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人类的智力是靠经常增加的知识来培养的,每经过一定时期的增长,就起出它的理论的覆盖物,于是冲破覆盖物,以新的面貌出现。——赫胥黎《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2.
此书最明显的特色就是:把言语交际作为动态系统来研究。以往的修辞学著作,绝大多数只是停留在对修辞进行静态的分析描写上。作者运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理  相似文献   

3.
言语交际中的无声语言丁世洁一、无声语言的交际作用无声语言(也称非自然语言),从来就是人们用来传情达意的一种重要的辅助工具。虽然直到本世纪60年代才开始对它进行系统的科学的研究,但由于它在人类社会交际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因而语言学家早已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主体是哲学认识论中的概念,指的是在认识活动、改造活动中有意识、有目的的认识者、实践者。与此相对,客体是指离开人们的意识独立存在又能为人们的意识反映的客观世界的组成单元。在现代语言学中出现“主体”一词,犹如偷吃了一颗人生  相似文献   

5.
在语言交际活动中,语言的交际功能离不开特定的交际环境。在社会环境中研究语言,最重要的就是考察交际环境对言语运用的影响。这里说的环境包括听话人、话题、交际媒介和情境等,即彼此有某种关系的人在一定环境下,用一定方式,就一定话题进行交际。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交际传播学理论为依据,结合作者外语学习、应用、及教学的体会,对语言技能从交际角度作了分析比较。提出了三个论点:(1)文字本身不是信息,文字是信息的载体。成功的交际应坚持信息第一、语言第二;(2)交际意识是成功交际的重要先决条件;(3)掌握一门外语的最高形式是达到外语思维,真正将目的语运用自如。基于这些观点,作者将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分为语言第一的基础交际水平阶段和信息第一的综合交际能力阶段,列表作了分析比较。强调学习一门外语的根本目的是交际,应力求达到外语思维,培养交际意识,坚持信息第一,真正将目的语作为获取信息、交流沟通的工具。  相似文献   

7.
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这个历史永远不会完结。……因此,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毛泽东  相似文献   

8.
拙作三《言语交际学》出版以来,承蒙读者厚爱,从去年10月到现在半多的时间内,共收到来信一百多封。许多热心读者,出于对语言科学发展前途的关心,或由于对拙作的写作意图和学科性质不了解,在热情鼓励之余也还提出了不少希望解答的问题。因苦于时间紧,不能一一作复。现将这些问题连同教学中同学们提到的问题加以汇总、梳理,按学科的性质、  相似文献   

9.
语言最本质的功能是交际功能,没有交际,也就无所谓语言;可惜的是,这种认识并未真正深入大多数语言学者的研究思路之中,我国语言学界素来注重的,只是语言的结构;可是,也正因为此,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刘焕辉教授的新著《言语交际学》便特别引起我的注意。我以为,刘教授这部新  相似文献   

10.
性别差异研究是个非常普遍的研究课题,许多领域都对此予以重视,语言学也不例外,而且语言学领域内对于性别与语言的研究多数都关注两性语言的差异问题。通过探讨语言存在的性别差异,指出了它在两性言语中的体现,特别从语用学角度分析了在礼貌和合作原则的应用中话语风格的差异,简要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及对女性交际产生的影响和启示。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试从刘心武的小说《立体交叉桥》人物之间的对话入手,分析人物之间的言语理解和误解,谈谈言语交际过程中的言语接受原则。言语交际涉及到表达者、接受者和言语  相似文献   

12.
Kierkegaard(1850)、Hong(1991)和Brown&Levinson(1987)认为间接交际是一种严肃而有效的交际,所表达的是一种超越字面意义的含意。本文以Kierkegaard的间接交际理论和Levinson等为代表的新格莱斯语用学理论为平台,对间接交际的性质、语用特征、动因及其运作机制作一探讨。本文认为,间接交际表述的是一种超越字面意义的含意。言不由衷、礼貌婉转是间接交际的基本动因;语义冲突、信息超载、话语意义、动态生成等是间接交际的基本语用特征和基本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13.
几十年采,语言学高举着结构主义的大旗,对语言的各内部组成要素穷尽描写之能,其结果呢?语言结构的研究和语言使用研究出现了脱节现象。刘先生的《言语交际学》一反这种传统的研究方法,把语言真正  相似文献   

14.
言语交际中的动态语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语用学理论,凡是对话语产生影响,并与当前言语交际密切相关的语言内和语言外的所有主客观因素都称为语境。本文从语用学角度,强调语境的构建是一个与具体的语用行为密切联系、同语用过程相始终的动态的过程。从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两个方面分析在动态的言语交际过程中,动态语境对言语信息的释义和制约功能。  相似文献   

15.
在言语交际中如何使用恰当的语言是言语交际学、语用学和修辞学研究的核心课题,而言语行为可大致分为非冲突类和冲突类。语用学研究者提出了若干语用原则来解释各种言语行为,但这些语用原则只能解释或部分解释非冲突类言语交际。因此,我们从言语交际学、语用学和修辞学的角度提出了能解释各种类型言语交际的"恰当原则"。  相似文献   

16.
王晓红 《南都学坛》2000,20(2):61-62
交际要做到言语得体 ,首先应准确把握言语得体性的实质 ,正确区分言语的得体性与言语的规范性、语言的规范性的异同。其次应密切联系言语表达的语外环境 ,做到言语表达适应于交际目的、社会角色、言语背景和会话场景等特定语境 ,以便交际对象得体表达 ,准确理解 ,使言语更好地服务于人类  相似文献   

17.
18.
语言的使用与理解离不开语境。笔者认为语境是动态的,是由听话人大脑中的一系列假设构成的,听话人依据动态语境因素对所听到的话语进行推理,寻求话语字面意义所传达的言语行为,最终保证交际的成功。文章试图探讨Austin言语行为理论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语用学的角度探讨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对语言交际的解释力,论析了言语行为在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不同层面上是如何构成连贯的、有意义的语言交际的。  相似文献   

20.
拙作《言语交际学》自1986年7月初版到今春修订,第4次印刷,巳历时3载。现在,以它为教材或参考书而相继开出言语交际学选修课的高校,正在全国各大城市不断增多;从交际角度来研究语言和言语交际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那么,言语交际学究竟是一门什么性质的科学?它是在什么背景下出现的?我们所讲的言语交际学,是不是单指拙作这一本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它包含哪些内容?这些内容的内部结构层次如何?它的哲学基础及由此而确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