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策论作为历久不衰的考试文体,一直为古代社会科举取士所沿用。近些年公务员考试之申论科目,其命意设计可谓源自策论。秦观策论五十篇传世已久,历来评价甚高。秦观策论是为应制科举而作,有着明确的写作目的、政治关怀,表现出强烈的政治热情和参政意识,有明确的现实针对性。其别出新意,精心结撰,在表达识见、章法结构、说理方式、修辞策略、语言锤炼等方面表现出严谨而成熟的写作风格。结构安排注重辅叙次第,抑扬开合,讲求法度之美,引文张弛有度,文丽思深;论证善于包容古今,融汇贯通。秦观策论可称文章轨范。  相似文献   

2.
秦观是北宋后期著名词人,在词史上有重要地位。他像苏轼一样,多才多艺,但其他成就多为词名所掩。他善写赋,苏轼观其所作《黄楼赋》,以为有“屈宋才”。又长议论,吕本中说“无一言乱说,观少游五十策可见”。他的书法亦大有可观,被黄庭坚誉为“妙墨”。而他的诗,更为时人所重,王安石“谓清新似鲍射”。评价秦观,主要应研究他的词,但其他方面似亦不可略而不论。特别是他的诗并非毫无可取,但自元好问讥评以来,人多以“女郎诗”目之,无形中对他的诗抱完全否定态度,这种  相似文献   

3.
秦观对东坡词的接受主要表现为:第一,艳情类词作对苏词“雅化”品质的认同,包含内容、表现手段、语言三方面的雅化;第二,词作功能、词学观方面,秦观与苏轼暗合;第三,秦观早期词作对苏轼豪放词有所模仿;第四,秦观对苏词的一些句子、句式和构思也有所取法。秦观实际充分吸收了苏词的一些因素,并结合自己的才情,才最终成了自己独特的词作风格。  相似文献   

4.
一晁补之是北宋文坛上一位卓有成就的作家,他与黄庭坚、秦观、张皆师从苏轼,联镳文苑,时称“苏门四学士”。《宋史·黄庭坚传》记载:“(黄庭坚)与张、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天下称为四学士。”最先将他们四人并提和加以宣传的,是苏轼本人,他在《答李昭书...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被称为“婉约派词宗”的淮海居士秦少游,还是一位知识广博的学者,一位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关心民族前途和民生疾苦的历史人物。文章具体从秦少游在北宋“元祐更化”时期的忧时谋国之作——五十篇“策论”加以阐发,并按政治思想、经济思想、法制思想、用人思想、军事思想等诸方面逐一进行了论析。“策论”许多言论切中时弊,而其中对于兵法、将略与人才学等,尤有独到的见解。“策论”向朝廷特别强调要审时度势、安都定策、区别朋党、任用贤能,以求社会安定、国家富强。文章指出,秦少游的这些反映于“策论”中的进步思想,过去为人们所忽略,值得大家特别是秦学研究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文言小说中,在篇末附加议论的情况在唐传奇中就已经出现,这种篇末议论形式最早来自“史评”,而后为小说家所采用。宋代文言小说中的篇末议论在依循唐人之模式的基础上又发生了不小的变化:议论文字冗长且具备独立文体形式;议论中的教训意味加重;议论干预故事主题。这些变化的背后是宋人的理学文化和科举用论的制度。篇末议论的垂诫意味加重、议论干预故事主题都可以从追求“存天理、灭人欲”,“改过迁善,克己复礼”以及“治国平天下”的理学思想中寻求根源。宋人小说中的这种与唐人有着种种不同的篇末议论也与宋代科举的“试论”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7.
一、孙觉、秦观两诗为证:“朝议欲以子瞻使高丽”北宋政府曾经拟议指派苏轼出使高丽。这无论对苏轼来说,还是对北宋、高丽两国关系来说,无疑都是一个重要事件。可是这次拟议中的使命,最后因故作罢。未能成行。上面说的是一段久被湮理的史实。这次外交使命,先报后罢,朝廷或许并未正式通知苏轼本人。苏轼虽从事后获悉,惜已不得其详。此事苏轼诗文与北宋史籍并无记述。历来研究苏轼生平传记和北宋、高丽交往史的,也都不曾提到过它。提出这段史实的依据,首先是孙觉、秦观的两首诗。孙觉的诗附见于秦观《淮海渠》卷八,诗题为《闻朝议以…  相似文献   

8.
苏轼与秦观词的异同,相异在心性、感受、境界,相同在词之雅化、情辞相称、道技并进。二人之异,是秦观走独立创新道路的结果;二人之同,表明两人在艺术创造根本规律上的深深契合。因此,所异正是为了追求根本上的所同。秦观词的创作道路,真正体现了苏轼的艺术创造精神,这是苏轼对秦观推赏备至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9.
秦观的词在转益多师的基础上自辟蹊径而成大家,并非只受柳永等人的影响,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秦观词的创作同样深得苏轼的指导、鼓励和提醒,他也继承了苏轼对词“雅化”和革新的成就,特别是过岭后的遭际使他的词作具有“严重高古”的特点,实现了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0.
孔见 《中华魂》2011,(12):54-54
据考,居安思危语出《左传·襄公十年》:“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后来,在《战国策》中有所提及,到了孟子那里,说的更重:“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苏轼针对着面临西夏、契丹(辽)对宋朝越来越严重的威胁,发表了25篇策论,其中就包括《教战守策》。在这篇文章中,苏轼发挥了居安思危的思想。  相似文献   

11.
<正> 秦观是北宋元祐时期成就最高的词人,他的《淮海词》以清丽俊爽,情韵兼胜在当时词坛上独树一帜,享有很高的声誉。我们不妨从秦观所选择的创作道路,他对前代词作的继承和发展,他的词中所表现的总体风格等方面来探讨他在词史上有何独特的贡献。 秦观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受到过苏轼的识拔荐举之恩。在政治上他们是荣辱与共的患难之交,在文学上又是志趣相同的良师益友,而苏轼又是诗词文俱有盛名的一代泰斗,按常理来讲,  相似文献   

12.
秦观是苏轼最中意的弟子,元丰时期他们相识、相知,元祐、绍圣、元符时期政治上同升并黜。“苏子瞻于四学士中最善少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政治、文才、生活诸方面的契合。他们和而不同的相处、相交之道,对于今天的我们更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两宋被贬海南的文人多为党争失败者。其中留下词作的有苏轼、李光、赵鼎、胡铨等人。他们的海南词反映了不同的心态,体现出不同的贬谪文学模式:苏轼的海南词摆脱了穷苦悲愁的窠臼,突破了古代的贬谪文学模式;赵鼎的海南词偏离苏轼模式,承袭秦观的悲苦哀怨;李光、胡铨的海南词则继承、发展了苏轼模式,其乐生精神较之东坡更强,理学意味更重。  相似文献   

14.
姑溪居士杂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之仪字端叔,号姑溪居士,著有《姑溪居士文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凡七十卷,他是苏轼门人之一,苏轼有“暂借好诗消永夜,每逢佳处辄参禅”(《夜直玉堂,携李之仪端叔诗百余首,读至夜半,书其后》)之句,谓读其诗,使人顿悟。其词亦工,尤长小令,清婉峭蒨,不减秦观。《宋史》本传(卷三四四)谓其“能为文,尤工尺牍,轼谓入刀笔三味。”这样一位诗、词、文皆佳的苏轼门人,《宋史》仅有一百一十二字的小传,又  相似文献   

15.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提出了秦观影响周邦彦词创作的说法,这一论点影响了之后的不少宋词研究者.通过考证两人滞留汴京的时间和任职经历,发现秦、周二人入仕之前完全没有来往,二人的词风、创作技巧也未显示他们有师承联系,可见,陈廷焯这一观点缺乏根据,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6.
秦观被称为“古之伤心人”,翻阅秦观现存的词作,孤独悲伤的感情基调始终弥漫其中。秦观无解的“伤心”构成了秦词独特的面貌,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在题材内容上多写羁旅行役,借离愁凸显身世之悲;二是在艺术层面上多营造一种隔绝而迷蒙的境界,来象征内心的困窘与迷茫;三是思想情感和身份认同上透露着无处可安的贬谪之痛与困于牢笼的逐臣意识。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从抒情范式上看,李清照词与苏轼词有着更深层的密切联系。晚唐五代至北宋,词在其发展演进历程中,形成了两种抒情范式,即温庭筠开创的“花间范式”和苏轼建立的“东坡范式”。李清照抒情的自我化、个性化与具体化、纪实化都是禀承“东坡范式”,秦观、周邦彦词则是传承“花间范式”而加以发展深化。李清照词与秦、周词的抒情范式实有深刻差异。  相似文献   

18.
文学史上后起之秀的出现,往往有待于前辈大家的奖掖。北宋中期,秦观这位没于稠人广众的高邮秀才,便是有赖于一代大家苏轼的发现和引荐,而成为有名的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字太虚,又字少游,其生年晚于苏轼十四岁,卒年早于苏轼一岁。秦观的一生与苏轼结有不解之缘,秦观年表与  相似文献   

19.
花外斜晖柳外楼,宝帘嗣挂小银钩。正缘平淡人难及,一点词心属少游。 (论秦观词一) 当词之发展已经因苏轼之出现而扬起了一个诗化之高峰的时候,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虽然是苏轼的好友,但在词之写作方面,却并未追随苏氏之“一洗绮罗香泽之态”的开拓创新的尝试,而毋宁是仍然停留在《花间》词之闺情春怨的传统之中的。不过,秦观的词在内容方面,自表面看来,虽与《花间》之传统有相近之处,然而在意境方面,却实在又有其个人所独具的特色与成就。刘熙载在其《艺概·词概》中就曾经说。“秦少游词得  相似文献   

20.
<正> 广大学生虽然从去年五十多天血与火写成的“大教材”中受到极大的教育与启示,学生们的思想政治觉悟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时至今日仍有不少青年学生尚未完全“解脱”,思想上依然存在某种迷惘和困惑。如何通过理性的反思,把经验与教训转化为精神财富?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沉思之余,试从一个侧面做一点议论。在与数十名大学生座谈、谈心中,几乎全部学生都一再强调他们“善良的用心”和“积极的出发点”,渴望党和社会对他们“理解”。他们很少对自己的言行进行社会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