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大力发展木本水果是绿化荒山脱贫致富的捷径──兼论西双版纳的粮食自给问题李凌(一)1983年,我曾到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进行社会经济调查,写了一篇《西双版纳考察》。该文着重陈述了自解放以来,西双版纳的工厂和人口迅速增加,而当地煤矿短缺,能源不足,以及...  相似文献   

2.
评《西双版纳份地制与西周井田制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读马曜、缪鸾和二同志大作《西双版纳份地制与西周井田制比较研究》一书,获益匪浅。这是继《从西双版纳看西周》专论之后,就同一主题使用民族学资料和史籍文献进行更加全面而深入的比较研究之作。全书洋洋数十万言,结构严谨,内容丰富,论断精辟,颇具说服力,堪称成功之作。马曜同志在鸾和同志逝世后,于《从西双版纳看西周》专论基础上,增补篇章,阐发新意,以成本书。其量远倍于旧作,以合著署名,“以纪念亡友缪鸾和”,古贤之交,见于今日!  相似文献   

3.
西部大开发牵动着世人的心 ,尤其牵动着科学家的魂。裴盛基 ,1938年生于四川绵阳县 ,大学毕业后就分配到云南工作 ,在西双版纳娶妻生子 ,一呆就是36年。36年 ,他走遍云南的山山水水 ,专门从事生物多样性研究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于1994年荣获国际民族生物学研究成就奖 ,成为我国第一位获得此项殊荣的科学家。多年的科学实践 ,裴盛基教授不仅发现了生物发展物种间相互影响的一些特性和规律 ,而且区别于社会达尔文主义给人类社会和谐进步提出了许多忠告。他认为 ,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的多样性 ,是西部地区的突出…  相似文献   

4.
云南西双版纳是我国生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小乘佛教传入西双版纳之后,经过长期发展并吸收了当地本土的多神信仰,逐渐成为傣族全民信奉的宗教,在保护和利用当地生物资源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从当地小乘佛教的寺院建筑、教义和理念、传统习俗以及佛寺教育等方面论述小乘佛教对西双版纳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关于我国傣族社会历史的研究,已发表过不少论文,大家都认为,解放前西双版纳傣族农奴社会存在的“滚很召”这一社会等级是来源于奴隶社会的奴隶。例如,有的同志认为。“古代奴隶制的残余甚至大量存在于解放前的社会经济结构中。在西双版纳,有一个占农民总户数39%的称为‘滚很召’的农奴等级,其主体构成之一即来源于早期的奴隶,追溯许多  相似文献   

6.
关于叭真及其与坤真、坤壮和陶真关系的重新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叭真是我国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史籍《泐史》中提到的西双版纳历史上勐泐王国的创建者,西双版纳的傣族民众和我国研究傣族历史的许多学者也据此认为,叭真在西双版纳建立了第一个傣族  相似文献   

7.
在傣族社会历史的研究中,过去大家都认为,解放前西双版纳傣族农奴社会存在的“滚很召”这一农奴等级是来源于奴隶,并以此作为论证傣族经过奴隶社会的主要根据。本人曾在拙著:《“滚很召”的来源及其性质》(载《民族研究》1980年第5期)中否定了这种看法,进而指出:滚很召的性质“系因各种社会原因丧失土地和人身自由而隶属于农奴主的农奴集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不同时期的西双版纳傣族糯稻种植为研究对象,以探讨其变迁轨迹和原因为主旨,其目的在于说明,在特定的语境下,即使边疆地区,国家政策对民族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起着重要乃至决定性的作用.糯稻种植的式微,不仅使西双版纳傣族社会文化日益碎片化,也使其历史发展轨迹发生极大改变,由此而逐渐走向"现代性".本文希望通过"物"的视角,在述及"糯"的社会生命史之同时,探讨传统与现代、民族与国家、边疆与中心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以西双版纳曼山村为田野点,重点考察橡胶种植对布朗族传统文化的影响,进而提出加强规划研究、重视发挥传统知识以修复文化生态等措施。西双版纳以生物和文化多样性著名。近年来,橡胶种植与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日益受到不同学科的学者专家、各级政府以及社会的关注,然而橡胶种植与文化多样性之间的关系却未引起足够地重视和研究。当地少数民族与自然资源管理的社会文化实践和机制在橡胶种植这一背景下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传统文化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嬗变和消失。  相似文献   

10.
非物质文化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富有民族特色的价值取向、文化氛围,云南省西双版纳基诺族和楚雄彝族都属云南25个世居少数民族,在传承、保护与发展非物质文化的进程中有较大差距,文章主要从西双版纳基诺族和楚雄彝族的基本情况比较入手,通过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的保护和培育、非遗项目的挖掘和完善、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民族节庆的参与主体及影响范围等四个层面总结经验、分析问题、提出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1.
非物质文化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富有民族特色的价值取向、文化氛围,云南省西双版纳基诺族和楚雄彝族都属云南25个世居少数民族,在传承、保护与发展非物质文化的进程中有较大差距,文章主要从西双版纳基诺族和楚雄彝族的基本情况比较入手,通过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的保护和培育、非遗项目的挖掘和完善、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民族节庆的参与主体及影响范围等四个层面总结经验、分析问题、提出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2.
刀世勋传奇:从末代傣王到语言专家文/刘增林摄影/马克刀世勋,傣族著名人士,曾任云南省西双版纳地方政权的领主“召片领”及车里宣慰使。1944年2月正式袭位,成为西双版纳地区的最后一位傣王。如今,刀世勋已经是我国著名的傣族历史、语言专家。他是如何走过这段...  相似文献   

13.
《民族论坛》2011,(7):42-42
西双版纳的傣族信仰小乘佛教。男孩子到了七八岁时,都要入佛寺当几年和尚,三五年便可还俗,这是小乘佛教的一种规矩,历代都要遵守。他们认为只有当过和尚的人才是有教养有学问的人,才会受到社会的尊重。寺院在一定程度  相似文献   

14.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成立十年了。这十年,是西双版纳深刻巨变的十年,是西双版纳三十多万傣族和其他各民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毛主席和上级人民政府的亲切关怀与正确领导下,高举三面红旗,在祖国大家庭内,不断加强民族团结,逐步改变落后面貌,沿着社会主义道路稳步前进的十年。当我们欢庆建州十周年的时候,自治州的各族人民以无比兴奋的心情回顾着过去十年来已经取得的伟大成就,并满怀信心地在社会主义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中,争取新的更大的胜  相似文献   

15.
小辞典     
《泐史》是记录云南西双版纳家族统治阶级历史的一本傣文史书,因西双版纳傣语原称“勐泐”,故名。全书共分三卷。上中两卷记叙西双版纳傣族统治者的世系,由一一八○年第一代召片领叭真入主“勐泐”起至一八六四年第三十二代召片领逝世止;下卷杂记负担、庄园、疆界等。已有汉文译本。  相似文献   

16.
西方旅游人类学研究述评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旅游人类学研究在西方历经 4 0年的发展 ,形成了多种理论、观点 ,积累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学者们从目的地社会、游客以及客源地社会等不同视角出发 ,分别形成旅游是一种涵化和发展的形式、旅游是一种现代世俗仪式、旅游是一种上层建筑等不同观点。本文试从这三个不同视角入手 ,对西方旅游人类学研究的发展作一简要述评 ,希望对刚刚起步的国内旅游人类学研究能有一点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西双版纳橡胶经济的发展,既有其自然之基础,又有其人文之动因。对橡胶经济背后生态环境与社会文化的关怀,本质上也是对我国各民族间多元文化并存、多样生存空间的尊重和珍视。  相似文献   

18.
傣族古代社会形态是如何演进的?或者说,傣族历史上是否经历过一个奴隶制占主导地位的发展阶段,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奴隶社会阶段?这是一个尚有争议的问题.说经历过这个阶段,看来很难找到令人信服的证据;若说没有经历过这个阶段,何以在人们一致公认的封建社会时期,傣族社会中却有大量关于奴隶的记载?问题的症结恐怕就在这里.对此,本文试图谈一点自己的看法,希望能有助于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一傣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然而,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其社会还处于原始社会的发展阶段.直到唐代时,傣族社会的最大政治单位还是一些由各酋长分别统治的部落.此后,约在公元九—十一世纪时,今西双版纳境內的傣族诸部落以及泰国、老挝北部的一些泰、老部落开始在互相联合的  相似文献   

19.
“西双版纳,原名勐景洪或勐泐,景洪又是该地区的首府。泰国人称勐景洪为勐景拢,是音变之故……”。谢远章先生这么解释。泰国史书几乎都称勐景洪为勐景拢,而西双版纳人则自称为景洪。西双版纳末世召片领——召孟罕勒也说,要象谢远章先生所解释的那样,称为景洪。泰国人错称勐景洪为勐景拢,已有很长的历史,至少从却克里王朝(即曼谷王朝)初期就开始。尽管如此,我们对它的社会文化的了解并没有随之而错。既然知道错称了,就应该改正过来,还其本来之历史面  相似文献   

20.
民族植物学在美国创立86年之后,在我国正式出现了运用该学科理论和方法进行的研究成果。1982年,原中国科学院云南热带植物研究所的裴盛基研究员发表了《西双版纳民族植物学的初步研究》一文,在国内首次使用“民族植物学”这一学科名称,标志着中国民族植物学学科的正式创立。1984年,时任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副所长的陈山做了题为《应该重视民族植物学的发展》的学术报告,标志着民族植物学学科在内蒙古的引进和开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