2)激发家庭整体的正向恒定作用促进家庭整体的凝聚力; (3)多角度构建家庭的社会支持网络促进家庭整体的复原力; (4)通过心理咨询与辅导实现家庭整体心理支持和青少年的心理重建。    相似文献   

8.
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同时也产生了诸多的社会问题,最为严重的是极易诱发青少年走向犯罪,因此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文章深入分析了青少年迷恋网络的游戏的原因以及迷恋网络游戏的弊端,最后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着手提出了各种预防措施,以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家庭信息化与生活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因特网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集中体现,它的出现和长足发展正在或将要对人类家庭功能产生深刻的影响。网络技术对家庭生活影响的研究也成了一个颇具现代性或后现代性的论域。文章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家庭信息化的概念,强调了家庭信息化的主要表现特征,论述了家庭信息化与生活质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0.
生活就像是在空中抛接5只球的游戏。这5个球分别是:工作、家庭、健康、友谊和精神。  相似文献   

11.
现代性进村推动了农民家庭再生产模式的转型,重构了家庭再生产过程的资源配置逻辑、权力互动方式和价值实现路径。农民家庭的内部动员和资源凝聚回应了扩大化家庭再生产的发展性目标。家庭功能在“恩往下流”的资源配置模式中强化,形成家庭功能对家庭政治与家庭伦理的吸纳效应。因此,现代性压力激活了家庭的功能之维,重构了家庭运行的基本动力,塑造了转型家庭的实践形态——功能性家庭。基于“功能——结构——伦理”的配置,功能性家庭揭示了家庭转型过程中“传统”与“现代”因素的复杂关联,展现了中国家庭制度的弹性,推动了农民家庭的转型。  相似文献   

12.
民营企业的家族意图与家族治理行为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该文在家族企业定义研究的基础之上,构建了家族意图--家族治理行为模型,并通过实证研究对珠江三角洲民营企业主在家族化意图和家族化治理行为方面的表现特征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测量,得出主要结论如下:具有不同自我认知的民营企业主在家族意图上存在明显差异;家族化"价值观"对家族化"态度"有正向的影响;家族管理意图与家族管理行为、家族控制意图与家族控制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家族所有意图与家族所有行为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3.
试论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家庭道德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功能,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建设有道德的和谐家庭。当前广东居民家庭道德建设中,必须关注和解决缺乏家庭责任感、对老者不尽孝道、对幼者缺乏爱心、追求庸俗生活方式等问题。建设有道德的和谐家庭的对策是:充分认识家庭功能,形成家庭工作机制;创建新型家庭美德,加强宣传普及活动;提高家长道德素质,指导家庭道德教育;认真研究家庭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对家庭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 ,在改革开放的巨大革新力的影响下 ,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反映在家庭结构上 ,表现为家庭类型多样化 ,家庭规模小型化 ,家庭职能新发展 ,家庭关系与家庭观念新型化。改革开放对家庭生活的巨大分化与整合给家庭两性构成造成一系列困扰。家庭结构在改革开放中的变化与冲突 ,预示了新世纪家庭结构的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影响未成年人犯罪的因素很多,其中家庭因素是一个重要方面。家庭因素包括家庭环境、家庭结构和家庭功能,它们各自或共同的负面作用在未成年人犯罪中有着重要的影响,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必须优化家庭环境,消除缺陷家庭结构的不良影响,强化家庭教育功能,实现家庭和谐,进而达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6.
家族构成及其社会功能是社会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共同关注的课题。本文重点讨论了家族现有概念界定的缺陷,在此基础上结合西北穆斯林家族组织形式和制度特征,重点归纳了近百年来穆斯林家族社会的新发展,突出中国广大乡村从家族政治向社会政治的演绎过程,揭示家族与社会的互动规律。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家庭道德教育是整个封建社会道德教育的基石.在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这种教育呈现出专制性、强迫性日益增长和民主性、惑染性渐趋削弱的趋势.唐代成文家法的产生是这一趋势的突出表现.唐代家法随家族不同而相异,"严”是其最基本的共同特点.  相似文献   

18.
并州自传说中的大禹始置,迄隋代终废,前后大约经历2 000余年。在这2 000余年中,并州辖地非一。由最初的天下十二州之一,到北周的二郡十县,并州的领域面积在不断地缩小。就今天的行政区划来说,古代并州辖地并非仅限于今天的山西。然自汉代始,并州辖地基本上是今天的山西。自汉至隋的700余年间,并州辖地儒学复兴,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儒学家,同时也出现了诸多的文学家。以王氏、郭氏、温氏和孙氏为代表的并州四姓的文学创作,促使了先唐山西文学的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