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晚明的山水小品文,比前代的山水文学更具“人趣”.以袁宏道和张岱的作品为例,这种“人趣”,一是真情之趣:晚明文人将个性生命的认同置于传统社会规范之外,追求性灵之本真之情;二是世俗之趣:山水游记中混杂着对世俗百态的描写,写山水即是写世俗.小品文的特点和文人的山水观念,共同契合了晚明思潮影响下的审美趣味,从而造就了散文史上的辉煌.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文人对泉的审美体验经历了从形、色到声响的衍变,“听泉”日益成为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休闲体验方式。听与心灵相联系,“听泉”在古文人的情感投射与不断吟咏中转变为富含闲逸之情的审美意象,并形成“夜间闻泉”与“隔物听泉”两种审美范式。“听泉”由诗歌蔓延至绘画与园林,在诗歌、绘画与园林艺术空间不断流转往复,完成诗意景观的审美建构,成为文人追求闲情逸趣与诗意生活的美学符号。“听泉”意象的形成及其休闲审美内涵,展现了古代文人的听觉审美情趣,同时也丰富了中国传统听觉审美文化。  相似文献   

3.
晚明时期,长期被束缚的自然感性欲望得到了极大的张扬,文人以感性欲望的满足为人生重要目标.晚明文人的欲望追求建立在对日常生活的精心经营之上,包涵着复杂而丰富的审美内涵.首先,对感性欲望的关注极大拓宽了审美视野,“欲”的满足和转化意味着人的解放,象征着美向日常生活的回归;其次,文人在欲望追逐中沉醉与彷徨,努力在日常生活的领域建构人生理想;体验到的除了生命本真的快乐与价值,还有对欲望复杂涵意的反思,反映了文人的精神挣扎与自我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4.
对于美的本质,柏拉图提出“美是难的”,而庄子以中国人独有的形象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对“美”作出了不同的阐释。他从审美体验的角度,描述“天籁”之美,给我们以“美难而不难”的审美感受。这种审美经验的传达,同时也是中国美学重表现特点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尚奇”审美趣味在晚明文人日常生活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它是其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合力的美学显现,更从晚明的一种生活样态升华为时代美学精神。具体表现为“厌常喜怪,喜新尚异”的时尚追求,“新之有方,异之有道,不失情理之正”的品位推崇,以及“一榱一桷,必令出自己裁”的审美个性。晚明的“尚奇”美学精神突破了儒家的“温柔敦厚”之美,而立足于个体感性生命与日常生活,是对自身力量的全面开发,具有浓郁的现代气息,体现了审美的进步。然而,这种趣味还未得到充分发扬和开拓,就被随着改朝换代而来的假古典主义所湮没和扼制。  相似文献   

6.
张岱作为晚明小品文之集大成者,他提出的"冰雪之气"、"空灵"等文学主张及其文学实践都深受王阳明、王畿、罗汝芳、李贽等心学思想家的影响。心学思想在张岱小品文的主题、内容、风格等方面,都留下了明显的印记。因而,张岱的小品文可以称得上是一种"心式"小品。  相似文献   

7.
庄子基于语言表达难以穷尽“道”之真义而提出“无言之言”的言说策略,强调一种随性自转、自性自适、自然无心之言,既不可执著于有形之物,也不可执著于绝对无象。“无言之言”呈现为一种审美生存方式,而非对语言的工具性、客观性利用;凸现出美的言辞决不是美本身,于创作、体验与欣赏过程中生发出鲜活的、生成性的言外之意,才是真正实现审美活动的标志。这种特有的言意观为庄子美学造就了开放、自由、无限的话语意蕴空间,对传统文论“言约旨远”、“无中生有”审美精神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其思想精粹主要包括:中和之美、协调之美、和善之美、和合之美等和谐思维。“中和之美”是中华民族最高审美标准;“协调之美”是贯穿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始终的审美价值取向;“和善之美”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思维方式;“和合之美”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观。研究和弘扬中国传统美学的思想精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志和是中唐著名的诗人、隐士 ,他的美学思想具有明显的道家、道教精神 ,但从未进入道教美学研究的视野 ,这在中唐文人中极具代表性。本文通过对其“暂有”与“长无”的审美时空观、“玄真“的道性之美和审美心态的分析 ,展示其艺术化的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生活美学在晚明发展成熟。“趣”作为晚明文人生活美学的一个重要观念,与“闲”密不可分。晚明文人的“身闲”转向令“趣”更多与人的感性生命相连,形成融欲望、情感、道德于一体的个体趣味。晚明文人生活美学的“闲趣”,既有偏重世俗享乐、纵情极意的一面,又有超尘绝俗,寻求心灵宁静的另一面,这两个层面相互渗透,展现了雅俗交融的晚明美学趣味;并且,这两个层面的趣味实质都指向“真”,忠实于肉身与精神的真实感受,是晚明文人对传统美学趣味观的一次革命,也深刻反映了文人在发达的物质文化中的沉迷与反思。  相似文献   

11.
古代文人大多聚集在某一政治集团或文化集团周围,他们的生存方式徘徊在“独善”和“兼济”之间,始终是一种静态的、以“中和”为美学特征的生存体验。晚清文人依靠新兴的大众传媒和社团学会而群聚,以一种“无根”的精神状态漂浮在现代都市,形成了一种动态的、以“焦虑”为美学特征的现代性体验。群聚方式的改变直接促使晚清文学主体的身份从传统士大夫转变为现代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12.
“南唐范式”是唐宋词中有别于“花间范式”“东坡范式”“清真范式”三大创作范式的一种抒情范式,它起源于五代时期词人韦庄,定型于南唐李煜,而造极于北宋之世,对词体发展的进程产生了极大影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人士大夫之词。“南唐范式”善于书写人生痛苦,善于书写自我的真情实感,常书写怀旧、离别、相思、漂泊等有关内心感受的题材,同时还具备深情美、质朴美、真切美、悲剧美等审美价值。唐宋词的“南唐范式”成就了宋词一代之文学,在词史上有着极为关键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分析了王阳明关于境界与美,意义与审美体验,以及“虚灵”态度与“体”“觉”审美体验方式等三大问题,并初步探讨了王阳明美学的良知体验特点  相似文献   

14.
蒲松龄是一位颇有建树的美学家。他在继承晚明启蒙思想、融合传统哲学与清初人文精神的基础上 ,较为系统地改造了传统美学中关于“美”的观念 ,使传统美学所重视的体现“道”的美有了张扬人的感性生命、人的主体性的新内涵 ,使传统美学所贬斥的与“道”无关的、美学范畴的美有了崇高的地位 ,从而形成了以人性解放为基础的包含近代因素的美学思想体系 ,继晚明启蒙思潮之后 ,进一步推动中国美学从古代向近代发展 ,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强大的自新力量  相似文献   

15.
论老子“道法自然”说的美学内涵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的美学观点同他的整个哲学思想的核心——“道”有着直接的联系。“道”是老子以自然之美为核心内容的美学思想的出发点。老子的美学思想从根本上说就是自然美学思想和自然审美观。老子的“道法自然”说体现了他的审美观念、审美认识、审美判断、审美情趣、审美方式和审美目的,具有丰富的美学内涵,对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实际上成为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的一个开端。  相似文献   

16.
通过“悟”与“思”这两个重要的美学概念 ,可以透视出中西方不同的审美体验方式。本文从“悟”和“思”的源起及其进入审美体验领域的发展过程 ,审美体验中主客体之间的关系 ,审美主体的思维特征 ,审美体验的本体以及中西两种审美体验方式差异之根源等方面进行论述。“悟”与“思”留给我们的启示有二 :一、在“全球化”业已来临的时代 ,中西美学势必出现融合的趋势。二、在美学的重建上 ,中西美学不约而同寻到了“诗化之路”。  相似文献   

17.
孟称舜是晚明剧坛杰出的戏曲作家兼理论家,他非常重视戏曲语言的美学价值,认为戏曲语言的美学价值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曲白兼美,本色当行,形象而富于个性色彩,有“趣”有“味”.孟称舜的戏曲语言审美论既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又有自己的创新,在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美学:一个历史的冤案美学的美与我们在审美描述中的美的概念是同一的吗?这是理解现代美学所面临困境的关键契机。我们知道,中国古典美学的中心范畴不是美,而是以“道”“气”“象”为中心的一系列审美范畴。正是“道”“气”“象”审美范畴的确立才使主体不是按照美与丑的标准来形成自己审美判断和审美描述的语言系统。而是从对“道”的把握,对“仁”的维护角度出发来建立审美评价系统,于是产生了二十四诗品以及中国绘画美学的气韵生动,澄怀味象等美学命题和审美判断标准。当然中国古典美学中也有美和丑的概念,如《淮南子》中说过“嫫母有所美,西施有所丑。”(《说山训》),这里的美和丑是古典美学中的一般性概念,而  相似文献   

19.
韩愈生逢兵乱黄昏之时,对官场与人生皆有“眷恋迟回”之苦情。其诗文用情深挚,抒写苦寒穷愁的人生际遇,表达既愤激又中庸的生命体验,隐含着一代文人在“丧精亡魂”之际衷曲惶乱的独特心态;其用笔怪怪奇奇,在俗与丑的红尘中描摹生活之美,人文之美。他善于将日常生活中的人情、物态、谈笑、谐谑“一寓于诗,而曲尽其妙”,颇显“自得”之气;又将天地间那些可怕、可憎的东西纳入其诗文世界,开拓出一种新的审美范式,使其成为开启宋代诗文风气的关键人物。  相似文献   

20.
信息化城市的美学内涵与空间观念的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电气技术、信息技术和生态技术为基础的信息化城市是未来发展的方向。通过信息化城市的界定,阐述了信息化城市的美学内涵以及在信息媒体影响下的城市审美方式的变迁和信息化城市空间观的拓展。结果表明,信息化城市的美学与其审美方式有密切关系,审美活动的交互性、审美对象的瞬时性和审美体验的沉浸性,推动信息化城市空间向着自由化、兼容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