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对学习型组织涵义的阐述,提出档案馆事业的发展趋势是创建学习型档案馆。学习型档案馆能满足数字时代对档案馆员信息能力和综合能力提高的要求,满足工作和学习观念转变的要求,满足档案馆管理改革和提高竞争能力的要求。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创建学习型档案馆:提倡系统思考,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克服学习障碍;建立激励机制,形成团体学习气氛;重建学习型教育与训练体系,组建知识联盟。  相似文献   

2.
自美国现代管理大师彼得·圣吉 (PeterM·Sen ge)的《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于上世纪 90年代初问世以来 ,创建学习型组织的风气在世界范围内悄然兴起。我国也不例外 ,不少地方和城市 ,纷纷提出了创建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组织的崭新理念 ,江泽民 2 0 0 1年 5月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上提出 ,要“构筑终身教学体系 ,创建学习型社会”。对此 ,党的十六大报告也明确提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高等学校历来被公认为…  相似文献   

3.
《社区》2005,(6)
大连市西岗区站北街道民乐社区在学习型社区中创建工作中,依托数字化教育阵地、强化学习型组织建设、创新学习教育机制,在社区形成了一个人人主动学习、事事都是学习、时时都在学习、处处都能学习的良好局面。创建学习型组织一是建立组织网络。社区成立了学习型社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在纵向上建立了社区、楼院、家庭、居民四个层次,横向上建立了社区、企业、部队、学校四个方面的学习型社区创建架构,为学习型社区创建活动奠定组织基础。二是创新学习载体。坚持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围绕社区党建,在社区中开设了“社区学苑”,推出“七彩…  相似文献   

4.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党组织是深化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是保持和发展高等学校党员先进性的紧迫任务。准确把握高等学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基本点,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提高高等学校党员师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加强基层学习型党支部建设,夯实高等学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基础。推进高等学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应大力拓宽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工作的载体与渠道;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创建良好的环境氛围,积极开展团队型学习;创新工作方式,积极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信息化;完善学习管理机制,推进学习的制度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5.
学习型政府:理念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习型政府是指通过建立完备的学习机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而形成的,善于获取知识、传播知识、创造知识,进而自觉利用知识于行政活动之中,最终以提升行政管理效能为目的的政府组织。知识社会的到来、政府管理效能的提升、政府合法性基础的巩固、学习型社会的形成等等都迫切需要创建学习型政府。  相似文献   

6.
现代企业的发展程度,取决于企业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水平与境界,其基本途径就是全体成员通过不断共同学习,突破自己的思维上限和能力局限,创造真心向往的效果,培养全新的思考方式,全力实现企业发展的共同目标。中国企业面临着技术信息和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正在创建有时代意识的“学习型组织”,使企业成为“学习型企”。  相似文献   

7.
成功加入WTO ,标志着我国经济全面对外开放进入了崭新的阶段 ,企业要想在社会变革和市场经济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成为学习型的企业组织是发展趋势。组织中学习的主体和基础是个人 ,创建学习型组织 ,就是在组织层面上 ,促进个人的学习 ,发现并利用个人知识储备中有关部分 ,使之转化为组织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组织发展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学习型组织的内涵出发,从组织发展的维度对学习型组织建立的过程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创建学习型组织所经历的个人—团队—组织—所有伙伴组织构成的学习型组织链/网络的系统过程,提出了不同阶段各学习主体的学习侧重点和不同的修炼方向。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创建学习型组织模式及其现实矛盾的分析,提出了建立共同愿景、树立新型学习理念、建设学习型领导集体、健全学习的激励和保障机制、营造良好的学习文化氛围和设计扁平化组织结构,转变管理模式等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中国学习型社会的形成与高等院校的作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需要树立和引导全民终身学习观念 ,倡导和形成现代教育理念 ;创造发达的信息和知识传播条件 ;构建完善的全民学习教育体系 ,把整个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 ;最普遍地建设和发展学习型个人、家庭及组织 ,建立社区教育新体系 ;设计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载体 ;加大教育资源的投入和利用 ;大力发展成人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 ;改革学校教育 ,全方位推进素质教育 ;加强党的领导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等。我国高等院校要建设学习型大学 ,带头营造社会氛围 ,进行理论验证和示范借鉴 ;与城市互动 ,成为建设学习型城市的人才高地 ;发挥高等成人教育在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的积极作用 ;运用现代信息传播手段 ,积极开展远程高等教育等 ,在中国学习形社会的形成中积极作为  相似文献   

11.
将学习型组织的基本理论应用于高校建立学习型党组织有重要意义,既是永葆党员队伍先进性、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的需要,也是遵循高校党组织建设自身规律的举措。建立共同愿景,营造良好环境,建设高效团队,推进制度创新,建立人才培养机制等是建立高校学习型党组织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2.
学习化社会是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努力创建的一种理想社会图景。它反映了人们对教育教学理想的追求,蕴涵着更趋完美的教学价值取向(人的主体性建构、人的全面发展、教学上升为师生的生活方式 )。基于学习化社会的理念,建构完整性教学,成为我们向学习化社会渐进的过程中所努力思考和实践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教育教学工作第一线的教师党员素质建设是以海洋大学为特色的蓝色大学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它是党建与人才培养有效契合的依托。大连海洋大学在培养创新蓝色人才型教师党员素质方面进行了以下探索和实践:学校党委发挥政治核心和保证监督作用,各二级学院与机关党总支建立教师职业素养与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相对应的组织设置模式,改进和创新党支部的工作与活动方式,以及以开展学习型创新型教师党员队伍建设作为根本抓手。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关于理论学习的思想对当前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突出科学理论武装的首要性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要从毛泽东关于理论学习与武装的主要观点中汲取营养,深刻把握科学理论武装的基本点。  相似文献   

15.
学习化社会是全民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普遍形成的社会。教育社会化和社会学习化是学习社会化的重要特征。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到今天 ,人类生存能力不能只靠“教育”外源力的推动 ,必须开发人类自身的内力。构建中国特色的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体系 ,发展学习型组织 ,开展学习科学、教育科学、思维科学等科学的研究 ,是促进学习化社会化形成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6.
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形势发展和时代对中国共产党人的要求使然,认识和把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人本性、系统性、互动性、创新性、实践性五项原则,对于转变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理念,增强建设针对性、提高建设有效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五项原则主要包括: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体现人本关怀;统一协调、齐抓共管;实现信息共享、思想交流、精神沟通;理论创新引领、机制创新推动、管理创新促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实践为中心,以问题为中心,在实践中运用最新的科学理论和知识认识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7.
高等学校建设学习型学生党支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党中央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向各级党的基层组织提出的新的战略部署。为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基层党组织的各高等学校学生党支部必须成为学习型党支部。结合高等学校学生党支部的工作特点,遵循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规律,高等学校建设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必须转换思维,建立全新的学习理念;创新学习形式,活跃学习氛围;构建具有联动作用的制度体系,将学习落到实处;加大经费投入,为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相似文献   

18.
成人高等教育学分制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多年来对成人高等教育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文章探讨了如何建设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成人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体系的问题 ,探索如何为国家培养更多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9.
党内文化决定政党形象和政党生命力,党内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就是要将政党意识、政党制度和政党形象,与现代性接轨,完成一个学习型现代政党的转型;党内文化建设是学习型政党建设的主要内容、重要保障,学习型政党建设是党内文化建设的具体体现、重要途径,二者相辅相成、相互联系、互为前提、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20.
对高等学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调研结果表明,教学内容与中学阶段存在重复之处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因此,遵循教育规律,注重有效衔接,克服简单重复;按照现代教育的客观要求,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让学生认可和接受,达到教学实效性。解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有效衔接途径,努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全程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体系,形成不同层级学校之间教师的交流机制,突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研究型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