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外汉语阅读课教学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讲授对外汉语阅读课的教师应先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并了解学生现有的汉语知识水平,做到有的放矢地去教学;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汉语知识,导入更多的文化因素.对外汉语阅读课应积极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壮汉语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词汇意义和语言结构,特别是偏正式结构.正视和解决好语序差异问题是提高基础教育语文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为此,要加强教师壮语知识的培训,注意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因材施教.同时要加强双语教学氛围的整体设计,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由壮语思维过渡到汉语思维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汉语成语是人们在长期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形成的固定的词组或短语,它具有形式简练、含义精辟、表达生动的特点.大多数成语涉及地理历史、风土人情、文化背景等知识,沉积了浓厚的历史和民族文化.因此,在汉语成语英译过程中对其语境文化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对语境文化的研究,可以找出汉语成语的文化特征,从而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在汉语成语英译中实现令人满意的语际转换.  相似文献   

4.
学术会议上所接收的论文可以从一个方面说明该学术领域发展的历史和趋势.笔者收集了中国国家汉办与世界汉语教学学会联合主办的世界汉语教学研讨会11届会议所接收的论文,对这些论文题目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趋势,和下一阶段国际汉语教育有可能的发展趋势.本文通过综述研究将11届的文章归纳为16个不同主题,它们分别是教学、语音、词汇、语法、汉字、汉外对比、教材、文化、计算机辅助教学、汉语水平测试、语汇和语汇教学、口语、教师、汉语习得、对外汉语建设、写作.不同主题出现的频率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在国际汉语教育领域关注点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隔音符号的使用须立足于汉语的语音系统,遵循"必需"原则。声调是汉语音节成立的必备要素,根据声调能够作出区分的音节就不用再加隔音符号,只有在添加声调后还分不清音节界限的情况下才使用隔音符号加以区别,这样方能体现隔音符号的真正价值。  相似文献   

6.
听力教学是整个大学英语教学的薄弱环节.对此以影响学生听力理解的因素为切入点,从语言知识、文化背景知识、汉语干扰及课程设置四个方面,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听力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7.
一、传统中学语文教学的弊端传统中学语文教学属于语文知识层面教学,本质上是一种维持性学习。教学内容主要是关于汉语语法、词汇、阅读分析教学等。教师组织教学的基本过程是:熟悉教材标准与要求→确定授课目的→判定教学策略→课堂教学→反馈评价。这种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几代学生做着同样的作业,把作业的反复训练作为能力的培养。教学的逻辑起点是教材,由教师演绎,学生总是在被动适应中获得某种发展。这种教学方法忽略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训练,忽略了运用逻辑综合分析问题的训练,抑制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相似文献   

8.
以往的一些汉语教学注重语言知识的传输,不同程度地忽视了语言所具有的文化意义的解读,因此,造成留学生在实际运用时出现不合适、不得体的表述,从而引起误会.根据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从词语的附属义和语用角度对比分析日语和汉语中存在的语言的不同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正来,哈尔滨市朝鲜族第一中学唯一的汉族老师,以其26年的默默奉献,深深获得学生和家长们的爱戴。1990年,她光荣地被国家民委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的称号。 1965年,呼兰师范学校毕业后,李老师来到哈市朝鲜族中心小学任汉语教师。为了克服语言障碍及生活习惯的不同,一进校门,她便为自己订下了学习朝鲜语的计划。利用空闲时间,以汉语拼音注音朝语,学唱朝鲜族民歌、民谣,反复练习发音,积极参加传统的民族活动。不久,她终于如愿以偿,能够自如地听说读写朝语、朝文了。 1973年,李正来调入朝鲜族一中,肩负起汉语组组长的重任。她努力钻研业务,大胆改革教学方案,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写出了《汉语文识字教学八步  相似文献   

10.
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知识对语言教师的发展意义深远,尤其是强调个体自身经验,重视学习过程和互动的社会建构主义。本文首先介绍社会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及模式,确认了教师、学生、任务、环境四个方面对学习过程的影响。然后阐述了教师对学生、学习和他们自己的信念支配着他们的教学行为。同时通过教学反思能使教师意识到自己的教学观念、信念,不断监视自己的行动是否反映了这些信念,从而做到所想、所做达到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