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具身传播是近来传播学研究的前沿话题之一,现有研究主要围绕人与技术的关系、离身与具身观念以及推进传播学研究的革新等问题进行相对宏观的理论探讨,而健身App的运用作为当前最能体现“心智、身体以及环境三者一体化”的具身性媒介实践的典型经验,亦得到了一定关注。本文通过对三款主流健身App用户的实证观察与访谈,从“健身打卡”和“社会交往”讨论了其如何通过具身性的媒介实践完成身体问题的自我建构。分析了用户一方面定期使用健身App,将直接的身体经验转化为即时直观的媒介呈现,进行主动的自我身体记录与管理;另一方面通过在健身App中的社交行为,建构认知机制并相互影响,将群体标准与自我标准进行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2.
具身认知强调人的身体本身是认知活动的基础,受这一立场启发,人工智能的研究不再囿于模拟大脑的计算-表征框架而有了具身化转向。具身的人工智能体是否可能,成为一个新的问题。从“具身”的视角看,须首先消除心、身二元论思维,从而彻底摆脱传统人工智能采用的计算-表征思路,以及将人类心灵和身体视为心灵和身体的唯一形式的人类中心主义立场。“身体”不是一种与“心灵”对立的实体,身体的“具身性”在于它自身负载着能够有效应对环境的机制,从而本身是认知活动的基础或一个环节。在此意义上,以应对世界的活动为模型的人工智能体可能具身化,从而“在-世界中-存在”,此时,“人工智能的身体=人类创造的身体形式≠人类的身体”。  相似文献   

3.
汉斯·贝尔延提出“图像—媒介一身体”三位一体的图像人类学理论,以身体为核心,旨在强调身体之于图像的重要性.一方面,对图像的制作、感知和理解皆是通过身体来完成的;另一方面,身体也承载着记忆、想象、梦等心灵图像.与此同时,制作图像的原始动机在于对死亡的克服,这就使得图像与影子一样不但是对死者身体的真实复刻,而且也把图像赋予灵魂,是死者身体活生生的再现,表现为死者图像的“具身化”.我们可以借助胡塞尔的图像意识的现象学来更好地理解图像的“具身化”问题.  相似文献   

4.
赵猛 《兰州学刊》2013,(3):13-19
认知研究中的认知主义以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为基本哲学立场,将认知看做与物理身体无本质关系的信息处理过程。具身化认知的进路挑战了传统认知主义的这一立场,提出认知研究必须将身体纳入考虑之列。然而,具身化认知研究者们对在认知中发挥作用的身体的理解不尽相同,有的仅仅考虑作为认识的物理和因果基础的身体,有的考虑身体在认知中的功能性作用,而有的则将身体性的意识体验纳入研究之中。在具身化认知进路中,自然化现象学主张将传统现象学自然化,以便在认知研究中吸收其研究成果。根据基本的立场的不同,自然化现象学又分为"激进的方案"与"温和的方案"。  相似文献   

5.
许璐 《理论界》2012,(6):73-75
自认知科学兴起后,认知科学的发展经历了从无身认知到具身认知的转变。由于无身认知无法从本质上解释知觉与意识,难以获得突破性进展。具身认知的发展促使认知科学家们关注身体,并从身体感受性、身体的运动机能、身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来研究认知,为认知科学研究打开了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游森 《天府新论》2022,(5):59-66
公共伦理生活始终需要人的具身性现象在其中勾连、表达,但是如果没有心体层向身体的跃迁便无法实现在他人一侧的感发效应,从而个体自身还是隐匿在主体与客体分裂的二元中。也就是说,个体在心体消沉、不显的情形下,单凭具身—知觉的经验不可能实现与他人共在伦理生活。这就意味着,身心空间虽然存在,但是却为主客二分格局,进而心体局限在这种二元结构中。如此,无论公的意识多么强烈,都无法构建起“人我”一体的世界图景。这威胁着儒家工夫论所依循的德性的实践意义。程朱所提供的显仁之法——“公而以人体之则为仁”,从“人体之”的具身的道德实践理解,充分显示了由工夫所构建的身体现象的统一性,及以之奠立公共化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王船山身体美学观在审美的身体化与身体的审美化两方面同时建构;其基础是“身体主体观”:其核心是“身心统一观”:其旨归是“全性全归观”。  相似文献   

8.
孟伟  刘晓力 《阴山学刊》2008,21(4):79-83
计算心灵理论支配了认知主义和联结主义两大认知科学研究框架。认知计算主义不仅把认识本质视为计算活动,而且通过计算方法建构认知活动。人们从身体与环境的认知构成、意向性心理内容等多方面对认知计算主义进行哲学批判。当代涉身认知的科学实践尝试探索非计算的认知建构方式,例如动态系统理论和涉身语义学,这初步表明了对计算心灵理论的修正。  相似文献   

9.
人通过身体来理解自我存在,身体标明了人生命的时空范围,铭刻了社会文化书写意义,展演了权力的管制效用。人类救赎史表现为灵肉分离并战胜身体的人性净化史,在西方哲学“身心二元论”的建构中,在理性知识的制裁中,身体基本处于灵魂、真理、道德所宰制的卑贱地位,身体成为规训化的身体。经由文明教化与社会建构,身体转变成了标示许多主流价值符号并具自我控制的理性化身体。福柯的身体政治技术学,让我们看到一个以规训身体为特征的规训社会是如何形成的。正是在对身体的规训过程中,权力的秘密、社会的秘密和历史的秘密昭然若揭。  相似文献   

10.
现代神经生理学从身心分离的角度,采用神经生理机制来理解和解释疼痛,但这一理论无法深入疼痛体验之中来予以阐释。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将身体视为身心统一体,从本己身体出发来理解疼痛,为相关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疼痛作为一种本己知觉,发生在“我”的本己身体之中,“我”可以通过身体性和身体图式来把握自己身体的疼痛。与此同时,身心统一的身体作为知觉的主体也解决了自我身体与他人身体相互理解的问题。知觉、身体意向性和身体间性为“我”提供了理解他人疼痛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重庆大轰炸是中国人民心中无法磨灭的战争创伤,也是建构公众的战争创伤记忆、凝聚民族共识的典型历史事件。2021年,修建在重庆大轰炸惨案遗址之上的“重庆大轰炸六五惨案史实展馆”正式开馆,通过布设媒介装置、营造情境氛围,使之作为具身实践的平台,促使观者沿着“情境定义-记忆实践-具身认知-创伤记忆”的记忆路径,在身体参与的记忆实践中形成具身认知,重塑观者的“在场感”,唤起或强化观者的“史实记忆”和“情感记忆”,从而建构起重庆大轰炸的创伤记忆。  相似文献   

12.
王继 《天府新论》2018,(3):81-88
通常认为,胡塞尔关注的是意识意向性,到了海德格尔、梅洛-庞蒂那里才创造性地将意识意向性转化为身体意向性。即便一部分学者将目光转向了胡塞尔手稿中的身体问题,也倾向于认为在他那里纯粹意识和身体是分裂的,身体处于从属地位。本文试图从纯粹意识的本质、亲身被给予的直观行为和物感知的侧显特征三个方面入手,一方面说明纯粹意识内在包含了身体维度,那种认为纯粹意识与身体分裂的看法是一种误解,这种观点没有跳出传统身心二元论的窠臼来理解二者;另一方面说明胡塞尔在处理纯粹意识的具身化问题时,身体经历了一个从隐匿到实显的过渡。  相似文献   

13.
“涉身能动性”是查尔斯·泰勒哲学人类学思想的核心,也是其批判“自然主义”理论错误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它最初源于泰勒借“前客观世界”概念对梅洛庞蒂现象学的整体性解读,其核心内涵在于强调人类本质上是一个涉身能动者。在泰勒看来,“涉身能动性”概念对阐释现代主体性问题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事实上,凭借对“涉身能动性”的思考,泰勒从批判现象学转向了一种基于哲学人类学立场的“本体论式”理论建构。  相似文献   

14.
视觉中心主义使得早期传播研究偏向于主体认知世界的分离,并在研究方法上强调量化、可观测、图式化,将人类传播行为图像化、类型化、简约化。在媒介—技术问题上,视觉中心主义忽视了传播中的其他身体知觉问题,局限了传播研究的问题与方向。当下媒介技术越来越强调交互式传播、沉浸传播,“元宇宙”近年来更成为显学,本文旨在通过身体现象学的理论视角反思传播研究中的视觉中心主义传统,重新发现身体知觉对于生活世界的交往价值,并从具身关系角度关注人—技术—世界的传播交往关系。  相似文献   

15.
以“永恒”的灵魂为设准而贬斥“时间性”的身体,这一观念是西方传统政治文化的内核,“灵魂/身体”的内在思想结构与“男性/女性”二分的社会意识相互贯通,由此形成了西式的男权文化.中国古代传统虽“重身”却不重“女身”,女性在推重父子血脉相继的“非时间性”的身体政治学中被边缘化.因此,中西方传统政治文化负载着统治集团寻求恒久权力的梦想,都与一种“祛时间化”的文化资源捆绑在一起,都是一种男权文化.相应地,建构一种基于两性身体间性的女性化时间,对于走出传统男权政治社会的“死循环”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叶浩生 《社会科学》2013,(5):117-128
身体在西方传统文化思想中一直处于受压抑或被遗忘的地位。但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心智的具身特征逐渐成为许多学科的热门话题。具身心智的中心主张是,认知、思维、情绪、判断、推理、知觉、态度等心智活动是基于身体和源于身体的。身体与世界的互动塑造了心智的性质和方式。镜像神经元的发现为心智具身性提供了神经生物学的依据,而心理学的行为实验则证明身体的感觉—运动系统对心智产生实质性影响。大量的中文成语借助身体感受和身体动作来表达抽象理念和复杂情感,更进一步佐证了心智的具身特征。  相似文献   

17.
作为新美学流派的“气氛美学”,提出“回归感性”的诉求,与新闻传播领域的“情感转向”趋势不谋而合。对美学传统的复归,彰显了人类作为感性主体的重要面向。对理性实证的信息传播观念的反拨,则展现了媒介叙事的人文主义价值。这些变革显示了一度被遮蔽的感性及情感的积极潜能。在气氛美学的基本特质和观念中,可以分辨出身体感性、空间性、情感性与蕴藉性等若干关键维度,这为媒介研究开辟了新的论域。从空间性与身体性的维度看,气氛美学与媒介研究旨趣相近,都强调身体在场在情感互动中的重要作用。从审美角度看,彰显情感性与蕴藉性的媒介叙事能够生成诗性的意义空间,在媒介环境中塑造具有“气氛”意蕴的场域,促进了情感驱动的“叙事共同体”的建构。在“气氛”这一范畴的笼罩之下,从整体性视野观照新技术塑造的媒介生态,有助于催生新的媒介生产理念和实践模式,校正媒介与传播的发展路径,促进媒介环境中人类主体性的建构。在媒介空间与现实空间的交叠互渗中,人类获得了全新的感性体验,为气氛的生成提供了多样化的技术情境。这拓展了气氛美学的阐释场景,为气氛美学研究增添了重要的媒介维度,体现了当下深度媒介化时代的总体特征。  相似文献   

18.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将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地转化并融入大学校园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认知与反思割裂导致遗忘历史、个人体验缺位导致迎合潮流、实践场域封闭导致脱离现实等一系列问题。具身认知理论通过具身模拟、具身体验、身体图式三个要素,能够实现增进文化认同、传承文化技能、弘扬文化精神的功能。在此基础上,提出“关注活动设计、引领素养发展,变革课程形态、体验沉浸教学,拓展学习时空、增强文化自信”的解决路径,以探索大学校园传承民族文化精髓的进路,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9.
能力建设与当代中国发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在中国现代性的建构过程中,中国的社会图景正在发生整体性转变,这种转变把“能力建设及其对当代中国发展的意义”这一新的课题推到了前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专门、全面和深入地研究能力、能力建设、能力建设的目标与方式、能力建设对当代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等问题,创立能力建设理论;并以这一理论为指导,围绕能力建设,从规律性上探索当代中国的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途径、发展空间、发展力量、发展机遇和发展经验。  相似文献   

20.
智媒城市区别于传统都市主义的空间传播机制,其地方感呈现出虚实场景交织的感知动态化、个体情感体验的微空间化、社会互动参与的权力可塑性及身体与空间的分离错位感等新特征,本质上反映了人与城市空间的认同感——可沟通程度。从人文地理学“文化转向”与传播学“空间转向”的跨学科视角出发,将智媒城市空间的媒介沟通功能作为其地方感形成的起点,运用自然空间修复器的场景化实践、人文空间承载物的意象性表征,以及社会空间日常化的公共性再现等实践路径,来建构和形塑人们对于自然空间的环境认同、人文空间的文化认同以及社会空间的身份认同。而人在地方感回归的过程中,也要努力发挥其主体性反制作用,以人本主义实现与自然空间的“超链接”,与人文空间的“再部落化”及在社会空间中的“具身公共性”,建立起与城市空间的深度情感连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