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问子 《老年人》2008,(7):37-38
《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传为孔子弟子曾参(前505-前434)作,北宋学者程颐把它抽出来,编为“经”一章,“传”十章,并认为“经”是“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而“传”则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大学》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过。南宋时,朱熹把《大学》与《论语》、《孟子》、《中庸》并列,编成《四书》,并列为《四书》之首。宋、元以后,  相似文献   

2.
文化宫     
《老年人》2002,(4)
古时“四”字表吉祥在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里,“四”字是吉祥、完美、周全的意思,因此用“四”来命名者很多,例如:“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战国有“四君”:孟尝君、平原君、春申君、信陵君;古代有四“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元曲有四大名门: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古典小说有四大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谢自静)何谓“三宝殿”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三宝”是指佛教中的佛、法、僧…  相似文献   

3.
前两天看到《上海文学》2010年第1期上郑涌撰写的《哲思与文心》专栏的第一篇《傅雷仍在震撼、颠倒我们》,由此而想到“圣人”与“贤人”、“圣人”与“英雄”、“拯救”与“逍遥”、“启蒙”与“顺性”等问题。先说“圣人”,《说文解字》:“睾,通也。”就是说,圣人是通人。“通人”与我们今天说的“通才”概念似是而非。“通人”是从品德角度定义的,而“通才”是从才能角度定义的。  相似文献   

4.
《老年世界》2013,(11):26-27
关愚谦,德国汉堡大学荣休教授,“欧人华人学会”理事长,香港《信报》、新加坡《联合早报》、马来西亚《星洲日报》专栏作家。他是邓小平的俄语翻译,朱镕基一直关注的专栏作家。其个人经历被称为中国版“肖申克的救赎”,“文革”中著名“叛国者”。  相似文献   

5.
我去年开始订阅《老年人》杂志。通过一年多的阅读,我觉得这是一份很有看头的老年期刊。每月收到《老年人》杂志,我仔细阅读后,便推荐给院内其他老年朋友看,经常找我借阅的有6人。据大家说,他们很喜欢阅读《养生保健》版块的“医疗卫生”、“养生之道”、“康寿文摘”、“保健信箱”和《家庭风景》版块中的“敬老家谱”、“百姓人家”、“老两口”、“代际之间”、“生活顾问”等栏目。今年又有两位老年朋友订了《老年人》杂志。这样,我们巴蜀古城这个18户人家的小院,就订了3份《老年人》,经常看这份期刊的读者越来越多了。阅读…  相似文献   

6.
天问子 《老年人》2008,(9):36-37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包含了从西周初期(公元前11世纪)到春秋中期(公元前6世纪)五百多年间我国北方的民间歌谣、士大夫作品,以及祭祀的颂辞。根据《史记》,孔子收集整理《古诗》,选取“可施于礼仪”的三百零五篇。《诗经》最初称作《诗》或《诗三百》,在战国晚期始称为“经”,并当作最权威的典籍被引用。所谓“子曰诗云”的“诗”指的就是《诗经》。  相似文献   

7.
漫话“三”     
漫话“三”孙锡辉“三”,是个有趣而又有魁力的数字。在许多文学作品中,不少名篇与其密切相关。如《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三气周瑜”、“刘备三顾茅庐”,《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水们中的“三打祝家庄”,封建礼教中有“三从四德”、“三纲五常”;官...  相似文献   

8.
方字浅谈     
一、“方”字本义探求 我们知道,越是常见的字,它的用法可能就越多.作为一个古今习见的字,“方”也不例外。关于“方”的义项,新《辞源》列在fang音下面的义项有18个,新《辞海》列有25个,《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都列有36个,那么,在这众多的义项中,“方”字的本义究竟是什么呢? 许慎《说文解字》:“方,饼船也。象两舟省、总头形。”  相似文献   

9.
交流     
汪耀华 《中外书摘》2008,(12):96-96
上期稿挤,没有“交流”一直有点遗憾。 本刊第9期被认为好文章的是:《一生正气胡耀邦》、《徐铸成的“文革”》、《陈粟之争与苏中七战七捷》;被认为不喜欢的是:《永定客家土楼的秘密功能》。第10期被认为好文章的是:《陈庚、周希汉“戒烟记”》、《不用母乳喂养,全球每年1500万婴儿死亡》;  相似文献   

10.
读者来信     
本刊第3期,被认为好文章的是《今天,你幸福了吗?》,《马寅初和他的“新人口论”》、《一个真实的宋美龄》、《我的书房》、《农民工进城后的“留守妇女”》等;被认为不喜欢的文章为:《资深记者“炮轰”当下电视鉴宝节目》、《民国初年的改历与新旧历法之争》、  相似文献   

11.
人物聚焦     
《职业》2010,(2):73-73
《时代》人物:中国工人 “中国工人”当选美国《时代》周刊年度人物,以前被《时代》评为年度人物的多是各国的政治人物或各界名流,甚至“离经叛道”的个人,而这次“中国制造”背后的中国工人“高调”入选《时代》,说明“几乎每年,中国对全球经济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安子 《女性天地》2011,(1):18-19
他是《我是业主》中欺软怕硬的“陈胆小”,是《婚姻保卫战》中可爱抠门的“老常”,还是新版《红楼梦》中的“笑面和尚”。凭借这三个角色,刘金山成为2010年最受瞩目的实力派演员之一。向观众证明了他“黄金配角”的绝对实力。  相似文献   

13.
刘少虎 《老年人》2008,(1):42-43
我国古代非常重视儿童的教育。为了使儿童增长智慧,加强修养,产生了多种启蒙教材。其中《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少儿启蒙读物,合称“三百千”,又称“三家村”,后加上《千家诗》,有“三百千千”之称。它们凝聚了我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和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  相似文献   

14.
《文昭关》为传统大戏《鼎盛春秋》中的一折,又名《一夜须白》。《文昭关》原是清末著名老生演员汪桂芬的名剧,唱法以声音洪亮、激越著称。汪桂芬去世后,王凤卿最擅演此戏。京剧高派老生创始人高庆奎于1923年3月14日推出了全部《鼎盛春秋》,包括“战樊城”“长亭会”“文昭关”“浣纱计”“鱼肠剑”“刺王僚”六折。高庆奎饰伍子胥。杨宝森崛起后,对此剧全面改造,《鼎盛春秋》后来成为杨宝森的代表剧目。在后来漫长演出的日子里,《文昭关》从《鼎盛春秋》脱颖而出,成为观众耳熟能详、喜闻乐见的剧目。  相似文献   

15.
因为正在翻译《慢速生活》一书,对带“快”与“慢”这两字的东西就格外注意。从网上看到,2008年上海双年展的主题是“快城、快客”,与《慢速生活》书中的“慢城”形成鲜明对比。  相似文献   

16.
薛涌先生为他的新作《学而时习之》所作的长篇序言,分别由《社会学家茶座》、《南方周末》刊出。由薛文我们得知,中国数千年文化之所以失败,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几千年来的文化人,或说知识分子们的思想精神资源一直都是有问题的,诸如什么“民本”思想啦、什么“家国天下”之情怀啦、什么鲁迅的《阿Q正传》与国民性改造啦,其实统统都不脱韩非子的“法术之士”框架,不过是一以贯之的“赤裸裸的权力游戏”的另一面而已。  相似文献   

17.
陈新 《老年人》2008,(9):26-28
电影大片《集结号》、2007年热播的电视剧《士兵突击》,以及大手笔影视作品《天下无贼》、《暗算》等,一个又一个大戏,成就了一个从偏僻农村走出来、“漂”在北京的农民工王宝强。特别是对“许三多”这个角色的成功塑造,让他一夜之间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影视明星。  相似文献   

18.
燕原 《当代老年》2010,(7):26-27
丁建华,我国著名的配音表演艺术家,曾参与上千部电影和电视片的译制创作,先后获得“上海青年艺术十佳”、“我最喜爱的女配音演员”等多种荣誉称号,担任主创的8部译制片曾获“金鸡奖”及“政府奖”,她在《追捕》、《魂断蓝桥》、《战争与和平》、《茜茜公主》、《真实的谎言》等影片里细腻动听、近乎完美的声音,成为一代人心目中的经典。  相似文献   

19.
《女性天地》2014,(4):6-6
韩剧早已告别“癌症、车祸、死不了”的时代,有网友戏称韩剧新三宝是“长腿、养眼、真土豪”,无论是《继承者们》还是刚刚结束的《来自星星的你》,都是走这一套路。  相似文献   

20.
<正>《逍遥游》是庄子所有文章中最具文学色彩的一篇,也是最能传达庄子道的核心要义的一篇。庄子的道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逍遥而游,关于逍遥而游的论述,构成《南华经》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例如内篇中就有《应帝王》《人间世》《大宗师》《逍遥游》等几篇,分别论述了逍遥而游的思想。一、从《南华经》中的“逍遥而游”到《逍遥游》中“无己”之思《南华经》所主张的逍遥,不仅有安闲自适、形体无所拘束的含义,而更多的则是精神上的逍遥及心灵上的自由。《逍遥游》说:“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数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显然这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