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朱荟 《河北学刊》2023,(6):168-177
人口负增长,既是世界性现象,也是人口现代化的具体表征。作为全球人口发展史上形成机制最复杂、影响面向最为广泛、经济社会后果最有风险意涵的变化过程,中国人口负增长是人口规模巨大而又独具深刻性的人口变动格局。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新人口国情,该颠覆性人口变革势必挑战现代化的既有动力体系,重塑世界现代化新格局。西方现代化动力学说忽视了以人的现代化为主体的价值追求,在人口与经济社会、自然环境与国家治理等领域也存在关于“人口现代化”的多重悖论。各国实践表明,国家关于人口负增长的基本立场、价值品格与发展历程,为人类文明现代化创新动力提供了新的可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典型,中国式现代化动力与人口(负)增长的国家效应不再是西方国家建设逻辑上的竞逐富强,而是勾画了以人民为中心的自觉型人口现代化的新图景。构建人口负增长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动力体系,即以人口负增长定位中国式现代化阶段性任务、探寻中国式风险与新安全格局,并且创新与释放中国式现代化红利,既是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也将为21世纪全球人口负增长的持续繁荣贡献中国动力。  相似文献   

2.
有现代化就有现代性。现代化是过程性概念,现代性是结果性概念。中国式现代化达到了发展理论的新高度。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意蕴体现在根本性质、根本特征、根本要求和根本走向上,具有鲜明的特征。研究人类文明新形态要从对西方式现代性困境的剖析与超越中探究中国式现代性与后现代文明。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凝结的中国式现代性,从推崇工业文明转向注重生态文明、共同体理念和信息文明,开辟了现代性文明发展的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的新图景,彰显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3.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辉煌写照,彰显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光辉。巨大的人口规模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特征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基本国情。巨大的人口规模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强大的人力资本支撑,同时也使中国式现代化遭遇诸多风险和挑战,老龄化、少子化、人口分布不均衡等问题显著。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前瞻性和针对性的人口发展战略,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全面提升人口质量、持续改善人口结构、科学优化人口分布三个方面,不断推进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在巨大人口规模的基础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胡晓鹏  闫金 《社会科学》2023,(10):127-138
党的二十大高度概括了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这是步入新征程中国共产党重大的理论创新。以中国国情为本,以现代化理论为用,中国式现代化将高效统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实践的全部进程。作为中国特色的理论创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在与西方现代化理论对话基础上的一次重大创新,是对人类社会现代化经验的丰富和拓展。基于此,在对西方现代化历程溯源分析的基础上,尝试归纳出西方国家现代化的经验和发展困境,进而立足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内核,全面阐释它与西方现代化理论的差异性及其创新性。研究发现,如何跳出私人资本的逻辑,如何防止进入市场机制的陷阱,如何构建自主可控的国家发展权,以及如何重构平等的全球秩序,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新在哪里、特在哪里、优在哪里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特色与世界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5.
党的二十大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作了进一步深入的阐述。党的二十大从领导、性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际关系、文明等方面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阐述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结构严谨、内容完整的整体,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是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6.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明了现阶段党的中心任务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有着世界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和基于自己国情的独有特色,在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的核心动力驱动下,经历了从单一进路到全面建设的演变历程。中国式现代化有着丰富的要素、稳定的结构和多元的功能,在增强人民幸福、实现民族振兴、推动人类进步、促进世界大同等方面能够发挥巨大的价值作用。在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的新征程上,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优化演进,必须要把握好系统演化发展的层次转化、结构功能相关、整体优化、涨落有序等规律,不断促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构成要素、结构体系、外部环境和功能作用之间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7.
党的二十大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肩负什么样的使命任务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实现了中国式现代化认识的新飞跃。从历史探索看,中国式现代化在党的百年接续奋斗中达到认识的新高度;从理论创新看,中国式现代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开辟新境界;从实践变革看,中国式现代化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引领党和国家建设的新目标;从世界意蕴看,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进步和各国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新方案。新时代新征程,要从历史的深度、理论的厚度、实践的广度和世界的高度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认识的新飞跃,不断彰显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价值与世界历史意义,因而也必将开辟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8.
构建新发展格局理论作为党的创新理论的组成部分,从提出和丰富的进程看较为集中地展现在两个时段。第一个时段体现为围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与学习贯彻会议精神的正式提出和系统说明;第二个时段体现为围绕党的二十大与学习贯彻会议精神的深入阐述和精准部署。新的时段对构建新发展格局理论的新进展主要在于深化了对其重要意义、地位和路径的认识,并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对构建新发展格局认识的提升。总结和分析构建新发展格局理论新进展的启示为:不断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理论具有客观依据,注重将其从整体上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坚持推进构建新发展格局理论,注重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对此作出的指引;继续深化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认识需要重视科学方法论问题,注重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方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式基层治理现代化植根在中国基层治理的历史演进之中。传统中国的基层治理总体上可以概括为消极治理,其蕴含着国家消极无为与社会自然之治之意。晚清以降,中国开启了现代化的历程,国家政权不断下沉,基层治理模式开始从传统向现代转变。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现代化运动的产物,诞生之后又作为历史要素汇入中国现代化进程之中,以“新”的面貌开启了中国式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进程。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式基层治理现代化迈入新的阶段,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后,经过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开辟和指明了中国式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新路向,这种新路向的核心理念和价值就是“以人民为中心”。  相似文献   

10.
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对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具有世界意义。现代化是每个民族的普遍命运,但现代化陷阱对后发国家追求现代化会产生重大阻滞效应。中国式现代化牢牢掌握战略主动,广拓现代增长动力源,走开放式自主创新道路,从城乡二元走向城乡融合,成功探索出现代化陷阱的化解之道。中国式现代化跨越现代化陷阱的成功探索,打破了西方经典现代化对现代化的垄断权,开辟了社会主义国家通往现代化的新道路,开创了后发国家并联叠加式现代化新道路,丰富了化解现代化风险的现实方案,具有深远的世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张一雄 《江苏社会科学》2023,(2):157-165+243
“中国式现代化”是贯穿党的二十大报告全篇的中心命题。中国式现代化的切实推进必然包含法治现代化,在法治现代化中,行政法治的现代化不可或缺。以法哲学为基础的整体系统观的引入,为法治现代化的深入推进提供了方法论。中国行政法治现代化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牢固的实践根基、高远的价值取向。基于整体系统观的方法论视角,为推进中国行政法治现代化建设,在宏观层面上需从“理念引领—顶层设计—模式塑造”三个维度升级行政法治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打造政府与公众双向互动的模式;在微观层面上需加快构建完备的行政法律规范体系,持续健全高效的行政法治实施体系,逐步加强严密的行政法治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12.
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如果说“最新”标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时间刻度的话,“重大”则是对这一理论之重要性、战略性、全局性、纵贯性的强化和强调。中国式现代化在新时代成功推进和拓展,以原创性贡献标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高度。这种原创性贡献从类型上看是拓展性贡献,主要体现在实现从“四个现代化”到“中国式的现代化”再到“中国式现代化”的演进和跃升、创造性擘画中国式现代化目标实现路径的战略框架、初步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这三大方面。  相似文献   

13.
“中国式的现代化”具有其“特别性”。它生发于改革开放初期的特定历史环境下,具体使用于1979年至1984年这一时间段的现代化相关政治话语中,是立足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动荡挫折后我国坚定追求现代化的具体战略,强调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中国特色与中国实际。“中国式的现代化”是邓小平现代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着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现代化谨慎探索的发展态度、实事求是与立足自身的原则遵循、调整起步的战略规划与理论发展。而历经四十多年的现代化实践与理论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标志着新时代新征程我国现代化开启了新局面,体现为自信自立的科学态度、自我发展与世界视野的价值融合、伟大成就的现实取得与理论体系的成功构建。可以说,从“中国式的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升级转换,在发展态度、发展视野、现实与理论成就方面体现了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时代性跃升。从“中国式的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字的删除、这一话语的变动与转化彰显了我国现代化思想在理论层面的成熟与自信,表明了在实践层面中国式现代化已处于我国现代化的成熟点与人类现代化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14.
现代化是一个世界级现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既有现代化的共通性特征,又具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立体化把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形成的逻辑内涵,关键点在于从发生逻辑入手,把准中国社会发展脉络的整体方向;从理论逻辑探析,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引领;从实践逻辑出发,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奋斗目标的定位生成。以此建构起从发生到理论再到实践的逻辑体系。  相似文献   

15.
现代化范式是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中国式现代化新理论凸显新时代的原创性逻辑,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新人类学的理论逻辑,中国式现代化新探索创新现代化的实践逻辑,中国式现代化创新人类文明形态的发展逻辑。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新”,即新在中国特色和中国标准上,新在和平发展和开放共赢上。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独特性是由“中国式”和“新”决定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诠释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本质,丰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涵,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经验。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探索过程,本质上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体现在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对资本主义文明的历史超越,对人类文明形态的世界贡献上。  相似文献   

16.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对社会保障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发现,当社会保障的功能实现现代化之后,将遵循全民保障逻辑、全民福祉逻辑、文明幸福逻辑、生态福利逻辑以及和平发展逻辑与中国式现代化产生联动,进而助推中国式现代化“五大特征”的实现。其中,尤其能通过推动创新将巨大的人口规模从“人口约束”转化成“人才红利”,还能促进环境质量改善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此,需重点对社会保障结构进行改革,促进社会保障功能的现代化,实现社会保障结构的联动化。  相似文献   

17.
褚亚男 《南方论刊》2022,(11):6-8+16
新发展理念为理解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提供了一种新视角。以新发展理念为魂,积极寻求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新体现,以新发展理念为线,着重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新地位,以新发展理念为脉,重新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新作用。以新发展理念为视角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不仅能够更好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内涵,而且能够增强对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理论自觉,进而更好推动其实践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征和本质要求,有力地回击了西方式现代化的“依附论”和“历史终结论”。具体而言,在理论层面,中国式现代化对西方式现代化的超越表现在三个向度:现象发生学向度力图重思从“西方式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的转变;历史发生学向度旨在呈现从西方“全球殖民”到中国“全球治理”的世界图景;系统发生学向度重在超越资本主义“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范式,在马克思主义“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理论进路中,思考中国式现代化各个要素的内在联系。在实践层面,中国式现代化突破资本主义局部现代化困境、资本主义贫富两极分化问题、资本主义物质与精神发展不平衡问题、资本主义生态破坏危机、资本主义侵略剥削路径,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当今世界是全球化的世界,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成就为世界现代化提供了中国方案。基于此,我们要以数字经济为现实驱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示范性方案;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全局统筹,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治理样本;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布局,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全新开放路径。  相似文献   

19.
杨菊华 《河北学刊》2023,(6):155-167
超大规模的老年人口和快速的人口老龄化进程构成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基本面,积极老龄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制度安排。本文通过理论思考和数据分析,从系统认识积极老龄化的科学内涵、科学研判中国式现代化对积极老龄化提出的迫切要求、准确把握以积极老龄化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重点任务三个层面,讨论积极老龄化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对积极老龄化需要为谁积极、谁来积极、积极什么、如何积极四个问题进行了重点思考。当前和未来的长者不仅是人力资源,也是重要的人力资本。积极老龄化与中国式现代化都应以人为本,通过健康、保障、参与三条支柱,发挥长者的(非)生产性潜能,使之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20.
中国式现代化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自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为遏制社会主义的发展和控制新独立的发展中国家,构建了一套以西方为中心的现代化理论范式,长期垄断世界现代化理论的话语权,干预和控制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其本质是一种意识形态和思想殖民,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提出,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现代化实践的理论升华,具有与西方现代化理论截然不同的思想内涵和精神特质,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迈向现代化树立了典范,提供了全新选择,为世界现代化理论的创新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